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說課稿

    時間:2025-04-13 10:04:14 歷史 我要投稿

    【精華】歷史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說課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歷史說課稿3篇

    歷史說課稿 篇1

      情境導入

      要求學生觀察其中再現了哪些歷史人物?

      指出《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小說不等同于歷史。歷史上的三國究竟怎樣的?回答

      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疑激趣,導入本課學習。

      新課導學[官渡之戰]

      1.看圖說史:①東漢末年人們生活環境

     、谌藗冏畲蟮脑竿

     、郾狈接袑嵙Φ母顡䴔?并預測誰最有可能統一北方

      2.明確學生任務:找到雙方的優勢劣勢,分析出誰能取勝?

      3.歸納出官渡之戰的特點和作用并過渡

      描述回答

      思考認識

      讀圖回答

      認識袁、曹勢力,引出二雄相爭在官渡。

      學生表演《官渡相持階段的袁紹和曹操》

      暢所欲言,完成任務

      學生來敘述戰爭經過

      出示詩句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圖》及問題

      出示任務

      演示官渡之戰概況

      與語文聯系,感性認識東漢末年人民的痛苦。

      由此理性認識人民對和平統一的.向往。

      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走進歷史,通過情境再現,置疑導學,培養學生整理和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

      運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增強教材的直觀性,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赤壁之戰]

      1. 讀圖說史:①“志”

     、谥笇Э磮D,曹操南下的兩個對手

      2.要求簡介赤壁之戰經過

      3.點撥學生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并實現過渡。

      讀詩并回答

      讀圖,理解“孫劉聯合”戰略

      學生踴躍回答,合作擴大知識面

      合作探究并回答 :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的原因

      這個結果給三方帶來的變化

      曹操詩句《赤壁之戰前的形勢圖》

      播放電視劇片段

      出示分組討論題

      加強與語文的聯系

      加強與地理的聯系

      赤壁之戰,學生有較多的認知,還課堂給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

      以問題為中心,學方法,找原因求根源

      看結果辨影響,提升分析能力

      [三國鼎立的形成]

      1.利用形勢圖講解三國鼎立的形成。

      2. 要求學生設計一張三國鼎立示意圖

      3. 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學經濟

      總結并設置懸念。

      看圖

      學生動手繪制

      興趣十足地找家鄉,并閱讀三國經濟發展情況。

      探討原因說說啟示

      三國鼎立形成圖

      展示成果

      出示問題“找一找”“感悟論壇”

      直觀形象便于記憶。

      整理歸納表現歷史信息的能力,激發創新思維。

      身臨其境,通過內心體驗,理解發展經濟的重要性。

      啟發思維,古為今用

      激發學生主動求知

      線索梳理教師引領學生掌握看,記憶,學方法出示線索圖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

      活動探究組織學生探究聽

      辨

      思

      談聽一聽

      辯一辯

      想一想

      談一談文史聯系,陶冶情操

      學會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走出歷史,人格培養

      多思考,多學習,善表達

      知識拓展留課下作業記出示要求培養學生收集歷史資料的能力

      板書設計

      圖文示意的板書設計,歸納了“一種局面、兩大戰役、三國鼎立、四個人物、五個時間”知識點,還形象地展示了歷史的發展脈絡,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提高學生駕馭教材的能力。

      五、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意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歷史教學,并加強學科間聯系、加強與現實聯系,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今后我還應該繼續研究新課標,更深層次地挖掘教材,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探索網絡型課堂教學,使歷史教學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學生的需求!

    歷史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7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探究三————《游歷華夏》,根據教育美育原理和心理學家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學模式,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嘗試進行美育與教學的有機結合,以便更好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本節課標有兩個,一是學會從地圖與圖表獲取信息,一是學會比較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教學內容實際上是一節單元綜合課,重在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挖掘了本土教材客家文化。

      我所面對的學情是:

      基于對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這三個。

      對本節的重、難點進行了如下處理:

      —————

      在學法上,我采取從課前、課堂與課后三個環節的指導。

      本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這五種。下面,我側重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處理:

      因為本節采取的是小組合作的綜合探究課,所以對學生的課前指導宜詳細

      而具體?偟臏蕚溆2個,其中學生的準備按互補原則又具體分為三個小組:攝影組、地理組、經濟組。每組各有主題、任務、成果展示和評價四個目標。每個小組再進行具體分工。如:

      攝影組:網上查找深圳,鄭州,西安和烏魯木齊的自然景觀圖片及風土人情圖片、下再分設4組:圖片組、課件組:、展覽組、主持組。

      地理組:負責所經地區地形與氣候的多樣性及南北與東西地區的差異性、

      下再分設地形組、氣候組、南北組、東西組、展覽組,分別帶著各自的問題查找資料。

      地形組:

      1、我國地形區有哪些?2、我國地勢有什么特點?

      氣候組:

      1、我國的氣候類型有哪些?2、氣候的顯著特點是什么?3、秦嶺—淮河有哪些地理意義?

      南北組與南北組:

      1、本地區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2、分析差異的原因。

      展覽組:

      1、負責評選所有圖片,選取精華打印,張貼。2、負責本小組的成果展示與講解。

    歷史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成吉思汗與忽必烈》

      一、 說教材:

      《成吉思汗與忽必烈》是七年級下冊,第七學習主題“民族關系的發展與經濟重心的南移”第4課的內容元朝上接遼宋夏金下啟明清,它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局面。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改革措施,民族關系的發展,理解元統一的進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義性

     。2)過程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用騰格爾MTV,文天祥話劇表演,小組討論,蒙古滅夏、金、南宋的動畫設計,學生結合提綱自學,元朝疆域圖和中國政區圖的對比,故黃河、棉花圖片展示,《上下五千年--馬可波羅》影片剪輯,回族學生生活習慣介紹,調動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認識到蒙古是中華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員,通過文天祥抗元斗爭精神的學習,培養為國家民族現身的高尚情操,通過回族的形成,培養學生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和形成對外接納的開闊胸襟。

     。4) 本課重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措施

      難點:元朝統一與文天祥抗元的關系

      二、 說學情

      下面說一下學情,經過初一近一年的積累,學生知道了中國朝代更替的順序,了解了唐朝和吐蕃的關系,知道三國時期吳國衛溫、諸葛直到達夷洲的情況,剛學過遼宋夏金的并立,初步積累了一些民族關系的知識。隱約知道成吉思汗屬于蒙古族,元朝疆域很大。初一學生知識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知識積累的過度階段。在生活中,對學校北邊徐州的故黃河十分熟悉,但不知黃河何時經過徐州及黃河發生的水患;知道自己屬于江蘇省,但不知道省級制度何時建立;部分學生知道京杭運河經過徐州,但不知京杭運河開鑿及疏通的歷史;知道回族有不吃豬肉的習慣,部分學生知道回族的信仰,但對回族的歷史并不明確。

      三、說教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教學主要采用師生互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同時綜合運用圖片、視頻、聯系生活實際,編演話劇,古今對比,時空聯系等教學方法,力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華。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下我的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學生齊答:56個民族)師:正是56個民族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大家知道我國歷史上元朝是哪個民族建立的嗎?你知道回族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蒙古族及元朝相關的歷史。

      2、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板書)

      放映騰格爾MTV《蒙古人》2分鐘,問:蒙古人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自學課本P52找出統一蒙古的人物?蒙古汗國建立的時間?思考: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蒙古帝國的急速擴張有什么關系?

      3、忽必烈建立元朝(板書)

      學生通過自學理清元統一的過程。自學完請同學對照投影《金南宋西夏形勢圖》,到講臺前說出滅各國順序。再通過動畫視頻重復,讓學生對蒙古滅西夏、滅金、建立元朝、滅南宋的順序性加深理解。角色扮演:三個同學表演忽必烈勸降文天祥的話。ㄍ黄齐y點)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認識評價元統一的進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義性通過討論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史實。小組合作探究---元朝改革的措施:(突破重點)這是本節課重點,采用知識提綱化和聯系的`方法予以突破。注意和現實生活聯系(故黃河、棉花圖片展示),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唐朝和吐蕃的關系,知道三國時期到達夷洲的情況)。學科交叉,樹立時空觀念(元朝疆域圖和中國政區圖的對比)。PPT投影自學提綱元朝改革的措施:中央:地方:農業:水利:自學后先組內討論,再確定知識點。以此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對有價值的生成性問題,及時予以肯定和解答。

      4、民族關系的發展(板書)放映剪輯的動畫片“中華上下五千年---馬可波羅”約3分鐘,通過看動畫片了解元朝對外開放的態度,師設疑提問:元朝的民族情況是怎樣的?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請對照提綱自學本節,PPT投影自學提綱。

      5、知識總結利用PPT展示本課脈絡圖,同時老師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系統認知。

      6、隨堂練習為提高課堂氣氛引入謎語搶答:如:忽必烈、都燕京(答一盛世名稱),忽必烈稱帝。(答一節日)。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可針對本課的重難點設計幾道選擇題,用PPT展示給學生,簡單的讓學生以搶答的方式完成,稍難的題個別回答。最后通過該部分中考材料題選講拓展練習的深度。

      謝謝!

    【歷史說課稿】相關文章:

    社會歷史的主體說課稿11-15

    高一歷史說課稿06-10

    高二歷史說課稿04-08

    歷史說課稿(精選13篇)04-03

    初中歷史經典說課稿11-18

    初三歷史說課稿02-17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12-10

    【必備】歷史說課稿(精選10篇)04-09

    關于歷史說課稿四篇04-05

    歷史說課稿范文五篇03-13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