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31 11:02:32 設計 我要投稿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8—19,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五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認識立體圖

      設計理念:

      本課努力將傳統教具、學具和現代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在“找”中學,在“測”中學,在“思”中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一組相關的幾何體的實物圖,其中有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也有圓柱和圓錐形狀的,提問:上面哪些是圓柱體?哪些是圓錐體?哪些不是?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體和圓錐體?

      2.揭示課題,板書:圓柱和圓錐

      教師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和圓錐都是直直的直圓柱和直圓錐.觀察、辨別

      舉例、交流

      二、動手實踐探索特征(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分組活動,每人拿一個圓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覺.啟發學生動手實驗: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點.

     。2)用筆畫一畫,上下底面積有什么特點?你怎樣證明這兩個底面大小的關系?

     。3)用雙手摸側面,你發現了什么?

      3.討論、交流、總結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并板書:

      底面2個平面完全相同圓

      圓柱

      側面1個曲面

      4.圓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兩個圓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圓柱的高.使學生明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2)讓學生找一找圓柱的高,然后教師出示圓柱的立體圖形,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教師先畫出一條高,再讓學生畫高,教師提問:剛才大家從不同位置畫了高,說明高有多少條?

     。ǘ﹫A錐形狀的認識。

      1。引導觀察

     。1)請學生從課前準備的物體中挑出圓錐體學具,請大家看一看,摸一摸,與圓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說給同桌聽。

     。2)讓一生上來邊指邊說,回答后師板書:

      頂點:1個

      側面(曲面)

      面:2個

      底面(圓)

     。3)師指導透視圖,示范畫。

      畫透視圖的時候應該先畫一個橢圓,然后在橢圓的正上方畫上頂點,最后把頂點與底面連起來。

      2、圓錐高的認識

     。1)高在哪里?師指母線,問:這條是不是圓錐的高?為什么不是?你能舉個例子駁倒他嗎?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錐的高?

     。3)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圓錐的高有幾條?為什么?(教師在黑板上作高,板書:1條)

     。4)在下發的練習紙上的立體圖上畫高,標上字母h。

      學生先在小組內活動、研究、交流,再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獨立思考

      學生獨立畫高,思考高的條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交流

      觀察、思考

      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自己嘗試概括

      獨立比較

      獨立畫高

      三、鞏固練習,評價反饋

      1.做“練一練”,說出下列物體的形狀哪些是圓柱體,哪些是圓錐體?引導學生說說選擇的理由。

      2.找一個圓柱形和圓錐形的物體,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稱。

      3.學生交流同座互相指、說學生連線,交流連線時的思考過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旗,依次將小旗快速旋轉,借助觀察和想象,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布置課后作業:用硬紙做一個圓柱和圓錐,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課后剪下教材中材料,獨立制作圓柱和圓柱。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小學里學習立體圖形的最后階段,知識的綜合性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較高,因此,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圓的基礎知識都是本單元的認知基礎。同時,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遷移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編寫上遵循了“特征—表面—體”的發展過程,使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圓柱(鋼管、墊片等)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瘹w和類比是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教材比較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編排了較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單元在教學方法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實踐探究,要讓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自主發現規律,獲取知識,提高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圓柱和圓錐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感受事物間的聯系。

      4、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負責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體積、表面積的計算;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

      2、難點: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和區分

      第1課時圓柱的認識和側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1頁例1;練一練;《作業本》第1頁。

      教學目標:認識圓柱,知道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知道圓柱底面是兩個相等的圓,沿高剪開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重點:圓柱的特征和側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及運用側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關鍵: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長方形的關系及側面積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圓柱模型(可以展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口算)。

      (1)半徑是1米(2)直徑是3厘米(3)半徑是2分米(4)直徑是5分米

      教師依次出示題目。

      二、導入新課

      先后拿一個長方體形的物體和正方體形的物體,提問:我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他們有什么特征?

      出示幾個圓柱形的物體,“大家注意了,你們看看這些物體跟長方體、正方體的形狀一樣嗎?”

      請大家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跟老師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感覺它們與長方體有什么不一樣?

      1、圓柱的認識。

      小結: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而圓柱則有一個曲面,有兩個面是圓,從上到下一樣粗細,等等。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柱體,簡稱圓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立體圖形。

      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出示目標:1.認識2.看懂

      大家剛才認識了圓柱形的物體,我們把這些物體畫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圓柱形物體的投影片。

      現在我們沿著這些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畫線,于是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圖形。隨后教師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線。

      指出:這樣得到的圖形就是圓柱體的幾何圖形。

      請大家再觀察一下,這些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圓柱的上、下兩個面都是平面,并且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教師指出: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然后在圖上標出底面以及兩個圓的圓心O。

      指出:圓柱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指出: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然后在圖上標出高。

      提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圓柱的特征(可以啟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

      上、下兩個面都是面積相等的圓

      圓柱

      從上到下粗細相同

      2、鞏固練習

      (1)做第3頁“練一練”的第l題。

      (2)出示(投影)一組立體圖形,辨析哪些是圓柱,哪些不是圓柱?為什么?

      3、教學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出示一個帶完整商標的罐頭盒。這個罐頭盒是什么體?(是圓柱體。)

      “它的側面是哪個面?”然后沿著罐頭盒的一條高剪開,再將商標紙打開,平展在黑板上,F在商標紙是什么形狀?(是長方形。)沿著商標紙的邊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再將這張長方形的紙包在圓柱的側面上。

      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展開后得到的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的周長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寬與圓柱底面的高有什么關系?

      小結: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

      得出:長方形面積=長×寬

      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三、教學例1。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20頁的例1,“練一練”和練習五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并發現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知道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認識立體圖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例1場景圖,上面這些物體認識嗎?分別是什么?如果將它們按形狀分成兩類,怎么分?如果給這兩類物體起個名字,可以叫什么?

      學生交流(揭示課題:圓柱和圓錐)

      二、探究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1、研究圓柱

     、派钪羞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形的?出示相關圓柱形實物和模型

     、埔龑в^察: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能發現什么?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墙M織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板書:上下一樣粗細有兩個圓面一個曲面

     、日J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先對照圓柱的直觀模型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再讓學生在實物模型上找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研究圓錐

     、派钪羞見過哪些圓錐形狀的'物體?

     、谱屑氂^察圓錐,你能發現什么?在小組中說一說。

     、侨嘟涣,教師相機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

     、日J識圓錐的高

      出示圓錐的透視圖,讓學生認識圓錐的高。

     、稍趫A錐的實物模型中,相互說說圓錐的頂點、底面、側面和高。

      三、鞏固練習

      1、討論“練一練”。

      交流挑選的理由和不挑選的理由。

      2、做練習五第2題。

     、乓龑W生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圓柱和圓錐,看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圃跁羞B線。

      3、做練習五第3題。

     、懦鍪鹃L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引導學生猜想:如果將旗桿快速旋轉,想想一下:小旗旋轉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狀?讓學生旋轉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確。

     、迫绻屇阕约涸O計一個小旗,你想將小旗設計成什么樣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這樣旋轉一周,會轉成什么形狀?自己做一做。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

      五、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4

      復習內容:

      西師版小學數學第12冊圓柱和圓錐表面積和體積的有關知識。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圓柱和圓錐的認識、表面積和體積等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掌握。

      2、通過復習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體積計算上的聯系與區別。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發散思維。

      復習重點:圓柱和圓錐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復習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上的聯系與區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復習過程:

      一、情景引入、回顧交流

      1、師生問好。

      2、師生交流談話,引入正題。

      師:孩子們,屏幕上是一個裝糧食的糧囤,這個糧囤是由哪兩種圖形組合而成的?

      生:圓柱和圓錐

      師:這節課我們就運用圓柱和圓錐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圓柱和圓錐)。

      3、請看復習指導(出示屏幕)。

      組內交流

      匯報圓柱和圓錐的特征,電腦大師也是這樣說的,請看屏幕,齊讀一遍。

      匯報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各怎樣計算(教師分別出示課件并板書)

      圓柱圓錐

      S側=c×h

      S表=S側+2S底

      V=shV=sh÷3

      4、從體積公式可以看出,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等底等高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等底等高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

      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過渡語:下面我們用圓柱和圓錐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1、看誰快:一個圓柱形水桶,底面半徑10分米,高是20分米。

      回答問題,并列出算式

      3.14×102②2×3.14×10

     、2×3.14×10×20④3.14×102×20

      2、壓路機前輪直徑10分米,寬2.5米,前輪轉一周,可以壓路多少平方米?如果平均每分前進50米,這臺壓路機每時壓路多少平方米?

      10分米=1米

      3.14×1×2.5=7.85(平方米)

      50×2.5×60=7500(平方米)

      答:————————。

      3、一根6米長的圓柱形木料鋸成相等的3段,表面積增加了15平方厘米,每一小段的木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每小段木料的'長:

      6÷3=2(m)=200(cm)

      15÷4×200=750(cm3)

      答:———————。

      4、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圓柱體積比圓錐體積大36立方分米,圓柱與圓錐體積各是多少?

      圓錐體積:36÷2=18(dm3)

      圓柱體積:18×3=54(dm3)

      答:——————。

      5、一個圓錐形的沙堆,底面周長是31.4m,高是7.2m,每立方米沙重1.5噸,如果用一輛載重6噸的汽車來運,幾次可以運完?

      解:底面半徑r=31.4÷3.14÷2=5(m)

      沙堆的體積:

      V=×3.14×52×7.2=188.4(m3)

      188.4×1.5÷6≈48(次)

      答:——————————。

      6、將一個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是6分米的圓柱木料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至少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

      3.14×32×6×2/3=113.04(dm2)

      答:——————。

      7、一個裝滿稻谷的糧囤,上面是圓錐形,下面是圓柱形,量得圓柱底面的周長是62.8米,高是2米,圓錐的高是1.2米。這個糧囤能裝稻谷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這個糧囤能裝稻谷多少噸?

      解:圓柱的底面半徑為:62.8÷3.14÷2=10(m)

      3.14×102×2+3.14×102×1.2÷3=628+125.6=753.6(m3)

      圓柱體積圓錐體積

      753.6×500=376800(千克)=376.8(噸)

      答:————————————

      四、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圓柱和圓錐

      圓柱圓錐

      S側=c×h

      S表=S側+2S底

      V=shV=sh÷3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教材第34-----35頁復習第5~9題

      教學要求: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步掌握圓柱、圓錐體積計算方法,溝通已經學過的一些形體體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2.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體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預習作業:

      1、把課本34頁第5——7題在作業本上寫一下。

      2、把課本35頁第8、9題自己動手做一做。

      教學過程:

      —、預習效果檢測

      1、計算下面圓柱的表面積

      底面半徑6厘米,高8厘米

      底面直徑1米,高2米

      底面周長6.28分米,高3分米

      2、計算下面物體的`體積

      圓柱:底面直徑5厘米,高7厘米

      圓錐:底面半徑3分米,高是底面半徑的2倍

      二、合作探究

      1、復習公式。

      提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板書時出示相應圖形)為什么正方體體積等于邊長a的立方?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這個公式怎樣得到的?圓錐的體積公式是怎樣的?為什么要乘以1/3?

      2、做復習第5----7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學生口答每題算式,老師板書出來。

      提問:剛才一題是求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的體積一共是多少,根據剛才一題的解答,你能找出數量關系解答這道題嗎?(讓學生說說數量關系)

      3、我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做第8、9題,學生討論。

      三、當堂達標檢測

      完成補充習題的作業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復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知識?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6

      第一課時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18-19頁,練一練、練習五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并發現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2、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準備:

      1、圓柱和圓錐形的實物、模型

      2、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各一面。

      預習作業:

      1、預習課本第18頁例1,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點。

      2、知道什么什么樣的形體是圓柱和圓錐。

      3、在課本上完成第19頁的練一練、練習五的1-4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效果檢測

      1、你預習的兩個立體圖形,分別叫什么?

      2、剪下第125、127頁的圖形,用硬紙板做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

      3、反饋練習五的完成情況。

      二、合作探究

      1、研究圓柱

     、派钪羞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形的?

      出示相關圓柱形實物和模型

     、埔龑в^察: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能發現什么?

      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墙M織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板書:

      上下一樣粗細有兩個圓面一個曲面

     、日J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先對照圓柱的直觀模型介紹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再讓學生在實物模型上找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研究圓錐

     、派钪羞見過哪些圓錐形狀的物體?

     、谱屑氂^察圓錐,你能發現什么?在小組中說一說。

     、侨嘟涣,教師相機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圓形側面是一個曲面

     、日J識圓錐的高

      出示圓錐的透視圖,讓學生認識圓錐的高。

     、稍趫A錐的實物模型中,相互說說圓錐的頂點、底面、側面和高。

      3、討論“練一練”。

     、抛寣W生各自從教材提供的圖片中找出圓柱形的和圓錐形的。

     、平涣髡f一說挑選的理由和不挑選的理由。

      三、當堂達標檢測

      1、做練習五第2題。

     、乓龑W生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圓柱和圓錐,看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圃跁羞B線。

      2、做練習五第3題。

     、懦鍪鹃L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引導學生猜想:如果將旗桿快速旋轉,想想一下:小旗旋轉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狀?

     、谱寣W生旋轉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確。

     、侨绻屇阕约涸O計一個小旗,你想將小旗設計成什么樣子的?想象一下,如果也這樣旋轉一周,會轉成什么形狀?自己做一做。

      3、做練習五第4題。

      教學反思:(略)

    【圓柱和圓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的教學設計05-12

    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的說課稿09-30

    關于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評課記錄03-01

    《認識圓柱圓錐》課堂教學實錄03-22

    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評課稿(精選19篇)03-23

    圓柱和圓錐復習課評課稿(精選16篇)02-20

    圓錐認識的教學設計03-05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03-07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02-02

    圓柱與圓錐整理和復習的評課稿范文(精選7篇)04-09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