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14 18:14:20 設計 我要投稿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如何由外洞進入內洞。

      2、使學生感受到這一溶洞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圣陶爺爺的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釋題!坝洝笔鞘裁匆馑?

      3、讀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

      1、激趣。聽說,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熳x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三、理清順序。

      1、說起導游這個職業,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F在,有一個當導游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的都來當吧,現在,你們都是導游,就我一個游客。

      導游小姐們、先生們,你們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教你們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游覽示意圖。

      2、細讀課文,借助課文中地點轉換的語句來畫。要求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

      3、指定一組中一人板演,一人向大家介紹課文圍繞課題按順序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

      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游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游客吧,F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并且配上解說詞。配解說詞時,最好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ǎ保┠闩牧耸裁寸R頭?為什么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ǎ玻┻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愿不愿意來一次配解說詞的比賽。

     。ǎ常┎乱徊,油桐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ǎ矗┙榻B“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么多的鏡頭,我很高興了,不過,我有一個問題。

      出示問題: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么關系?

      討論。

      想象景色,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圣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艷,你用什么詞?

      五、作業。

      1、學編導游解說詞。

      2、背誦優美的句段。

      3、畫出雙龍洞的游覽線路圖。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老師和大家一同坐上了開往金華雙龍洞的旅游車。在途中我們聽到了導游的熱情介紹,欣賞到了美麗的途中風景。迎著溪流我們來到了雙龍洞洞口。作者一路上欣賞著色彩斑斕的山、花、樹、傾聽著潺潺的溪流他的心情怎樣呢?(愉悅、高興……)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部分吧。

      指名朗讀。

      沿途已經這么美了,雙龍洞位于其中那是景中之景,肯定會更美。今天這節課,我們請導游帶大家去雙龍洞洞內看看,領略一下那奇特、美麗的自然景觀,大家愿不愿意?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讀后回答: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答后歸納板書: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導學課文第4自然段。

      1、生大聲朗讀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指名回答,師梳理歸類:

     。1)、外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

     。2)、作者是怎樣寫出外洞高、寬、大的特點的?

      2、學生自讀、自寫、自劃后,同桌討論上述問題,師巡回輔導。

      3、指名釋疑,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煔w納板書:高、寬、大)

      4、指導朗讀訓練:

     。1)、指名讀這段話,讀后評議朗讀效果。

     。2)、男、女生比賽讀這段話。

      5、指名當小導游,模擬導游的語言、動作、神態,向同學們推介外洞這一景點。小導游介紹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四、自學第5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自讀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點。再加上“小導游”風趣的介紹,使外洞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呢?請大家先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向大家詳細介紹由外洞進入內洞的方法。

      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師巡回輔導。

      1、說說孔隙給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說說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船小——

      a.找讀句子;

      b.“仰臥”怎樣臥,體會出什么?(矮)

      c、那些詞句能突出船?體會出什么?(窄)

      d、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找讀工人拉

      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找讀

     。、哪個詞最能表現出孔隙?(貼)找同學演示。

     。、問:都是那些地方貼著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著船底,為什么要這樣?

     。、如果把貼改成“靠”可不可以?(因為“靠”不如貼緊密,不能表現出孔隙。

      e、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

     。4)感覺——

      a.齊讀

      b.感覺到什么?擠壓

     。1)方向不同(學生示范)

     。2)為什么會有擠壓的感覺?稍微、一點兒

      c、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著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

      練讀、指名讀

      五、導學6-8自然段

      過渡:通過剛才驚險的水上之旅,我們終于來到了內洞。內洞的景色又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6-8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6-8自然段。

      2、學生讀后質疑問難,師梳理歸類。

      a、內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為什么說“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3、學生自思后,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4、師歸納小結

      板書:大、黑、奇

      師:洞內鐘乳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5、過渡: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嘆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

      感情朗讀。指讀。

      a、學生自讀后,指名讀,讀后評議。

      b、師與生比賽讀。

      6、指名當"小導游",向同學們介紹神奇的內洞。

      六、課堂小結,滲透教育:

      1、聽了剛才幾位導游的介紹,通過你自已的學習,你對金華的雙龍洞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你此時想說點什么嗎?(學生自由發表贊嘆)

      2、這節課,我們不僅隨葉老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中的景觀令人驚嘆。那孔隙的奇妙,石鐘乳和石筍造型的奇特,真不愧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觀。而且,還掌握了游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覽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體會作者的所感和對山水、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七、布置作業:

      1、讀葉圣陶《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2、為金華雙龍洞寫廣告詞或導游詞。

      3、背誦第五自然段。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課文記敘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能給課文分段閱讀,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了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了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間的關系,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的成篇的。

     。、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游覽順序生動具體地描述景物的`寫作方法。

     。、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1、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解題:“記”是什么意思?較“記”的是什么?

     。ㄓ浭恰坝涊d”的意思,本文記的瀏覽勝地,固而是一篇游記。并告訴學生,這篇游記是順圣陶先生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后寫的。)

      教師: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學們也想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游覽好嗎?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讀后提問:按游覽順序,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么?

      討論后確定:全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及地點。

      第二段(2、3)介紹沿途所見景物。

      第三段(4)介紹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紹孔隙。

      第五段(6、7)介紹由洞。

      第六段(8)游覽完畢出洞。

      3、分好段落。

      結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瀏覽了幾個景點。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4、學習課文第一段。

     。ǎ保┲该x、問:這段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g覽時間人物、景點。)

     。ǎ玻┯镁幘浞ǜ爬ǘ我。

     。丛拢保慈,我去游覽浙江的金華雙龍洞。

      5、學習第二段。

      過渡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

     。ǎ保┠x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標畫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這些景物的特點,再體會一下作者看到這些學后有什么感受。

     。ǎ玻⿲W生回答,老師邊板書:

      景物––––映山紅 油桐 砂土 新綠

      特點––––各色 白色 粉紅色 或濃或淡

      感受–––– 一片明艷

     。ǎ常┠x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聽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ㄗ髡呗牭缴街邢鞯腵聲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聽到不時變化的溪聲。)

     。ǎ矗┯懈星榈佚R讀第二段,同時邊讀邊想象沿著途明艷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課題是《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筆墨去沿途景色呢?

     。保┭赝揪吧讶绱嗣利,雙龍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玻┭赝久谰俺闪穗p成洞奇特景象的襯托;

     。常┳髡哂闻d很高,心情舒暢,借途中所見抒發對祖國河山的喜愛之情。

     。ǎ担┛偨Y第二段段意;

      從金華過羅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艷迫溪流到洞口。

      6、學習第三段

      教師:去雙龍洞的沿途景色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看,讓我們和作者一道去玩賞,去領略吧!

     。ǎ保┠x第三段,邊讀邊標畫;洞口是什么樣子?外洞有什么特點?

      洞口:寬、像橋洞

      外洞:大、像大會堂

     。ǎ玻R讀第三段,總結段意;

      洞口很寬,像橋洞,淚內很寬敞,像大會堂。

      7、學習第四段。

     。ǎ保┠x第四段,標畫重點詞語;孔隙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特點?

     。ǎ玻┯懻摚阂龑懗龈爬ǔ鋈缦绿攸c

      孔隙的作用:連接外洞和內洞。

      特點:小、窄、 矮、

     。ǎ常R讀本段,總結段意。

      我仰臥在小船里,穿過低矮狹窄的孔隙到內洞。

      8、 學習第五段

     。ǎ保┠x第五段,邊讀邊標畫出內洞的特點。

      引導學生概括出,內洞的特點:黑、奇、大。

     。ǎ玻┲该x本段,思考:作者看到洞頂的雙龍說“有點像”,到底像不像呢?

     。ㄟ@里本已有些顏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見其形態,再加上燈光搖拽,產生一種“像”的感覺,但由于它是自然狀態的巖石,沒有經過人二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說“有點像”,可見用詞嚴謹。)

     。ǎ常┨釂枺簝榷础捌妗痹诤翁?還可以把那些石鐘乳、石筍想象成什么?

     。ㄗ寣W生張開創造性的翅膀,盡情發揮想象力。)

     。ǎ矗┛偨Y段意:

      內洞一團漆黑,此外洞大得多,有雙龍,景象奇特。

     。5)指名讀,回答,作者是怎樣出洞的?

      段意:我仰臥小船了洞。

      9、通讀全文

      畫出連接段與段的過渡句,體會其作用,老師總結文章連段成篇的方法。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山路:盤曲而上,一片明艷,迫著溪流

      外洞:洞心像橋洞,里面寬敞高大。

      孔隙:容小錯暗,低矮、臥船進出

      內洞:奇特險、雙龍蜿蜒,形色多變。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5-25

    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設計05-27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7-29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2-12

    《記金華雙龍洞》教學設計12-12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8-08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范文09-11

    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6-13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篇05-25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5篇02-05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