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偨Y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職業素養課程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1
1、了解職業個性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
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個性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社會人力資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職業個性對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否有密切的聯系。因此,職業素質培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大學生的興趣、能力與工作機會相匹配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尋找與其特性相一致的職業。例如,他喜歡什么樣的同事,喜歡怎樣的活動,對什么問題感興趣,這些問題都會與他們未來的工作狀態有必然的聯系。如果學生了解這一點,在確定自己的工作時,會多一層理性的思考,擇業的針對性就會增強一些。如個性偏內向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個性如何更好地發揮優勢;個性外向類型的學生在做研究工作時的最大挑戰是什么;好的職業性格有助于個體在相應職業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2、提升職業品質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大學生職業品質是指大學生在職業行為、工作作風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態度和品質等。提升學生職業品質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逐步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這是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所在。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決于積極的職業態度,15%才是本人的職業技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已認識到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已為就業者的職業品質注入了新的內涵。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職業品質需求從某種角度講,對學生發展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諸如積極的人生態度、開拓創新精神、沉著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等,許多職業已向就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3、培養職業技能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落腳點
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是職業素質培養的落腳點。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對于自己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好處。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組織進步的需要;另一方面,為自己今后更進一步,取得更好的職位做準備。相應的技能是大學生進入職業領域的資本,不同的職業會對人們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大學生的'對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認為經過了專業學習,就有了相應的技能。我們要讓學生了解知識教育是學習技能的基礎。要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一定要經過反復實踐或者體驗。我們要輔導學生學會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單,了解這些技能與自己的職業目標之間的差距,以及職業技能培養的途徑和認識的方法,這都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大學生應該通過制定自己的職業計劃來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會。在制定計劃中大學生需要經歷幾個實踐環節;一是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一些相關的信息來補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職業培養計劃;二是在做計劃時要評估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兼顧自己的能力,環境條件的限制,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預測在現實目標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阻礙和如何逾越障礙特別是應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一些臨時性的工作,以獲取更多的經驗和社會信息。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2
對于大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就具備了入職的敲門磚。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職業素養越高,獲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過多年的學習與實戰工作經驗,總結出幾點良好職業素養的具體表現,旨在為廣大學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導,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自身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提升。
1、愛崗、敬業、全力以赴
很多人認為,這點很容易做到,是一個職場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多。比如同樣的一個工作一個任務,大多人是報著完成的目的和態度,而優秀的職業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比常人更努力、更敬業、更認真、更執著,才收獲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晉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奪得第一達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時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么得到的結果也肯定不盡完美。不管你的資質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愛崗、敬業的心態與行動,是職業生涯中想要獲得成功最為首要的品質之一。初入職場就更不能找尋捷徑,更需要的是這種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我們都說,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從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雖然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社會現狀,先就業再擇業也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座右銘。那么既然選擇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愛上它——你現在的工作!其實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對它是要負責的,因為你的責任感不僅讓它更好地“成長”,同時通過這份責任也讓自己有了更多的資本與經驗,這未嘗不是一種回報。帶著一份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工作,因為是它讓你的生活更充實,讓你的人生價值得以最完滿的體現。而大多數的企業在提拔員工的時候,往往選擇的也是那些有所擔當,勇于承擔責任與壓力的員工。因為這是一個成功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品質。
3、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意識也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職業素質之一。社會的生力軍已經被八零、九零后所替代,這一代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現在有一個時髦的字眼是現在很多人的狀態——“宅”,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們更加自己,而現實社會中的一切合作關系都需要的是溝通與配合。我曾經參加過多次團隊拓展活動,發現有很多能力較強的人組建的團隊往往最后沒能戰勝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組建的團隊。后來發現,團隊協作意識才是一個團隊成敗的重點。前者的團隊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現自己,缺少團隊平衡意識,而后者恰恰相反,他們在團隊出現失誤的時候彼此鼓勵;需要出謀劃策的時候,大家集思廣益,溝通融洽;明確指揮者的地位,能夠按照領導人的要求腳踏實地地去執行去完成命令!耙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薄耙恢晃浵亖戆崦,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笨梢娗罢呔褪莻人主義,遇到問題時互相推諉、不講協作缺少團隊意識造成的后果;而后者讓我們看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者,還需要具備更多更完備的職業素養,那么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完善自己。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3
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的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目標,及對一項職業和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成就期望。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和個體所處的家庭以及社會存在密切的關系。并且要根據實際條件具體安排。并且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職業生涯規劃也需要確立適當的變通性。雖然是規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時職業規劃也是個體的人生規劃的主體部分。
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成為在人爭奪戰中的另一重要利器。
對企業而言,如何體現公司“以人為本”的人才理念,關注員工的人才理念,關注員工的持續成長,職業生涯規劃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而對每個人而言,職業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規劃,勢必會造成生命和時間的浪費。
作為當代大學生,若是帶著一臉茫然,踏入這個擁擠的社會怎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為此,同學們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思考與討論。這次班會對于每個同學來說,都有許多深刻的影響。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以后的求職、就業問題。
針對同學的情況,我們有了求職模擬與求職禮儀講解這兩個環節。我們想通過這兩個環節來讓大家提前熟悉一下,以后求職過程中將要面對的情況。在這兩個環節中,同學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主持人也對同學們在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的講解。相信經過這兩個環節,同學們對以后將要面對的求職過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新專業前景介紹。這是因為大多數同學對我們專業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不知道我們畢業將會面臨一個怎樣的就業形勢。因為主持人說的內容都很貼近我們的專業生活,所以同學們都聽得異常的投入。
此次班會從整體上來說還是很成功的。此次班會讓同學們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4
“一個人原來的能力大小并不重要,而他的學習能力、悟性能力則是非常關鍵,不善于學習的人或學習得太慢的人,會很快被擠出人才的行列!
我們即將進入企業上班,職業素養對我們尤為重要。我們因該具備職業化的心態和意識,還要磨練職業化素質。職業化意識的樹立是為職業化素質磨練打下的良好基礎。在職業化意識中,最重要的是對企業具備責任意識。有了責任意識才會主動承擔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善始善終,在出現問題時先從自身尋找改進的方向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推諉。有了責任才會鄭重地兌現承諾,才會堅守職業道德,對企業忠誠。態度決定一切,企業用人其實并不太看重學歷,而是取決于他展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許多人在職場發展慢,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心態不夠好。良好的職場心態首先是職業人心態,投入地把每一件負責的事做得專業、完美,不偷懶不應付了事。腳踏實地是一名人才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心態,優秀的職業人應具備對客戶的服務意識、要樹立為內部客戶服務的觀念,注重團隊合作。我們屬于剛走出校門的新員工,要主動的和上級溝通,主動匯報工作進程,多向領導請教。我們不能感情用事、忽略事實,要注重討論程序,要尊重大家的意見,力求共同共解。
我們作為新人要不斷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更新,通過閱讀、參加培訓、工作實踐、向先進者學習,自我反思,及時保持知識結構的更新,保證自身能與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同時也應該思考自己的職業道路,確立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在實踐中前進。
職業素養與職業規劃是密切聯系的,對我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對于我們即將要踏入社會和職場的大學生,做好自己的規劃可以使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通過上課老師的講解和對案例內容的分析,我對職業規劃和職業素養都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白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將是一大收獲,因為我們可以參照其做出自己的規劃,同時注重對自身的職業素養的培養。
在生活中,我們應善于觀察,深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會自我評估。因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做出最佳抉擇。
下面是我個人對職業禮儀學習一些感想:
1、“換位思考法”對提升服務質量的積極意義
何謂“換位思考法”?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也就是俗話說的“將心比心”。
作為一名站務員,應如何用“換位思考法”來提升我們的服務理念和質量呢?那就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我們的服務是否到位?有些特殊情況是否可以予以特殊照顧?所以是否想到了對方的需求?是否做到了換位思考?是做好服務的第一要素,也是我們提高禮儀的內在動力。
總之,常常想想我自己在消費過程遇到過的感動事例和不快經歷,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就會心平氣和,就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在商品經濟的大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先尊重他人,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服務理念,盡量站在消費者立場上考慮問題,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服務水平。我想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也會尊重我們的艱辛勞動,肯定我們的`努力,認可我們的工作,使全民健身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2、如何用“三心”法來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
我們常講在服務工作中要做到“三心”,即熱心、耐心、細心。
首先,我們講服務工作要熱心。熱心就是熱情、微笑服務。它的原動力在哪里呢?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在將心比心。設想一下,如果我去乘地鐵否希望站務員主動、熱情、微笑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同理,我們作為服務方就能做到心平氣和,這時的笑才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才能真正愉悅對方的心情。接著我們講耐心。當我們微笑的說出“請出示你的票”有些乘客會不耐煩的說難道我會連票都沒不起或者看不起他等等想法,請想想儀態禮節表情美得章節,我們要耐心,努力做到共性問題常規對待,個性問題特殊處理,盡量避免沖突的發生。特殊問題特別處理,我們貼心的服務往往都能化解這樣特殊的情況。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能站在乘客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真正以熱心、耐心、細心來做好接待、服務工作,時時刻刻做到彬彬有禮就可以彌補我們因某些客觀原因造成的工作不足,提升我們的服務質量和滿意度,從而實現西南第一、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口號
經過這次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職業道德對每一位在崗職工的重要性。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5
什么是職業素質?簡單說,就是每一個職業人應該怎么想、怎么做。人的思想品德素質是決定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它支配著人的言行。
大學生職業素養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大學生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
大學生職業素養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影響和制約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大學生職業素養是個很大的概念,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是必備的,體現到職場上的就是大學生職業素養;體現在生活中的就是個人素養或者道德修養。大學生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做為職業素養培養主體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學會自己培養。
首先,要培養職業意識。雷恩·吉爾森說:“一個人花在影響自己未來命運的工作選擇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購買穿了一年就會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當他未來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賴于這份工作時!焙芏喔咧挟厴I生在跨進大學校門之時就認為已經完成了學習任務,可以在大學里盡情地“享受”了。這正是他們在就業時感到壓力的根源。清華大學的樊富珉教授認為,中國有69%-80%的大學生對未來職業沒有規劃、就業時容易感到壓力。中國社會調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社會就業。50%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畢業后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41.7%的大學生表示目前沒考慮太多;只有8.3%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目標并且充滿信心。培養職業意識就是要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因此,大學期間,每個大學生應明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將來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環境能支持我做什么?著重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認識自己的個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氣質、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個性傾向,包括興趣、動機、需要、價值觀等。據此來確定自己的個性是否與理想的職業相符: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結合環境如市場需要、社會資源等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行業選擇范圍,明確職業發展目標。
其次,配合學校的培養任務,完成知識、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的培養。 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比較容易通過教育和培訓獲得。學校的教學及各專業的培養方案是針對社會需要和專業需要所制訂的。旨在使學生獲得
系統化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知識的運用,并使學生獲得學習能力、培養學習習慣。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培養計劃,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盡可能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包括教師、圖書館等獲得知識和技能,做為將來職業需要的儲備。
再次,有意識地培養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作風等方面的隱性素養。隱性職業素養是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核心職業素養體現在很多方面,如獨立性、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操守等。事實表明,很多大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記者調查發現,缺乏獨立性、會搶風頭、不愿下基層吃苦等表現容易斷送大學生的前程。 嚴于律該是自己承擔的工作就不要用別人幫忙。 一個人的工作,如果自己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好,總是需要別人來幫忙才能完成任務,就說明你不稱職。久而久之,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不去,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立不住。長此以往,別說是向上發展,就是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否站穩都不好說。一個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就離脫離本職不遠。
如廈門博格管理咨詢公司的鄭甫弘在他所進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來自上海某名牌大學的女生在中文筆試和外語口試中都很優秀,但被最后一輪面試淘汰。他說:“我最后不經意地問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戶經理助理的'崗位,但你的戶口能否進深圳還需再爭取,你愿意么?”結果,她猶豫片刻回答說:“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決定!比狈Κ毩⑿允顾У袅斯ぷ鳈C會。而喜歡搶風頭的人被認為沒有團隊合作精神,用人單位也不喜歡。
如今,很多大學生生長在“6+1”的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獨立性、承擔責任、與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夠好,相反他們愛出風頭、容易受傷。因此,大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主動培養獨立性、學會分享、感恩、勇于承擔責任,不要把錯誤和責任都歸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檢討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自己培養應該加強自己修養,在思想、情操、意志、體魄等方面進行自己鍛煉。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從逆境中尋找轉機。
因此,對于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講職業的素養是我們在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基本準則吧。不論你在以后做的是什么樣的事情,做什么樣的職業,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是我們應該具有的。
面對這樣那樣的壓力,我們應該用樂觀、豁達和積極的心態來接受著挑戰。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6
20xx年12月10日星期六下午,我們先集合在一個地方然后我們都是步行來到福利院中心來看望老人,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有十四個人,我感覺他們對我的支持和配合我感到無比的榮幸。
這次活動中我感受到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有愛心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和發揚這一優良美德。這也是提高和培養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了解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和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和老人的交流,了解到在這里居然有部分的老人是子女托管的但是也有部分的老人是真正的“三無對象”即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我們分了兩個組,然后每一個組帶了一些慰問品走進了大院,他們不禁地跟我們聊起來了,我們還給老人唱歌聽老人們都很高興,時間過得很快在下午四點多鐘我們就組織準備離開。在福利院門口我們留下了我們的大合照依依不舍的'道別了。
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思想品質,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了一份關愛之心。我始終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句話,作為志愿者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進行的也非常順利我也一定會堅持下去。我也相信我們社會服務行動隊越來越好。
【職業素養課程總結】相關文章:
職業素養總結05-17
職業素養個人總結08-16
個人職業素養總結07-13
職業素養總結(合集)07-26
職業素養個人總結[熱]07-01
職業素養總結15篇(精選)07-26
職業素養個人總結(合集)07-02
職業基本素養10-19
秘書的職業素養08-02
職業素質課程總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