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

    時間:2025-06-03 07:48:45 生產/加工/制造 我要投稿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那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辦法》、《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農業領域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編制目的。規范我市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減少人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第三條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市轄區內農業領域(種植業、畜牧業、農墾漁業、種業、農機領域等)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第四條工作原則

     。ㄒ唬┮匀藶楸,安全第一。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安全防護,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ǘ﹪栏裰贫,分級負責。嚴格執行農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事故報告制等,把安全防范落到實處。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指揮下,市農業農村局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機制?h(市、區)農業農村局加強管理、及時上報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和處置。

     。ㄈl塊結合,屬地為主。實行屬地管理責任制,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做好一線排查,加強組織、指導和協調。

     。ㄋ模┮揽靠茖W,依法規范。充分發揮專家作用,采用先進的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確保應急處置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ㄎ澹╊A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預防為主、應急與預防相結合,做好常態下的隊伍建設、裝備配置、預案演練等應急準備工作。

      第二章組織體系

      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由市、縣、企三級應急組織組成。

      第五條市級應急組織。市農業農村局成立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全市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第六條縣(市、區)應急組織。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和技術組,領導小組由局長和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技術組由縣(市、區)及鄉鎮技術骨干組成,負責組織、協調轄區內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第七條企業應急組織。涉農領域企業成立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小組,負責組織本單位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善后處置工作。

      第三章預防機制

      第八條健全預防機制。

     。ㄒ唬┙⒄I導指揮、企業應急預防、專業隊伍救援、社會參與救援的應急預防控制機制。

     。ǘ┏浞掷120、119等公用電話,依托企業、鄉鎮站(所)等一線單位,建立覆蓋面廣、響應迅速、救援高效的應急聯動機制。

     。ㄈ┙踩[患治理長效機制。通過制作板報和發放安全掛圖或手冊等形式廣泛宣傳,提高廣大安全責任主體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加強技術指導,在糞污儲存池、沉淀池、沼氣池等周邊設立警示牌、護欄或加蓋防護板,防止人畜誤入。對有機肥加工等場所要制定并嚴格執行機械操作規程,防止人員受傷。對沼氣池等有限空間要做好防火、防爆工作消除安全隱患。

      第九條預警行動。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后,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并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做好應急準備和預警行動。

      第十條信息報告預防、預警。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發生后,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按規定及時向市農業農村局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處置。

      第四章應急響應及保障

      第十一條應急響應。造成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農業領域安全事故,要及時上報市農業農村局,并按有關規定啟動市級應急預案;未造成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安全事故,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應妥善處置并按一般事故予以上報。

      第十二條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后,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赴事故現場處置,及時上報事故情況。根據事故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應急預案,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級部門啟動預案實施救援。

      第十三條現場評估,F場應急救援小組根據需要對事故進行評估,查找事故原因,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制訂現場搶救方案和事故調查提供參考依據。

      第十四條善后處理。按照本級政府的安排部署,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善后處置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

      第十五條應急保障

     。ㄒ唬┙本仍w系,完善市、縣、企三級應急救援組織,健全應急救援機制,形成市、縣、企三級應急預案體系。

     。ǘ└鶕r業領域安全事故特點,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出事故現場的有關規定,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ㄈ┘訌妼ζ髽I負責人、工人的培訓和后期管理人員的配置,充實應急救援隊伍,適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ㄋ模└骺h(市、區)農業農村局要組織應急預防避險、避災減災、自救互救常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應急人員培訓。

      第十六條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現場應急小組對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按有關規定上報?偨Y的主要內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況、接報和搶險過程、應急預案執行情況、采取的主要措施、善后處理結果、經驗教訓和改進措施等。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根據本預案,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轄區農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第十八條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對拒不執行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救援責任的;瞞報、遲報事故信息,影響事故應急救援的;在事故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阻礙應急工作人們履行職責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追究相關責任。

      第十九條本預案由太原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2

      為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和上級要求,特制定安全生產事故救援預案,具體措施如下:

      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組 長:__X

      副組長:__X

      成 員:__X

      二、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焖俜磻,協調統一。

      三、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__X街道所屬地域內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和應急處置。

      四、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2、及時對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隱患進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保證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應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安全指示標志明顯連續。

      5、在危險要害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便于公眾識別。

      6、加強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

      五、應急預案機制

     。ㄒ唬┦鹿孰[患監控與事故報告

      1、事故隱患監控

      街道安委辦負責街道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工作;

      2、事故報告

     。1)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發現)后,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街道辦事處報告。街道同時向市政府報告,同時按有關規定的程序、時限向上級政府和應急指揮機構報告;

     。2)各受理責任主體在向上級報告時,應包括信息來源、時間、地點、范圍、性質、動態、影響情況和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內容,并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續報。

     。ǘ┦鹿史旨壖邦A警行動

      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安全生產事故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四個等級。

      一般(Ⅳ級):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

      較大(Ⅲ級):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重大(Ⅱ級):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

      特別重大(Ⅰ級):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元,或需要緊緊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

      六、應急響應

     。ㄒ唬⿷碧幹

      1、先期處置

      發生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安全生產事故后,街道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應立即趕到現場,聽從調遣參與組織指揮公安、消防、醫療救援等相關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先期處置,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取下列必要措施:

     。1)立即實施緊急疏散和救援行為,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2)緊急調配轄區內應急資源用于應急處置;

     。3)劃定警戒區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實施動態監測,進一步調查核實;

     。5)向社會發出危險或避險警告;

     。6)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并提出應急處置建議和支持請求;波及或可能波及其他單位的要同時向其通報;

     。7)其它必要的`先期措施。

      2、應急決策

      街道應急指揮部接到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安全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市安委辦報告,同時根據事故的性質、類別、危害程度、范圍、等級和可控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報市安委辦。街道應急指揮部根據情況,做出如下處置,其中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還應根據省、國家應急指揮機構的指令進行處置:

     。1)街道辦事處有關領導以及應急指揮部負責同志趕赴事發地,現場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2)啟動街道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3)對事發的社區居委會、相關單位做出具體的處置指示,責成街道相關組織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4)配合上級派出的工作組、專家組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來事發地進行指導;

     。5)調集專業處置力量和搶險救援物質救援;

     。6)向市政府報告,必要時,請求給予支持;

      3、預案啟動

      應急預案啟動后,街道應急指揮部及其辦公室要立即組織事發村委會、社區和有關單位按預案要求研究部署行動方案,責成有關

      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及工作人員立即進入崗位,做好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

      4、指揮協調

      根據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和應急處置的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由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指揮長,配合區應急指揮部研究制訂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和措施,開展以下工作:

     。1)對應急行動中的重大事項做出決策;

     。2)統一指揮協調現場搶險救援;

     。3)迅速消除安全生產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源,劃定危害區域,維護社會治安;

     。4)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

     。5)組織協調有關方面搞好保障和支持;

     。6)向市安監局及時報告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

      七、后期處置

     。ㄒ唬┥坪筇幹

      事發地社區居委會以及相關單位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安撫受害和受影響人員,保障社會穩定,恢復正常秩序。

     。ǘ┦鹿收{查與應急救援工作總結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3

      第一條

      為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的應急預案,系指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

      應急預案必須經制定單位組織論證和審查,并經實施應急預案有關單位認可,由制定單位發布,印送與應急預案實施有關的單位。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上一級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

      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各級單位都應當針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制定應急預案和有關作業崗位的應急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單位和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經上一級管理單位審查。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儲運單位的應急預案,以及生產經營單位涉及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報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生產經營單位涉及輻射、城市公用事業、道路交通、火災、鐵路、民航、水上交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種設備、電網安全等事故的應急預案,依據有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抄報安全監管部門。

      第六條

      應急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對與實施應急預案有關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的職責、程序,對本單位其他人員和相關群眾進行培訓和宣傳教育,使其掌握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動;生產經營單位還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應急措施的培訓;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對應急預案中明確的與其相關的職責應當組織落實。

      第七條

      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修訂。

      第八條

      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實施。州、縣人民政府應根據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領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行業、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經營單位,每年應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其他突發事件,應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規范、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失。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4

      1.目的

      為了完善化學品安全管理,做好意外事故應急救援,使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確保員工安全和健康,特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范圍

      本預案使用與公司范圍內所有發生的如下事故

      2.1泄漏(正己烷、甲苯、有毒易燃液體)

      2.2人體意外接觸(正己烷、甲苯)傷害。

      2.3正己烷職業中毒

      3.組織領導及職責

      3.1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對救援隊的領導和指導工作。

      3.2應急救援隊由義務消防隊員,現場救護員,以及組長以上組成,分兩個應急救援小組。

      3.3責任分工

      3.3.1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接到發生嚴重事故時應指揮應急救援隊按有關方案實施救援。

      3.3.2應急救援隊接以發生事故廣播時應到大門保安處集合,接受任務,開往現場進行救援。

      3.3.4遵循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4.各類事故應急程序

      4.1泄漏

      4.1.1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

      4.1.2警告附近同事不要接近,并設立警示牌。

      4.1.3切斷火源(若易燃泄漏,則必須切斷污染區的點火源)

      4.1.4急救傷員(參照化學危險品受傷人員急救程序執行)

      4.1.5穿上必要的防護用品(如手套、防毒口罩、眼罩)

      4.1.6處理泄漏(泄漏場所通風――堵漏或更換容器――清理泄漏液――用清水清洗地面)

      4.2身體意外接觸傷害

      4.2.1根據受傷人員的的狀況決定用廠車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4.2.2迅速將傷者移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順暢。

      4.2.3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注意:氰化物中毒不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4.2.4皮膚接觸時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時應迅速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沖洗或者用肥皂水徹底沖洗,沖洗時間不少于15分鐘。

      4.2.5眼睛手污染,應使用洗眼器,用清水徹底清洗不少于15分鐘,沖洗時應提起眼簾,邊沖洗邊轉動眼球。

      4.2.6迅速送醫院治療。

      4.3正己烷職業中毒預防

      4.3.1正己烷必須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使用,工作場所加強通風排毒。

      4.3.2使用場所必須設立警示牌,作業人員應配戴防毒口罩、防護手套,加強個人防護。

      4.3.3對新工人應先體檢和培訓,有肝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皮膚病的,嚴禁從事本項作業。

      4.3.4接觸者發生異常時,及時治療。

      4.3.5定期檢測空氣中正己烷含量是否達到標準要求。

      4.3.6改進工藝,減少接觸機會,盡量改用毒性低的'粘合劑清潔劑。

      4.3.7為工人購買工傷保險。

      4.4甲苯職業中毒的預防

      4.4.1減少和消除甲苯的發生源。

      4.4.2采用通風排氣裝置,降低作業環境甲苯蒸氣的含量。

      4.4.3加強個體防護。

      5.注意事項

      5.1每次發生事故后,應及時檢討應急預案合理性,不斷完善。

      5.2經常儲備應急救援的有關物資,消耗后應及時補充。

      5.3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確保萬一事故發生時能按程序進行。

      5.4安全組負責應急救援器材、物資管理。

      5.5各從事接觸危險化學品的部門應成立持有內部化學危險品的上崗證的人員組成的化學危險品事故處理小組,報安全組備案。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5

      一、演練的目的

      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演練是為了檢驗、評價和保持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練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陷;

      2、發現應急資源的不足(人力和設備等);

      3、改善各應急部門、機構、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

      4、增強職工應對突發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識;

      5、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崗位與職責。

      三、演練時間和地點

      20__年xx月xx日x時的在施工現場進行。

      四、演練的類型

      全面演練:針對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分應急響應功能,檢驗、評價公司應急組織的應急能力。

      五、演練的范圍

      1、對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響應和救援。

      2、物體打擊造成人員受到傷害時,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

      3、吊裝設備傾覆造成人員受到傷害時,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

      六、演練的`參與人員

      1、參演人員:在應急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并在演練過程中盡可能對演練情景或模擬事件作出真實情景下可能采取的響應行動的項目義務消防員。

      人員組成名單:

      任務:救助傷員

      2、控制人員:根據演練情景,控制演練時間進程的人員。

      人員組成名單:

      3、模擬人員:在演練過程中扮演、代替某些應急組織和服務部的人員或模擬緊急事件、事態發展的人員。

      人員組成名單:.(扮演受傷人員)

      (扮演外部的救助部門的人員)。

      4、評價人員:負責觀察演練進程情況并予以記錄的人員。

      人員組成名單:

      5、觀摩人員:來自于公司各職能部門、項目部的有關人員以及觀看演練過程的觀眾。

      上述人員在演練過程中應佩帶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識別標志。

      七、演練過程

      1、準備階段

      A、項目部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要求配備應急救援器材。

      B、各演練的參與人員明確、熟悉各自在演練過程中的任務、職責。

      c、項目部負責提供演練參與人員表明其身份的識別標志。

      2、實施階段

      A、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響應和救援

      B、物體打擊造成人員受到傷害時,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

      C、吊裝設備傾覆造成人員受到傷害時,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

      八、演練結果的總結評價

      應急演練結束后,根據演練的實際情況、演練記錄進行總結,詳細說明在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不符合項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6

      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本項目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施工的進行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

      本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項目部設置急應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施工現場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一)、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俜治鼍o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谥笓]、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叟c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苤苯颖O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葑畲笙薅鹊乇WC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迏f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邞狈磻M織的啟動;

     、鄳痹u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嵬▓笸獠繖C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鉀Q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賲f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谙驊笨傊笓]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郾3峙c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軈f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萁M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薅ㄆ跈z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吒鶕魇┕鰠^、加工廠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

      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贀尵痊F場傷員;

     、趽尵痊F場物資;

     、劢M建現場消防隊;

     、鼙WC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賹Ω魇┕がF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谥笇a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弁晟莆kU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苈鋵嵵苓厖f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荽_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蘅茖W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俑鶕椖拷浝聿考凹庸S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趹鳖A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

     、僮龊脗鋈藛T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

     、谧龊檬軅藛T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叟c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芪繂栍嘘P傷員及家屬。

      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

     、俦Wo事故現場;

     、趯ΜF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壅{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馨础叭环胚^”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

      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賲f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工廠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诙ㄆ跈z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鄱ㄆ谑占驼砀黜椖拷浝聿渴┕鰠^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軕鳖A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二)、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

      1、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偎惺┕がF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

     、诂F場事故評估;

     、郾WC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芸刂凭o急情況;

     、葑龊门c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

      2、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

     、僖龑КF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趯κ軅藛T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

     、贀尵瓤梢赞D移的場區內物資;

     、谵D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

      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

     、賳訄鰠^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

     、趨f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

      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

     、賹鰠^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谑枭鰠^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

      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傺杆僬{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谔峁┖蜋z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

     、奂皶r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苎杆俳M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

      (三)、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科室、現場施工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

      1、應急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任;

      2、應急副總指揮由項目副經理擔任;

      3、現場搶救組組長由公司的各工程負責人擔任,項目部組成人員為成員;

      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由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成員;

      5、技術處理組組長由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

      6、善后工作組組長由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

      7、后勤供應組組長由財務科、機械管理科、物業管理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

      8、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質安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

      9、事故現場副指揮由該項工程負責人擔任;

      10、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

      11、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

      12、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

      13、后勤供應組、由后勤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

      四、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ㄒ唬┡嘤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施工項目部及施工現場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1、一級應急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二級應急組織每一項目開工前或半年進行一次培訓;

      3、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

      主要培訓以下內容:

      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

      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

      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

      4、事故報警;

      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ǘ┭菥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施工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后演練一次,根據工程工期長短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

      質安科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質安科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六、救援器材、設備、車輛等落實

      項目部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根據施工生產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有選擇地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對應急救援器材、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不得挪作他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統一納入應急救援工作之中。

      七、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和終止后工作恢復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總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總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應急總指揮下達應急終止令。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

      對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修改提供經驗和完善的依據。

      八、其它

      本預案制定后報相關主管部門備案后正式實施。

    關于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7

      一、應急救援指揮體系與職責

      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安全生產事故領導機構、綜合協調機構、應急救援隊伍等組成。

      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機構為德石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2、安全生產事故綜合協調機構為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具體承擔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工作。

      3、應急救援隊伍主要包括公司救援組、事故單位的應急救援隊和社會力量。

      二、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在應急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領導和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救援力量參與處置;搜集掌握現場情況,確定總體作戰決策和行動方案,下達作戰指令;根據災難變化,做出局部停水、停電、停氣、設定警戒范圍、封閉道路以及人員疏散撤離等重大決定;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理;根據需要封閉現場,組織專人負責事故原因調查、核定事故災難損失。

      三、應急救援辦公室管理職責

      1、承擔公司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2、組織協調公司處置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3、組織編制和管理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指導各車間和部門應急救援機構管理工作。

      4、組織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并指導各車間和部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演練。

      5、協調與相關部門事故應急救援機構之間的聯系,相互配合。

      6、承擔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救援組職責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八個應急救援組,分別由公司各部室人員組成,應急管理職責為:

      1、通訊聯絡組:由行政事業部成員組成,行政事業部部長任組長,負責與報警臺聯絡及時協調其他相關單位,并通知各應急救援組趕赴現場,按照責任分工開展救援工作。

      2、現場處理組:由人力資源部、信息工程部成員組成,人力資源部部長任組長,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3、搶險救援組:生產準備部及下屬生產準備車間、物流部、市場管理部成員組成,生產準備部部長任組長,負責協調事發單位的現場救援,協助消防人員劃定警戒區,消除危險源,搶救傷員,疏散財產;有權決定使用各種水源和消除器材,限制用火用電,直至停止使用。

      4、警戒保衛組:由保安部和質量保證部成員組成,保安部部長任組長,負責組織協調事故現場設置警戒區域,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收集相關證據、疏導道路交通、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

      5、醫療救援組:由后勤服務公司成員組成,后勤服務公司經理任組長,負責設立現場救護點,對受傷、中毒人員進行搶救,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

      6、后勤保障組:生產制造部及下屬各車間、采購部、鑄造生產制造部及下屬各部門負責協調搶險人員的物資保障,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調處理傷員救護工作。

    【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最新】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最新05-22

    最新企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1-20

    最新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8-03

    最新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優秀11-18

    最新安全生產工作應急預案09-28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6-12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6-13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精選)08-01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10-19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