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時間:2024-02-19 10:03:32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熱]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壓強的概念并能夠運用壓強的公式進行計算;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壓力作用效果與什么有關,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信息的整合能力。

      3、通過學習,增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難點】能夠根據改變壓強大小的因素理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視頻:胸口碎大石

      提出問題:為什么表演者受到大錘重擊后,石頭碎成兩半,人卻毫發無損?

      環節二:新課講授

      【模塊1】壓力的概念。

      提問(結合舊知):對導入中的表演者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以往所學力學知識,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壓力呢?

      教師講解:明確壓力的概念、方向以及產生條件,同時明確壓力與重力的關系。

      【模塊2】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師提問(結合實例):作用在表演者身上的力是壓力,他的作用效果僅僅與壓力有關嗎?

      讓一名學生演示正常人走路和模仿芭蕾舞走路,引導學生猜想壓力作用效果可能還與接觸面積有關。

      小組討論:4人一組討論下面問題:

      問題①:實驗研究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利用什么實驗方法。

      問題②:如何能明顯的比較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設立對照實驗,利用海綿當做實驗器材。

      學生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同桌間討論導入時提出的問題,教師總結歸納: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跟受力面積有關。

      【模塊3】壓強。

      教師提問(直接提問):物理學中如何表示壓力和受力面積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呢?

      教師講解:物理學中用力與接觸面積的比值表示這種作用效果,介紹壓強的定義,公式,單位等。

      舉例說明壓強的物理意義: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環節三:鞏固提高

      小組合作,根據網格紙中畫出腳與地的接觸面積和自己的體重,估算站立時自己對地面的壓強的具體數值,研究并討論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知識點。

      作業:觀察生活中指甲刀,斧頭等工具,如何改變壓強大小的。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