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潮教案

    時間:2022-07-03 11:51:01 教師 我要投稿

    觀潮教案

    【教學目標】

    觀潮教案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4、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你們去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壯麗、奇特的涌潮!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觀:觀看。潮:指錢塘江大潮”。觀潮:觀賞錢塘江大潮。

    天下奇觀:奇觀、奇異、少見而又壯觀景象。本課是指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見的壯觀的景象。

    橫臥:橫躺著。原是表示人的動作的詞語,課文里用來描述錢塘江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樣子,這里把錢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廣闊。

    橫貫:橫著通過去。課文里是說大潮滾滾而來,橫著漫過整個江面。

    浩浩蕩蕩:課文里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傲选笔橇验_。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發生在強裂地震的時候,用來形容很響時,便帶有夸張的意味。

    頓時:立刻。

    人聲鼎沸:形容許多人在一起大聲講話,聲音喧鬧,像開了鍋一樣。

    若隱若現:若,好像,仿佛。隱:藏起來,看不見,F,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見。本課指幾座小山在云霧中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又看不清。

    余波:本課指潮頭過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課指遠遠看去,潮水像連著天地卷滾過來。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風號浪吼:狂風在號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風浪大,叫聲響。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層次

    1、先按自然段閱讀,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劃分段落層次。

    2、請按作者觀潮的過程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來之前,作者觀潮的時間、地點及觀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來之時,作者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過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后面第1、2兩個問題。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整體學習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觀潮》。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觀潮這部分分幾層?每層都寫了什么?

    2、講讀第一層

    自由讀課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樣的?人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明確: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

    作者寫“江面越往東越寬”是什么意思?

    明確:“大家昂著東望”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從東邊來。

    潮從東邊來,江面越往東越寬,那越往西呢?

    明確:越往西越窄。

    湖水越往西,就會產生什么現象?

    明確:潮水越往西越急。

    出示錢塘江口地形圖,補充錢塘江大潮形成的有關知識:錢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水底還有一道人們看不見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傳來,受到很大的約束,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陽、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對漲潮影響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這段時間海面上常常刮東南風,所以潮波來勢特別猛烈。

    人們的心情怎樣?

    明確: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說明非常著急心情十分迫切。

    3、講讀第二層

    ⑴ 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

    ⑵ 思考:潮來時,給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明確:聲音大,浪大

    ⑶ 默讀第二層,邊讀邊畫出描寫潮水樣子和聲音的詞語。

    ⑷ 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具體寫潮水到來時的樣子和聲音的?

    明確:由遠至近

    你能把潮來時聲形有條理地說一說嗎?

    明確:“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寫遠處的聲音!敖孢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是此時此刻的景象。

    過了一會兒,聲音“越來越大”,“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這是描寫稍近時潮水的聲音和樣子!耙苿印、“拉長”、“變便很快出現了橫貫江面的情況。

    一瞬間,“白浪翻滾,形成一首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是再近前時潮聲的樣子。

    大海來到近前時,那樣子“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動得顫動起來”潮水越來越近,潮水越來越大,潮頭越來越高,潮勢越來越猛。

    作者用一條線、白色的城墻、白色戰馬來比喻由遠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樣子,說明潮大、雄偉。水來時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墻,氣勢雄偉,聲勢浩大。

    ⑸ 如果你就在這觀潮的人群中,當你聽到像悶雷的隆隆響聲,看到一條白線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時,你的心情怎樣?會說什么?會怎樣做?

    明確:人聲鼎沸,都在喊:“潮來了,潮來了!”都踮起腳往東望去,人群又沸騰起來。當人們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興,又驚嘆不已。

    ⑹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層。

    4、講讀課文第三層

    ⑴ 自由讀課文。思考:潮來之時,聲勢浩大,潮過之后呢?

    明確:一眨眼的功夫,潮頭就向西奔去?墒怯嗖ㄟ在漫天卷地地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很久,江面才恢復平靜。

    ⑵ 這里的“靜”和第一段的“靜”一樣嗎?

    ⑶ 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說明什么?(潮水大。)

    5、練習讀第二段。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作者是怎樣觀察表達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怎樣表達的?

    明確:這篇課文主要寫作者觀看“天下奇觀”一錢塘江大潮的經過。課文采用先總述后分述的表達方法。先總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著按“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時”、“潮過之后”的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運用恰當的比喻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大潮的瞬息變化和雄偉氣勢。

    2、設問:全文貫穿著一個什么字來寫的?

    明確:奇。

    奇在什么地方?

    明確:錢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農歷八月十八這天潮來時聲巨大,浪罕見,水位高。

    什么是“天下奇觀”?

    明確:天下少有的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

    4、小結

    從課文有條理地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發展變化的順序,有次序、有重點觀察的。我們要認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順序確定觀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順序有重點地敘述,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重點突出,條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觀潮教案】相關文章:

    觀潮 教案07-04

    觀潮翻譯07-03

    觀潮譯文07-03

    觀潮的作文12-29

    觀潮教學設計06-12

    觀潮教學設計07-04

    觀潮教學反思07-04

    觀潮課后反思08-04

    《觀潮》教學設計02-06

    觀潮優秀作文03-02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