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

    時間:2025-07-09 07:57:35 職業/專業/職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

      職業健康防護管理制度對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它能:

      1.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員工的身體健康,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2.預防事故:減少因職業病和工傷導致的事故,降低醫療費用和保險成本。

      3.提高生產效率:健康的員工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保持合規:遵守法規,避免因違反職業健康規定而引發的'法律糾紛。

      5.塑造良好形象:體現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提升公眾對企業的好感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2

      項目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員工的身體健康,減少因工作導致的健康問題,提高員工滿意度。

      2.提升工作效率:健康的`員工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項目執行效率。

      3.減少企業風險: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降低企業的賠償和醫療成本。

      4.企業形象塑造:體現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提升公眾形象。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3

     。ㄒ唬┤粘1O測

      1、明確日常監測人員,并對數據的準確性負責;

      2、明確塵、毒、噪聲的合理布點(布置圖)按時監測,并做好記錄(記錄表);

      3、規定監測辦法。

     。ǘz測和評價

      1、按規定委托取得資質認定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進行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的檢測和評價;

      2、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若超過職業接觸限值,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難度較大的應制定規劃,限期達到;

      3、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時和在設備大修后,應進行危害因素濃度或強檢測和評價。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4

      一、總則

      1、為保障職工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防止職業危害,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施工生產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職業健康監督檢查職責調整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施工生產中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和工作地點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3、本規定適用于鐵礦下屬各基層單位。

      4、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二、職業危害日常監測管理制度

      1、各級領導要將防塵、防噪音、防砼氣中毒,防物理傷害工作列入主要議事日程,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施工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職業危害監測工作。

      2、監測工作依據鐵礦安全科監測管理辦法和上年度統計數據,結合工藝變化,寫申請提交監測部門監測。

      3、基層單位作業場所的粉塵,每年申請監測一次,呼吸性粉塵建議每季度監測一次,其他職業危害按照鐵礦相關規定執行。

      4、施工生產監督單位健康監督員要堅持每天檢查粉塵、噪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5、基層單位要定期分析粉塵、化學毒品濃度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果超過國家規定標準,應及時采取有效降溫措施。

      6、要加強各種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數據及技術檔案管理。

      7、本制度從x年xx月xx日起實施,解釋權屬鐵礦安全科。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5

      勞動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安全保障:防護用品能有效防止員工暴露于危險物質或環境,降低職業傷害風險。

      2.法規遵守: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法規,避免企業因違規而遭受罰款或其他法律后果。

      3.員工滿意度:良好的防護措施可以增強員工的`安全感,提升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

      4.企業形象: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6

      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體現在:

      1.保障員工權益:通過制度化管理,保障員工的健康權益,降低職業病發生率。

      2.提升企業效率:健康的員工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3.遵守法規:符合國家關于職業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法律糾紛。

      4.提高企業形象:良好的職業健康管理能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感,增強公眾信任。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7

      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

      1.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員工滿意度和生產力。

      2.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減少醫療費用支出,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

      3.提升企業形象,增強社會公信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4.符合法規要求,避免因違規導致的罰款、訴訟或其他法律糾紛。

      5.通過持續改進,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8

      職業健康體檢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保護員工權益:定期體檢能早期發現和預防職業病,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

      2.提高工作效率:健康的員工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質量。

      3.遵守法規:符合國家關于職業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因疏忽導致的'法律風險。

      4.企業形象: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提升企業形象和員工滿意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9

      第一條職業危害日常監測的目的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職工身體健康。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新莊煤礦井下及其地面存在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

      第三條職業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場所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相伴隨,對從事該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造成健康損害或者影響的各種危害。

      第四條本制度煤礦職業危害(以下簡稱煤礦職業危害)主要指以下職業危害因素:

      粉塵:煤塵、巖塵、水泥塵等;

      化學物質: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氫等;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等。

      第五條我礦必須定期對井下及其地面生產作業場所存在的粉塵、噪聲、高溫、毒物等危害因素定期取樣化驗、檢測。確保作業場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第六條我礦安全監察科、機電動力科、工程管理科、調度室具體負責煤礦職業危害日常的監測、資料收集工作。具體分工如下:

      安全監察科:開展職業危害作業現場監督檢查、管理、指導工作。

      機電動力科:組織相關人員對井下及地面作業場所存在噪聲監測、評價,做好監督工作及相關記錄。

      機電動力科:負責對井下工作場所粉塵、溫度、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測及評價,做好監督工作及相關記錄。

      調度室:負責收集所有的職業危害因素數據的收集、整理,并按各類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周期將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報送職業病防治科。

      第七條各監測主管部門,要制定煤礦井下及地面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O測點分布圖;

     。ǘ┍O測的'周期;

     。ㄈ┍O測結果的登記與報告。

      第八條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計劃、監測報告及評價結果送至主管礦領導簽字批閱后,應當在職業病防治科進行備檔。

      第九條各類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主管部門需配備專職人員和儀器,負責日常職業危害的監測工作,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以監測促防治。

     。1)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采樣、布點要符合國家標準。

     。2)按規定對粉塵、高溫、噪音、有毒有害氣體進行定期檢測,設立職業危害因素公示欄,將檢測結果及時公布。

      第十條定期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對我礦作業場所的危害因素進行一次檢測及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1)檢測與評價結果應及時報告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2)檢測與評價結果向職工公布;第十一條監測人員要求:

     。1)嚴格按照崗位技術規程操作、操作熟練、記錄詳細,職業危害檢測要做到準確無誤;

     。2)按照相關規定對礦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設立監測點,對配備檢測儀器定期標校,確保檢測數據準確;

     。3)定期分析職業危害因素的變化情況,如超出國家規定作業場所允許的濃度標準,應及時匯報主管領導,采取有效措施;

     。4)按要求及時填寫職業危害監測記錄,不得弄虛作假,同時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監測中發現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時的處理原則:

     。ㄒ唬┘皶r向所在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情況;(二)在現場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ㄈ┑V領導要立即組織,對作業場所危害因素采取相應治理措施;經治理后,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后,方可重新作業。

      第十三條我礦粉塵危害監測執行如下:

      類別采煤工作面掘進生產工藝司機操作采煤機、打眼、人工落煤及攉煤多工序同時作業司機操作掘進機、測塵點布置工人作業地點回風巷距工作面10~15m處工人作業地點可修改編輯

      工作面打眼、裝巖(煤)、錨噴支護多工序同時作業(爆破作業除外)距掘進頭10~15m回風側其他翻罐籠作業、巷道維修、轉載點場所工人作業地點粉塵監測采樣點的選擇和布置要求如下:粉塵濃度應當下表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

      煤礦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要求粉塵游離SiO2含量(%)種類煤塵<10 10≤~≤50矽塵50<~≤80>80水泥塵<10總粉塵4 1 0.7 0.5 4呼吸性粉塵2.5 0.7 0.3 0.2 1.5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三)總粉塵濃度,煤礦井下每月測定2次或者采用實時在線監測;

     。ㄋ模┖粑苑蹓m濃度每月測定1次;(五)粉塵分散度每6個月監測1次;

     。┓蹓m中游離SiO2含量,每6個月測定1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應當測定1次。

      第十四條我礦噪聲危害監測執行如下要求:

     。ㄒ唬┟旱V作業場所噪聲每年至少監測1次。

     。ǘ┟旱V作業場所噪聲的監測地點主要包括:井工礦的風動鑿巖機、風鎬、局部通風機、煤電鉆、乳化液機、采煤機、掘進機、帶式輸送機、運輸車等地點。在每個監測地點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

      第十五條我礦作業場所噪聲危害依照下列標準判定:

     。ㄒ唬﹦趧诱呙刻爝B續接觸噪聲時間達到或者超過8h的,噪聲聲級限值為85dB(A);

     。ǘ﹦趧诱呙刻旖佑|噪聲時間不足8h的,可以根據實際接觸噪聲的時間,按照接觸噪聲時間減半、噪聲聲級限值增加3dB(A)的原則確定其聲級限值。

      第十六條我礦應當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通過隔聲、消聲、吸聲、減振、減少接觸時間、佩戴防護耳塞(罩)等措施降低噪聲危害。

      第十七條我礦高溫危害監測執行如下:

     。ㄒ唬┻M行高溫監測時,作業場所無生產性熱源的,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存在生產性熱源的,選擇3~5個測點,取平均值。作業場所被隔離為不同熱源環境或通風環境的,每個區域內設置2個測點,取平均值。

     。ǘ┏D陱氖赂邷刈鳂I的,選擇在夏季最熱月測量;不定期接觸高溫作業的,選擇在工期內最熱月測量;作業環境熱源穩定時,每天測3次,工作班開始后及結束前0.5h分別測1次,工作班中間測1次,取平均值。

      第十八條井工煤礦采掘工作面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26℃,機電設備硐室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30℃。當空氣溫度超過上述要求時,煤礦必須縮短超溫地點工作人員的工作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0

      1、編制要點

     。1)明確職業危害監測、檢測和評價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據。

     。2)確定職業危害日常檢測管理工作的負責部門、責任人。

     。3)明確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的檢測人員、檢測場所、檢測周期、檢測標準和依據、檢測內容、檢測設備、檢測方法和檢測要求、上報要求、備檔要求。

     。4)明確對職業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后的評價分析、評價結果、預防和整改和治理措施、上報內容及時限。

     。5)明確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公布的地點及有關事宜。

      2、范例

      職業危害監測、檢測和評價管理制度

      為做好企業職業危害檢測與評價工作,使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有效預防職業危害,切實保障員工健康,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負責本單位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管理制度的'實施與監督,并做好制定、修訂和落實工作。

      二、職業健康管理部門牽頭,負責組織各個生產車間等對生產作業場所存在的粉塵、噪聲、高溫、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點進行確定和辨識,并按照職業健康管理標準進行定期檢測及評估,確定每一個點的危害程度。

      三、企業應設置專人,負責日常監測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單位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檔案,并妥善保存。

      四、職業健康管理部門負責聯系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定期對作業現場的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及評價。

      五、企業對存在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檢測,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危害現狀評價。

      六、檢測與評價結果應及時向勞動者公布,并上報當地安監部門備案,

      七、檢測或者評價人員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毒面罩等相關防護用品。

      八、有新、改、擴建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職業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九、檢測結果發現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超過職業接觸限值時,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難度較大的應制訂規劃,限期整改到位。

      十、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設備大修后,應進行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檢測和評價。

      十一、職業健康管理部門應制定年度檢測計劃和經費預算,財務部門要保障檢測經費的落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1

      1.提高員工滿意度:良好的職業健康管理能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降低員工流失率。

      2.保障生產效率:健康的員工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3.減少企業風險: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減少因員工健康問題導致的經濟損失和法律糾紛。

      4.社會責任體現:企業重視員工健康,符合社會責任的要求,提升企業形象。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2

     。ㄒ唬┞殬I衛生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和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和檢測工作。

     。ǘ┍竟颈仨殭z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1、粉塵:存在于下料、順鋸、鉆孔、四面刨、鏤銑、砂光、修邊、封邊、打磨、精整工序。

      2、噪聲:存在于下料、順鋸、鉆孔、四面刨、鏤銑、砂光、修邊、封邊工序。

      3、化學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醛):存在于涂膠、擦色、噴涂、晾漆、總裝工序。

     。ㄈ┕緫鋫鋵B毴藛T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工作,正常生產情況下每月對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進行一次日常監測,每周對作業場所噪聲強度進行一次日常監測,每日對作業場所夏季高溫進行一次日常監測,并保證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和監測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對作業場所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醛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全面監測,企業自身不具備監測能力的,應當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日常監測。

     。ㄋ模┕疚芯哂匈Y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測、辨識和評估:

      1、職業衛生服務機構根據公司生產現場情況,確定職業危害檢測點,并繪制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點分布示意圖。

      2、苯、甲醛等高毒化學物,至少每個月檢測一次;

      3、其余化學物質或粉塵,每年至少檢測一次;

      4、噪聲每年至少檢測一次;

      5、對于檢測結果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接觸限值的檢測地點或崗位,應該適當增加檢測次數;

      6、對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危害現狀評價,高毒物質作業場所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7、當作業場所、工藝過程、設備發生重大變化時,應重新開展辨識評估。

     。ㄎ澹┞殬I衛生管理機構每年對職業病防治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至少進行一次內部檢查,對不符合防塵防毒要求的作業場所及時整改。

     。z(監)測結果的記錄、報告和公示

      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應建立檢(監)測結果檔案。

      2、每次檢(監)測結果數據應及時分析、充分利用。

      3、每次日常監測、檢測與評價的結果應及時公示,公示地點為檢(監)測點及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所(如食堂),公示內容包括檢(監)測地點、檢(監)測日期、檢(監)測項目、檢(監)測結果、職業接觸限值、評價等。

     。ㄆ撸z(監)測費用列入職業病防治經費開支。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3

      1.法規合規:遵守國家和地方的職業健康法規,避免因違規操作導致的法律風險。

      2.降低醫療成本:通過預防措施減少職業病發生,減輕企業的醫療支出。

      3.提高生產力:健康的.員工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4.增強員工滿意度:良好的職業健康監護制度能增強員工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5.企業社會責任:展示企業對員工福祉的關注,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4

      職業健康防護設施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能:

      1.減少工傷事故:有效的設施管理可以降低工作場所的事故發生率,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

      2.提升工作效率:健康的員工更具有生產力,減少因疾病或事故導致的`缺勤。

      3.保護企業聲譽:良好的職業健康安全記錄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4.遵守法規:避免因違反職業健康法規而面臨的罰款和法律糾紛。

      5.增強員工滿意度: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滿意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15

      人員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規合規:遵守國家關于職業健康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法律風險。

      2.保障員工權益:保護員工的生命健康權,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

      3.提升生產力:健康的.員工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4.降低企業成本:減少因健康問題導致的醫療費用和員工缺勤,降低人力成本。

      5.提升企業形象:體現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提升公眾對企業的好感度。

    【職業危害監測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職業危害應急管理制度08-26

    職業危害管理制度重要性08-17

    建筑公司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12-19

    職業危害培訓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內容01-27

    職業危害管理制度規定重要性08-18

    職業危害告知制度11-24

    附屬醫院職業安全監測制度12-30

    職業病危害管理制度重要性06-26

    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10-08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