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14 22:43:59 設計 我要投稿

    《手指》教學設計

      導語:《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手指》教學設計,供各位參閱。

    《手指》教學設計

      《手指》教學設計【1】

      課文分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別具體寫(),最后總結寫()。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

      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

      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為: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后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為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節。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點,贊一贊,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手指》教學設計【2】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教法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二、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3、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嗎?

      4、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兩遍。

      5、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賦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據你要表達的意圖,編個課本劇表演一下。

      四、檢查自學,深化理解

      1、學生匯報對自學題中前三題的理解。

      2、指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課本劇,其他同學評價表演,教師根據表演情況點撥,指導重點是學生劇本中蘊含的道理是否正確。

      《手指》教學設計【3】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1、俗話說“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足見手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墒俏覀冇袥]有仔細地觀察過自己的手呢?對這樣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豐子愷先生寫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題目就叫手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教師:請大家看看“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明確要求:首先,讀的時候,把易讀錯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自己解決,可以借助工具書,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好,下面就請大家開始預習)

      2、出示口頭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過渡:讓我們帶著“閱讀提示”中的兩個問題開始學習這篇課文吧!

      1、想想作者寫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默讀批劃重點語句,填寫下列表格。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2、學生自學,出示表格。

      3、匯報交流。

      4、快速瀏覽全文,看看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手指特點的.?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抓住手指各自的特點,運用擬人、排比等多種表達方法,語言風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達感悟。

      四、聯系實際,感悟道理

      1、準備一支筆,一本厚書

      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這只筆,看能不能拿起來。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會有什么發現?

      2、做了這個游戲后,你認為和文中的哪段話相符,找出來讀一讀。

      3、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教師小結:手指需要團結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揮最優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那么,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磚塊……方有方的好處,圓有圓的作用。

      b、社會職業分工情況:既要有教師、醫生、科學家,也要有工人、農民、清潔工,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c、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缺一不可。)

      五、開放性作業

      小練筆,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啟發,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寫出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對話;標點符號的爭論;文具的爭吵等。)

    【《手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手指》教學設計05-26

    《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6-25

    課文《手指》的教學設計07-05

    《手指》教學設計15篇05-27

    《手指》教學設計(15篇)05-28

    關于課文手指的教學設計與過程07-04

    《手指》教學實錄06-29

    手指 教學實錄06-29

    手指的教學實錄07-01

    求網頁設計高手指導07-03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