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培訓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偨Y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培訓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培訓總結1
20xx年9月19日11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由西北師范大學承辦的“國培計劃甘肅省中小學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班”初中生物課程的培訓。
9月20日上午是開班典禮,會上西北師大培訓學院的呂世虎副院長為我們介紹了各個學科的負責老師,負責生物學科的是生命科學學院的龔大潔副院長。萬明鋼副校長給我們介紹了西北師大的概況以及教師培訓的情況,并期望我們每位學員的培訓真正有收獲。來自涇川合道中學的張老師代表全體學員發言,并作出承諾:我們要遵守培訓紀律,服從管理,圓滿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生物班共有40名學員,20名來自崆峒區,20名來自涇川縣。大家的年齡差距比較大,既有二十幾年教齡的老教師,也有才參加工作一兩年的年輕教師。大部分老師都是非生物專業畢業,現在從事生物學科教學工作的。培訓課程方案包括理論學習和現場學習兩大部分,理論學習分為學科課程學習與通識課程學習。9月21日,我們開始了理論學習,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一周五天學習時間,每天早晨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每天的任務就是聽課、記筆記,每周的任務是完成兩篇學習日志和一篇周總結。
理論學習階段,我們學習了《現代生物科學與技術前沿講座》、《普通動物學講座》、《人體及生理學基礎》、《細胞生物學講座》、《生態學講座》、《遺傳與分子生物學講座》、《植物學講座》等專業基礎知識。
《現代生物科學與技術前沿講座》介紹了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及基本操作方法與步驟!镀胀▌游飳W》讓我了解到動物的進化歷程和不同動物的特點!都毎飳W》讓我知道了,一個小小的細胞原來擁有如此復雜而有序的結構!度梭w及生理學基礎》介紹了人體的神經系統的組成及信號傳導過程。陳學林老師的《植物學講座》以它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贏得了大家的好感。兩周多的專業理論學習,使我系統地了解了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感受到自己在生物專業方面的欠缺。每天與專家教授的面對面的交流,更是讓我領略了大家的風采。
從10月12日到10月28日,是學科教學理論學習階段。在這兩周多時間中,我們認識了幾位來自教育一線的教師們,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聆聽他們對生物教學中的問題和新課改的理解。這其中有西北師大二附中的高級教師竇老師、余老師,水電四局劉家峽中學高級教師郭老師,蘭州市七里河黃峪中學高級教師杜老師,還有甘肅省教育學會生物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蘭州市教科所教研室主任周曉萍老師。從竇老師那里,我們學習到的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他提倡在生物教學中,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強調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并交給我們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和進行教學研究,從竇老師的身上,我們既能看到學者的風范,又能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老師一定會贏得學生的喜歡。余老師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給我們展示了許多生物實驗教學的案例,并在課堂上拿出了一大包學生自己制作的生物教具,給我今后的生物實驗教學提供了借鑒,并讓我深刻地意識到,生物實驗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難,關鍵是要動手。余老師還講述了她是如何培養草履蟲,在觀察小腸絨毛的實驗中,她親自去菜市場購買雞腸和清洗雞腸,從她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敬業精神。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向余燕老師學習。
10月30日和31日,我們有幸聆聽了蘇教版生物教材副主編汪教授的講座《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修改與問題梳理》、《初中生物課程標準深度解析》,人教版主編趙占良教授的講座《初中生物教科書深度解析》、《初中生物教師應具備的科學素質》。進一步理解義務教育生物新課程設計的思路、課程標準的內容及教學要求、教材的特點以及教學策略與方法。
每周星期五是通識課,所有的學員都在學術會堂中學習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和方法。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學院的王鑒副院長的講座《課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往往不識課堂真面目,只緣身在課堂中。這樣,課堂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了。課堂研究就是研究者在課堂中做課堂志,目的是研究自己的教學,發現問題,指導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王老師的講解生動,如馬三立先生的相聲一般,很會抓住細節抖包袱,因而引來大家的陣陣掌聲。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競爭壓力,很多教師難免會產生焦慮和煩躁情緒,楊玲教授教我們如何緩解和釋放壓力。
從11月2日至18日,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周的現場學習,我們小組被分到了蘭州市六十六中學習。我們的指導老師是初一的王文娟老師和初二的潘老師。每天我們按時前往六十六中聽課,認真記錄聽課筆記,并且每天要填寫學習日志。按照要求,我們必須聽夠十五節課,并且自己講授三節課。我們小組超額完成了聽課任務,填寫完了二十一篇聽課記錄。并協助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完成了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觀察雞翅與運動的關系的實驗。
現場學習結束后,我們每人需要根據自己確定的'調查方向來撰寫一篇調查報告。我根據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困惑,結合自己對王老師和潘老師的課堂的研究,撰寫了題為《初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現狀的調查以蘭州市某中學為例》的調查報告。
總結這次的培訓經歷,我感覺受益匪淺。
首先,對我這個非生物專業的生物老師來講,我的知識面非常狹窄,往往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回答學生,從而駕馭好課堂,并且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下手。通過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我明白自己今后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努力了。
其次,我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困惑和問題,雖然有時候也和同事們聊聊,但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通過培訓,我懂得了研究自己的課堂,查找問題;研究別人的課堂,借鑒經驗。并且通過研究課堂去指導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再次,每天我們都在聆聽大師的聲音,領略優秀教育工作者的風采,陳老師讓我懂得了生動幽默,丁老師讓我學會了面對科學一定要選擇嚴謹求實,竇老師教給我怎樣去做一名研究型教師,郝老師教給我什么是認真地態度,合作學習中如何去分組,龔老師、余老師教給我什么是敬業,所有的老師,都在用自己對生物學科的熱愛,在感染和影響著我們,讓我們自己去思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后,應該怎樣去對待工作。
另外,班上的學員也不乏佼佼者。當我們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展示時,好多老師都提出了他們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有的老師提出提問教學法,有的老師提出洋思教學法,還有的老師在課堂研究方面很有見解。學員間的交流,既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又讓我能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最后,本次培訓中我完成了一篇調查報告,雖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我學會了寫調查報告,這是我的最大收獲。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愛崗敬業,積極利用培訓所學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取得更好成績。
生物培訓總結2
通過教師組織培訓,使我認識到教師應當成為開發課程資源的主體,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課時,我是這樣來開發和利用生物課程資源的。
其次設計綠色開花植物是怎樣生活的這樣問題:結合學生生活實例,特別是我們屬于農村學校,絕大多數學生都有盤田種地的經驗,都對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了解。我讓學生以實物的方式進行展示和說明這一問題!案蛳律L,從土壤中獲水與無機鹽,莖向上生長,長出綠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來進行開花結果,完成一生!
第三,設計綠色開花植物有哪些器官,綠色開花植物體的構成等問題。我充分圖片資料和影視來展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及各種組織等范例。
第四,讓學生討論、探究下列問題:最后由學生自己歸納出知識要點。
1、下列是我們平時常見的食物,它們各屬于植、物的什么器官?胡蘿卜、白菜、甘蔗、黃花菜、西瓜、綠豆、菠菜、蠶豆、蘋果。(請同學們分小組觀看老師提供的實物)。
2、這些器官又是由哪些結構構成的?是否像動物一樣,由各種不同的組織構成呢?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在成熟的植物體內,總保留著一部分不分化的細胞,它們終生保持分裂能力,這樣的細胞群構成的組織,叫分生組織。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再由這些新產生的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
3、你能找出動物體和植物體結構層次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4、新栽的樹苗用手搖動后容易死亡,把樹的皮剝去一圈也容易死去。從這些現象你可得到什么啟示?
我還設計了課外活動,通過學生親自實踐,給植物澆水,給動物送水喂食,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是課堂教學難以比擬的。通過對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學習,使我感知到高等植物體和高等動物體在結構層次上既有相同點,又有一定的差異。本課以綠色開花植物為例,從個體、器官、組織到細胞。按照從宏觀到細微的順序介紹高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構成植物體的多種組織及其形成是本節的一個重點內容,讓學生觀察植物體多種組織結構掛圖,引導學生比較植物體的組織與人體組織的不同,通過比較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教師對植物體的多種組織的功能和分布部位作了具體的說明。本課從個體、器官、組織到細胞,按照從宏大到細微的順序來介紹高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與上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介紹順序恰好相反。再讓學生據此自己總結出植物體從細微到宏大的結構層次,以及植物體在結構層次上與動物體的區別,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在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眾多的生物課程資源手段:
1、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資源主要包括網絡和多媒體課件兩方面。網絡資源又包括互聯網和校園網資源等。網絡資源具有信息量大、超文本鏈接等特點,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需要。
2、可自制教具、標本和簡易模型、豐富課程資源。
3、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資源,引導主動參與,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4、適當開發利用學生家庭中的課程資源。學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與生物課程有關的課程資源可以利用。給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參加家務的討論提供了機會。利用學生家庭中的課程資源,比如:讓學生在家庭栽培一種植物或飼養一種小動物,應定期檢查學生的操作和觀察記錄,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善待生命,關愛他人的道德品質。
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教科書是生物課程資源的核心。生物教科書是生物教學的主要依據。提倡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并不意味著可以將教科書束之高閣,它仍然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新教材更加注重顯現出現代教育新理念。在內容選擇、編排設計等方面不再像過去那樣過分追求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觀念。
總之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際教學中,根據每課的具體教學內容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整合,以促進生物課程能更好的完成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生物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生物教師培訓總結01-11
生物培訓心得02-02
生物培訓心得06-19
生物教師培訓總結(通用)05-20
[必備]生物教師培訓總結05-20
生物教師遠程培訓總結01-11
生物骨干教師培訓總結10-23
中學生物教學培訓總結12-25
生物新課程培訓心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