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時間:2022-02-13 20:32:05 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5篇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等詞的含義。

      2.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熱愛生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熱愛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去美化生活。有 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和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教學難點:

      “魚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準備:

      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魚兒離不開水,魚在水里游。今天我們學習27課《魚游到了紙上》(板書)?吹竭@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呢?

     。ㄒ唬┰僮x課文,布置自學:自學生字詞,劃出不理解的字詞。

     。ǘz查自學:

     。保郑毫T、茍、唯、驕

     。玻~意:賞心悅目、聚集、忘我、融為一體、一絲不茍

     。ㄈ┏鍪緦W習目標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來完成以下學習目標。

      (1)理解“舉止特別”“唯一”“忘我境界”“一絲不茍”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

      二、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梳理排序

      師:同學們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們先來看看生字預習得怎么樣(多媒體出示生字,指讀。)

      生:(一人讀,再齊讀。)

      師:我們都知道魚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時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筆來邊讀邊作上記號。

      生:自讀課文。(給學生5分鐘自讀課文的時間,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邊讀邊做記號。)

      師:下面就請你們在小組內先說說哪些問題你沒弄懂,如果小組內理解不了,等一會兒,老師發給你們膠片紙,把它寫在上面,我們大家共同來理解。請同學們現在開始小組交流吧!

      生:(小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內共同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記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27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匯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么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重點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后解決)

      小黑板出示: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跒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學生再讀課文。

     。、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全班交流。

     、贋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ㄒ驗檫@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谶@位青年特別在哪里?

     。ㄕf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ǎ、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練習朗讀。

     。、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與“先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ā跋扔蔚叫睦铩敝盖嗄陮痿~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1.聾啞青年那勤奮專注的形象,一定會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樣觀察和描寫,才使這個人物如此生動的呢?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自己的發現。(作者不僅仔細觀察,認真看、仔細聽,并且與青年進行筆談;而且在描寫時注意通過外表、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青年人的執著與專注)

      2.小結: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觀察細致,抓住人物特點,而且描寫細致入微,才寫出這樣生動感人的好文章。

      五、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布置作業:

      1、 聽寫生字。

      2、仿寫幾句人物的外貌。

      板書設計:

     。^魚:老是、呆呆、靜靜 \

      忘我境界 / 工筆細描、一絲不茍先 游到了我的心里

     。墚嬼~: 融為一體

     。 忘記 忘記 /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選編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對人物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二、學情分析

      教學本組課文,單元導語中明確要求: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而通過日常作業和考試,分析我班學情后,我以為訓練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對人物外貌、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啟發學生理解文章說明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五、教法設計

      質疑問難、理解感悟、感情朗讀。

      六、學法設計

      在質疑中探究,在品讀中體驗情感,想象情境品味詞語,反復朗讀,積累詞語。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魚的圖片,學生練說:魚游到了哪兒?

      2.導入課題,板書課題,齊讀。

      3.預設:生提出質疑,魚怎么能游到紙上?是誰讓魚游到了紙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詞語、生字反復認讀。

     。2)辨字組詞。

      3.指導書寫。

      (三)再讀感知

      1.指名讀課文,相機糾正字音,邊聽邊思考是誰讓魚游到了紙上?

      2.生匯報是一位青年人,教師導入新課,走入課文,去認識一下這位青年。

      3.默讀思考:這是一位長相如何的青年,找出相關語句,課文圍繞他講了一件什么事?

      4.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學習作者描寫外貌的方法。

      5.課文圍繞他講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聾啞青年觀看、畫魚的事。

      (四)重點學習1、2自然段

      1.作者是在哪認識這位青年的?走入課文,自由讀1、2自然段,了解事情發生的地點,想想玉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從“泉白如玉”“清澈見底”“自由自在”“賞心悅目”“十幾缸”“聚集”等詞語感受到玉泉的水清、魚多、景美。

      3.抓住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小結

      在美麗的玉泉,我們初步認識了這位青年,下節課讓我們再深入地了解這位大哥哥。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1.回顧課文主要內容,課文講了作者在玉泉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專心地看魚、畫魚的事情。誰能用文中的一個段落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青年的長相。

      2.指名回答,了解作者對人物外貌的描寫,以及這是一位聾啞青年,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方法。

      3.復習生字詞。

      (二)研讀課文

      1.從課題入手,體會“游”。

     。1)課文三次提到“魚游到了紙上”,試著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找出這三處句子。

     。2)生匯報,師出示句子。

     。3)從句子中體會“游”,這是對聾啞青年所作的畫的最高贊賞,贊其畫技高超,畫得栩栩如生,像活了一樣。

      積累詞語: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2.體會高超的畫技。

     。1)上節課我們已經熟悉課文了,哪個自然段直接描寫了青年畫魚?

     。2)用喜歡的方式讀第七段,從哪些詞句體會到年輕人畫技的高超?動作描寫。

     。3)抓住“每個部位”“一絲不茍”“細致”“動態”等詞體會畫技的`高超。

     。4)結合句子理解年輕人工筆細描、揮筆速寫。

     。5)練說眾人的贊嘆。

     。6)魚游到了紙上,為什么年輕人卻說“先游到了心里”。

     。7)引出“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3.體會忘我的精神。

     。1)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你看出了青年的忘我,畫出相關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簡單的批注。

     。2)生匯報。

      預設1: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抓住“呆呆地”“靜靜地”想象青年看魚的情景,體會青年的專注以及作者對青年神態的描寫。

      預設2:

      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體會青年畫魚到了癡迷的境界,物我兩忘。

      預設3:

      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年輕人的勤奮和專注。

      預設4:

      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創設情境,朗讀體會青年的堅持不懈以及持之以恒。

     。3)真是如癡如醉,簡直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學畫,畫出的魚怎能不栩栩如生呢?難怪他會說,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體會兩個句子的關系,用關聯詞語練說。

      4.體會人物品質。

     。1)年輕人心中有魚到紙上游魚的學畫過程,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好品質?

      做事一絲不茍、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勤奮忘我。

     。2)看來課文已經讀到了你們的心里,你們才有這么深的體會,學過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三)小結、作業

      1.小結。

      作者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令人回味無窮,對人物的描寫細致入微,通過對年輕人外貌、神態動作的傳神刻畫,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聾啞青年,希望文中的這句話永遠記在你的心里,激勵你做一個認準目標、堅持不懈的人。

      2.作業。

      我好像看到了周圍的人議論的情景,我想把這個情景寫下來。

      八、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魚游到了紙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寫人的文章。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作者對對人物的描寫細致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年輕人的話——“魚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是課文理解的難點。全文可分為兩大主要版塊,一觀魚——“魚游到心里”(3-4自然段);二畫魚 ——“魚游到紙上”(5-9自然段)。兩個版塊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理解了原因——魚為什么能游到年輕人的心里,也就自然明白了魚為什么游到了紙上。課文對年輕人的細心、專注地看魚、畫魚,“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描寫細致入微,是一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

      本文教學的重點一是讓學生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對人物的觀察和描寫方法。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走個來回,不但知道寫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寫。本節課讓學生找到青年言行的句子品讀、感悟,再通過適當的語言文字訓練,使一個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聾啞青年躍然紙上。同時,在這種品讀、感悟之中也了解了作者是怎樣寫的。然后再讓學生讀文找出相關的句子體會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的。就這樣,學生學完課文后,不但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學情分析】

      本冊在閱讀教學上有兩個重點:一是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二是要抓住重點詞句,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并展開聯想與想象,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學生已學會的想象法,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以及課文“魚游到心里再游到紙上”的這個特殊的內容決定,我打算緊抓重點句,扣重點詞,展開想象理解“魚是如何游到紙上的?”引出魚如何游到年輕人心里的探究,從而感受年輕人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年輕人做事的勤奮與專注,受到啟發。

      2、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劃出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準備練習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讀題質疑。

      1、欣賞魚圖(出示課件)

      ●老師聽說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觀魚。而花港可是最有名的觀魚點,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2、揭題板題

      ●這些活潑可愛的魚,平時都生活在-----水里。是的,魚兒的生活離不開水。但今天我們要學的27課卻很特別,魚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紙上。

      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齊讀課題

      3、讀題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的腦海里冒出了什么問題呢?

      預設:老師把孩子的問題進行梳理,在關鍵詞上打上 “?”

     、 為什么說金魚游到了紙上?

     、 魚怎么樣游到紙上的?

     、 這話是誰說的?

     、 是誰讓魚游到了紙上?

      ……

      (在解決問題3、4時,引出“聾啞青年”。)

      4、隨機學習“聾啞”

      (1)初識人物,帶學第3自然段。(出示課件聾啞、句子)誰來介紹一下?

      (2)這句話對聾啞青年進行了什么描寫?或寫出來了青年的?(外貌描寫)

      (3)小結:外貌描寫是我們寫人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要好好讀一讀,學一學。副板書:外貌

      【設計意圖: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樂此不疲的奧秘。同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生立足課題提問,引起學生閱讀期待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再讀課文,把握整體。

      1、再讀課文,要求:

      導:那課文(示課件)講了聾啞青年哪幾件事呢?我們再去讀讀課文,要求

      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思考這個問題。板書:聾啞青年

      2、交流:課文講了聾啞青年哪幾件事呢?板書:觀魚 畫魚

      3、 出示詞語,朗讀積累

     、 花港、茶壺、魚缸、繡花、罷了、廠徽

      ●標紅的生字中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老師挑“徽”字要大家一起寫一寫)

     、谌兹缬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讀完這組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美好的事物-----泉白如玉的玉泉,清澈見底的池水,真是令人“賞心悅目”?吹矫篮玫木拔锒那槭鏁秤淇炀徒凶鲑p心悅目。

      ●我們再來帶著這種美好的感覺讀讀,把它們積累下來。

     、垡唤z不茍 工筆細描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過渡:這組詞語也很有什么特點,都是描寫誰干什么?聾啞青年畫魚時的情景

      【設計意圖:本課文的寫作思路不是十分清晰,考慮到讓四年級的學生整體把握有一定的難度。就從問題中解決“主角是誰?”再讀思考“講了他的一幾件事?”采用分步提示的方式來降低難度,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另外,在學詞時分組學習,目標明確,學有重點,一點帶面!

      三、研讀 “畫魚”,感悟專注。

      1、再細讀課文,注意聽,劃出描寫青年畫魚的句子。

      2、反饋交流,預設出示:

      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3、自由地讀一讀。

      ●這段一共只有2句,其中,把青年畫魚的過程寫具體的是哪句?

      4、聚焦第2句話,圈出分號,了解“分號”的作用。

      ●那我們再讀讀第2句話,有沒有發現有一個平時不太常見的標點?分號。

      ●分號往往用在幾個并列的句子之間,這些句子既表達相同的內容,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不信看這句話,這分句的前后兩部分,同樣是在講青年畫魚,但他在畫法上又有很大的不同,誰知道,來聽聽你的意見。

      5、理解“工筆細描、揮筆速寫”板書:工筆細描 揮筆速寫

      A、出示課件引導先從字面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工筆細描”,怎樣是“揮筆速寫”?

      ●老師聽懂了,“工筆細描”,關鍵在于“細”上,那“揮筆速寫”重點在什么?(突出一個“速”)

      小結:老師查過資料,知道了“工筆和速寫是中國畫的兩種不同畫法,工筆講究一筆一畫慢慢描,用筆工整細致;揮筆速寫正好相反,下筆速度很快,簡單幾筆就把主要的特征迅速畫下來。

      B、引導看圖理解:

      ●這里有兩幅圖,你們覺得哪一幅需要工筆細描,哪一幅是揮筆速寫?

      ●演示:是的,大家注意看,金魚身上的鱗片需要大家工筆細描。

      來,咱們也當一回畫家,以手代筆,想象你手上拿著的是一支細細的毛筆,我們來把金魚身上的鱗片工筆細描一下,你看,這細細的線條需要大家慢慢地畫,細細地畫,要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

      我來采訪一下這位小畫家,說說你剛才是怎樣畫的?

      讀詞理解:-----現在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工筆細描,輕、細、慢 ;

      再看這兩條金魚的尾巴,就需要我們揮筆速寫,F在你手里拿著的是粗大的毛筆,蘸滿了顏料,我們一塊來速寫一下。準備好,來,很快地畫出來…很快地畫出來,

      讀詞理解:-----現在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快速讀---揮筆速寫,

      C、引導聯系句子理解:

      ●像我們剛才這樣一點一點的,慢慢地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即使是一個細小的鱗片都是精雕細琢的,不能有一絲馬虎。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咱們就稱為他“工筆細描”,

      而揮筆速寫,抓住的是魚的轉瞬即逝的動作,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所以要畫得快,但要畫得活靈活現。

      6、指導朗讀。帶著我們的理解,再回到句子好好讀讀。

      ●師生合作讀:

      師——他有時…有時又…;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

      ●男女生合作讀:(指名再帶齊讀)

      1)師:聽出來吧,這青年畫的時候,有細有粗,有輕有重,有慢有快,有淡有濃---這就是它們的不同,來我請兩個同學合作讀,女同學心思細膩點,就讀工筆細描,男同學瀟灑點,來讀揮筆速寫。

      2)真好,來,女同學跟著她來一起細描,男同學跟著一起速寫一下。

      3)來,這邊同學試著細描,這邊同學跟著速寫,讀。

      4)能試著背一背嗎?試背、指名、齊背(機動)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因為只有學生真正了解了蘊涵在語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讀出情感。根據“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詞意,引領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從而深入地體會年輕人畫技的高超!

      7、體會青年的專心。(抓“靜靜地”、“融為一體”)

      引說:青年就這樣時而細,時而粗,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輕,時而重,靜靜地畫著,一直這樣靜靜地畫著,他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正如課文中寫的出示課件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8、贊嘆點題

      ●引說:整整一天,這位青年一直就這樣靜靜地畫魚,一條條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魚游到了他的紙上。怪不得,有個小女孩不由自主地叫起來:“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讀)

      ●是的,同學們,女孩在說這句話的同時,還會有怎樣的反應?

      1)預設:不可思議的表情,驚訝——是的驚訝時睜大眼睛、張大嘴巴

      2)讀——我們帶著這種神態和感受一起來讀讀。女孩看青年畫畫,越看越驚訝,越看越佩服,最后,情不自禁地叫起來,讀-----

      【設計意圖:在本課教學中,體會年輕人的專注是重點之一,也是難點。而要領悟到如何專注,讀懂重點詞句是關鍵。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體會自主學習,才能品讀得仔細,體會得到位!

      四、練筆升華,設疑延引。

      1、是啊,女孩這一叫,把其他看魚的人都吸引過來啊。

      2、你瞧,讀,

      (示——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

      3、作業練筆:想一想,如果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會看到觀眾怎樣的反應呢?你會聽到他們怎樣的議論和贊嘆呢?來拿出作業紙,動筆寫一寫。有沒有注意到“分號”標點?剛才我們研究了這個標點,現在試著來用一用這個標點。請同學們聽清楚老師的要求:三個人物你選一個人物寫一寫。如果能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你可以得★ ★ ★ 級的最高評價。

      師巡視中提醒孩子看圖聯系生活,展開合理的想象,寫下來。

      副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4、交流反饋:

      請大家仔細聽一聽,你們要聽仔細他是怎樣寫的,還要注意體會,我們用分號把三位同學寫的話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注意,老師讀第一句話,老人、青年、小孩接下去……

      寫得好,讀得也好。大家發現沒有,我們把三句話用分號連起來,然后用第一句串起來,就成了一段精彩的文字了。這就是分號的作用。另外兩個人物,請課后完成。你自己通過努力,也把它組成一段精彩的文字。

      5、設疑延引:

      1)聽了剛才大家的議論和贊嘆,我們知道了這個青年畫的魚實在太好了,畫得太逼真了,就像真的魚在紙上游動。難怪,一個女孩說——回讀課題。

      2)為什么會畫得這么好啊?課文最后,青年他寫了一句話,他說:先游到我心里。那魚怎樣又游到他的心里呢?“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又有什么關系呢?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回到課始的疑問,前后呼應使課堂結構完整、一體化,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難點的突破,再讀課題,使學生很有一種成就感。但是,筆者在結尾處還提到學生將三讀課題,由初讀時的驚訝讀到這堂課的肯定與默認,再到三讀課題時的驚嘆與敬佩!

      五、作業設計,思考延讀。

      1、試著練習紙的其他兩個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

      2、再讀課文,思考:魚怎樣又游到青年的心里?“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又有什么關系呢?

      【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寫人

      外貌

      觀魚 神態

      聾啞青年 工筆細描 動作

      畫魚 語言

      揮筆速寫 ……

      課件:魚游到了心里

      附:作業紙設計

      想一想,如果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會看到觀眾怎樣的反應呢?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寫下來。如果能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可得★ ★ ★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

      人教新課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的27課《魚游到了紙上》一文,通過對聾啞青年觀魚、畫魚表現的細致描寫,贊美了其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觀察細微、構思巧妙成文,寫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生動感人。其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很喜愛閱讀的一篇課文。下面是我對《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

      在備課《魚游到了紙上》時,我曾先后設計了3條線:第一次主線:抓課文的 7處帶“游”字的句子為主線;第二次主線:抓青年的特別為主線;第三次主線:抓課題“魚游到了紙上” 為主線,反反復復思考,借鑒中,最后我把教學的核心目標鎖定于“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精心找準了進入文本的發竅處:引領學生學習青年看魚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句子,青年畫魚畫得栩栩如生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為主線,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必須先游到心里。

      基于學情的考慮,孩子的閱讀基礎較薄,字詞教學也必須抓落實,所以,又精心設計了詞語教學板塊和重點研讀“青年畫魚”板塊,解決“魚游到紙上”的問題,提煉第二課時的研讀主題“魚怎樣游到心里?”

      ◎教學設想:

      整堂課我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思路展開教學的:

      一、激趣導入,讀題質疑。

      雖說,我也一貫贊同快速導題,可有時一段精選的激趣也很必要。因此,我從課文的第一段的句子“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觀魚。我喜歡花港……”中提煉導語:老師聽說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觀魚。而花港可是最有名的觀魚點,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自然引出精美的金魚圖片,配以舒緩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就這樣在寬松愉快的情景中開始教與學。

      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樂此不疲的奧秘。而多媒體就能在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輕松的音樂所造成的氛圍中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霸诮虒W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課堂提問又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于是,我又根據課題設計富有吸引力的問題:“這些活潑可愛的魚,平時都生活在-----水里。是的,魚兒的生活離不開水。但今天我們要學的27課卻很特別,魚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紙上!眴l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會紛紛提出:魚應該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紙上?是誰使魚游到紙上來的?他是怎樣使魚游到紙上來的?通過對課題的質疑,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再讀課文,把握整體。

      1、我首先讓學生自讀一遍課文,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說說課文主要講了聾啞青年哪幾件事?然后讓學生展示學習字詞。

      2、在字詞教學,我分三組進行。

      第一組:花港、茶壺、魚缸、繡花、罷了、廠徽,重點讀準音的基礎上,重點指導難寫字,如“徽”字的書寫落實。

      第二組:泉白如玉、清澈見底、賞心悅目。聯系具體事物,了解詞語意思:“讀完這組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美好的事物——泉白如玉的玉泉,清澈見底的池水,真是令人“賞心悅目”?吹矫篮玫木拔锒那槭鏁秤淇炀徒凶鲑p心悅。

      第三組: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融為一體——以這組詞引出聾啞青年畫魚時的情景

      三、細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品味語句,體會人物品質。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出描寫青年人畫魚的語句,在讀議中,通過對這些句子的理解,認識到聾啞青年勤奮專注、執著追求、做事一絲不茍的品質,進而啟發學生從青年人身上學到了什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四、美讀課文,表達情感,積累運用語言。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段。采用指名讀、師生合作讀、分角色讀、齊讀,最后讀背等多種形式,通過朗讀,不但培養積累習慣,而且加深了學生對青年人美好品質的認識。

      五、練筆寫話,既拓寬了孩子的思維,又滲透了寫人作文時的一些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

      教師自評及反思

      ◎教學收獲:

      反思自己教學歷程,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能把握文章重點,體現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1、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展區”,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加強了讀的訓練。

      為了落實《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圍繞“讀”而展開的。以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抓住關鍵句、關鍵詞理解課文,感受青年看魚的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畫魚得栩栩如生,在教學課文的畫魚這一個內容時,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句式對比、引讀、反復強調等方式進行讀議結合,在讀和議中,認識到聾啞青年身殘志堅、勤奮專注、執著追求的品質,并受到感染。教學中反復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落實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課堂小練筆讓學生有情可抒,落實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3、滲透了寫作方法。

      結合課后題,讀中介紹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征,感受寫人時常用“外貌描寫”方法;同時,在練筆設計中,學習課文字里行間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方法,如“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訝地叫起來。讓學生圍繞圍觀的人想一想,如果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會看到觀眾怎樣的反應呢?你會聽到他們怎樣的議論和贊嘆呢?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寫下來。如果能寫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可得★ ★ ★

      ◎反思不足:

      一堂課下來,教學目標已完成,但心里也有不少遺憾:

      1、本堂課我自己認為備得較充分,但缺乏磨課實踐的過程,理論與實踐操作之間存在相當差距。

      2、課堂上總是覺得自己關注教案多了,關注學生少了,學生主體地位還不明顯。

      3、課堂對學生評價的語言欠缺,讀中感悟落實不到位。

      4、自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不足,每次備課時在教學內容上總遇“難以取舍”之困惑。

      每一次的遺憾和失敗,雖然讓我心情沉重,但也讓我在語文的教學之路中不斷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帶來思考,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每個人也都要有這種敢于自省、自察的勇氣,因為“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只有敢于挑戰自身的弱點,并采取積極的態度及時糾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生命的質量。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可能不上公開課,每一次上公開課都是一種歷練,每一次歷練都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痛并快樂的成長,而每一點的成長都讓你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工筆細描”等詞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品讀第4和第7自然段。

     。、體會聾啞青年畫技的高超,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理解、感悟描寫青年畫魚、看魚的句子,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空白處,落實寫話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創設情境:

      板書課題,讀題。

     。、存疑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大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想想提出的疑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從文中找出和題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檢查反饋,教師導學:

     、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 找出和題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導朗讀。

      三、緊扣課題,體會“畫技高超”

     。、出示:

      “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朗讀,從一個“喲”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讀: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 這句話主要寫了什么?

     、 這段話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 再次朗讀句子,說說你讀懂到了什么?

     。、引導寫話。

     。、指名交流。

     。、小結過渡。

      四、品讀“特別”,感受勤奮專注

     。、自由讀讀第3~4自然段,體會“特別”。

     。、品讀: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 這句話主要寫了什么?

     、 從這句話里,你感覺青年有什么特別之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 其他人來到這美麗的玉泉是怎樣看魚的呢?

     、 你覺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靜靜地,而且是不說一句話嗎?再讀。

     。、出示:

      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結設疑

     。、小結。

     。、設疑。

     。、書寫生字。(機動)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品讀描寫青年動作、神態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奮專注、畫技高超與身殘志堅。

      3、學習作者對人物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

      品讀描寫青年動作、神態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奮專注、畫技高超與身殘志堅。學習作者對人物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題,初知文題之妙

      1、反復品讀課題,感悟文題的妙處。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27課(板書課題);貞浺幌,當你第一次看到課題時有什么感受?把這份——放到課題中讀讀。

      小結:真好,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讀。來,讀出自己的理解。(齊讀)好題,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產生閱讀的興趣。

      二、梳理文脈,由結局追根溯源

      1、認讀字詞,掃清障礙。

      師:掃清字詞障礙,我們前行才會一路暢通。

     。ㄕn件出示)泉白如玉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一絲不茍 工筆細描 揮筆速寫

      師:都是老朋友嗎?一起認認。女生讀第一行,男生讀第二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有何發現?(第一行的字詞都是描寫玉泉的,第二行的字詞是描寫青年的。)

      師:從第二行詞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一絲不茍),正在(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青年。

      過渡:正是這個青年,他擁有著神奇的魔力讓魚游到了紙上。我們一起走入文中認識他。

      2、從題入手,理出結局。

     。1)(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找一找,“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劃上波浪線,并標上序號。

     。2)匯報交流。

      師:“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處?

      第一處:“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這是小女孩驚奇的贊嘆)

      第二處: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作者的描寫)

      第三處:我把那個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作者與聾啞青年的筆談)

      師:它們分別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現的?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畫技高超)

      師:作者借用了小女孩的評價作為文章的標題。這也是青年畫魚的完美結局。

      2、追根溯源,探討原因。

      師:有果必有因。那么我們就“魚游到了紙上”這個讓人賞心悅目感受至深的結果來追根溯源。

     。1)(課件出示)快速瀏覽全文,學習小組內交流討論:青年之所以讓魚游到了紙上,他神奇的魔力是什么?

     。2)學生談論,概括成小標題。(學生自己上臺板書:(預設)認真觀察 專心作畫 堅持不懈…… )

      3、從因到果,概述全文。

      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用一個關聯詞連起來說說。(作答:因為……所以……最終……)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們要學會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品讀語句,體會細膩的人物描寫

      過渡語: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如果要描述一個認真專注的人物形象,你會抓住他的哪些方面來寫?(預設:通過觀察他的動作、神態來寫)有當大作家的潛質。作者也是這樣做的。

      1、(課件出示)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青年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寫下你最欣賞的地方。

      2、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引導學生抓字詞談感受。你最欣賞他的什么?從哪些詞中體會出來的?(呆呆地靜靜地)

     。2)品讀“呆呆地”、“靜靜地”!按簟痹干、發愣的意思。這里的“呆呆地”怎么理解?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常常忘了——(吃飯)常!ㄍ怂X)甚至——(忘了自己)這叫什么境界?讀讀這個詞。

      什么是“靜靜地看”?(學生作答)

      你去公園里看過金魚嗎?你看金魚跟這位青年看金魚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回答,老師對比:你是xxxx地看,而這位青年呢?讀句子指3名)這叫怎樣地看?讀出這份靜!

     。3)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青年的堅持不懈。這一看就是多久?(評價:很好,你能聯系下面的課文來理解。)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

      一個細雨蒙蒙的星期天,他……

      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

      一個寒風呼嘯的星期天……

      一個雪花飛舞的星期天……

      冬去春來,嚴寒酷暑,日復一日,那位青年就這樣呆呆地看著,靜靜地看著,風雨無阻,從未中斷。這又叫怎樣地看?

      預設二: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引導學生先抓關鍵詞體會。他的哪些動作和神態深深地吸引著你?

     。1)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工筆細描?什么又是揮筆速寫?結合這段話中的有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學生談,適時引導:“工筆細描”重在哪個字?(“細”)我們又學了一招:抓住詞語中的.關鍵字來理解詞義!皳]筆速寫”重在哪個字?(速)(相機出示圖畫,加深學生的印象)

     。2)指導朗讀。

      你覺得青年工筆細描描的是金魚的什么?(生談論)用你的朗讀為大家呈現這幅工筆細描的畫面。(評:我發現你把每一個字都讀得那么清楚。)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青年的認真。)我也聽出了你的認真。都說女孩子的心最細,來讀出這一份細致。(女生讀)

      青年又會揮筆速寫出金魚哪些動態的畫面?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會出現魚兒在水中活動的畫面。用心聽,看誰看得真切。(老師范讀,生想象)孩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當青年在畫金魚時,還需不需要走到金魚缸邊,觀察它是怎樣活動的?為什么?

      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青年畫畫。老師讀前面,女生讀工筆細描的部分,男生讀揮筆速寫的部分。(合作讀)評:好一個畫技高超的青年!好一群樂學善學的孩子!

     。4)升華感悟。

      這段話中還有一個詞寫出了青年作畫時的專注。(靜靜地)又一個“靜靜地”。當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只有誰?當青年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裝著的又是誰?當青年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刻著的又是誰?他心里記著的又是誰?(金魚)總而言之,他的心里只有——(金魚)。這就是一心不亂的靜,胸有成魚的靜!來,讓我們再一次去看看青年靜靜地畫魚。(配樂齊讀)

      3、統領全文,結合板書探討青年成功的秘訣。

      為什么青年總是靜靜地看魚,畫魚?(他是聾啞人。)聾啞人的世界是無聲的。他只能用心去傾聽魚兒的歡樂,也只能用心與魚兒進行交流。作者通過對青年看魚、畫魚的動作和神態的細致描寫,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F在請大家把三個部分聯系起來談一談,青年能讓“魚游到紙上”,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生答)用青年自己的話來解釋。(魚先游進了他的心里,再游到了他的紙上。)

      四、解讀寫作密碼,為下節課埋下伏筆

      1、巧妙點撥,解讀文章人物描寫的寫作密碼。

      作者在第3自然段介紹了青年的外貌,卻到第11自然段文章接近結尾的部分才揭示他是聾啞人的身份。一般我們在描寫人物或動物的外貌時都集中在一個自然段體現。順著這樣的思路,對比一下,作者這么寫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a 為了吸引讀者,如果開頭就寫了他是聾啞人,別人就不會那么驚訝了。b 通過作者的觀察得知,這樣更自然。)

      小結:你們讀懂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2、提出下節課任務:

      都說好文章應該是惜墨如金。我覺得文章一開始就應該馬上切入正題,直接對青年進行描寫就可以了,為什么課文第1、2自然段話了那么多筆墨描寫玉泉的魚和觀魚的人?不覺得多此一舉嗎?另外,青年的高超技藝贏得了周圍人的贊賞,作者沒有具體描述。你們能抓住他們的動作和神態來將青年人稱贊一番嗎?這些問題,咱們下節課再探討。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6

      【教學設計說明】

      《魚游到了紙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組的課文。

      課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贊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學時沒有按常規先分段,然后根據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講解進行教學。而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線索,抓住重點的詞語來理解文章的段落、語句,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素質。

      【訓練重點】

      “注意積累材料”,通過本文的學習,不僅要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選擇了哪些材料,而且從中學習觀察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個有心人。

     。、認真觀察,多看、多聽、多問。

     。、勤于動筆。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課文,滲透訓練重點尤為重要。通過這一訓練項目為后面學習讀寫例話作一鋪墊。教學時先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寫法,有效地幫助學生學會積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課時主要是留心周圍事物,多看、多聽、多問),以此指導學生的作文。

      【準備用時】

      第一課時:

      理解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

      第二課時:

      繼續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讀寫結合。 這一課采用“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課堂上力求師生關系融洽。通過學生自主讀書,自讀自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再讀書交流,合作學習。經教師點撥指導共性難點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學習寫法,指導作文。

     。、明確每課時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這樣把教路和學路有效地統一起來,取得更好的教

      學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讀書,整體感知,互相交流: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并且通過再讀書自己解決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相互合作學習,嘗試解答。課堂上也應有生生互學的場面。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由小組代表寫在卡片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排序。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克服課堂上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現象。

     。、學生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在梳理排序形成幾個重點問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讀、思、議。學生讀書討論,互相合作學習,共同解決不懂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者抓住共性的、重點的、難點的詞、句點撥精講,使學生由不懂到弄懂,不會到會,不會學到會學。在體會詞句內涵的同時,使學生情感的閘門大開,心靈也受到觸動,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朗讀指導,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閱讀能力。

     。、對本課重點“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這一問題,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給學生充分發表獨到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導就應體現在此。

     。、在自讀、精讀以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體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讓學生的感情在此處升華。

     。、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

      從讀學寫,在學生完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再讀課文,通過再次的合作學習,明確作者到玉泉觀魚,不僅看魚,而且還留心那里的人。使學生了解,這節課只是初步學習的,今后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第二課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寫一個人物的片段或寫一種喜愛小動物的片段。讀寫結合,以鞏固本單元的知識,培養學生注意積累材料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今天,我們來學習──魚游到了紙上,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ǘ嗝襟w出示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腦海中有什么問題?

      我相信,經過努力我們大家一定能夠完成的。有沒有信心?

      二、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梳理排序

      同學們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們先來看看生字預習得怎么樣?

     。ǘ嗝襟w出示生字,指讀。一人讀,再齊讀)

      我們都知道魚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時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筆來邊讀邊作上記號。

     。、自讀課文:

      給夠時間,圍繞“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讀書,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邊讀邊做記號。教師短短的幾句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了讀書的方法。

      下面就請你們在小組內先說說哪些問題你沒弄懂,如果小組內理解不了,等一會兒,老師發給你們紙,把它寫在上面,我們大家共同來理解。請同學們現在開始小組交流吧!

     。ㄐ〗M交流,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內共同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寫在紙上。)

      小組交流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橫向交流信息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學生精神放松,無拘無束,能者為師,人人參與,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投影儀顯示學生的問題:

     、 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 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

     、 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

     、 這位青年特別在哪兒?

     、 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么關系?

     、 魚游到了紙上和魚先游到心里兩者是什么關系?

     、 魚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 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之間是什么關系?

      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其中有重復的,咱們把它拿掉?教師梳理問題 現在還剩下這幾個問題,根據課文的順序,看看我們應該先理解哪個問題?

     。ń處熾S機排序并畫上序號)先理解“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這個問題。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

      第三個理解“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么關系”。

      每個小組的代表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這些問題具有共性,也是應該解決的重點問題。巧妙的是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把問題寫在膠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儀放出問題;然后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把重復的問題去掉;再啟發學生按照課文內容敘述的先后,調整了順序。教師精心設計的這個教學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主體意識。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據排好的順序,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在書中找到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然后講給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請你們現在開始吧。ńo學生5分鐘讀書時間)

      生討論學習。

      又一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按照排好順序的問題,在書中找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子進行理解。

      又一次發揮群體的智慧,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非常善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我們理解“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先得知道“舉止”指的是什么?

     。ò鍟呵嗄辏

     。、師:“舉止特別”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ò鍟和揖辰纾

     。、“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ò鍟嚎呆~)

      從你們抓住的這些重點詞、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寫得多好!我們一齊讀讀,讀時突出那些重點詞、句,語速不要太快,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也是本課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組織全體同學進行討論,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并不強求答案一致,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指導思想。

      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這幅圖,說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觀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動作、神態;再看看周圍人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ǘ嗝襟w顯示青年畫魚的圖像,學生觀察。)

      采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誰能結合課文的詞、句說一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ò鍟寒嬼~)

     。、“唯一”是什么意思?誰還能再說說。

     。、這是達到忘我境界的一種表現:

      “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解決了。(把這個問題拿下來。)誰能再補充?

     。ā耙唤z不茍”的意思是一點兒也不馬虎,說明青年畫魚認真、全身心地投入,與別人不一樣。)

      教師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緊緊抓住關鍵的詞、句子適時點撥、精講,使學生理解聾啞青年舉止特別是因為愛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與魚融為一體。

      小結:

      正因為青年看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們才感到他的“舉止特別”。這個問題你們弄懂了嗎?(把第一個問題拿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理解“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誰能把你們討論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ㄏ仍谛睦锍霈F了一個印象,牢牢記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結果才畫出這么好的金魚。)

      小結:

      青年通過反復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裝的都是金魚鮮明、生動的形象。這就是“魚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這個問題)我們最后來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要理解二者的關系,必須知道每句話的意思。魚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經知道,咱們先來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的意思。

     。、“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

     。、在書中找到,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R讀)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哪個字可以看出青年畫魚畫得像?

     。、一個“游”字告訴我們青年畫的魚像真的那樣在紙上游動,這是小女孩對青年的一句贊嘆,用這種贊嘆的語氣練習讀讀好嗎?

     。ㄉ氉x)(師指名讀,生齊讀。)

     。、小女孩一句贊嘆的話讓我們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終于有了回報──魚游到了紙上,所以作者要以此為題。(指題目,學生齊讀。)

     。、“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清楚了,“魚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現在誰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

      小結:

      青年通過反復的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為有了魚先游到了心里這個前提,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魚游到了紙上。

     。ń處熯叾嗝襟w演示,邊說二者之間的關系。最后把這個問題拿下。)

      這些問題我們全都理解了,你們真行!經過前面讀書自學,提問,討論,我們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青年人呀?

      討論:

      師:你們說的都對,是一個勤奮專注的青年。(板書:勤奮專注)

      “魚游到了心里”是“魚游到了紙上”的前提,“魚游到了紙上”是“魚游到了心里”的結果,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教師抓住這些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巧妙地點撥了一個“游”字,讓學生體會青年人勤于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專注品質,進一步理解了內容。

      多么好的一個青年人,為了畫好金魚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奮、專注、忘我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你們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站起來帶著這種敬佩之情放聲朗讀。

     。ㄈw起立朗讀課文)

      四、拓展、積累

      過渡語:

      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會取得成功。青年畫魚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復觀察積累了很多有關金魚的材料,心中有魚才能落筆生輝。作者寫這位勤奮、專注的青年,同樣得先進行觀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觀察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的內容說說。

      小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觀魚,不僅看魚,還留心那里的人,發現了一位青年舉止特別,他就多次跟蹤觀察,看他怎么看魚、怎么畫魚,同時注意聽聽別人的議論,當發現他是聾啞青年,又采取筆談的方式進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過看、聽、問等觀察方法積累材料(板書:積累材料),把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組的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材料”,今天我們只是初步學習,以后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教師注意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在指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落實本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注意積累材料”。教師啟發學生,適時點撥,讓學生理解作者通過看、聽、問等觀察方法積累了材料,水到渠成,非常自然地加強了讀寫之間的聯系。

      【反思】

      教學設計很有新意,充分體現了主體意識和訓練意識。

     。、教學目標明確、適當,體現了年段特點:

      上課開始,教師將學習目標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引導、規范了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激發了學生為達成學習目標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科學、優化: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發現問題,質疑問難,在小組內討論;經過討論仍然有不理解的問題再一次提出來,老師引導全班同學進行梳理;然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比較、分析、理解。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讀、自悟、自解、自練,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真正居于主體地位。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

      教師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魚是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紙上呢?”并用彩色粉筆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畫了個“……”符號,留給學生一個懸念。在引導學生反復討論、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大屏幕顯示出幾條金魚游動的姿態,教師邊演示邊做小結。一個“游”字,畫龍點睛,學生比較輕松地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 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同時悟出了課題的深刻含義,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中心思想。

     。、讀寫結合,突出讀寫訓練重點:

      本組讀寫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材料”,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舉止特別”“融為一體”等詞語時,有意識讓學生體會聾啞青年勤于觀察、刻苦學習,看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畫出鮮明、生動、活靈活現的魚。教師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觀察,怎樣選擇材料寫出這篇文章的?”讓學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觀魚,發現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就跟蹤觀察,通過看、聽、問等方式,積累了很多有關聾啞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愛魚達到忘我境界”為主線,寫成這篇文章。學生完全是在自然狀態下弄懂了什么是積累材料,怎樣積累材料,感受到積累材料之重要。強化了語言文字訓練,突出了本組讀寫訓練重點。

     。、加強了讀的訓練:

      教學過程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讀的訓練。自讀課文給以足夠的時間,全體學生帶著問題反復讀書,邊讀邊思,真正地讀書,不是走形式,培養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和讀書習慣。當理解了內容,學生為聾啞青年忘我、專注的品質所感染,情感的閘門打開的時候,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渲染了氣氛,加深了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思想教育?梢钥闯鼋處熢诟母锝虒W模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探索素質教育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有所創新,效果比較好。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聾啞青年畫藝高超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

      2、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持之以恒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故意寫錯,設計懸念,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27課,請認真地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生:(嘩然)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只會在水里游,怎么可能會游到紙上呢?是不是課文出錯了呢?同學們,魚究竟能在紙上游嗎?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呢?同學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呆會把答案告訴老師,好嗎?

      二、自由讀課文,思考:魚究竟能不能游到紙上?課題為什么這樣寫?

      (魚不能游到紙上。因為青年畫魚技藝高超,畫的魚活靈活現,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

      三、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這位青年能把魚畫得那樣鮮活、逼真呢?請你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用筆畫下來。

      四、抓重點句子,讓學生理解青年能把魚畫得鮮活、逼真的`原因。

      1、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板書:忘我的境界)

      2、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板書:仔細觀察)

      3、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板書:一絲不茍)

      4、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板書:勤奮專注)

      5、他學畫才一年多, 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板書:持之以恒)

      五、總結,回歸課題。

      師生共同完成練習。

      為了畫好金魚,他似乎忘記了(時間 ),也忘記了(自己);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 ),常常忘了(吃飯 ),忘了( 回家 )。

      真是如癡如醉啊!簡直到了不知“我是金魚”還是“金魚是我”的境界。如此一絲不茍的學畫畫,如此勤奮專注的學畫畫,如此持之以恒的學畫畫。他畫的畫怎能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呢?正是這種忘我的境界,才讓那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真切的驚叫道:(魚游到了紙上啦!)。正是這樣一種忘我的境界,才讓圍觀的人從心底里發出這樣的贊嘆:(魚游到了紙上!)...... 師:學習了他們的優秀品質后,我們受到什么啟發?

      生:我們做事的時候也要認認真真,一絲不茍。

      生:我們上課的時候要全神貫注,認真聽講。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8

      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2個字。結合上下文體會“呆呆地、工筆細描、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3)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良好品質。

     。2)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義及相互關系。

      3 教學準備:綠色班班通教學設備 教學課件

      4 教學過程:

     。1)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賹W生相互交流去西湖旅游的經歷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八班的同學互動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老師了解到很多同學都喜歡旅游,那么你們去過西湖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兩個班的同學互動介紹自己去西湖時的旅游感受;這樣可以較好地實現兩個班同學的知識經驗的分享!

     、谛蕾p西湖視頻,感受西湖的美麗

      剛才我們分享了兩位同學的旅游感受,現在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麗。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風景視頻,使學生在情境體驗中了解西湖,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厶崾菊n題

      杭州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那里景色秀麗迷人,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在西湖的旁邊,有一處美麗的景點,叫玉泉,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玉泉池邊。

     。2)用心讀題,大膽質疑

     、偻瑢W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A設學生會提出如下問題:a 魚原本是游在水里的,為什么會游到紙上呢?b 課文中講的誰讓魚游到了紙上?c 魚是怎樣游到紙上的?)

     、趲е@個疑問請大家來讀課文

      讀的時候要字字響亮,不錯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初讀檢查,反饋質疑

     、俪鍪颈菊n生字詞,認讀,練寫難點字

      花 港 繡 花 罷 了

      廠 徽 聾啞 細 致

      a 指名讀,齊讀

      b 仔細觀察畫線的生字,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你能提醒大家寫時要注意什么嗎?

      c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后練寫一遍。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出示本課生字詞后,首先用放大鏡突出顯示學生感覺難寫的字,可以使學生更為清晰地觀察難點字;其次,教師在白板上范寫完“港、徽”兩個字后,運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呈現教師書寫過程,在字體書寫的動態演示中鞏固學生對于這兩個難點字的記憶!

     、 指名說講了一件什么事?(在師生交流中反饋質疑時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文中講的一位青年讓魚游到了紙上)

     、 故事中告訴我們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舉止特別)

      (4)朗讀課文,感悟“特別”

      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呢,用心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 品讀“看魚”部分,感受青年的專注

      a 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b 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他的舉止特別?(呆呆地)

      c 理解“呆呆地”:老師課前查了一下工具書,呆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分別是:

      第一種:傻,愚蠢。

      第二種:臉上表情死板,發愣

      第三種:停留

      指讀三種解釋,想想在這句話中應該選哪一種,說出理由來。

      透過呆呆地你能感受到什么?d 想象著這位青年看魚時的情景,看怎樣把他專注和入神的樣子讀出來。

      e 小結:

      是啊,透過他看魚時呆呆的樣子我們感受到了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在學生交流讀書感悟時教師運用白板的書寫功能隨機圈點勾畫重點詞語,引導學生交流詞語的理解及讀書的感受;②在理解“呆呆地”一詞時,充分運用白板的詞典功能,隨機查出詞義,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理解詞語意思;較好地體現了白板詞典的便捷功能!

     、 品讀“畫魚”部分,感受青年的投入

      a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他的舉止特別?

      b 出示描寫青年畫魚的句子

      c 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d 老師這里有兩幅圖,你知道哪幅是工筆細描?哪幅是揮筆速寫成的嗎?說說理由。

      e 教師引讀:你看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結合剛才看到的圖,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畫技高超)融入感受師生合作讀。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利用白板的圖庫功能,在理解“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這兩個詞時調出相應的圖片,引導學生看圖理解詞語。②在指導學生朗讀描寫青年畫魚時的句子時,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先遮擋住“揮筆速寫”這部分,指導讀“工筆細描”這部分句子,較好地凸現了重點,便于教師分步進行指導朗讀!

      f創設情境:看到這位青年畫魚時的樣子,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老人,有青年,還有可愛的孩子們。大家情不自禁地贊嘆著,一個小女孩驚奇地叫起來——(引讀書上的句子“喲,金魚游到你的紙上來啦!”指導讀出驚奇的語氣)

      年輕的阿姨笑瞇瞇地夸獎他——

      一位慈祥的老人樂呵呵地稱贊他——(引導想象說話)

      人們贊嘆著,可是,這位青年卻頭也不抬,理也不理,人們感到不可思議,不可理解,議論聲也隨之而來,一位中學生說——

      幾次見到他的作者也在心里說——

      可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地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這里的融為一體是什么意思?讀句子體會體會。

      是啊,此時的他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想象一下:為了畫好金魚,他還忘記了什么?他好像已經和游魚融為一體了。體會著再讀。

      同學們,正是因為他這樣專心致致地畫魚,他眼中所見的是魚,心里所想的是魚,筆下所畫的還是魚,才會使那個小女孩發出這樣的驚嘆——(指課題,齊讀)

      才會使圍觀的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種深切的感受——(指課題,齊讀)

      課文讀到這兒,你知道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了嗎?(反饋前面質疑中的第一個問題)

     、 品讀“筆談”部分,感受青年的勤奮

      a 當作者了解到這位畫技高超的年輕人是位聾啞人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開始用筆交談,他們談了些什么呢?誰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三段。

      b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聯系上文說說魚是怎樣游到我心里的嗎?(反饋質疑中提出的第三個問題)

      c 那魚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呢?

      (5)拓展練筆,升華情感

      多么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就這樣堅持不懈地專注地看魚勤奮地練習畫魚,不到一年功夫,就把魚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了。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時此刻,在你心里,他還僅僅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嗎?他還是一位怎樣的青年?請同學們看著提示來寫一寫?待會我們和八班的同學來交流一下,看看哪個班的同學想象最豐富,寫得最精彩。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①運用白板出示寫作提示:這是一位( )的青年,他( )。②利用班班通,兩個班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小練筆,進行作品分享,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使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多元深入的理解!

      (6)總結全文。

      看來,故事中這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課下請同學繼續練寫修改自己的小練筆,下節課咱們繼續來交流。

      5班班通及白板應用反思

      本節課是我首次嘗試運用班班通的教學模式來執教語文課。教學中,我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及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充分運用了班班通教學設備及電子白板輔助教學。通過班班通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了兩個班學生的知識積累的分享及課堂練筆作品的交流與分享,突破了以往單班授課這一傳統教學模式,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時,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凸顯了難點字的易錯部分;回放功能則將教師的書寫過程動態演示了出來,較好地加深了學生記憶,使生字的教學更為扎實。在感悟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即有教師預設資料的使用,也有即時的手寫注釋,探照燈、幕布、圖庫等工具的使用也加強了教學效果,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如在白板上的注釋、寫字以及相關操作等都可以進行回放并保留,對學生的總結回顧以及教師的反思都有很大幫助。白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由于受本地局域網的限制,網絡連通時經常會出現故障,給班班通的運用帶來了許多不便。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一絲不茍”、“唯一”的意思。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2~3段,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子。

      教學重點:

      通過2~3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抓住重點句和重點詞(如“呆呆地、靜靜地、一絲不茍等”來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這一句子的含義。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魚在紙上游嗎?那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問什么問題?

     。ㄉ呼~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好,讓我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指導學生自學全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

      2、指導書寫“唯”字,把你認為容易寫錯的字各寫一個。

      3、填空:

      我在()觀魚,看到了一位()的青年,他()。

      4、指名說不懂的問題。

      四、快速默讀課文

      按下列提示分段:

      1、玉泉觀魚

      2、認識青年

      3、人們贊嘆

      4、了解青年

      五、指導學習第2、3段。

      1、自由讀,從哪里看出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找到的同學自由上前板書。)

      2、出示:……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的畫畫!路鸾痿~在紙上游動。

     、僦该x,說說從哪些詞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境界。

     、谥笇Ю斫猓阂唤z不茍

      a、要求學生從句子中劃出能夠說明“一絲不茍”意思的一個句子。

      b、用自己的話說說一絲不茍的意思。

     、邸胺路鸾痿~在紙上游動”看出什么。

     、苤笇Ю首x。

      3、第8自然段抓重點詞理解教學同。說說大家會贊嘆些什么?議論些什么?

      4、正是因為青年畫得很像,以致于一個女孩發出了驚嘆。

      指名讀女孩的.話(讀出驚嘆的語氣)

      比較

      “喲,他畫的金魚真像!”

      “喲,金畫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寫出了他畫的金魚仿佛是活的。)

      六、小結:

      這位青年怎么會畫得如此之象呢?下一節課桌上我們再去了解他。

      板書設計:

      呆呆地、靜靜地

      一絲不茍

      舉止特別 忘我境界 沒有反應

      融為一體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初步理解“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感受青年的“忘我”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感受青年的“忘我”精神。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孩子們,大家好。今天能與你們一起上課,這真是一種緣分,說實話,老師現在的心情非常激動。你們呢?好,咱們先來放松一下好嗎?看了大屏幕中的圖片,你對老師有了怎樣的了解?(生答)好,你們對譚老師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么現在讓老師來了解一下大家好嗎?你可以介紹一下自己,今年幾歲,有哪些特長、愛好,平時最喜歡的事物是什么?(生說)準備好了嗎?好,上課!!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孩子們,今天我們要來認識的這位青年也是一個愛好畫畫的人,讓我們走進他,了解他的故事。請學生朗讀課件中的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的腦海里冒出了什么問題呢?(預設:是誰讓魚游到了紙上?魚怎么樣游到紙上的?)再讀課題:疑問地讀、迷惑不解地讀、奇怪地讀。好,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個課題讓我們產生了那么多疑問,那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疑問去讀一讀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反饋交流。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可以讀一遍,也可以讀兩遍,在讀的時候,老師給你的.建議是: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么事。

      2、思考:魚怎么能游到紙上呢?

      gē dēng

      繡花 廠徽 咯 噔 聾 啞

      誰來讀讀第二組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融為一體 一絲不茍

      1、單獨讀;請學生點評。教師隨機點撥“咯 噔”gē dēng

      2、誰來讀讀第二組,師相機點撥。(齊讀放后面)不理解的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朗讀后再進行理解。

      3、這些詞語中有些字很難寫,同學你認為哪兩個字最難寫?譚老師就幫你在黑板寫一寫吧;、融(選擇一兩個字范寫,邊講邊寫)(寫好后,同學們還等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筆,在語文書上也寫一寫吧)相機指導

      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回指導,接著課堂反饋。字詞檢查好了,咱們還有一個個問題沒解決: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誰來?(如此逼真、如此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你還從哪些句子中知道了魚畫得如此逼真、活靈活現?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抓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細致、速寫等進行以導促讀的教學)教師指導朗讀

      三、探究“忘我”,以讀引導,以導促讀。

      1、以“忘我”為中心,輻射狀拓展,感悟,提升。

      這個青年能把魚畫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紙上,那么,他應該是從小開始學畫的吧?(生:不是)你從課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請大家再快速地瀏覽課文。(生:第12段)指名讀第12段。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略教)

      青年人學畫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才”這里是什么意思?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就能把金魚畫得如此逼真,如此活靈活現,這太了不起啦。

      每個星期天是什么意思?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年四季,這些星期天都是晴空萬里,溫暖和煦的嗎?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點撥。

      2、請同學們再找找其他“忘我”(以下內容隨機教學)

      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略教)

      抓學生看魚的體驗、“呆呆地、靜靜地、不說一句話”等進行對話,從而感受青年的“忘我”,再進行導讀。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詳教)

      (有哪些人?怎么贊嘆、怎么議論?什么是融為一體)

      我仍舊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陽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過后院,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詳教)(再次感受“忘我”)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這就叫做“忘我“。

      3、四段話連起來再自由地讀一讀。

      四、課堂小練筆。

      學到這里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青年說,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一寫你想對青年說的話。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讀一讀,摘一摘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我好像看到了圍觀的人議論的情景,我想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逼真 徽 融

      忘我

      活靈活現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 新課,提出自讀要求

      1.魚會在哪里游呢?今天我們學一篇課文,題目是“魚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

      2.請大家帶著疑問去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a.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b.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c.“魚游到了紙上”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么意思?

      學生充分自讀后小組內交流

      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花港清澈一絲不茍廠徽聾啞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全班評議,并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看魚畫魚)

      4.說說對“魚游到了紙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課 時

      回顧上節課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聾啞青年是一位怎樣的青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用筆畫出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簡要寫在旁邊。

      2.同桌交流,讀讀畫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體會說給同桌聽。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體會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并把自己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去體會。(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都說明了這個青年和其他看魚的人不一樣,入神著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青年的忘我。在圍觀的人贊嘆議論時,他沒有任何反應,除因他是聾啞人外,更重要的是他專心致志地作畫,眼中所見,心里所想,筆下所畫全都是魚,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條魚,才把魚畫活了。

      c.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青年看魚、畫魚持之以恒,勤奮執著,才將魚畫得那么生動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魚“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長期觀察后,對金魚特點非常熟悉,在頭腦中形成了準確生動的形象,才會下筆如有神!棒~游到了紙上”是女孩驚奇的贊嘆,表明青年畫技高超,畫得魚活靈活現,形神兼備,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一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a.讀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青年?

      b.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c.指名評讀。

      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1.聾啞青年那勤奮專注的形象,一定會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樣觀察和描寫,才使這個人物如此生動的呢?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自己的發現。(作者不僅仔細觀察,認真看、仔細聽,并且與青年進行筆談;而且在描寫時注意通過外表、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青年人的執著與專注)

      2.小結: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觀察細致,抓住人物特點,而且描寫細致入微,才寫出這樣生動感人的好文章。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隨文練筆

      1.(出示插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那么人們是怎樣贊嘆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2.指名讀作文,進行交流。

      3.課外作業 :留心觀察自己的同學,抓住特點,多看、多聽、多問,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B 案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提煉研讀專題

      1.(板書課題:魚游到了紙上)大膽地推測一下“游”字的含義。使學生體會到是對作者的贊嘆,贊嘆其畫技高超,把魚畫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讓魚游到紙上的畫家又是誰呢?這句話是誰說的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自由讀課文,并盡量讀正確,讀流利。

      自主讀書

      1.給學生不少于15分鐘的時間讀書、識字和寫字?牲c撥學生充分自讀自識,在讀中批注,并做到讀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與互助。

      2.有針對性地指導讀詞、寫字。注意筆畫較多的“港澈壺缸徽聾啞”。

      3.嘗試朗讀。面向全體,由學生自主選擇段落朗讀。發現問題,并進行評價和助讀。特別注意生字生詞和長句子的朗讀。

      4.粗說印象。一是課文主要寫了聾啞青年看魚和畫魚;二是體會作者細致觀察和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第 二 課 時

      由疑入手,提煉研讀專題

      1.將看書讀書后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組議論后將無法解決的最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如,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為什么說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3.在各組充分提出問題的基礎上,確定研讀專題為“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研讀“魚游到了紙上”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后說說“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如同真的金魚游到了紙上一般,這是對他的稱贊)

      2.反復朗讀,說說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你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的。

      a.用小女孩的話直接贊嘆。

      b.細致的動作描寫,寫他有時工筆細描,像姑娘繡花一樣耐心細致,把每個部位畫得形似;有時揮筆速寫,捕捉金魚的動態,畫得神似。

      c.寫圍觀人物的贊嘆和議論。

      3.研討作者所用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a.觀察方法:認真看,仔細聽。

      b.描寫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側面烘托。

      4.出示插圖:作者略寫了圍觀人們的贊嘆和議論,如果讓你具體描寫,來表現青年畫技的高超,你想怎樣寫?(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后,從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說一說)

      研讀“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讀相關段落,體會“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對金魚非常熟悉,掌握特點,做到胸有成“魚”)

      2.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說說聾啞青年是怎樣使金魚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結合“愛魚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觀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練習,進而體會到聾啞青年的勤奮與執著)

      3.再次研討作者所用的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a.長期仔細觀察,并進行筆談。

      b.舉止和神態描寫。

      4.有感情朗讀你認為描寫精彩的段落。

      研討“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因果關系)

      延伸課外

      1.自己選擇摘抄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神態或動作的語句。

      2.多么可敬可愛的青年啊,雖然我們不能同他交談,卻可以同他進行筆談。你想對他說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青年人繪畫時專注、勤奮的品質。

     。、通過邊讀邊想象,體會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對人物描寫的細致傳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學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準備】

      金魚圖、音樂。

      【教學時間】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游戲

     。、同學們喜歡猜謎游戲嗎?課前我們就來玩一個猜景點的游戲。請同學們背誦描寫景點的一首古詩,讓大家來猜。

     。、師背《飲湖上初晴后雨》,生猜。說到西湖,老師還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西湖的風景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導入新課

     。、孩子們,就在那美麗的西湖湖畔,在泉白如玉的玉泉池邊,作者結識了一位與眾不同的青年。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了解他的故事。

     。、看老師板書課題《魚游到了紙上》。

      三、整體感知

     。、課文圍繞誰,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學生質疑:

      他為什么畫的這么像,像活的一樣呢?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同學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有關語句。

     。、同位之間相互讀一讀彼此畫的句子,交流交流你們的體會。

      四、品讀交流

     。、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談談你的體會:

      生讀,談。

      提問:誰還畫了這一部分,我們都來讀讀這幾句話,出示第四自然段

      你還能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讀。

      誰來談談你的體會,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詞是不是可有可無。

      出示對比句,讀后,加上“呆呆地” “靜靜地”,更能表現青年人的什么?

      大家想像著青年看魚時的樣子,看看怎樣讀出他的專注和入神的樣子讀出來。學生練。

      教師引讀:

      就在茶室的金魚缸邊作者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生讀。

      就在這位青年身旁,聚集著愛魚的老人、孩子還有青年,個個有說有笑,還在金魚缸旁不停的穿梭,唯獨他是那么特別,生讀。

      作者依然喝茶、看魚,等到太陽快下山了起身往回走,路過后院,又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看魚,生讀。

      春去秋來,又是一個星期天,作者一眼又瞥見了那位青年,生讀。

      他的世界遠離了身邊的熱鬧與喧囂,成了一個只有金魚的世界,生讀。

      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書:忘我 專注

      小結:

      同學們邊讀邊想像,讀出了自己的感受,談出了自己的體會,你還畫了哪個句子。

     。、出示第七自然段,自由讀,談體會:

      你體會到了什么?(認真 細致 熟練 專注)

      體會的很好──他有時……有時……

      指讀:

      請你讀工筆細描的部分,想象一下,這樣畫出來的是怎樣的金魚圖?

      出示圖,再讀。

      讀“揮筆速寫”,讀出不同,師生評價。

      師生合作讀(配樂讀)再來一遍。

      合上書來一遍(齊讀):

      看這位青年畫魚的情境,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老人,孩子,也有青年。大家贊嘆著,議論著,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

      老人說,年輕的阿姨說,

      人們贊嘆著,青年連頭也不抬,大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議論聲也隨之而來,中學生說,幾次見過他的作者說。

      師:可是,唯一沒有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什么是融為一體?

      齊讀這一段(8段)。

      有人認為他是一位聾啞人,沒有反應,這是很正常的事。你認為呢?

      他可以抬起頭來看看周圍人贊賞的目光。

      他可以打手語與大家交流嗎?

      他可以自豪的舉起自己的`畫 向大家炫耀嗎?

      可這些他都沒有去做,他好像______________。

      再讀這段(8段) 指讀。

      出示: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為了畫好金魚,他還忘記了什么?

      提示:忘記了_____________忘記了_____________忘記了___________忘記了_______________。

      他仿佛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當我發現他是一位聾啞人的時候,當我的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廠徽上,心不由的略微一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指讀后三段:

      他為什么這樣說呢?你能聯系上文說一說嗎?(指板書)(關系)(由此讓我們想到一位畫家鄭板橋)

      五、情感升華

      多么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就這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看魚,畫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魚畫的栩栩如生了。

      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雖然我們不能與他交談,卻可以筆談,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抄一抄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看魚畫魚的句子,對你以后學習觀察人物很有幫助。

      師: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還有很多,像海倫·凱勒,希望同學們課下收集他們的故事讀一讀,相信你的收獲會更大。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3

      預設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聾啞青年畫畫的專注,理解“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預設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板書:魚,同學們看見過魚嗎?你知道魚兒在哪兒游嗎?

      2.板書課題:27魚游到了紙上

      3.引導學生質疑。

     。1)誰讓魚游到紙上?

     。2)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3)為什么魚會游到紙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讀準課文中生字的讀音。思考:你能用上課文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多種形式檢查自讀課文。

     。1)朗讀詞語。

     。2)字形辨析:港、徽。

      4.討論:讀了課文,你能用上課文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三、研讀“魚游到了紙上”,品味語言: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課文中寫魚游到了紙上的句子。

      2.組織交流,理解“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預設:“魚游到了紙上”是女孩驚奇的贊嘆,表明青年畫技高超,畫得魚活靈活現,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一樣,這是對他的稱贊。

      3.再讀課文,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劃出來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4.組織交流,隨機指導朗讀。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耐心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氈碌膭幼髅鑼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鷮憞^人物的贊嘆和議論。

      △預設寫話: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那么人們是怎樣贊嘆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1)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有的……有的……還有的.……。

     。2)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一位老人不住點頭稱贊說……一位青年贊嘆道……一群孩子叫道……

      △預設體會描寫方法:側面烘托。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8自然段。

      6.當“我”把“魚游到了紙上”寫在紙上給那位青年時,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預設:魚為什么會游到他的心里?魚是怎么游到他的心里的?為什么說先游到了心里呢?

      7.小結存疑:我們下節課再深入課文的字里行間解決這些問題。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4

      一、教材簡析《魚游到了紙上》入選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單元的主題是執著的追求,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伽利略作為一名科學家,他甘于付出一切,甚至用生命去捍衛科學的真理;羅丹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用全神貫注的態度去追求藝術的完美;而對于一個聾啞的青年人,他也能用對魚如癡如醉的一顆心,最終實現了“魚游到了紙上”。文章按著事情發展的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通過動作、神態傳神地刻畫,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二、教學對象分析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二、三學段的銜接期,學生的求知欲強。他們已經有了近四年的學習經驗,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不斷加強。由于異地教學,且學生課前沒有進行任何的預習,因此必須加強初讀的環節。

      三、教學目標(一)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五、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法六、課前準備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七、課時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目標要求】

      一、認識5個生字“罷、徽、聾、啞”,指導書寫“徽”等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含義,體會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四、學習作者運用外貌、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預設】:

      一、初讀,建構執著的主題

     。ㄒ唬⿴熒涣,揭題并質疑。

     。ǘ⿲W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ㄈz查學生初讀情況。相機指導難寫的生字。

     。ㄋ模⿲W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1. 質疑是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題中是文章的題眼,對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題質疑有助于學生直奔文章的重點。 2.扎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引導學生在默讀中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細讀,洞察執著的內心

     。ㄒ唬 生自主學習課文,要求:1. 邊讀邊劃,找出文中體現青年人特別的句子,把它劃下來;2. 邊讀邊寫,寫出對句子理解與感受。 (二)反饋匯報,相機指導:1.觀察中感受一份專注重點指導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保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并請其他同學補充。(2)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明白“呆呆地”與“靜靜地”的含義(3)關注“老是”,引出他長期觀察的句子“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蓖ㄟ^對句子中三個時間詞的引讀,讓學生體會青年對魚的喜歡是逐層深入的,進一步體會到神態描寫的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1.抓住“呆呆”與“靜靜”這兩個神態描寫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青年看魚的認真。2.學生對青年的那份認真體會得并不深,只體會在一種“喜歡”的程度,通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從“一整天、每個星期天、一年”中,逐層深入體會青年對魚的癡迷與沉醉!

      2.品讀中展現高超的畫技重點指導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保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2)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體會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畫技高超。(3)學生想象青年在畫畫時的其他動作,從動作描寫中體會其品質。

     。4)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進一步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驹O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運用體悟與內化,先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區別兩種不同的技法,再讓學生聯系文本進一步了解兩種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從表面了解這兩個動詞的含義,而且體會出它的表達效果!

      3.讀寫中體會一種境界重點指導句子“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保1)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當時人們議論的情境,把它寫下來,注意運用神態、動作等的'方法進行描寫。(2)全班反饋交流,并在引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深入體會其畫技高超。(3)品味“融”字,體會青年愛魚到達深層次的境界!驹O計意圖:1.雙引號的作用是本單元“我的發現”中提出來,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其意思。教學中以“特別”為切入點,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魚、畫魚、談魚中處處體現其特別之處;原因之二是以其作為切入點,隨著對青年特別之處體會的深入,“特別”中帶雙引號的意義也潤物無聲般地讓學生理解了。2.讀寫結合是本環節的特點;谖恼率峭ㄟ^側面描寫進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練點就能體現出能力的遷移!

      三、提升,追尋執著的根源

     。ㄒ唬┙Y合青年所做的事,讓學生談談懂得了什么。(二)布置作業:1. 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2.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了下來【設計意圖:1.本環節在于讓學生在體會青年人勤奮、專注的基礎上,聯系其活實際,暢談自身的體會,內心青年的品質。2.作業的布置有助于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佳句,為單元習作做鋪墊!

     。ǜ桨鍟

      第二課時【主要目標要求】:一、會寫11個生字。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三、從作者的角度來了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細致的觀察。四、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預設】:

      一、通過談話交流,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感悟。

      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之間的關系。

      三、學習課文,從作者的角度理解課文,了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五、拓展閱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執著的追求以及描寫人物的方法。(第二課時教學過程略)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5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罷了、一絲不茍”等詞語。

      2、研讀體會聾啞青年畫畫的認真及高超的畫技,并能有感情地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初步學習通過行為舉止寫出一個人的特點。

      預設流程:

      課前談話:

      板畫竹子,送出禮物,評價竹子,激活好詞儲蓄,引導回顧成語故事“胸有成竹”,談話激勵自信地表現自己。

      一、揭題引入

      讀題,大膽猜測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證實

      1、自由讀課文,標自然段,劃生字詞,想想題目的意思是否正如自己所料。

      2、交流證實。

      3、那題目這句話是說誰呢?(聾啞青年)作者認識嗎?(換詞理解“罷了”)

      4、默讀課文,你能用課文中的一些詞來說說這是一位( )的青年。(舉止特別、愛魚、……)引導理解“舉止”,它經常和行為連用,行為舉止。

      5、從一個人的.舉止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一個人,這為青年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觀察觀察這位青年的行為舉止。

      三、研讀“舉止”

     。、默讀課文,找出寫青年行為舉止的句子,讀一讀,從他的舉止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兩個詞簡單地寫在句子旁邊。

     。、交流反饋。

      句一:第七自然段。

     。ǎ保┲该x。

     。ǎ玻╅]上眼睛想像一下,會看到些什么呢?

     。ǎ常┫胂裾f話,仿佛看見青年在畫魚的( )。

     。ǎ矗┻呑x邊想像畫面,從他的行為舉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個詞體會到的?(一絲不茍、細致、很快……)

      “一絲不茍”還可以用什么詞?(仔仔細細、專心致志……)

      引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魚鱗——仔仔細細……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嘴巴——專心致志……

     。ǎ担┌涯愕母惺茏x出來。評讀。

     。ǎ叮┠、女生合作讀。

     。ǎ罚┬〗Y評價:你們的朗讀使我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我覺得我就在那位青年身旁看他畫畫,忍不住夸夸他:“這年輕人真厲害,把魚都畫活了!”

     。ǎ福┠銈円瞾砜淇浒?(指導稱呼、夸的語氣、用詞、動作等)

     。ǎ梗﹪^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僅我們在贊嘆著,議論著,還有——(老人、孩子、青年……)大家都在贊嘆著,議論著。你在旁邊都聽到他們怎樣稱贊他呢?

     。ǎ保埃┚毠P:

      一位老人不住點頭稱贊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青年__________贊嘆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群孩子__________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ǎ保保┓答伩,引導進入角色夸。

     。ǎ保玻┢渲幸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生讀。那是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再讀。

      過渡:小女孩的夸贊表達了我們的心聲,那位青年為什么能讓魚游到了紙上,畫得如此逼真呢?你能從課文句子中找到答案嗎?

      四、總結交流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就像文與可畫竹子一樣,先做到了“胸有成魚!

     。、用上關聯詞說說“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他們之間的關系。(因為……所以……)

     。、現在我們觀察了他畫畫,對這位青年有了一些了解,現在你認為這位青年是一個( )的青年?

     。、總結;作為聾啞人,要讓魚游到紙上,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那么他是怎樣先做到讓魚先游到自己的心里呢?我們下節課在去觀察他的其他一些舉止?我們會收獲更多,得到更多的啟發。

     。、現在你還有什么話想跟這位聾啞青年說,你可以和作者一樣跟他進行筆談。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魚游到紙上》教學設計07-13

    魚游到了紙上評課稿06-03

    四年級語文《魚游到了紙上》評課稿08-02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03-31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04-24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精華]07-12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熱門)07-13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10篇03-31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10篇)03-31

    《魚游到紙上》評課稿(精選10篇)03-31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