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
一早,廚房里飄來了臘八粥的香味,原來是臘八節到了,又有臘八粥吃了。
媽媽揭開鍋蓋,軟糯的米粒糾纏在一起,不時冒起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漂浮在粥面上,像可愛的胖娃娃。媽媽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我先把香濃的臘八粥攪拌了一下,再舀起一勺,吹涼之后,放進嘴里,甜糯的粥入口即化。
我一邊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嘗,一邊找尋粥里的`五谷雜糧。粥里有軟綿綿的紅棗和糯米,入口即化的桂圓,起沙的紅豆,糯糯的白木耳,香濃的花生,配上甘甜的紅糖,搭配得真是完美極了。罷了。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2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腌了臘八蒜,需要準備一些蒜和一瓶醋和一個空瓶子。如果你想觀察它,還必須把外面的包裝紙給撕掉。
你們應該都會剝蒜吧?那第一步就是把蒜都剝好,然后把它放進空瓶子里,F在我們就一起動手吧。
看我已經在剝蒜了。你們呢?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3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在作者眼中臘八節是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在大家的.眼中臘八節又是怎樣的呢?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4
臘八節就要到了,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于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了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了“數九寒天”了,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5
匆忙吃了早飯,然后匆忙去市場買蔬菜。有人告訴我今天是臘八節。我被自己弄糊涂了。聽了這話,我覺得點離年傍就在附近。
回到家,這棟樓是空的。一種懷舊的感覺縈繞著我。我記得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一進入十二月就盼望著新年的到來。我們的孩子幾乎一有時間就瀏覽日歷,疊起春節的紅頁,一遍又一遍地倒計時。一天,兩天,三天。我希望春節能馬上到來。當我們的母親看到我們期待的樣子時,她微笑著談論起童謠:孩子們,別哭;臘八后殺豬;不要貪婪,孩子和孩子;對于這一年來說已經太晚了。聽著媽媽深情的背誦,我覺得春節真的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6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7
今天是臘八節,天上還是飄著小雪花,馬路上的雪都被汽車壓得結結實實,攜帶刺眼的光芒,讓行人都小心翼翼的行走,一不留心就會摔上一跤。中午父親開車到學校來接我,怕爺爺騎著車子不安全,今天中午奶奶包餃子吃,回到家后奶奶已經做好了,端上了熱乎乎的餃子,大家感覺好幸福!
我先數數盤子里有幾個餃子吧,1、2、3、4……哈哈,一共15個,看來我還可以吃上,平日母親一直愁我吃飯不好,近期幾天我特別可以吃,上次也吃了15個呢,母親都不敢相信,由于以前我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吃6個餃子,別忘了我長大了。今天的餃子真美味,我敢蘸著大蒜吃,一會盤子里的餃子就吃光了。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8
當地流傳有如此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薄案蛇B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陰歷12月初八,即臘八,有吃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大家家鄉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材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9
今天是臘八節,媽媽說要吃臘八粥。于是,媽媽先去市場買了材料。有好幾種豆子,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有花的',還有核桃,花生和大米。我嘗了一口,好難喝!
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
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0
無聲無息臘月到了,又是開始泡臘八蒜的時候了。
泡臘八蒜是北方,特別是華北區域的’一個風俗。顧名思義,就是在農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很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容易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整體碧綠的,好似翡翠碧玉。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1
每年的陰歷的12月初八,俗稱“臘八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喝臘八粥。
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糯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白果等干果一塊組成的。臘八粥不只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脾胃。
這不,姥姥也去寺廟里要了一大碗粥,特意還給我剩了一些,我津津有味地吃著,期望年年有余吧!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2
昨天,我起床后,洗漱好,走到餐桌前,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放著的是媽媽做的'’臘八粥,原來今天是臘八呀!你們知道我是從哪里知道臘八粥的嗎?我是從新聞里聽到的:臘八粥就是由八種食物組成的粥,所以它的名字里有個八字!只要過了臘八,再過幾天就要過年啦!媽媽說,以前過年前,要做很多事,比如打掃衛生、殺雞、買肉,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說了。
現在,這些習俗都不做了,我覺得真可惜!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3
今天是個特殊的節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老師將我們約到南通博物苑去賞梅花。
在博物苑居老師的帶領與講解下,我對蠟梅有了更多的認識。蠟梅有很多種類,素心蠟梅花被純黃,有濃香。小花蠟梅花朵特小,外層花被黃白色,內層有紅紫色條紋,香氣濃郁。狗齒蠟梅葉狹花小,花被狹而尖,很像狗的牙齒,外輪黃色,內輪有紫斑,淡香。磬口蠟梅葉及花均較大外輪花被黃色,內輪黃色上有紫色條紋,香味濃。蠟梅樹果可以再次種植,但冬天要將果實放入潮濕的沙子里等來年再種。通過居老師的這番敘述我們對蠟梅有了新的認識,蠟梅花不僅只是一枚花,它還可以入藥,做菜等。蠟梅這種頑強奮斗精神與堅強意志值得我們學習。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4
臘八節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5
西北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在陜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
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6
每年臘月初八,奶奶都煮臘八粥,臘八粥里的東西可多啦!有桂圓、荔枝、小米、大米、糯米、蕓豆、紅豆、綠豆、花生、粟子、紅棗等多種干果,粥煮好以后,一家人一起圍在一起吃,喜歡吃甜的人,放點糖或蜂蜜。喜歡吃咸的`人,放點碘鹽,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媽媽吃得是最少的,奶奶就批評她說:“舊社會的人想吃都沒得吃,那時候即使能吃煮臘八粥,也只有幾種東西,而且清湯寡水,勺子丟在鍋里丁冬響!
一家人吃完臘八粥后,都夸奶奶做的好吃。我問奶奶臘八粥怎么做,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怎么煮?奶奶神秘地說:“現在不告訴你,等你長大了再告訴你!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17
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小學一年級臘八節日記】相關文章:
臘八節的日記11-26
臘八節日記03-05
有關臘八節的日記05-07
(優)臘八節的日記11-27
臘八節教案小學01-28
臘八節英文日記范文05-20
臘八節的日記(精選39篇)01-18
臘八節的日記(精選20篇)01-18
【精品】臘八節日記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