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頭節吃什么

    時間:2022-07-03 05:39:47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龍頭節吃什么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那么,龍頭節吃什么呢?一起和聘才小編來看看吧!

    龍頭節吃什么

    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面條,稱為“龍須面”;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傊家札報w部位命名。。。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么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干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鉆。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鉆了地,沒鏵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碑數剡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曰:“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里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云降雨保豐收!庇腥诉在附近的藥王廟里燒香叩頭,祈保平安。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并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龍頭節”的習俗:

    1.按照北方習俗,“二月二”早晨起來后,農家人會找來長竿敲擊房梁,寓意著把龍喚醒

    2.人人都要理發,意味著“龍抬頭”走好運

    3.婦女不許動針線,恐傷“龍睛”

    4.人們也不能從水井里挑水,要在頭一天就將自家的水甕挑得滿滿當當,否則就觸動了“龍頭”

    1.這一天北京人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

    2.這一天還要吃豬頭,龍王是管降雨的,所以農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給龍王吃

    3.吃煎餅,煎餅是龍王的胎衣。吃煎餅,是為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掩埋龍王的胎衣

    4.北京到了農歷二月二這天,各家各戶要吃“懶龍”,什么是“懶龍”呢,所謂“懶龍”,是用發面蒸的一條長形卷體

    那么龍抬頭的說法是從何而來呢,其實,“龍抬頭”的說法源自星相變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全天恒星分為“三垣”和“四象”,其中“四象”即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4個方向。隨著地球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季節轉換。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露頭”。蒼龍由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每年二月初二的傍晚,人們能看到蒼龍的角(角宿)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隨著時間的推移,龍喉(亢宿)、龍爪(氐宿)也會相繼出現,這就是所謂的“龍抬頭”。

    總之,我們在龍抬頭節這一天不管是吃什么還是有什么樣的習俗,都是圖個吉利,希望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大家現在應該知道了龍抬頭節吃什么吧,其實小編覺得我們應該了解一些這樣的民間傳統節日的習俗!


    【龍頭節吃什么】相關文章:

    龍頭節07-05

    龍頭節2016年07-05

    2016年龍頭節07-05

    龍頭節陰歷幾號07-05

    什么叫龍頭節07-04

    2016年哪天是龍頭節07-05

    龍頭節是什么節日07-05

    龍頭節祝福語07-05

    龍頭節快樂祝福語06-10

    龍頭節到底為什么要理發07-12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