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4篇(精華)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與動作。因此,知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個二類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出的聲音叫什么?(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么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寫誰為誰鼓掌?為什么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
2、生自讀課后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里愿意投向調來情況持久講述交談
珍惜慢吞吞困境殘疾猶豫驟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捆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注意。
驟然:突然。
4、讀課文。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賹懶∮⒁蚧加袣埣捕鴳n郁、自卑。
、诶蠋熡捎诓涣私馇闆r而讓小英上臺演講,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弁瑢W們的掌聲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郁了。
、茳c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愿”。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設計方案 篇2
一、專業建設背景
當前,學前教育正在進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xx——20xx年)》頒布后,中央和省、市相繼召開了學前教育工作會議,對加強學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方針和發展思路。將學前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突出政府責任,大力興辦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普及學前教育是今后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題。今后一個時期,學前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是合格師資嚴重不足,這對師資培養、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人才需求分析看,我們學校所處的臨沂市為山東省的人口大市,也是地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南鄰蘇北,F轄蘭山、羅莊、河東3個區和費縣、莒南、郯城等9個縣,共計180個鄉鎮、辦事處,7151個行政村(居),10163個自然村,總人口1041.7萬人,總面積1.72萬平方公里。臨沂市在“十一五”規劃中,圍繞“教育思想現代化、辦園條件標準化、園所管理規范化、師資結構合理化、幼兒素質優良化”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要高標準、高質量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提出到20xx年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的目標,具體目標是實現“四85”:“全市3-6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85%以上,85%以上的幼兒園建成標準化幼兒園,在標準化幼兒園入園的幼兒人數占接受學前教育兒童數的85%以上,全市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和專業化合格率均達到85%以上”。與此同時,要求各縣區要因地制宜,作好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規劃。在城市,根據人口分布情況,以社區為依托統一規劃設置幼兒園;在農村,與中小學布局調整結合起來,將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布點通盤考慮,根據人口、地理、交通等條件,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統一規劃,爭取在方圓1.5―2公里之內、服務人3000―5000的范圍內基本設置一所達到3個班(小、中、大各一個班)規模的標準化幼兒園。
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3243所幼兒園,城市幼兒園499所,農村幼兒園2744所;其中,省級十佳幼兒園2所,省級實驗(示范)幼兒園47所,市級十佳幼兒園10所,市級一類幼兒園121所,市級二類、示范幼兒園71所。全市0—3歲在園幼兒25404人,入園率達10%,3—6周歲在園幼兒226817人,入園率達75%,全市共有9517名幼兒教師。對照“十一五”規劃,不僅師資合格率低,園所數和幼兒入園率都沒有達到要求,而且分布不均衡,特別是廣大鄉村園所極少,有的甚至只有鄉鎮駐地才有一所幼兒園。加之我們學校是魯西南包括日照、棗莊、菏澤、濟寧等地市在內的唯一一所有招收學前教育專業資格的學校。我校經常采用問卷、座談、走訪等方式到臨沂各縣區及周邊各地市,進行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地區急需大量的學前教育師資和管理人才。
二、專業建設目標
必須以《綱要》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學前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改革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突出辦學優勢,發展辦學特色,增強辦學實力,為區域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耙陨鐣枨鬄閷,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以教學科研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基礎,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為保障,進一步加大實踐環節,加強省內省外交流,注重教師培養,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把學前教育專業建設成為省內有一定影響的專業。
三、專業建設基本思路
1.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必須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重點和突破點。能否建立與專業相對應的學科體系,是高等教育區別于中專教育的根本標志。經過幾年的實踐,我校專業建設的思路和框架基本形成,但學科建設相對滯后,成為專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今后,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根據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建成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形成學校發展依靠專業建設,學科發展支撐專業建設的良性局面。為此,要優先建設若干重點學科,發展優勢學科,把提升辦學層次的目標落到實處,增強發展的內涵基礎。
2.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必須堅持學前教育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實踐的需要決定專業建設的水平和走向。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必須以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為基礎,為幼兒園服務,為基礎教育服務,從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獲得辦學資源和發展動力。要處理好高端需要與中低端需要、未來需要與當前需要的關系,立足中端需要和當前需要,著眼高端需要、未來需要,以?平逃秊槠脚_,培養高層次適用型人才,在本區域專業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要認真研究過去辦中師的經驗,反思專業和課程模式,提升辦學層次,立足?茖哟,著眼本科層次,保留中專層次,突破學科建設,不斷適應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
3.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必須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前提!叭恕钡陌l展,既是專業建設的條件,也是專業建設的目的.。要堅持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核心要素,下最大力氣,創造最好條件,引導教師從事專業教學,進行專業研究,成為專業人才,為專業建設提供支撐。要堅持在專業實踐中促進專業發展的理念,面向教學實踐,提高學術要求,豐富學科領域,促進教師專業化。要溝通學校與研究機構、幼兒園的聯系,積極引進社會學術資源、人才資源和教學資源,推進專業教師、研究人員、幼兒教師的角色互動,優化專業建設路徑。
4.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必須體現特色發展的理念。堅持分校發展規劃中關于辦學定位的基本思想,把辦學特色作為增強辦學實力、擴大學校影響的前提。一是突出中、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實踐教學特色,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二是立足社會需要,建立培養和培訓一體化、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一體化、人才培養和課程開發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全方位地為社會實踐服務。三是建立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和辦學資源建設體系。把部分省內外學前教育專家和最好的幼兒園教師聘任過來,作為我校的專業師資,把市內外最好、最有特色的幼兒園作為我校的實踐基地和研究基地,實現教學的開放性。
四、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及規模
(一)培養目標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專業倫理,具備較高情智結構、較強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具備綜合教育素養與全科教學能力的?茖哟蔚膶W前教育師資,以適應學前教育對全科綜合型師資的新需求。
(二)人才規格
1.以“專業倫理”為核心的專業思想教育。形成學生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心,初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良好專業道德和獻身學前教育事業的精神。特別培養 “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鄉村幼兒教師。
2.以“全科綜合”為核心的專業素質培養。形成學生寬廣扎實的文化知識和系統全面的教育理論,并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做到學有所長,適應學前教育師資專業化、幼兒教學全科化的要求,能夠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骨干作用。
3.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專業能力訓練。在正確理解和運用學前教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掌握幼兒教育的基本技能,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備一定的實踐創新能力,就業創業能力,以適應學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4.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專業發展教育。以形成學生自我學習、主動發展、全面提高為出發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與可持續發展。
(三)培養規模
在校生規模達到在2400人左右,增加?普猩鷶,爭取本科層次招生的突破。
五、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主要任務與措施
1.實施全科教學,突出綜合培養特色。貫徹“全科教學,綜合培養”的基本思路,推進“全科化、綜合化、模塊化”精品課程體系建設。
——以“全科”課程支撐學生知識結構的“面”。建立以“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綜合實踐課和活動課程”為主干的課程結構。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專業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構建道德、情感教育體系。加強藝術課程教學,開齊聲樂、鋼琴、舞蹈、美術、手工、體操、禮儀等課程,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表現力。
——以專業理論和技能教學確保學生能力結構的“!。重視幼兒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衛生學、幼兒園管理學等基礎理論的教學,在此基礎上,開設分領域的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情境創設、特殊兒童研究、家庭教育指導、兒童語言訓練等課程。建立技能教學體系,確!叭謨稍挘ó嫞钡挠柧氋|量,加大活動課比例,注重學生的藝術表達、兒童化表達、非語言表達訓練,增強學生的表現力。
——以“語數外一專,音體美一長”引導學生的“趣”。發展學生的愛好特長,使每個學生有各自的“絕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研究性、探究性課程提升學生的“智”。 注重學生的觀察、體驗、概括等心理活動,分年級設置“觀察體驗作業”、“總結反思評價作業”和“小課題長作業”,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高年級開設《學前教育科研》、《幼兒園教學案例研究》課程,對學生進行基礎性的科研創新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實訓和實踐課程強化學生的“能”。建立“學前教育師資實訓中心”平臺,使學生接受系統的專業實訓,形成“觀察感受教學——模仿體驗教學——學習研究教學——實踐實習教學”的實訓體系。同時,設置“蒙臺梭利實訓室”、“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訓室”、“右腦開發實驗室”等專業實訓室,使學生親身經歷和學習專業性較強的教學活動。
2.開設綜合課程。將傳統課程方案中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課程進行整合,開設《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增加有關天文、氣象、自然地理、科學家簡介等知識。將傳統課程方案中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課程進行整合,開設《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綜合課程,將自然地理轉移到《自然科學基礎》中開設,保留人文地理的內容,增加職業道德修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學、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內容。
3.突破課程教材建設瓶頸。以“學科領域—科目—單元”為框架建設課程體系,以學習領域為參照完善課程結構,以“模塊”研制開發為特點推進課程創新,以實訓中心為平臺開發實踐性課程,以實踐(實習)基地為基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針對在職生培養培訓工作單獨編制課程,突出研究性、實踐性,大量引進專家課程、優質課程。加強活動課程,有計劃地引進或開發“教育產品”,增強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建立課程按比例定期淘汰更新制度和“課程建設聯席會議(課程委員會)”機制,大幅度削減陳舊的教學內容,引進先進課程。按“百科全書”模式建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課程,培養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知識面。加強教材建設,把精選教材、研發教材、處理教材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4.強化專業思想教育,適應農村教育需要。我國幼兒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培養農村師資是幼兒教育專業建設的根本任務。在教學中突出培養模式與課程結構的“鄉村屬性”,引導學習了解農村,研究農村教育,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在縣城辦學的地域優勢,在農村幼兒園建立實踐基地,完善與農村幼兒園的聯系渠道,培養“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鄉村教師。
5.引入實訓概念,突破實踐教學瓶頸。我國師范教育始終存在著理論和實踐脫節,限制了師范生為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教學專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學校高標準配置12間教師專業實驗室,著力打造教師實訓平臺,把“實訓”概念引入到課程結構與培養模式之中。新建100所幼兒園作為實踐基地,并追加2周的教育見習和6周的教育實習時間。建立與完善“基本功訓練→專業實訓→教育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見習→模擬實習→責任實習”的實習體制、“感知教學——理解教學——技能統合——形成能力——提升素質”的實訓機制。
6.轉變教學方式,整合利用教育資源。推動以“主動認知”、“問題解決”為主要內容的課堂教學改革,建立“參與式”、“活動式”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終生發展,培養學習興趣。聘任幼教名師“提前介入”教學,建立校外實踐基地,以實踐活動奠基“教育生涯”,整合網絡媒體、自然環境、社區教育和政府資源,建立開放的教育資源體系。實行“雙導師制”,每3~5名實習生配備一位高校教師和一位基地幼兒園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實習。加強學生教具設計能力培養,將語言、數學、藝術、行為訓練、感覺訓練、科學文化知識等教學內容,盡力設計成相應學具或教具,通過內容表達形式的轉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7.強化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學術水平。教師的發展既是專業建設的條件,也是專業建設的目的。堅持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核心要素,下最大力氣,創造最好條件,引導教師從事專業教學,進行專業研究,成為專業人才,為專業建設提供支撐。溝通學校與研究機構、幼兒園的聯系,積極引進社會學術資源、人才資源和教學資源,推進專業教師、研究人員、幼兒教師的角色互動,優化專業建設路徑。整合臨沂大學教育資源,配置專業師資隊伍,優化組合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活動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師資,聘請實習基地園所的優秀教師作為我校兼職活動指導教師,實現師資隊伍的專兼職相結合,通過師資引進、國內外進修等激勵措施,提高學前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8.加強管理,強化政策支撐。加強對試點工作的領導,落實工作目標,實施過程管理,及時總結經驗,加大投入力度,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成立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宏觀組織協調;成立專家指導小組,負責相關咨詢指導;成立改革研究小組,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落實學分制,建立配套評估體系。重視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對活動課的全科指導,采用學分制評估模式,采取全程、多元的評價制度,把學生實習成績作為學生考核的重要內容。
8、成立“學前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規劃、資源調配、師資聘任和專業建設的宏觀管理!拔瘑T會”由三個方面的人員組成:一是學校相關領導、中層干部和專業教師,二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三是大學的專家、幼兒園教師!拔瘑T會”每學年召開2—3次專題會議,研究和批準具體辦學項目、規章制度和課程,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有關措施,對相關管理部門工作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和評價。
設計方案 篇3
《范進中舉》是一堂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我的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的:1、探討小說中的諷刺藝術;2、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協作交流能力;
3、寫作模仿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如何在小說中運用諷刺藝術。(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電教手段:計算機網絡教學,學生和教師在網絡機房進行學習(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探討)
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集體責任感、交流創新能力
課件制作:素材搜集來自互聯網和教學參考資料,DreamWeaver MX制作網絡課件。
使用軟件工具還包括:WORD、ASP、FLASH5.0、FireWork MX、CUTEFTP
(制作:鄧湘云)
教學環境:計算機網絡機房(校園網寬帶接入國際互聯網)
課時安排:2課時
1、創設情境封建科舉制度簡介,作者吳敬梓簡介
2、明確任務
l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手法
l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l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3、協作學習
、偎伎紗栴},形成小組觀點,并用BBS交流。
、谛纬筛髯越Y論作品。
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請仔細看下面的步驟,并按要求一步步進行。
1)、分好三人小組(課前已經完成)
2)、小組成員閱讀《范進中舉》文章中,59自然段。思考: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手法是什么?(討論,把小組的結論寫下來。)
。纠何覀冃〗M認為,
3)、故事欣賞(《范進中舉》的圖片故事)
4)、范進中舉前后有什么變化?胡屠戶又有怎樣的變化?作者用什么寫作手法來體現這種變化的?(閱讀課文,并作出總結,寫下來。)
5)、在自由閱讀資料中任意選擇一篇諷刺小說閱讀,思考:小說中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體現諷刺效果?(學習建議:選擇一篇小說,仔細閱讀,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手法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小組成員討論,并寫下你們的結論。)
教師在網絡課件中列出如下資料:
。秶跽f再來一次》馬克·吐溫(美國)(短篇)
。豆賵霈F形記》節選李寶嘉(清朝)(中篇)
。秷 應》 佚名(現代諷刺小說)(短篇)
。纠何覀冃〗M認為,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
6)、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手法究竟是什么?請做出總結。
7)、創作并討論。模仿并運用小說諷刺手法,小組創作一段諷刺小作品。最后到討論區發布小組結論和作品,和同學們交流。
4、探討交流,給出評價
小組成員在BBS上根據各個小組的發言,評價各個小組的作品。
教師在課堂上給出總結性評價。
課后,根據小組的課堂表現、發言記錄、課件中評價標準給優秀小組鼓勵。
在課堂教學完成以后,根據當時的記錄和回憶,寫下了這篇課堂實錄,做為日后參考和教后反思。
《范進中舉》課堂實錄
。ㄔ趯W習前要做的準備)
1、全班以3人為單位劃分小組,小組實力平均;
每個小組中有三個角色選擇
信息處理員:負責搜集整理所需的資料
信息發布員:負責將小組結論和作品發布到討論區
創意小作者:負責組織語言,寫好小組結論總結和課堂習作。
2、指導學生學習思想和方法:小組成員一起學習,交流協作,對自己和伙伴的學習過程都應該
真負責,積極合作。強調只有以小組為單位達到教學要求才算達到了學習目標。
3、預習課文
實驗課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因為在教學中,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更多可能。為此,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1)為劃分好小組,教師首先要求課代表根據班級同學的情況,平時表現劃分小組,盡力做好能力平衡,因為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討論協作更加實際(如果分組能力不平衡,則會導致課堂上只有少數幾個小組認真完成任務,而其它小組無所事事),而且為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于探索。在小組的代號上也頗費了一點功夫,最后確定了奮進號、挑戰者、探索號、神州號等20多個小組代號。在學習之前,利用心理暗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在進入網絡教室,學習課文之前,對學生的學習思想指導很重要。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學生了解為什么采取這種網絡學習方式。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四位獵人去郊外狩獵,他們來到狩獵區,獵人甲突然興奮的說:看!那里有野鴨!獵人乙是個身手敏捷的好射手,他定睛一看,屏住呼吸,舉槍就射,清脆的槍響過后,一只野鴨墜落在遠處的草地上。此時,獵人丙也帶著獵狗前往那個方向找尋獵物去了,等了一會兒,他帶著剛才射中的野鴨回來了。獵人丁則升起篝火,將野鴨做成了美味的佳肴。正當大伙分享今天的勝利果實的時候,獵人甲突然提出了問題:今天我們四人誰的.功勞最大呢?同學們,你們認為呢?
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各有不同,但都是集中在認可某個獵人的功勞這一答題思路上,經過一番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一位同學提出了特別的想法:四個人功勞一樣大,因為這件事是依靠四個人分工一起完成的。(我認為,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邊聽邊在不斷尋求與其他人不同的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其它同學對這個回答感覺有點意外,小聲議論起來。我暗喜,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教師:很好!同學們,合作交流是現代社會的勞動者不可缺少的能力,它可以讓工作學習更有效率。今天我們就要運用這種能力來幫助大家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ㄟ@堂課,20xx年10月23日上午第一節,課前針對學生進行了充分指導。包括上課過程簡介,操作方法和分組,角色等。課堂上,學生反應較快,大多數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入了討論區,并留言。課堂教學得到了焦亞洲老師的協助。)
上課前,提前5分鐘帶同學們進入教室,按課前分好的小組坐好,告訴同學們課件主頁的地址,簡要介紹了學習界面,開始上課。
教學環境:(網絡機房的基本配備:無盤工作站,學生機60臺,配置:CPU賽揚1G,內存128M,整合主板。網絡是星形拓撲結構,學生機自帶100M網卡,教師服務器一臺,WEB服務器一臺,網絡機房寬帶接入英特網。這樣的硬件設備保證了網絡課件的正常運行和網絡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創設情景,課堂導入:
小說是人類社會的百科全書,讀小說不僅能使人得到藝術享受,而且從中得到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感悟。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長篇諷刺小說。這部小說的語言有著典型的諷刺藝術特點。
這節課,同學們就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揭開小說諷刺藝術的神秘面紗。在這,你不僅是學生,也是一位小小鑒賞家,或者一位創意寫手,也可能是一個信息搜集、處理的行家。希望大家和自己所在的小組伙伴作為一個整體團隊,通過合作來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讓我們開始吧!
課堂情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瀏覽課件頁面。由于課前做了分工,小組能力水平較平均(學習能力、信息能力),此時每個小組都能在信息搜集員的操作下開始閱讀、瀏覽課件內容。
教師此時應該注意要求學生按步驟開展學習即可。
三、聚焦任務,指導學習
1、確定主題:通過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本課主題探討小說諷刺藝術。
2、明確課堂上要完成的三個任務:
l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手法
l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l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3、簡要介紹學習過程中要用到的軟件工具。
四、循序漸進,交流協作
同學們在瀏覽完前兩個內容基礎上,按照這一過程中的學習步驟,進行學習交流。
三人小組根據學習步驟中提出的幾個問題,成員之間討論交流,并將小組的結論用電腦記錄下來(輸入TXT文本)。在網絡課件中教師已經給出了一些網上資源,供學生查閱。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與問題有關的資料。
教師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可以到各個小組的身邊,指導學生討論或者檢查學習情況。課堂教學情況從表面看有些無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學生統一聽課,而此時,學生分組學習,分組討論)。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是在閱讀、思考、交流。
課堂學生情況:學生在課堂中分小組學習,各個小組成員之間會有交流討論,而且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度會有不同。各個學習小組會將自己已經討論出的結論發布在BBS上,供教師和其它小組閱讀評價。
教師課堂指導:可在課堂上走入各個小組中,指導學生,也可以在BBS上對學生的回答結論點評,同時可將言之有理的小組結論推薦給同學們閱讀評價(用BBS留言簿)。同時針對小組學習中碰到的普遍問題,在課堂上給出有益的指導。
五、模仿創作,評價探討
學生在明確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手法以后,運用對比、夸張來創作一段諷刺小作品。
這一過程中,學生將當堂創作,并將作品發布到BBS上,各個小組和老師會對作品做出自己的評價。
在這種探討交流的氣氛中,學生敢想,敢寫,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最后,更據各個小組的表現,各組成員將按照評價標準里的內容給自己小組打分。
教師也會在課后按照課堂表現情況和發言記錄,給予表現出色的小組以獎勵。
教后反思、值得注意:
1、閱讀速度與課堂適應能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平衡,日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
2、學生的合作能力要培養。
強調團隊合作;計算機是工具,學習工具;在協作學習的7個步驟中,有難度的可以先到討論區交流,然后一邊討論一邊完成后面的任務;蛘呦蚶蠋熣埱笾笇。
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簡介】
《想別人沒有想到的》這篇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看誰駱駝畫得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同時也形象生動地突現了本組教材“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的專題。
二、【學情介紹】
本班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從字、詞、句三個方面進行預習的好習慣,并且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也能在字、詞、句、段、篇等各方面對課文進行簡單的質疑。初步掌握了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點語句表達比較淺顯的個人體會。但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課外閱讀量太少。
三、【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3、以讀引讀: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課外讀一些歷史故事。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課文內容。
。2)積累文中四字詞語,理解體會畫師說的那段話。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誦讀品味,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五、【教學重難點】
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3)制作課件PPT
。玻畬W生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生教學活動 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牐 1、 故事(心靈燭光)導入 (PPT)
2、 順勢提問揭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讀法
3、 就課題質疑(預設:別人沒想到的是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事?),相機板書在黑板右側
4分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主動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ㄗx—思) 1、初步檢查預習:召集;多音字:禁,曲,數
2、根據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3、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老師巡查,點拔,學生齊讀)(PPT)
7分鐘 放手讓學生自學,練習默讀;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填補式地概括全文大意
三、細讀課文,直奔重點
。〒堋恚
順勢銜接:小徒弟為什么贏得了畫師稱贊?
A、找出三個徒弟畫駱駝的句子和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積累四字詞語和近義詞。(根據《全程學練考》設計這一環節)
B、分組討論:畫師說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自由說原因
13分鐘 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結合課后作業積累詞語;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解決學習重點
四、升華主題,突破難點
。ɡ怼颍 畫師是怎樣稱贊小徒弟的畫的?
1、 抓住關鍵詞句誦讀最后兩段,深入體會。
2、 理解“連綿起伏,若隱若現,恍然大悟”詞語和最后一個反問句: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6分鐘 誦讀體會,
突破難點
五、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P46頁的學習伙伴說說你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哪些事?(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或者說說你自己讀過的類似故事,并且講述自己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引讀《買櫝還珠》。
3、教師推薦書籍。 9分鐘 以讀引讀(結合學!白x歷史故事,評書香少年”指導學生閱讀歷史故事)
六、總結
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1分鐘
七、作業布置
。1)《全程式學練考》第12課
。2)閱讀“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歷史故事,簡寫讀后感(閱讀評價表)
。3)想一想,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完成課文中老師的考題(3號本)
。4)按要求預習第10課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16
[經典]設計方案09-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精選)設計方案09-10
設計方案03-16
設計方案03-18
設計方案03-13
設計方案03-31
設計方案03-29
設計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