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時間:2024-10-22 17:35:32 生產/加工/制造 我要投稿

    [經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面對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

      一、組織機構

      寨根鄉汛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綜合指揮、指導、協調、處理汛期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的應急救援工作。

      指揮長:xxx。

      指揮:xxx。

      成員:xxx。

      下設三個工作組

      1、業務組:xxx。

      2、現場組:xxx。

      3、綜合組:xxx。

      二、工作組職責

      1、綜合組:負責事故應急處理的綜合協調、調度工作;負責協調施救和后勤保障工作;負責向縣政府、縣安監局報告事故進展情況;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文檔備案工作。

      2、現場組:統一指揮、協調現場施救、醫療救護、應急處置等。

      3、業務組:制定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專業技術應急方案等。

      三、工作要求

     。ㄒ唬┰谑鹿拾l生第一時間,所在村必須立即向鄉政府報告。

     。ǘ┦鹿拾l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迅速采取措施,封閉并保護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ㄈ⿷本仍畷r效內,各村主要負責人和鄉機關干部、鄉直部門負責人及所有工作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工具暢通。

     。ㄋ模┼l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第一時間按程序向縣政府和縣安監局報告的同時,迅速組織救援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2

      為提高我市對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緊急處置的能力,建立健全應對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的應急反應機制,規范我市開展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應急處理措施,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各類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品質量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和負面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和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樹立我市質監工作的良好形象。

      第二條

      本預案所稱的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是指在市范圍內產品質量問題嚴重而引起新密市政府、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關注的下列特定產品質量突發及重大事件:

     。ㄒ唬┰斐苫蛭<叭嗣袢罕娚眢w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突發及重大事件;

     。ǘ┍恢醒、省、市級新聞媒體曝光的突發事件;

     。ㄈ﹫谭ㄊ茏杌虮┝狗ㄔ斐扇藛T傷亡;

     。ㄋ模┲醒腩I導,質檢總局、省、市領導作出重要批示的重大事件;

     。ㄎ澹┢渌深A見會造成嚴重后果的突發及重大事件。

      第三條

      根據突發及重大事件的危害和影響程度,分特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級別,具體內容是:

     。ㄒ唬┨卮笫录,是指突然發生的事件影響重大,因假冒偽劣產品已造成人員中毒或死亡,需立即向市政府和市局報告,由省、市局組織協調處置的突發事件。

     。ǘ┲卮笫录,是指假冒偽劣產品被中央新聞媒體曝光;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國家質檢總局、市質監局領導做出重要批示的事件;假冒偽劣產品已經給人民群眾造成重大損失;假冒偽劣貨值在50萬元以上,由省、市局組織協調處置的'事件。

     。ㄈ┹^大事件,是指假冒偽劣產品被省級新聞媒體曝光;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市局領導做出重要批示的事件;假冒偽劣產品已給人民群眾造成一定損失,產生不良后果,或假冒偽劣貨值在20—50萬元,由市局組織力量處置的事件。

     。ㄋ模┮话闶录,是假冒偽劣產品已給人民群眾造成輕微損失、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假冒偽劣貨值在20萬元以下需立即向市局報告的事件,由我局組織力量處置的事件。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3

      1、為了在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搶救人民生命和財產,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做好事故發生后的各項應急處理工作,根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2、本預案所指安全事故包括:

     、、火災事故

     、、高空墜落事故

     、、觸電事故

     、、機械傷害事故

     、、物體打擊事故

     、、施工現場坍塌事故

     、、食物中毒事故

     、、其它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的具體標準,參照《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3號令)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國務院75號令)等國家有關規定。

      3、本項目的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揮項目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

      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 (項目經理)

      副組長:

      成員:

      4、根據事故性質、分類和救援工作需要,在領導小組指揮下工作。

      5、事故應包括處理及有關職責分工

     、、組長:負責事故處理中的.重大決策和全面指揮。

     、、副組長:協助總指揮工作,負責指揮,協調各有關單位人員的具體行動,實施決策。

     、、小組成員:協助正、副總指揮工作負責研究特大事故應急處理問題。分析評估預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事故處理: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按需要負責恢復或關停被損壞的道路、房屋、給排水及其它設備,負責人員疏散和安置,研究落實應急措施并提供后勤保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搶險工作。

      6、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上報。并組織力量搶險,保護要害部位,維護社會治安,防止事故擴大,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7、事故(險情)報告應包括的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時間、地點;事故單位行業類型、經濟類型、承建工程情況;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搶險處理的進展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有關事宜;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8、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有效地防范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貴州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指的安全生產事故,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導致原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活動)暫時中止或永遠終止的意外事件。

      第三條本預案中的安全生產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第四條本預案適用于我縣交通運輸行業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的應急教授和處置工作。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物資經費、處置力量等各項應急措施的準備工作,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五條20xx年安全生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局長。

      副組長: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局長、分管相關生產業務的副局長、局屬各中心負責人。

      成員:各股室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監督股。由安全監督股股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第六條安全生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ㄒ唬└鶕〗煌ㄟ\輸廳、市交通運輸局、縣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審定交通運輸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其相關政策、規劃,負責監督管理全局交通運輸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貫徹落實。

     。ǘQ定啟動和終止道真縣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和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工作。

     。ㄈ└鶕枰,會同縣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和落實道真縣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的聯合行動方案,并監督應急預案的實施。

     。ㄋ模┊敯踩a事故現場由縣政府應急機構統一指揮時,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服從現場指令,執行相應的應急行動;當安全生產事故由局屬單位負責處置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局屬單位應急機構的請求,進行相應的應急指導或協調工作。

     。ㄎ澹┴撠熗话l安全生產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審定應急經費預算,統一調配人、財、物和其他資源。

     。┏男泻寐氊熞幏兑笸,積極配合和協調縣政府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妥善、高效地處理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

     。ㄆ撸┢渌嚓P重大事項。

      第七條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ㄒ唬┙M織起草、落實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的政策、措施。

     。ǘ┙M織起草、修訂與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相關的應急預案。

     。ㄈ┲笇Ь謱賳挝话踩a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

     。ㄋ模┙M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宣傳、培訓、演習。

     。ㄎ澹┚幹颇甓葢惫ぷ鹘涃M預算草案。

     。┴撠熑粘惫ぷ髦杏嘘P信息的收集與處理。

      第八條局屬各中心職責

      組織或參與所管轄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按規定參加事故原因調查和處理工作。

      第九條局屬相關股室職責

     。ㄒ唬┚C合辦公室:會同局相關股室協調交通行業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處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ǘ┌踩O督股:負責參與應急救援相關的工作規劃和計劃,參與協調交通行業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工作。

     。ㄈ┱叻ㄒ幑桑簠f調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實施規范的制訂和負責送審報批工作。

     。ㄋ模┕こ坦、養護股:參與交通建設施工、公路養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和事故責任的調查與處理工作。

     。ㄎ澹┴攧展桑贺撠煈本仍涃M的投入,協助辦綜合公室做好后勤保障。

      第十條交通運輸行業生產經營單位職責

      參與本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責任調查工作;根據需要,對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車輛、設備、人員、物資和技術支持。

      第三章事故報告機制

      第十一條事故報告

     。ㄒ唬┦鹿蕡蟾娉绦

      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要立即撥打110報警,并向生產經營單位報告,生產經營單位在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報告道真縣交通運輸局,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同時,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險源,搶救受傷人員。積極開展現場自救、互救行動。

      事故發生在異地的,事故單位和有關部門獲知事故發生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及時向當地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和有關部門了解前期情況,協助當地開展應急救援處置行動和后期工作事宜。

     。ǘ﹫蟾娴膬热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發生的經過、人員傷亡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情況、天氣情況、道路狀況等環境情況。

      2.事故及險情的控制、已經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事故險情報告單位、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3.如是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當報送事故車輛的類型、車況、核定座(噸)位數、實載人(噸)數、經營線路、始發情況、貨物名稱及駕駛員的從業資格等情況。

      4.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報告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

      5.道真縣交通運輸局接到報告后,立即向縣人民政府報告事故情況。

      第十二條現場保護

      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救援單位及其有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疏通救援通路、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妥善保存現場的重要痕跡及其他物證等。

      第十三條應急響應

     。ㄒ唬┰诮拥缴a經營單位的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和應急組織機構,并立即安排單位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應按照規定要求及時趕赴事故現場參加應急救援處置工作。同時安排部署好應急值守和事故信息的報送工作。

     。ǘ┦鹿尸F場如遇國家或縣政府統一指揮時,局應急機構要與相關單位派出的應急救援處置人員要密切配合、服從統一領導,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救援。組織領導要與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保持聯系,傳達指令,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有關信息。

      第十四條指揮與協調

      縣交通運輸局要根據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協調工作。在接到各級政府或上級事故信息的指揮命令后,按有關規定及時派出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預案和處置規程,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共同實施事故救援和緊急處置行動。

     。ㄒ唬﹤鬟_縣政府和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對應急救援工作的指示、要求。

     。ǘ﹨f調、配合、指揮分管行業事故應急救援處置行動。并與發生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現場應急力量及各有關單位保持聯系,及時掌握事故動態。

     。ㄈ┘皶r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情況和動態,并通報相關單位和部門。

     。ㄋ模└鶕鹿拾l生的情況,制定交通運輸行業事故應急救援處置行動的實施方案。

     。ㄎ澹┱{集運輸行業的運輸力量,做好應急處置人員、物資及撤離人員緊急運輸工作。

     。┡浜嫌嘘P部門共同做好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

      第十五條救助

     。ㄒ唬┊數缆愤\輸安全生產事故現場所在地應急救援處置力量無法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可能導致重大社會災害,或事故影響區域范圍擴大的,要按規定通過事發地政府請求有關部門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ǘ┍匾獣r,可以請求政府征調社會力量參與事故應急救援處置行動。有關單位和個人,出于人道主義精神或應急事故單位的請求,經事故救援現場指揮部的同意,可以參加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行動。

      第十六條新聞報道

      事故發生后,各有關單位和個人要從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客觀公正地做好事故信息報道工作。

      第十七條應急結束

      安全生產事故的危害已經停止,傷亡人員、被困人員已經救出并得到妥善救治和基本安置,無次生、衍生、耦發災害發生,經負責處置的應急機構現場檢查,由縣人民政府決定結束應急行動,終止實施相關預案,應急救援撤離現場。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八條預案管理和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發生變化或人員工作變動,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或出現新的情況,各有關單位應將發現的問題和改進意見及時報縣交通運輸局。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各成員,因工作變動等原因,接任人自然為責任人,因特殊原因未達指揮崗位時,應按本預案規定的崗位順序自動替補人員承擔責任。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5

      一、總則

      1、目的:

      為規范安徽天洋藥業有限公司軟袋車間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提高處置安全生產事故能力,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地實施應急救援,保障職工的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依據: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預案適用于軟袋車間所發生的火災事故、觸電事故和機械傷害事故應對工作。

      4、應急工作原則

      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焖俜磻,協調統一。

      二、危害分析

      1、概況:

      軟袋車間坐落于天洋藥業有限公司中部,東邊是提取車間,南邊毗鄰倉庫,西邊是外用藥車間,北邊為為公司預留用地,車間面積1428㎡,其中凈化面積395㎡,一般區面積920㎡,車間各房間全部用彩鋼板吊頂、隔斷。車間安全出口三處,車間主要從事大容量注射劑的生產,車間正常運營,人員最多50人,其中管理人員8人,安全負責人1人。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車間內有低壓配電柜,制袋灌封間、濃配間、稀配間、精制間、滅菌間,如果出現人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出現機械傷害、蒸汽或注射用水燙傷、觸電等事故。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根據車間實際情況,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應急處理可能發生火災、機械傷害、燙傷、觸電等事故。

      1、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及職責:

      組長:應允強

      副組長:黃伏才

      成員:薛春中、朱春林、丁春俊、張殿兵、盧春青、李正亮

      職責:

     、沤邮苌霞壊块T、當地政府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并落實指令。

     、平M織本車間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

     、墙M織制定本車間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蓉撠煴拒囬g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先期處理和善后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6

      為了保證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工安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目的:

      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現場應急救援機構: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分管副總經理、值班長、公司辦、安監部。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

      事故報告程序: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事故崗位人員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向分管負責人匯報,必要時越級向公司總經理報告。

      一、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

      二、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

      三、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負責指揮調動公司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四、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調查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在關人員未受到教育放過。

      五、要求事故責任單位對于事故的調查處理報告,必須按公司規定的時間(72小時內)報告公司安監部,不得隨意拖延和瞞報,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

      六、公司安監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的調查,公司辦做好傷員醫療及善后工作處理,事故單位抓緊做好恢復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7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水利水電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4、《水利工程建設重大質量與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二、工程概況

      龍湖4號出口河道工程位于鄭州市城區的東北部—鄭東新區,中州大道以東、107國道輔道以西。龍湖4號出口河道首端連接龍湖4號出口閘,末端與已治理的魏河河道連接,長度約1.7km,設計水面寬度約90m左右,工程總投資約4000萬元,計劃總工期4個月。

      三、本工程可能發生的嚴重事故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水利工程施工活動具有以下特點:產品的固定性;產品的多樣性;產品的流動性;水利工程生產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施工生產的條件差異大,可變因素多;生產周期長、露天作業多、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大;手工操作,勞動繁重,體力消耗大。由于這些特點,給施工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水利工程行業屬危險性行業。施工現場一旦因疏于管理、技術缺陷或人為因素,容易發生各種生產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鄰近作業人員,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

      1、物體打擊、機械和起重傷害

      主要包括河堤碾壓過程中碾壓機械碾空墜落、挖掘機轉動機臂過程中碰撞其它機械設備或人員等。

      2、施工場地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3、觸電事故

      主要包括潛水泵抽水過程中電纜漏電而造成人員傷亡、電纜線接頭沒接好、非專業人員操作電器等。

      4、石塊滾落事故

      主要指4號閘閘前閘后漿砌石施工過程中的石塊從高處滾落砸傷施工人員等。

      四、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措施

      1、設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建立相應人員單位責任

      1.1、總指揮:由分管安全生產的總工程師或分管施工生產的副總經理任總指揮,全面負責指揮、協調公司性的緊急事態處理和救援工作,以及緊急事態平息后迅速恢復施工生產的工作;有權調動一切相關人員和相關設施設備;有權做出放棄相關設施設備的救援;有權做出停止施工作業進行疏散的決定。

      1.2、副總指揮:由公司技術質量安全部經理(副經理)、工程管理部經理(副經理)和直屬分公司經理任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緊急事態的具體處理工作;提出應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提供解決事故所需的技術支持;保持與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指揮的直接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行動;定期組織檢查各在建工程項目部應急反應組織和準備狀態。

      1.3、項目部經理,負責現場指揮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實施營救遇難人員及搶險部署安排。隨時監控事態的出現、演變和發展過程,組織應急救援工作,并及時向指揮中心報告,由指揮中心及時通知相關方;負責組織訓練項目部兼職的專業性救援隊伍,在出現緊急事態時,實施救援工作。

      1.4、項目部副經理,負責組織訓練項目部兼職的消防隊伍,當緊急事態火災險情發生時,及時帶領隊伍到現場進行撲救,并負責組織人員疏散和安排現場警戒;當火災超出自救能力時,應及時向社會消防部門報警求助,并派人到廠門等候,將社會消防車輛引入事故現場。如災害可能波及相鄰周邊的社會相關單位或居民時,應及時向項目經理和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并協助報告政府有關部門和配合疏散、救援等工作。

      1.5、項目部總工程師,協助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和項目經理處理事故,提出應急救援技術措施建議;負責緊急事態處理的內外聯絡,及時傳達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命令,同時做好和上級的聯系與協調工作;及時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動態。

      1.6、項目部專(兼)職安全員,根據應急事態的性質、大小,首先報告項目經理和項目主管分公司經理、公司技術質量安全部、工程管理部;對搶救工作和進入現場人員進行有效的控制、監督,負責做好現場安全警戒和保衛工作。

      1.7、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負責人,提供現場設備、施工機械等有關資料,根據事故性質,為指揮中心提出事故搶救建議和提供搶救所需的設備、材料,并迅速運往現場。

      1.8、項目部綜合部門負責人,負責搶救中的物資后勤服務工作,及時提供救援器材,組織事故救護車輛的使用,通知醫院做好傷員的救護工作;提供搶險救護全過程所需的各種車輛,負責事故救護中的有關接待工作。

      1.9、項目部全體職工,在現場項目經理的統一指揮下,隨時奔赴緊急事態現場,有序地進行項目自救和相關人員的疏散工作。

      2、設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

      2.1、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地點設在項目經理部辦公室。由項目經理兼辦公室主任,當緊急事態出現,依據可能波及的范圍,及時通知相關人員準時進入中心各司其職。

      2.2、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配備以下設施及資料:滿足應急救援行動的內、外通訊設備;辦公室相關人員的個人防護設備、設施;專門編制內外部聯絡一覽表(相關人員的名單、地址、聯絡方式、電話號碼及外部相關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的電話號碼等);應急照明光源;現場平面布置圖,示意圖應標明重大危險源及相關要害部位的位置;安全設施存放點,消防器材、水源等應急資源位置,緊急救援進出口和疏散人員集合點等。

      3、應急報警有與內、外部機構聯絡方式及步驟

      應急報警由應急上報、內部應急報警、外部應急報警和上級匯報四部分組成。其形式為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

      3.1、應急上報

      當緊急事態出現,第一時間報告項目經理部施工現場負責人,施工現場負責人通過危險辨識,決定是否立即向公司總部報告。當緊急事態出現而沒有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僅在施工現場范圍內報警;當緊急事態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應同時在現場報警和向公司總部報告。

      3.2、內部應急報警

      當緊急事態出現,由項目部確定報警方式,向施工現場發出應急反應警報,通知項目部有關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當現場電源切斷時,用對講機、手提電喇叭巡回呼叫報警;當災害可能波及周邊相鄰單位時,由項目部負責向有關單位報警,通知相關人員進入緊急救援狀態。

      3.3、外部應急報警

      當緊急事態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在內部報警的同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按應急救援總指揮的部署,迅速直接或通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向社會公共救援組織報警求助,包括社會救援中心、消防、保安、環保、安全監察、醫院、政府相關部門及救援物資的供應商等。除上述規定了的對外聯絡渠道外,其他部門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在需要時及時進行外部報警或聯絡。

      3.4、上級匯報

      當工程建設項目發生的事態演變為重大事故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按照建設部第3號令《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或地方政府事故上報規定和行業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向公司負責人和上級相關主管部門匯報,包括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安全監督部門、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地方工會等部門。

      3.5、內部報警或聯絡

      在工作時間內發生緊急事態,利用現場內公用電話、對講機、移動電話等進行報警或聯絡;在夜間及節假日期間發生緊急事態,指揮中心辦公室逐個同相關人員約定其聯絡方式,并存入指揮中心備用,保證上述人員及時準確地到達各自崗位。

      五、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

      1、緊急應對災害事件

      當工地發生傷害、火災、爆炸、中毒等事件時,最先發現事件的人員應視發生情況的嚴重程度做出恰當處理。當事件可以消除或控制時,應立即撲救;當事件已無法由發現者自行撲救時,應大聲呼叫,將信息準確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部人員、應急救援組成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

      2、及時掌握現場情況

      接到呼救信息,不論事故現場何種局面,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人應及時掌握事故發生時間與地點;事故的種類、程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現場傷亡情況,現場人員是否已安全撤離;火災與爆炸是否伴隨,這種伴隨的可能性;事故危機現場周邊區域的可能性等。

      3、報告與報警

      當緊急事態出現,項目部應立即向施工現場發生應急反應警報,通知項目部有關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進入應急反應狀態;當災情不能控制時,在組織救援的同時,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應根據掌握的事故基本情況,在正確判明事故的發展趨勢后,立即向工程所在區域的社會公共應急救援中心、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報告和報警。報警時,應交待清楚事故發生的詳細地點、災情規模、損傷情況、被困人員等,并留下報警人姓名、單位。急救中心電話為:120,火警電話為119。

      4、項目自救

      現場應急救援辦公室在報告、報警的同時,應根據事故類別,積極組織現場救援人員自行撲救。這些救護人員,要具有嫻熟的'現場自治技能,他們能對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與起重撞擊、火災、中毒等各類事故傷害人員,進行現場脫險搶救,緊急醫療救護,達到避免、減少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目的。

      5、人員緊急疏散與撤離

      當災情不能控制,并進一步擴大時,由應急救援總指揮下達應急疏散指令,現場指揮應立即組織發出所有人員按逃生路線迅速撤離的警報,F場救援人員按要求關閉正在操作的電氣設備,盡快有秩序地疏散場內人員、車輛至安全區域指定集合點;并加強警戒,保護好現金等貴重物資,搶救受傷人員;供應小組做好物資保障工作。在發現有人員受傷時,先判斷環境的安全性再進行求助;在指定地點集中后,由授權人員統計應到人數,并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是否存在員工滯留危險區域等情況;全體人員在指定集中地點停留,直至警報解除。當事故發展趨勢影響到施工場所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通知所在區政府和居民委員會,由他們下達周邊群眾疏散警報,現場應急救援人員要協助區政府和居民委員會做好人員疏散與撤離。

      6、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由事故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兩部分構成。

      6.1、警戒

      事故發生后,對場區周邊必須警戒隔離。其任務和作用是: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現場人員的安全等。

      6.2、交通管制

      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交警部門,對事故發生地的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為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

      7、配合社會救援組織

      搶救當社會救援組織到來后,項目部人員應在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領導下,積極配合社會救援組織繼續進行搶救,同時,迅速有序地組織現場人員和重要物資安全疏散、迅速撤離。在搶救完傷亡人員和消除災情后,應及時清理事故現場,以疏通交通道路、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用電線路損壞時,應及時搶修,盡快恢復通電。

      8、緊急事態的進一步處理

      緊急事態平息穩定后,及時組織事故檢查,收集物證人證,清理清潔現場,防止二次事故發生,準備恢復施工生產。同時,按有關要求搶修被燒壞或被砸壞的設備和物資,對于無法恢復的,應按報廢處理。

      9、事故追查分析

      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故調查、分析、處理制度的要求,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做好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落實責任,并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防范措施。

      六、應急救援物資的準備與貯存六、應急救援物資的準備與貯存

      1、水源

      若發生火災,則燃燒區域水蒸氣達到35%可使燃燒窒息終止。水能沖淡有害氣體的濃度,降低燃燒溫度,同時,施工區域及周邊水源的壓力、流量必須滿足消防的需要。

      2、消防系統

      包括貯存、使用裝有足量的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便攜式滅火器。

      3、內外通信聯絡設備

      具有優先切換功能,在緊急狀態時,能迅速聯絡到相關人員和相關部門、單位。如:對講機、移動電話、電話、傳真機等。

      4、交通工具

      滿足救援物資、人員疏散的需要。如汽車等。

      5、照明設備

      在無電源的情況下,以滿足緊急救援、指揮工作的需要。選擇照明工具,應考慮其安全性能,如防爆型電筒等。

      6、個人防護裝備

      緊急救援中必須的個人用品,如防毒面具、防護服、手套、靴子和呼吸保護裝置等用品。

      7、專用設備

      專業救援必用的設備和設施,如:輸水裝置、軟管、噴頭、重物提升設備,應急電力設備、醫用急救箱等。

      上述物資設備,必須用文件形式規定專人定位保管,定時檢查維修。

      七、培訓與演練

      應急救援人員來自各自的生產崗位,缺乏處理應急狀態下的相關知識和技術。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需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應急救援培訓、訓練與演習。

      1、培訓

      1.1、培訓目的

      應加強對應急行動所有有關人員進行應急處理技術、救護知識、消防知識、個人防護及避難逃生知識、以及各類救援設備、設施的操作、使用知識的培訓。應急救援組成成員要了解本預案的基本要求,并掌握應急狀態下的一般應急救援技能。

      1.2、培訓時間

      應根據在建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安排好應急救援培訓工作,一般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確,F場有關人員得到應有的培訓;對于新加入的人員應及時組織培訓。

      1.3、培訓的內容

      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有滅火步驟的訓練;個人的防護措施;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辨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

      2、演練

      2.1、演練的目的

      應急救援訓練與學習是檢測培訓效果和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測試應急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保證所制定的應急預案和程序有效性;測試現有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等的最佳方法。同時,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2.2、演練的時間

      應確保以上應急救援預案公司總部有關人員每年演練一次,在建工程項目部開工后演練一次,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確保演練的有效性,并認真做好記錄。

      3、預案的修訂

      應定期對本預案進行評審、更新,以保持預案的有效性。每次演練結束后,應及時總結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演練中發現預案中某些方面存在不妥的地方,應在專家的指導下作必要的修訂與補充。修訂后的預案,要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8

      為認真做好我區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事故應急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定》、《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制訂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恪守安全紅線,筑牢安全防線,強化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扎實做好安全防范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應對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的快速反應、全力搶救、妥善處理的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本預案適用于我區范圍內處置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所采取的應急保障行動和措施。

     。ㄒ唬┮匀藶楸,安全優先

      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優先”的原則。在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和實施救援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把遇險人員、受威脅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及時進行救援處理”和“減輕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兩個事故損失控制的關鍵點,把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ǘ┙y一領導,分級負責

      堅持現場指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原則。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區交通運輸局及時安排屬地交通運輸所按照處置車輛交通事故中的職責分工和權限,根據車輛交通事故的性質、影響程度和安全責任,按照分級負責、協調有序、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開展道路運輸應急救援、處置和善后工作。

     。ㄈ╊A防為主,常備不懈

      堅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應急處置與預防工作相結合,科學規劃、全面防范、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嚴格落實預防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的各項措施。

     。ㄋ模┛焖俜磻,處置得當

      堅持防止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多方聯動、快速響應,建立應對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的快速反應處置機制,快速、及時、得當處置車輛交通事故。

     。ㄎ澹┮婪ㄐ姓,合法處置

      實施道路運輸應急保障措施時,征集、調用相關物資、車輛,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辦事。各單位應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服從統一指揮,保障救援物資供給和車輛調度。

      三、指揮組織體系

      各交通運輸所在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統一指揮下建立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指揮組織。

     。ㄒ唬⿷碧幹妙I導小組

      組長:李傳國。

      副組長:張大偉、劉昕、章連彬、王祥安、朱軍、葛雷、戴有苗

      成員:運管所機關股室負責人

     。ǘ⿷碧幹妙I導小組職責

      統一領導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制定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預案演練,負責參加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搶救和調查,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負責區交通運輸局交辦的應急救援其他事項。

      道路運輸事故發生后,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和其他成員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和協調進場施救。

     。ㄈ┈F場應急處置機構

      道路運輸事故發生后,根據道路運輸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和應急救援行動的需要,設立現場救援指揮部。參與現場應急處置行動的相關部門和單位,在現場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

      四、事故分級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ㄒ唬┨貏e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ǘ┲卮笫鹿,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ㄈ┹^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ㄋ模┮话闶鹿,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五、事故報告

     。ㄒ唬﹫蟾娉绦蚣耙。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及時向交通運輸局報告。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交通運輸局或者區安監局報告。

     。ǘ﹫蟾鎯热。報告的內容包括:基本情況、簡要經過、經濟損失估計、原因判斷、控制情況、相關情況和報告聯系等。

      1.基本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的單位或車輛牌號(設施名稱)、涉及人員、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

      2.簡要經過。事故及險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車輛毀壞情況;

      3.經濟損失估計。事故及險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4.原因判斷。事故及險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5.控制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后已經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處置以及事故控制情況;

      6.相關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問題,如車型、車況、核定人(噸)數、實載人(噸)數、經營線路和貨物名稱等;

      7.報告聯系。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

      8.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六、應急預案啟動條件

      我區范圍內道路運輸車輛發生突發道路運輸事故,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發生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道路運輸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其負責人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七、應急救援結束處置

     。ㄒ唬┚仍蜕坪筇幚。及時開展對事故中傷亡人員的救治和事故善后處理工作,對緊急調集、租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規定給予補償,及時會同保險公司開展道路運輸事故理賠工作。

     。ǘ┦鹿收{查。積極組織自查并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工作。事故調查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查、處理,依據有關標準對事故損失作出評估,對責任人員做出處理,對道路運輸事故中所暴露的有關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修訂完善預案,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八、應急保障體系

     。ㄒ唬⿷碧幹脤I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完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管理機制,落實應急處置專業人員,并加強對應急處置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教育培訓。

     。ǘ┙⒔∪珣辟Y金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實應急處置專項預備金制度,將應急機制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務預算,支持應急機制建設和保障應急處置工作。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所需的經費。充分發揮保險在經濟補償、恢復重建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

     。ㄈ┘訌娡ㄓ嵭畔蟾。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加強對突發道路運輸事故有關信息的收集、風險分析判斷和持續監測。建立準確、及時、快速的突發事件監測、預測和預警工作機制。公布應急救援處置領導小組成員電話,保證準確、及時報送信息,不得瞞報、遲報和謊報。信息的發布要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九、預案演練

      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小組應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編制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的課題、隊伍、內容、范圍、組織、評估和總結等。演練要從實戰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深入發動和依靠職工,普及運輸安全知識和技能。

      十、獎勵與責任

     。ㄒ唬┛偨Y評估。道路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小組對應急行動結果、職責履行、組織、行動、平時準備和應急預案可行性及需完善、補充的項目等情況進行評估,并做好有關統計、匯總工作。

     。ǘ┍碚锚剟。對在實施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中反應迅速、表現突出、處置果斷、決策正確的部門和個人,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ㄈ┴熑巫肪。因玩忽職守、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9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縣安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縣安委的要求,規范和強化我局對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管理,進一步提高我局保障生產安全和處置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損害和影響,保障我局干部職工的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組織機構

      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瀘溪縣農業局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事件領導小組。

      三、分類與分級

      本預案所稱的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嚴重社會危害,危及本地區安全生產的緊急事件。

      安全生產事故按其性質和嚴重程度、傷亡人數、財產損失等因素,分為三級:Ⅰ級(特大)、Ⅱ級(重大)、Ⅲ級(一般)

      四、預測與預警

      農業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注意收集在本局可能會造成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對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建立農業局安全工作管理體系

      以局辦公室牽頭,局屬各二級機構及鄉鎮農技站各做為一個安全責任區,分化多個安全責任區,每個負責人為責任區第一責任人。

      2、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制度

      一是召開安全工作專題調度會,就安全生產工作的某一個專題,如防火工作、危險源排查工作等進行工作調度;二是領導小組不定期就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對未來的安全工作進行安排和布置。

      3、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檔案

      安全生產工作檔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安全工作的組織機構和責任分工;二是各種規章制度和文件;三是對重點安全隱患單位的排查、整改、復查、上報的記錄;四是與二級機構簽訂的“安全生產責任狀”;五是安全工作會議的會議記錄和各種安全宣傳工作的活動記錄。

      4、建立地區安全檢查、督查工作機制

      預防安全生產事故、排除安全生產隱患,首先要以日常檢查為主。建立以安全責任區為單位的自查、互查和抽查的工作機制。責任區第一責任人負責本單位的安全檢查工作,定期對單位進行安全檢查。領導小組還要定期組織各個責任區的第一責任人進行互查,不定期組織人員對某個責任區的'單位進行抽查。

      5、加大對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

      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是一項重點的工作。要加大對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和安全演練活動。

      6、制定信息上報制度

      農業局要綜合分析可能引發的各類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預測預警信息并及時上報。加強值班和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配備兼職值班人員和監測人員,加強應急值班和信息報告。

      農業局在確認可能引發某類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預警信息后,要根據制定的應急預案及時開展部署,迅速通知各相關二級機構采取行動,防止事件的發生或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預測將有較大以上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時,農業局應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趨勢,根據事件的發展狀況和嚴重程度,快速將動態信息報告縣安委及相關單位。信息報告應及時、準確、規范。

      五、處置與響應

      1、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農業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控制事態,組織搶險救援的同時,及時匯總相關信息并迅速報告。對于一般性、較大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或者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如實向縣安委報告,來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通過電話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報告主要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及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也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2、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農業局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主要領導要立即趕赴現場指揮開展救援行動,F場指揮部應維護好事發地區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員疏散和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盡全力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及時掌握事態進展情況,隨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同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盡快研究確定處置方案。

      3、在接到上級結束應急處置工作的命令后,按照規定,在指定時限內,就發生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有關情況、現場處置工作以及善后工作情況整理成文字材料向上級報告。

      4、應急工作宣告結束后,農業局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二級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

      六、責任與獎懲

      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參加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二級機構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依照預案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情況或者在處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要追究其相關責任。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0

      目錄

      一、應急救援預案的任務和目的2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2

      (一)、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2

      (二)、應急救援專項資金3

      (三)、應急救援器材3

      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4

      四、應急救援的程序和措施4

      五、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6

      (一)、基坑(土方)垮塌事故的應急救援6

      (二)、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7

      (三)、火災事故應急救援8

      (四)、塔機倒塌事故的應急救援10

      (五)、腳手架、支模架倒(垮)塌事故的應急救援11

      (六)、高空墜落事故的應急救援12

      (七)、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13

      (八)、急性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13

      六、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15

      七、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16

      八、應急救援預案的終止和善后工作16

      九、應急救援預案的運行程序17

      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為保障項目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身體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證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急救援,防止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和第六十九條的規定,特制定此應急救援預方案。

      一、應急救援預案的任務和目的

      為更好地適應法律、法規和生產活動的要求,為項目部職工、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及周圍居民提供安全環境,保證各種應急救援物資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使救援行動有序地進行,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項目部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定期組織各項救援預案演練,發生事故時方可有序開展救援工作。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一)、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楊洪;

      副組長:張賓。

      組員:楊兵及勞務管理人員、各班組長。主要應急聯系人員聯系電話見下表:

      序號

      職務

      姓名

      電話

      1項目經理

      2技術負責人

      3安全員

      4工長

      5工長

      6施工員

      7施工員

      8材料員

      9材料員

      (二)、應急救援專項資金

      應急救援專項資金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造價的2‰計取,存入應急資金專用賬戶,以防發生安全事故無充分救援資金。

      (三)、應急救援器材

      施工現場的起重設備、機械設備、消防器材、通迅設備、運輸車輛及各種醫療急救藥品、繃帶、擔架等。

      序號

      名稱

      數量

      存放地點

      用途

      備注

      1

      急救藥箱

      6個

      項目部

      消毒急救

      2

      止血急救藥物

      10袋5瓶

      藥箱內

      止血急救

      3

      繃帶

      40團

      藥箱內

      包扎

      4

      體溫計

      8個

      藥箱內

      測體溫

      5

      手術剪刀

      6把

      藥箱內

      剪斷

      6

      氧氣瓶

      3個

      庫房

      供

      氧

      7

      擔架

      6個

      庫房

      轉運傷員

      8

      手持切割鋸

      2個

      庫房

      清除障礙

      9

      鋼釬

      10把

      庫房

      清除障礙

      10

      大錘

      8把

      庫房

      清除障礙

      11

      撬棍

      10把

      庫房

      清除障礙

      12

      滅火器

      6個

      庫房

      消滅火源

      13

      水桶

      10個

      庫房

      消滅火源

      14

      鐵鍬

      15把

      庫房

      清除障礙

      15

      鎬

      10把

      庫房

      清除障礙

      16

      腳手板

      40塊

      庫房

      支護

      17

      救生氣墊

      2套

      庫房

      救生安全

      18

      救援車1輛

      工地現場

      運送傷員

      長安面包車云AF3U13

      事故發生后,使用救援車按下圖所示路線,運送傷員到呈貢區人民醫院(呈貢區中醫院),醫院聯系電話:0871-67479136。

      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1)、組織實施應急救援演練,評價演練結果,提出建議或改進措施。

      (2)、檢查生產場所、施工現場各應急設施的配備情況,確保應急器材配置到位,定期維護、保養。

      (3)、當生產場所、施工現場出現緊急事件或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向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匯報,組長應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進行搶救,并及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4)、經確定的重大(傷亡)

      事故應積極請求項目部出全部力量進行支援,撥打急救電話并派人到主要路口等候急救車。

      (5)、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

      四、應急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針對項目承擔施工任務的情況,生產場所、施工現場可能發生危害性較大和后果嚴重的事故有:基坑垮塌、觸電事故、火災事故、塔機倒塌、腳手架倒塌(支模架大面積垮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急性中毒等。

      事故發生后,其危害性較小且幾乎被現場的操作者遏止和控制在該范圍內,影響預期基本不擴大到社區,在事故現場的主要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反應行動,按以下程序迅速開展緊急救援組織工作:

      (一)、迅速組織應急救援組的救援人員趕到出事地點進行分工。

      (二)、緊急疏散事故發生地,危險區域的人員,設置警戒線。

      (三)、切斷事故點電源、氣源等危險源。

      (四)、安排救援所需要照明及救援器材到位。

      (五)、盡快研究出救援方法并實施救援。

      當死亡1人以上;直接損失在10萬元以上;對施工現場場內、外的影響有明顯破壞或人身傷亡時,項目部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公司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經判斷、確認后立即啟動一級應急救援反應行動并按以下程序迅速開展緊急救援組織工作:

     、、迅速組織公司應急救援組織的救援人員趕到出事地點進行分工,立即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到達現場后,應立即組成現場臨時搶救小組,研究現場救援方案的可行性,或另外確定更安全有效的救援方法,并實施。

     、、對事故可能進一步擴大的危險源,采取切實有效控制措施。

     、、自身無能力救援和無能力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時,經救援組長確定應立即向“119”求救;有人員傷亡時通知“120”急救中心。

     、、對第一現場用拍照、攝像、書面記錄等方法取證,并妥善保管有關物證。

     、、制定善后處理方案。

      五、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的原則是:動作迅速、方法正確、安全可靠、經濟保障。

      (一)、基坑(土方)垮塌事故的應急救援

      施工現場若發生基坑(土方)垮塌(含挖孔樁)事故后,按照事故救援程序開展救援工作。

      1、現場主要負責人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迅速趕到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同時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2、迅速了解事故并判斷事故性質:(1)、有無人員被埋;(2)、有無跨塌繼續擴大的趨勢(3)、跨塌對周邊建筑有無危害。根據情況分析立即制定救援措施和排險方案。

      3、對于無人員傷亡和對建筑物無影響的跨塌,救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跨塌進一步發生。救援領導小組應會同有關技術人員制訂出預防措施和排險措施并組織立即實施。

      4、若因跨塌造成人員傷亡,應同時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土,搶救傷員并密切注意傷員情況,防止二次受傷;另一方面對傷員上部土體,應及時采取臨時支撐。必須對有繼續跨塌危險的部位采取清除、支撐或開挖等措施排除危險,防止因二次跨塌傷及搶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然后采用人工加機械作業相結合的方法清除埋物,救出被埋人員,或迅速向“119”求救。

      5、如果跨塌事故對周邊建筑物的安全有危害,首先應疏散周邊建筑物內的人員,在危險區域設置警戒線,危險未解除前禁止任何閑雜人員進入警戒線內。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專職安全人員制定并實施防止房屋跨塌的安全技術措施,盡力杜絕和避免生產安全事故再次發生。

      (二)、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

      1、脫離電源:當人體觸電以后,可能由于痙攣或失去知覺等原因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己擺脫電源。此時,急救觸電者的首要步驟就是迅速切斷電源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

      (1)、對于低壓觸電事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為:

      、如果觸電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立即拉斷開關或拔出插銷來斷開電源。

      、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來斷開電源,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源。

      、當電源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木板、木棒、竹棒或絕緣工具把電線挑(拉)開救出觸電者。

      (2)、對于高壓觸電事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為:

      、立即通知供電或有關部門停電;

      、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適應的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斷開開關;

      、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使保護裝置動作,切斷電源。

      2、現場急救:

      (1)、人工呼吸法:這是在觸電者呼吸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

      在各種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效果最佳;實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牙等物取出,以防堵塞呼吸道。作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具體方法如下:

      、使觸電者鼻(或口)緊閉,救護人員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向內吹氣,間時約2秒鐘;、吹氣完畢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讓他自行呼氣,時間約3秒鐘;重復上述、過程,直到觸電者正常的呼吸為止。此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每次換氣量約1000―1500ml。

      (2)、胸外心臟擠壓法:這是在觸電者心臟跳動停止后采取的急救方法。在用此法時要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緊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其操作方法如下:

      、救護人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重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1/3―2/3處;

      、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3―4cm,且每秒鐘擠壓一次為宜;

      、擠壓后掌根迅速完全放松,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施行胸外擠壓法搶救時,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即便在運送救治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

      (三)、火災事故應急救援

      建筑物的施工周期一般都要經過施工準備、主體施工、裝飾裝修和竣工驗收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村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構成了較大的火災危險性,而生產場所、辦公區域由于天氣、人員的違章操作等原因,也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發現火情,要求做到:

      1、第一時間發現起火的人需立即報告項目部領導或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其成員迅速趕到火災現場組織撲救迅速展開滅火工作;二是組織職工群眾和民工,利用施工現場的滅火器材、工具等物,集中力量,迅速、果斷地進行初期滅火。當火勢較大,來勢兇猛,施工現場的力量無法進行滅火時應及時撥打“119”報警,所有人員撤出危險區域。在公安消防隊未到達火場之前;必須組織強有力人員維持火場周圍秩序,找到消防水源,切斷電源、氣源,查找易燃易爆物品并能順利安全的轉移到安全地帶,設立火場警戒線,禁止閑人進入,以防影響滅火戰斗。

      2、集中力量、控制火勢:進入火場進行撲火時,應正確判斷火源所在位置,并根據燃燒物質的性質、數量、火勢蔓延的方向進行撲救以控制火勢的蔓延。

      3、撲滅飛火:要組織人力監視周圍的建筑物上、露天堆垛上的未燼飛火,并予及時撲滅,防止造成新的起火點。

      4、積極搶救被困人員:救火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搶救生命,因此應在救火的同時,要組織強壯的人員,并由熟悉情況的人員做向導,積極尋找和搶救被火勢圍困的人員。

      對搶救人的要求:、要做到“四要”,即:要穩、要準、要果斷、要勇敢;、救人時要做好保護工作,消滅火勢的威脅,不要叫他們亂跑;、不能聽任被救者自己行動,必須要有組織的進行疏散;、把被困人員救出來后,要清點人數,對傷者及時送醫院急救。

      5、疏散和保護物資:安排人力和設備,將要受到火災的物資疏散到安全地帶,以減少火災損失,阻止火勢的蔓延。

      (1)、當發現起火時,應立即將火場上有可能擴大火勢或有爆炸危險的物質、價值昂貴的物資、影響滅火戰斗的物料進行疏散轉移。

      (2)、進行物質疏散時:、應將參加疏散工作的工人編成組,指定負責人,使疏散工作有秩序地進行。、應先疏散受水、火、煙的`威脅較大的物質。、疏散出來的物質應堆放在安全地帶,不得堵塞通道,并派人看護,防止被火場流出的水損壞。、盡量利用道路和各類搬運機械進行疏散,在必要時可破壞結構,開辟通道進行疏散。、對于不好搬運的物品,應根據火場情況,可以用水或浸濕的麻袋、帆布、沙土等物噴射或覆蓋起來加以保護。

      (四)、塔機倒塌事故的應急救援

      發生塔機倒塌、折臂等重大事故后,首先向公司領導和安全生產部門報告,同時向“119”救援中心求助,由公司或相關部門根據事故級別逐級上報,并按照應急救援的程序開展救援工作。

      1、組織救援人員待命并進行救援分工,并迅速通知設備所有權單位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2、組織救援設備和器材到位,包括:啟動設備、吊索、鐵絲、架料、切割設備、通訊工具、消防設備、防護用品等。

      3、救援工作首先應搶救受傷人員,但必須保證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未被埋壓的傷員應先救出事故點并立即送醫院救治。救援被埋壓的人員,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救援措施。一般應先對救援點的不穩定物體進行支撐、固定或清除,防止傷害救援人員。然后救援人員佩帶防護用品進入救援部位,在起重設備的配合下,清除被埋人員身上的物體,救出被埋人員。

      4、搶救過程需要破壞事故現場的,應先進行拍照、攝像和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以備事故調查。

      (五)、腳手架、支模架倒(垮)塌事故的應急救援

      若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支模架倒(垮)塌事故后,應按照事故救援預案展開救援工作。

      1、迅速疏散事故現場的人員離開危險區域,設置警戒范圍,派專人警戒。查看有無受傷人員,事故是否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同時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2、請教有關專家針對實際情況盡快研究出救援及排險方法,在現場救援組長的指揮下開展救援排險工作。對自身無力救援的,應立即向“119”和“120”求救。

      3、對可能繼續發生倒(垮)塌的部位采取拉、支、頂、墊等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4、若有人員受傷首先搶救容易救出的傷員及時送醫院救治。在搶救被埋人員時,應保證救援人員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救援,防止二次災害發生。

      5、救援人員應佩帶防護用品進行排險作業。排險工作應從上到下,從外到內進行。在拆除垮塌物件過程中,設專人觀察和指揮,防止拆除過程中繼續發生垮塌。對危險部位采取拉、支、頂、墊等措施后,救援人員方可進行排險作業。

      6、對搶救過程中破壞了的事故現場,應先進行拍照、攝像,并做好書面記錄,以備事故調查。

      (六)、高空墜落事故的應急救援

      (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2)、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和受傷部位,如:傷者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采用胸外心擠壓法。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少動,并將下肢抬高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通暢;杳詴r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必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骨拆處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4)、發現脊椎受傷,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5)、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動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棍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縛在一起。

      (6)、遇有創傷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7)、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受傷傷口的情況。

      (七)、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應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受傷情況、受傷部位和傷害性質,如:傷者發生休克,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處于休克狀態的傷者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對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

      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骨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附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八)、急性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人體接觸、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進入人體后,突然發生的病變,是威脅生命的急癥。而一旦發生中毒現象,應及時送呈貢區人民醫院救治,同時向120求助。

      1、急性中毒現場救治原則

      (1)、不論是輕度還是嚴重中毒人員,不論是自救還是互救、外來救護工作,均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脫離現場、中毒物質。排除吸收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據中毒的不同途徑,采取以下相應措施:

      2、皮膚污染、體表接觸毒物:如在生產場所、施工場所接觸油漆、涂料、瀝青、外參劑、添加劑、化學制品等有毒物品時,應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溫水清洗污染的皮膚、頭發以及指甲等,對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適宜的溶劑進行清洗。

      3、吸入毒物(有毒氣體):如進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倉庫、化糞池等

      密閉不通風的地方施工;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以及氧焊割作業、乙炔氣中的磷化氫、硫化氫、煤氣(一氧化碳)泄漏;二氧化碳過量;油漆、涂料、保溫、粘合等施工時。應立即使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在搶救和救治時應加強通風及吸氧。

      4、食入毒物:如誤食腐蝕性毒物發芽土豆、未熟扁豆、變質食物、酒中毒等,對一般神智清醒者則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ml,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喉內后壁或舌根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志不清者應進行洗胃,洗胃一般應在醫院內進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項

      (1)、救護人員在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的急救時,應注意自身的保護,在有毒有害氣體發生場所,應視情況,采用加強通風或用濕毛巾等晤著口、鼻,腰系安全繩要有場外人員控制、應急,如有條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見食入性中毒的解救,一般在醫院進行,吸入毒物的中毒人員盡可能送往有高壓氧艙的醫院救治。

      (3)、在施工現場如出現心跳、呼吸不規則或呼吸、心跳的時間不長,則應把中毒人員移到空氣新鮮處立即施行口對口(口對鼻)呼吸法和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具體做法祥見(二)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中的關于觸電事故的“現場急救”一項。

      六、對事故現場傷員的初步處理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搶救人的生命非常重要。在救災現場對所救出的傷者必須及時檢查傷員的心跳、呼吸和瞳孔等三大體征,并觀察其神志而做出傷情判斷,及時搶救。其傷口處理步驟如下:

      (一)、清洗: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去覆蓋在傷口邊皮膚上的污物;

      (二)、止血:對毛細血管和靜脈出血,一般用紗布、繃帶包扎好傷口即可止血;大的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扎止血。

      對動脈止血,常見的暫時性方法有:

      1、指壓止血法:在傷口上方,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斷血流,但此法不宜過久。

      2、加壓包扎止血:用消毒布或干凈毛巾、布料蓋住傷口,在用繃帶、三角巾或布帶加壓纏緊,并將肢體抬高,這是最常用的、有效的止血方法。

      3、止血帶止血法:用橡皮止血帶止血,也可用大三角巾、繃帶、手帕、布腰帶等止血帶代替(禁用電線或繩子)。適用與四肢大血管出血,應在半小時或一小時左右放松一次,在止血帶的部位要先襯繃帶、布塊或綁在衣服外面,以免損傷皮下神經。

      (三)、包扎:為了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止血,減輕疼痛和固定敷料及夾板。在無法作清創手術的條件下,必須對傷員先進行包扎。包扎的材料有膠布、繃帶、三角巾,以及手巾、毛巾等。

      七、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

      應急救援預案確定后,定期和不定期對救援人員和職工進行有效的培訓:

      1、個人的防護措施配備;

      2、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步驟的培訓;

      3、對危險源的辨識;

      4、事故報警,119求助;

      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疏散;

      6、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學習;

      7、檢查相應急救器材藥品、輔材、耗材的配備。

      在經過有效的培訓后,二級應急救援組織可定期和不定期舉行演練或在人員有較大的變動時舉行演練,以達到以下目的:

      1、測試應急救援預案的充分程度;

      2、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和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

      3、測試現有應急救援裝置、設備、資源的充足性;

      4、提高與外部事故應急反映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

      八、應急救援預案的終止和善后工作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發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后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并確保未經許可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不存在其他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由應急救援總指揮決定下達終止應急救援。并對在事故中受傷的人員精心治療和進行慰問,祝福他們早日恢復身心健康,使他們感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重新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

      九、應急救援預案的運行程序

      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小組立即啟動

      火警電話:119

      急救電話:120

      安排專人引導消防、急救車輛

      立即上報公司

      電話:65413761

      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立即啟動

      項目部采取必要的措施自救

      項目工程發生事故或出現緊急情況時

      按程序實施

      救援方案

      制訂可行性的救援措施或方法

      公司應急救援小組趕赴現場進行救援

      完成救援工作

      終止救援預案、慰問傷員并進行善后工作

      進行事故調查和總結工作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1

      一、總則

     。ㄒ唬┚幹颇康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為進一步提高全鎮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和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能力,確保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及時、有效,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我鎮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ǘ┚幹埔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ㄈ┓诸惙旨

      本預案中的安全生產事故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安全事故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全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分為以下二類:

      1、事故災難。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2、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動物疫情,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

     。ㄋ模┕ぷ髟瓌t

      1、以人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預防為主,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經常性地做好應對安全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鎮、村、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內安全生產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4、依法規范,加強管理。結合實際依法制訂、修訂應急預案,依法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建立聯動協調制度,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轉動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村委和企(事)業單位要協調周邊地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6、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應急管理中的參謀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提高公眾自救、互救,應對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綜合能力。

     。ㄎ澹⿷鳖A案體系

      全鎮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鎮總體應急預案。鎮總體應急預案是全鎮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鎮政府應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適用于鎮域范圍內的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

      2、鎮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安全生產而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應急預案,由鎮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和相關室、所、辦(中心)制定,報鎮政府批準后實施。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氣象、地質、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

     。2)事故災害: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生產加工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物品泄露、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農村群宴、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鐣踩录褐饕ǜ黝惪植酪u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

      上述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可能和其它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各部門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既要明確責任,又要協同作戰。

      按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原則上可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級。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分級標準是信息報送和分級處置的依據。

      鎮機關各部門要根據以上分類分級的要求以及責任劃分,積極與上級對口業務部門聯系,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出相應處置工作方案和協作方案。各類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由制定單位及時修訂。

      二、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關于楊橋畔鎮安全生產應急隊:隊長:

      副隊長:

      隊員:第一組:

      第二組:

      鎮黨委、政府是全鎮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研究決定、部署和推動全鎮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分管領導按照業務分工,負責相應類別安全生產的應急管理工作。

      2、指揮機構

      根據鎮各相關專項預案的規定,啟動預案時自動組成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相關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一般由鎮長擔任,分管安全的副職領導任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

      三、預測、預警

      各村會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通過對監測信息的分析研究,對可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危害及趨勢作出預測。

      突發安全生產事件進入預警期后,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應急指揮部可以根據需要,采取轉移、撤離或疏散可能受到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等措施。同時要求各類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四、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

      較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發地村委會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同時立即如實向鎮政府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鎮政府及時向上級安監部門和縣政府報告。

      2、先期處置

      任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村、居委會和事發單位應立即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并將處置情況隨時報鎮政府,鎮政府視情決定趕赴現場指導、組織派遣應急隊伍,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鎮政府要密切跟蹤事件發展態勢,及時傳達縣安監部門按指示和要求并做好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工作。

      3、指揮與協調

      鎮政府處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任務是:提出現場應急行動的原則要求;組織協調有關單位負責人、專家和應急隊伍參與應急救援;制訂并組織實施搶險救援方案,防止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協調有關部門提供應急保障,及時向縣安監局和縣委、縣政府報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處理其他重大事項。

      4、擴大應急

      發生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依靠一般應急處置隊伍和社會力量無法控制和消除其嚴重危害時,需要實施擴大應急行動。鎮政府按照有關程序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態的非常措施并向縣政府報告。

      5、應急結束

      安全生產的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完成,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應急處置隊伍撤離現場,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五、后續工作

      1、善后處置

      善后處置工作以事發地村委會和單位為主、鎮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進行,必要時報請縣政府協調。主要內容包括:對安全生產事故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給予撫恤,對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規定給予補償。

      2、調查與評估

      特別重大、重大和較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置結束的同時,鎮政府形成書面報告縣安監部門和縣政府。

      六、應急保障

     。ㄒ唬└鞔迤螅ㄊ拢I單位、鎮機關各部門要組建應急預備隊伍,鎮機關相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培訓,強化應急協調配合,增強救援能力。任何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發生后,村鎮兩級和事發單位應及時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相鄰地段的村組和邊緣單位要積極組織治保巡邏隊、民兵和廣大群眾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控制事態發展。

     。ǘ╂傌斦龊脩碧幹盟璧馁Y金、物資、裝備、儲備等工作,并逐步建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經費投入機制。應急工作的日常經費由鎮機關相關部門提出,經鎮財政所審核后,按規定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對受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影響較大的行業、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鎮機關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相應的補償或救助政策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審批。

     。ㄈ┕膭钭匀蝗、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所需的資金、物資、裝備進行捐贈和援助。

      七、宣傳和培訓

      各村、各部門要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預案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責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會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八、責任與獎懲

      鎮政府對參加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生產安全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精選篇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編制目的

      為了規范煉鋼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在事故發生時,能及時做出相應的應急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以及集團公司相關制度和辦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適用本制度。

      第三條職責

      應急預案的管理遵循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區域管理負責制為主的原則。

      第二章編制

      第四條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ㄒ唬┓嫌嘘P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ǘ┙Y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ㄈ┙Y合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ㄋ模⿷苯M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ㄎ澹┯忻鞔_、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忻鞔_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地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ㄆ撸╊A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ò耍╊A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五條應急預案編制人員

      應急預案編制人員由安全科、技術質量科、生產計劃科、機動科、辦公室、勞人科、工會、黨群等部門人員組成,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家。各部門根據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辨識結果、重大危險源及重要環境因素日常管理的重點組織編制廠級應急預案,對于涉及多個單位的廠級緊急情況,由主管部門(或其指定單位)負責編制。

      第六條應急預案的體系和內容

      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編制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并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建立覆蓋全面、上下銜接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由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構成。

     。ㄒ唬┚C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本單位處置事故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和突發事件的綜合性文件。編制應急預案應包括的內容:

     。╝)建立應急機構并明確總指揮及各級人員職責和權限;

     。╞)指明危險物性質與危害;

     。╟)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原因,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

     。╠)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應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相關人員撤離的應急措施;如可能伴隨的后果,應考慮的相應緩解措施,以減少與控制其造成的環境影響;

     。╡)應急設備、物資調撥;

     。╢)重要設備和文件的保護;

     。╣)應急聯絡,包括外部相關人員和組織的'聯系電話及聯系方式、方法。

     。╤)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ǘ⿲m棏鳖A案是針對具體的(存在的重大危險源)、特定事故類型的緊急情況而制定的應急預案,說明單一應急行動的目的和范圍,通過危險源辨識,制定處置措施,程序內容具體詳細,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ㄈ┈F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F場處置方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場處置方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F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ㄋ模⿷鳖A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

      第三章評審、發布、備案

      第七條應急預案的評審

     。ㄒ唬⿷鳖A案編制工作組應當按照分級評審的原則對應急預案組織評審。涉及相關職能部門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

     。ǘ┮兹家妆锲、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

     。ㄈ╊A案評審應當注重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預防措施的針對性、組織體系的科學性、響應程序的操作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ㄋ模┟磕旮鲉挝粚λ撠煹膽鳖A案進行一次評審,對需要進一步改正完善的應急預案予以修訂。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事故單位應負責對應急預案予以評審和修訂。

      第八條應急預案的發布

      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論證合格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印發。

      第九條應急預案的備案

     。ㄒ唬┍締挝桓骷壐黝悜鳖A案經評審合格后由安全科負責匯總、備案。

     。ǘ└鲗I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應急預案報送上級公司主管部門備案。

     。ㄈ┬枰獋浒傅膽鳖A案包括:廠級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

      第四章培訓、演練、修訂

      第十條應急預案的培訓

     。ㄒ唬└鲉挝回撠煵扇《喾N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確保能夠正確實施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各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預案培訓、演練。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資源保障情況以及針對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

      第十一條應急預案的演練

     。ㄒ唬┍締挝粦斀Y合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定期組織預案演練,以不斷檢驗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和應急技能水平。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ǘ⿲τ诳梢越M織演練的應急預案,在必要時由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各單位負責組織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的演練。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ㄈ┍3謶睖蕚、響應、評審修訂、培訓和演練等相關記錄。

      第十二條應急預案的修訂

      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ㄒ唬┮蚣娌、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ǘ┥a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ㄈ┲車h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ㄋ模⿷苯M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ㄎ澹┮罁姆、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鳖A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ㄆ撸⿷鳖A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ò耍⿷鳖A案修訂后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三條各單位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十四條發生事故后,相關單位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2

      為認真貫徹縣安委辦《關于印發鳳陽縣春節期間應急預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組織和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確保20xx年春節期間的安全生產,有效遏制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扎實推進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建立健全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快速反應,迅速出動,全方位做好應急救援工作,確保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組織機構

      1、 春節安全生產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組 長:胡宗權

      副組長:梅付傳

      成 員:胡雪源 汪雙平 吳厚洲 胡樹強 周 俊

      曹 偉 徐旭智 吳黎明 汪前偉

      職 責:負責統一組織和調動各部門、各單位的人力、物力進入事故現場,有序進行救援,發布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指令,搶救傷員,疏散群眾,疏通道路,通訊聯絡,現場警戒,救援物質供給根據需要決定停送電,拆除事故現場保障,防止事故擴大蔓延,實施有效救援。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安全生產辦公室,由李云鋒任主任,胡雪源具體辦公。

      三、應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則

      (一)在轄區內一旦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需動用社會力量參與,由領導小組下達命令,按指揮密切配合,協調式運作。

      (二)如組長因故不能到達現場時,由副組長按排序負責指揮。

      (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作為專門機構,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組織實施應急搶險救援行動,其他各專業小組、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全力配合,搞好協同作戰。

      四、具體要求

      (一)領導小組要隨時掌握重特大事故信息,各專管部門隨時向領導小組反饋事故情況,保持聯系通訊暢通。

      (二)春節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和春節期間發生重特大事故,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各自分工迅速落實人員、車輛、器材、裝備等所需物資。

      (三)明確責任,樹立全局觀念,聽眾統一指揮,各專業小組及有關人員必須服從絕對領導小組的命令和調動,及時迅速趕赴現場,對因失職、瀆造成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的,將嚴格按照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相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ㄋ模┲仡I導。春節放假前夕,我鎮組織相關鎮直單位成立了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和突發事件處理三個工作組,明確了分管領導為相關小組的組長,認真做好春節期間安全生產等工作,進一步夯實責任,做到職責分明。

     。ㄎ澹﹪栏癜殃P。春節期間我鎮將強化不安全因素的隱患排查工作,節前對礦山、企業、道路交通、集鎮街道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掌握、早部署、早解決,防患于未然。

     。⿵娀庾R。春節期間我鎮18個村(社區)將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用火用電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施工安全等知識,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

     。ㄆ撸﹪栏裰贫。春節期間我鎮將嚴格落實了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對值班人員實行一日三查制和重大事項匯報制,切實把安全穩定工作落到實處。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3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根據西政6號傳真,特制定《寨根鄉汛期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望鄉直各單位、各村民委員會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組織機構

      寨根鄉汛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綜合指揮、指導、協調、處理汛期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的應急救援工作。

      指揮長:

      指揮:

      成員:

      下設三個工作組

      1、業務組:

      2、現場組:

      3、綜合組:

      二、工作組職責

      1、綜合組:負責事故應急處理的綜合協調、調度工作;負責協調施救和后勤保障工作;負責向縣政府、縣安監局報告事故進展情況;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文檔備案工作。

      2、現場組:統一指揮、協調現場施救、醫療救護、應急處置等。

      3、業務組:制定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專業技術應急方案等。

      應急時效: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

      三、工作要求

     。ㄒ唬┰谑鹿拾l生第一時間,所在村必須立即向鄉政府報告。

     。ǘ┦鹿拾l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迅速采取措施,封閉并保護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ㄈ⿷本仍畷r效內,各村主要負責人和鄉機關干部、鄉直部門負責人及所有工作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工具暢通。

     。ㄋ模┼l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第一時間按程序向縣政府和縣安監局報告的同時,迅速組織救援工作。

     。ㄎ澹┕ぷ髀撓

      總聯絡員:電話:

      傳真:

      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2

      為有效防范和應對汛期安全事故,確保生產和生命財產安全,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單位的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目的

      本單位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是為了預防汛期安全事故發生,加強汛期安全生產管理,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確保生產、工程等正常進行而制定的。為此,本單位制定了針對不同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和固有資源及設備使用,明確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執行方案,并進行演練和改進,以保障應急預案的完善、熟練和有效。

      二、應急組織機構

     。ㄒ唬⿷鳖I導小組

      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為本單位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組織協調管理機構,主要負責本單位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制定、組織實施和應急演練等工作。

     。ǘ┲笓]部

      指揮部是應急領導小組行動指揮中心,由領導人員和應急隊員組成。指揮部的職責是負責緊急應對汛期的工作,指揮及調度各應急隊伍,明確處置方案,協調解決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ㄈ┲行慕M

      中心組是本單位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操作團隊,成員包括主要管理人員、職業衛生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主要負責實施應急處置各項工作,包括現場勘場、危險識別、設備檢查、事件處理、物資調度等。

      三、應急響應級別

      根據防汛安全生產需要,本單位對應急響應級別劃分如下:Ⅰ級響應——有可能發生汛害時,由應急領導小組負責調度各部門、小組到位,準備應急物資。Ⅱ級響應——當本單位防汛等級升級,出現實際影響汛害時,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本預案,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各部門、小組進行應急處置。

      四、應急措施

     。ㄒ唬┌踩婪洞胧

      1、對組織單位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加強各項安全措施的“閉合環”和“協同合作”。

      2、國家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的普及教育工作。

      3、對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儲存、使用和管理的規范,確保對各類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達到安全標準。

     。ǘ┚o急處理措施

      1、應急領導小組及時啟動學校防汛應急預案,加快救災速度。

      2、各個崗位上的人員應當做好工作,注意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當遇到緊急情況時,首先要保護自身和身邊的`人員,及時報告所在崗位的上級領導。

      3、妥善安排好應急車輛、水壓泵等設備,為急需使用的物資運輸提供保障。

      五、應急物資

      1、應急物資儲備情況:救生衣(10件)、方便面(100個)、飲用水(100瓶)、雨衣(10套)、應急藥品(10包)。

      2、應急物資調度: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指示,由中心組負責保護提供應急物資。

      六、演練計劃

      為確保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順利實施和應急演練的高質量,本單位制定了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該計劃包括預案演練的內容、時間、演練方法、演練事項的處置內容和驗收等相關內容。

      應急預案是防汛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確保針對突發重大事故緊急狀態安全及時處置,減少生命財產損失,促進企業快速恢復生產及復產的一個基礎性工作。本單位應急預案的編制、實施和演練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及時總結前一次演練的經驗教訓,針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不斷提高整個應急預案的水平和針對實際應急情況的應變能力。真正提升防汛安全生產工作水平和保障生產線不出現延誤或事故,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七、應急預案的更新與完善

      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隨著環境和設施條件的變化,應急預案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以保持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更新應急預案應根據防汛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更新應急組織機構、應急響應級別、應急物資及應急措施等內容,保證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際性。同時,應急預案的完善也需要積極探索和改進,不斷提高防汛安全生產水平和預警能力。

      在應急預案的完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應急組織機構,廣泛吸納各方面的人才加入應急領導小組,提高應急預案的參與度和科學性。

      2、加強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完善應急物資分類、儲存、使用和管理的規范,保證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應急物資能迅速調度到位。

      3、加強應急演練和事故應急處理的培訓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實際運用能力。

      4、加強與其他單位及相關行業的協調和合作,建立及時通訊機制,為應急預案的實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綜上所述,防汛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是重要的保障企業安全和保障生產的措施之一,在防汛安全生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應急預案的完善和應用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不斷的改進,以確保其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設備條件,使防汛安全生產工作不斷發展,更好地保護企業和員工的安全,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應急預案的更新和完善是防汛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必要環節。隨著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更新和發展,防汛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及時更新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企業的應急反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保障防汛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4

      一、編制目的:

      根據我公司化學品可能將出現冷卻和化學品皮膚灼傷的特點,避免關鍵性安全事故出現,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快速有效地掌控和處理可能將出現的事故,維護職工人身和公司財產安全,本著防治和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制訂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1、企業概況:

      我公司位于臨朐縣冶源鎮宮家坡村東,公司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520平方米,車間540平方米,職工50人,生產工人20人,主要生產造紙化學品。

      2、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所用的化工原料硬脂酸和akd原粉能夠燃燒。丙烯酸對人體有強腐蝕,易灼傷皮膚,眼睛直接接觸能造成灼傷。

      三、應急非政府機構職責:

      公司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組。

      1、指揮部共同組成人員和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

     、沤M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制度。

     、品钦踩珯z查及時消解安全隱患。

     、墙M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蓉撠煿芾憩F場救護的統一指揮工作。

     、杉皶r準確報告和生產安全事故。

      2、工作組成員和職責:

      滅火組:負責消防、搶險。

      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通訊組:負責通訊、供應、后勤。

      警戒組:負責現場治安、疏導、交通管理。

      運輸組:負責運送傷員。

      四、預防與預警:

      1、事故預防措施:

     、沤踩a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

     、贫ㄆ诎踩珯z查,加強安全教育。

     、羌訌娷囬g通訊,完善避雷設施。

     、仍黾榆囬g存料,原料與電器氧化劑障離。

     、杀WC消防器材設施可靠有效使用。

     、适褂梅奖憧旖萦行实膱缶胧。

      2、報警與通訊:

      公司的`消防救援,防水通訊器材保證處在較完整狀況。

     、賾彪娫挘

      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救護:120

     、趹蔽镔Y:

      干粉滅火器、防雷沙、消防泵、防雷锨、水桶。

     、弁ㄓ嵠鞑模

      緊固電話一部、移動電話管理人員人均一部。

     、芊雷o用品:

      安全帽、防水鏡、工作服、膠手套。

      五、應急響應:

      1、事故預防措施:

     、虐l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凭然鸾M按照應急處理程序實行適度的消防器材展開滅火,而且首先阻斷電源。

     、强傊笓]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

     、染浣M依據火災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設危險區對事故現場展開隔絕和交通勸導。

     、删茸o組對需要送醫院的傷員送至醫院。

     、蔬\輸組在急需消防物資和保管員負責管理載運至選定地點。

     、送ㄓ嵔M視火情撥打110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迎接消防車。

     、虦缁鹑藛T必須維護不好自身安全。

      2、化學品皮膚傷處置方案:

      丙烯酸灼傷:

     、倭⒓匆齐x現場,脫去被污柒的衣服鞋襪等到。

     、诹⒓从们逅疀_洗創面10—15分鐘。

     、坌迈r創面不要隨便涂油膏或紅藥水。

     、芤曌苽闆r由救護組和運輸組送醫院化療。

     、萑绻劬Ρ粋⒓从们逅疀_洗,沖洗時一定掰開眼皮。

      六、應急完結

      應急滅火或搶救結束后,總指揮部應派人對現場實施警戒保護,嚴禁在場無關人員進現場確,F場的原始狀態,并配合調查人員做好事故現場調查工作,總指揮部安排做好搶修恢復工作并總結經驗預防類似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5

      一、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加強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保證全縣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能及時、可靠、高效、有序地進行,妥善處置事故、排除隱患,有效地防范各種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不良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江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地方法規制定。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我縣水利工程建設,包括新建、擴建、拆除等活動中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適用于我縣已建水利工程因質量原因對周邊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造成影響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1.4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分級管理,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一旦發生重大事故,需啟動《預案》時,能夠做到通訊聯絡及時暢通,指揮調動靈活,運轉高效,救援有力。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水利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成立峽江縣水利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為主管副縣長,副組長為水利局局長,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水利工程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貫徹執行上級各機關及縣政府的指示精神,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縣政府各相關機構、各鄉鎮、公安、衛生、武警、電視臺均為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一旦事故發生則成立相應的工作組,完成各項救援工作。依實際情況,工作組可設定如下:

     。1)安全保衛組。主要職責是組織警力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2)信息發布組。主要職責是具體負責收集相關信息,按照指揮部指令,實事求是、及時主動、準確把握、正確引導的原則對外發布信息。

     。3)事故救援組。主要職責是依照專家組制定的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搶險力量實施搶險救援。

     。4)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是縣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縣政府應急指揮部指示,及時組織醫療衛生救援,迅速展開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傷情診斷和治療。

     。5)后勤保障組。主要職責是落實搶險隊伍、搶險機械設備、搶險器材,確保搶險隊伍、器材到位,搶險工作有效運轉;搶險隊伍和疏散人員的.運輸工作;負責搶險車輛的交通疏導,確保搶險隊伍、車輛、器材及時趕赴事故現場。

     。6)事故調查組。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勘察、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同時積極配合國家、省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工作。

     。7)善后處理組。具體負責確定傷亡人員的賠償標準,確保傷亡人員得到及時賠付;協調事故單位通知傷亡人員家屬并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對死亡人員遺體的火化事宜。

     。8)基本應急救援隊伍、預備應急救援隊伍。主要職責是執行安全領導小組命令,按照專家組提出的搶險救援意見,積極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2.2水利局安全領導小組專家工作組

      根據應急工作需要,縣水利局設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專家工作組,由各方面專家組成,主要工作職責是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事故救援和防范次生災害提出技術建議,制定搶險救援方案,為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三、預警和預防機制

      水利局應當定期研究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定期巡查全縣水利工程運行情況,負責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的監測、預警工作,建立監測、預警網絡,對信息及時匯總分析,并做出報告。指導建立和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及應急隊伍,加強事故應急處置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工作。

      四、應急響應

      4.1預案啟動

      事故發生后,水利局專家組成員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整理事故情況向縣政府匯報,由安全領導小組決定啟用應急預案。

      4.2響應程序

      首先由事故現場施工方或相關管理單位利用現場力量組織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并根據實際情況,與緊急報警報警電話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聯系,請求援助。

      水利局專家組及時對事故進行初步分析判定,報縣安全領導小組,并提出相應處理建議,同時通知相關單位趕赴事故現場救援。

      4.3先期處置

      事故發生后,在事發地政府領導下,當地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事故應急、搶險、排險、搶修、快速修復、恢復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4.4事故報告

      事故得到穩定后,水利局專家組及當地政府需向安全領導小組提交事故報告,報告需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簡要經過、事故類別、人員傷亡及直接經濟損失;

     。2)有關建設、施工等單位名稱、資質等級;

     。3)事故報告的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等;

     。4)事態控制情況;

     。5)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及處理的有關事宜。

      4.5善后處理

      事故發生地政府,要督促、協調有關單位依法認真做好死、傷者家屬的安撫、賠償及其他善后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水利局專家組成員跟進監測,確保事故無留下隱患。

      4.6應急結束

      由縣安全領導小組決定應急結束,并通知相關單位和社會公眾。

      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牽頭,對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事故調查,并向上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事故書面總結和評估報告。

      五、應急保障

      5.1 指揮技術系統保障

      建立健全完善的應急指揮系統,充分發揮專家組的作用,科學、迅速、準確決策,為指揮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5.2設施、設備及物資保障

      各水利施工企業應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工作,所需應急設備、工具等儲存在應急搶險隊伍中,發生事故后,由領導小組統一調度使用。

      各水利工程及鄉鎮政府、水保站需有一定的救援物資儲備,發生事故后,由指領導小組統一調度使用。

      5.3應急隊伍保障

      縣水利局及各鄉鎮政府需成立相應應急救援隊伍,各地能保證聯系一支技術力量較強的水利施工企業,啟動預案后,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調動和指揮下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5.4 通信保障

      保障通信網絡系統的正常工作;隨時接收政府的指示和事故發生地的事故信息;安全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人員應24小時保持通信暢通。

      5.5交通運輸保障

      縣交通局負責救援隊伍和疏散人員的運輸工作;縣公安局負責道路交通的疏導工作,確保搶險隊伍、車輛、器材及時到位。

      5.6治安保障

      由縣公安局負責維持事故現場治安秩序,依法嚴厲打擊搶險救援中的違法犯罪活動,保證搶險救援工作的有序進行。

      5.7醫療衛生保障

      縣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縣政府應急指揮部指示,及時組織醫療衛生救援,迅速展開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傷情診斷和治療。

      5.8裝備保障

      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必須確保事故搶險、營救過程中的裝備供給,安排梯次,儲備好搶險設備設施。用于搶險的工程車輛、機械設備狀態良好,物資器材充足,確保搶險指令下達后,隨時能進入事故現場進行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

      六、宣傳、培訓與演練

      6.1 宣傳

      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水利工程事故及事故應急處置知識的宣傳,提高防范意識和快速反應能力。

      6.2 培訓

      采取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安全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培訓,上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下級應急領導機構有關工作人員的培訓;

      6.3 演練

      定期組織演練,以檢驗預案,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6.4 獎勵與責任

      安全領導小組按照有關規定,對在處置水利工程安全事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不服從指揮、不認真負責或臨陣脫逃、擅離職守并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附則

      本預案由峽江縣水利局制定。

      峽江縣負責解釋并組織實施,各水利施工企業、各鄉鎮可結合實際,制訂鄉鎮內突發水利工程事故應急預案。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05-16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6-12

    (經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8-05

    (精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8-27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10-19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6-13

    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01-14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經典】08-21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05-24

    【精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8-01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