•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04 17:17:41 設計 我要投稿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踝x課文,學習生字詞。

     。ǘ┚毩晱褪稣n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揭示課題,齊讀題目。

      2、本文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ǘ┏踝x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詳細地復述課文

     。2)簡要地復述課文

     。3)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

     。赣H——→父親——→女兒)

     。ǎ矗┯脦拙湓捀爬ㄎ恼碌闹饕獌热。

     。ㄕn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ㄈ┰僮x課文

      1、分別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么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過要簡略地寫?

      3、指名回答。

     。ㄋ模z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讓學生組詞

      達()命()腫()肺()訪()

      組()勇()敢()驕()擁()

      教師重點講解:“肺”字的最后一筆是豎,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積累本課詞語

      突如其來栩栩如生熱淚盈眶與世長辭才華橫溢

      3、按拼音填空

      yì才華橫()、文()、回()、容()、翻()、()思、友()

      jiāo()陽、()傲、()花、()氣、上()、香()

      zǔ()擋、()織、()力、()國、()成

     。ㄎ澹┎贾米鳂I

      1、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钭x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ǘw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暬貞浾n文

      1、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ǘ┥钭x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1)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2)畫出父親說的話,并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僮杂勺x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ㄎ覀兊乃劳鲋|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诼犃烁赣H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壑笇П痴b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3)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訴我: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2

      一、聽寫積累,再顯情感。

      1、聽寫:捐贈、盲童、屢次、熱淚盈眶、遵從、摟住

      2、校對。

      3、選擇其中的幾個,回想課文內容,說一句或幾句話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話。

      【設計意圖】聽寫是一個常規性練習,現在把聽寫的詞語與課文內容聯系進行說話或寫話訓練,充分激活學生用詞造句的經驗,給學生更廣的說話空間,更靈活的語言表達方式,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既溫顧了課文內容,又巧妙地進行了一次語言文字訓練。

      二、心靈體驗,深化情感。

      1、還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動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最后兩節。

      2、重點研讀:

     。1)“驕傲”一詞,文中幾處用到這個詞,說一說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么?

     。2)出示句子: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佟斑@一刻”是哪一刻?

     、谀敲,琳達的父親留下的是什么?

     、勰隳茏x出之中的驕傲嗎?聯系上文溫迪說的話,以及下文琳達的動作神態。

      【設計意圖溫迪的驕傲來自于外公的無私捐贈,“我”的驕傲緣于14歲女兒那激動人心的肺腑之言,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這些,如何讓學生體察?深入?抓住關鍵詞“驕傲”,上引下聯,左叩右擊,在語言環境里品味,內化,讀懂驕傲,生成驕傲,讓每個學生都為這一幕精彩留下永恒的記憶。

      三、質疑深入,延伸情感。

      1、溫迪說,她也要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這一刻,媽媽緊緊摟住溫迪,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媽媽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是呀,溫迪是媽媽的驕傲,也是我們大家的驕傲——

      2、課文到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沒能結束,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故事原文的結尾,讀后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話想說。(配樂小提琴《愛的禮贊》)

      那天我緊緊摟著溫迪,沒能想到,僅僅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身了……

      當我簽字時,她的話仍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親愛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F在,兩位昔日盲人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如果哪位被捐獻者有機會到我們的家鄉一游,并且愛上馬,坐下描繪它們,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誰。金發的溫迪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3、(教師朗讀)這是文章真正的結尾,讀了聽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4、課前的那著詩就是獲得溫迪捐贈的角膜的人寫出來的,F在假如你們就是重見光明的人,知道為你們捐贈角膜的人是金發碧眼的溫迪,最想與溫迪或者她母親、還有外公她們一家人說些什么嗎?

      5、將想說的話寫下來,用心寫!

      【設計意圖文章以母親為女兒驕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許多懸念:溫迪后來真的做到了嗎?她離開人世后,誰為她辦理捐贈手續呢?她的女兒還是……呈現原文結尾,還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過于此,這是一個悲壯而美麗的結局。這樣設計安排,旨在激發學生的強烈情感,在對溫迪一家尤其是對溫迪的深深敬佩之余,獲得對自我人生價值的追憶!

      四、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1、鏈接相關資料:

     、汆囆∑綘敔斒攀篮,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生命的最后光輝獻給了愛戴他的中國人民。

     、谏钲诖髮W生吳翼飛捐贈角膜,讓四位患者重見光明……

     、芫枘I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國,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輷l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于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溫迪一家是偉大無私的,她的外公、她雖然永遠離開這個人世,再也看不到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了,但她們的眼角膜卻給他人帶去了光明,帶走了黑暗。讓我們一起讀課題——永生的眼睛,F在你明白課文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題目了嗎?

      3、將這個故事講給家人和身邊的人聽,喚醒人們的捐獻意識。替重見天日的角膜受者寫一封感謝信。

      【設計意圖】課文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學完課文后,須畫龍點睛。通過溫迪和外公的事實,加入相關資料的鏈接,讓每個學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和熱心幫助他們延續生命的態度。

      【課后反思

      1、《永生的眼睛》是“熱愛生命”單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輩為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盡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貴品德,并借此來教育所有的讀者,宣揚了“一個人不但自己要熱愛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雖說是教育,但這是語文課,我們在具體執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離開語言環境進行空洞、抽象的說教,應讓學生讀中感悟,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材是一個例子,內容也相對簡單,如果就文而文,一味地把文章內容展示給學生,更是顯得刻板、程式化,所以必須對課文內容做具有個性特點的生活化的、活動化的處理和加工。引入的資料要恰到好處地呈現并與文本內容有機融合;延伸的實踐活動也要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切勿好高騖遠;研讀有一定內涵的句子必須在語境在進行,提綱挈領,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教學要貫串一條主線,實現各種資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內化,在內化中升華。

      3、學習這篇課文,不必強求學生作一些號召性的表態性發言,如:死后也要捐贈眼角膜,或讓爸爸媽媽也去捐贈器官什么的。教育旨在喚醒,培養一種意識,樹立起對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熱情。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03-30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02-13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5篇04-28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16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5篇)02-14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5篇02-14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匯編15篇02-16

    讀了永生的眼睛有什么感想永生的眼睛作文12-16

    《永生的眼睛》讀書筆記07-07

    永生的眼睛讀后感01-19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