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

    時間:2024-04-22 07:07:35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

      3、品味語言,體會詩中描繪的宏偉壯麗景象。

      4、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代梟雄曹操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話題,這一切都緣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調宣布——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被確定為文獻中記載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陰險狡詐的白臉奸雄;在讀書人眼里,他是文才卓異的文壇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風云的亂世梟雄;在歷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偉略的蓋世英豪,真實的曹操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讓我們通過一首詩來初步了解一下這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二、簡介曹操及寫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曾歷任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代表詩作有《步出夏門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2、背景: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攸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持,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即公元2,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東亭縣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現已不存,相傳已沉入大海),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疾書,便有了《觀滄!芬辉。

      三、解題:

      《觀滄!肥遣懿佟恫匠鱿拈T行》的.首章!恫匠鱿拈T行》是樂府舊題,又名《隴西行》。夏門,是洛陽的一個城門。曹操的《步出夏門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所作的一組詩。這組詩共分五部分,開頭是序曲“艷”,下面是《觀滄!贰抖隆贰逗铀泛贰洱旊m壽》四章。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2

      1、朗讀,背誦全詩。

      2、體會詩中有畫,畫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負。

      3、體會、學習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此詩。

      2、了解詩的內容,理解作者的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教學難點。

      1、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體會詩人博大的胸懷。

      2、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蘇軾在他的《赤壁賦》中寫道:“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古一世之雄也!贝蠹抑捞K軾在文中稱贊的是誰嗎?(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詩作《觀滄!罚。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別請幾位同學介紹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學補充、糾正。

      明確: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會了自己昂揚奮發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1、老師范讀。

      2、指導詩歌朗讀方法:停頓、重讀、語調、延緩。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請幾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四、合作探究,理解詩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探究下列問題:

     。1)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寫想象的?

     。3)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胸懷?

     。4)詩中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2、小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學評價。

     。1)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糾正并評價。

     。2)明確:以“觀”統領此詩。

      三層。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以“觀”統領此詩。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保┟鑼懞K蜕綅u。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最后兩句詩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實景:樹木叢林,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虛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明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首詩描寫了海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漢。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以豐富的想象表現了大海浩瀚壯闊、包容天地的宏大氣概與形象,顯示出詩人博大的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五品讀賞析。

      賞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學生在小組內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比菍懱摼,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滄海中運行;夜空中燦爛的銀河,好像是滄海映上去的。很明顯,這不是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而是他看到波濤洶涌丁大海所產生的奇特想象。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匯到詩里,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六、小結。

      理解:詩人描寫實景實際上在謳歌祖國壯麗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詩人目睹祖國山河壯麗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虛景描寫是詩人實際借助豐富奇特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愿望,以滄海自比,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景象來表現詩人博大胸懷和豪邁氣魄。

      這是一首以寫景為主題的名作,通過對登山觀海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七、拓展延伸。

      理解: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等等即寫景又寫情的詩句。

      八、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外閱讀有關曹操詩句。

      板書設計。

      觀觀——水島樹草。

      滄博大胸懷。

      海感——日月星漢。

    【最新觀滄海優質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觀滄海教案設計06-23

    《觀滄!方贪冈O計11-20

    《春》優質課教案設計06-25

    觀滄海07-04

    最新音樂教案設計01-08

    古詩教學課堂《示兒》優質課教案設計07-03

    觀滄海教案07-03

    觀滄海 賞析06-25

    觀滄海翻譯07-03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