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精選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
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故事,因為有了信仰和希望,有了目標和期盼,有了戰友和團結一致的氛圍,于是平凡的人便有了為之奮斗的動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哪怕為之流血,為之犧牲。影片中有兩段場景讓我格外感動。
大家成就小家,小家組成大家。
鏡頭一:在那個困難時期,孟泰的四個孩子采摘野菜養的小豬,被爸爸拿來給專家增加營養,孩子們探著頭看著肉悄悄咽口水。一段短短的豬尾巴被分成6段,全家6口人一人一小口。孟泰愛大家如小家,孩子們的聽話懂事令人淚目。
鏡頭二:政委舉家遷移,將廠當家,將工人當孩子,一路指引、激勵著趙鐵池。政委對于工廠已不僅僅是黨委書記的角色,他代表了祖國,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黨的光輝照耀著鋼鐵廠的每一個人。每個人和生他養他的祖國的血肉相連。
與相愛的人同行,圓滿人生信仰。
鏡頭一:戰士祝賀的愿望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平安過一生,但最后為了保護鋼鐵廠被特務破壞,舍身取義,與壞人同歸于盡。祝賀的妻子背著一筐他最愛吃的紅辣椒千里迢迢來看他,在得知丈夫壯烈犧牲后,將那一筐紅艷艷的辣椒堆在祝賀的墓碑前,在那一刻這個普通的農家妹子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而后回家處理好家事,跟隨丈夫的腳步,完成丈夫沒有完成的鋼鐵事業,投身到祖國的鋼鐵事業中,柔弱的女性,堅強的內心,完成和丈夫精神上的重逢。
鏡頭二:趙鐵池典型的鋼鐵直男,與孫雪飛彼此欣賞、互相扶持。二人認識之前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為建設解放新中國努力奮斗,鋼鐵紅娘把他們聯系到了一起,先后受傷,先后被派往外地支援建設,內心相愛的兩人聚散是家常便飯,最終二人在車廂團聚,與相愛的人同行,成就人生信仰的圓滿。
每個年代都有為國請命、流血犧牲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英勇無畏、整部影片讓觀眾體會到了敢拼敢闖的戰斗精神,看到了敢于奉獻、攻堅克難的鋼鐵意志。時代在變,精神永存。共產黨人攻克下的不僅是鞍鋼,更攻克了革命道路上的一道道難關。時至今日,我們仍需將這種鋼鐵意志延續下去,傳承紅色精神,根植紅色血脈。
除去主角偶爾太過用力的表演和一些場景過度的跳躍,《鋼鐵意志》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影片。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2
《鋼鐵意志》由真實歷史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我們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的父輩跨越重重艱險,用鋼鐵般的意志煉出第一爐鐵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對主旋律有著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島人》讓好多人感慨到“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鋼鐵意志》也同樣有著自己獨特的表達。首先故事情節很豐富,一點不沉悶,有笑有淚更有非常堅實的力量感。
所有場景非常真實震撼,尤其是煉鋼的場面,當看到第一爐鐵水流淌出來時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熱浪撲面的感覺。另外電影濃濃的東北氣息讓我這個身在異鄉的東北人感到非常親切,也很難想象影片里嚴寒冬季的戲份是在非常炎熱的大夏天拍的,呈現得那么真實,真的厲害!當趙鐵池說“我將帶著你的火種,點燃更多的高爐”(這句話預告里有,不算劇透)一下子就淚目了,趙鐵池是一個非?蓯塾肿屓诵纳绨莸哪腥,戰場上的他英勇無畏沖鋒陷陣,在煉鋼這個新“戰場”上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劉燁老師將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生動鮮活,我特別喜歡。
還有韓雪、林永健、張國強、吳軍、田征等等等等所有演員老師們演得都很好,給大家點贊!以前知道鞍鋼,但沒有詳細了解過,這部電影不僅讓我們知道鋼鐵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有多么重要,也讓我們了解到鞍鋼更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煉鋼的畫面,而當鐵水流淌的場景呈現在大銀幕時讓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們卻都有著一股勇往直前的勁兒,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也難怪已經被敵人破壞掉的鋼廠能“死而復生”,真的佩服他們這種鋼鐵般的意志?傊,這是一部非常適合全家人一起去觀賞的好電影,強烈推薦!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3
活動現場,義工聯和公益愛跑團的志愿者一百多人共同觀看了電影《鋼鐵意志》,影片講述了1948年,東北,國民黨殘部邊撤離邊計劃炸毀鞍鋼廠區。危機時刻,“戰斗英雄”趙鐵池(劉燁飾)帶領共產黨部隊直沖腹地,殊死搏斗,摧毀了敵人的陰謀。趙鐵池化身“鋼鐵戰士”與工程師孫雪飛(韓雪飾)、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飾)、總經理程時勛(張國強飾)一同投身復工復產。然而,高爐已成鐵坨,廠區如同廢墟,專家一致看衰,特務暗中觀察,前線戰況吃緊,時間日益迫近……第一爐鋼似乎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鋼鐵意志》以鮮明的人物特色,出色的`視覺呈現,展示了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影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工人階級,克服重重險阻,歷盡千辛萬苦,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新中國第一爐鐵水,并在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新中國的鋼鐵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故事。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4
“電影里展現的這種鋼鐵般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正與我們沈陽當前的‘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同頻共振!眮碜匀温殻ㄌ幖墸┤鄬W員隋邵巖表示:“我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鋼鐵意志這部電影中汲取精神力量,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鉚足勁、爭搶拼、挑重擔、解難題!”
任職(處級)一班學員段志慧觀影后激動地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讓紅色基因融入、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看了影片后,非常震撼,也非常的`感動!比温殻ㄌ幖墸┒鄬W員劉可佳認為:“作為一名黨校學員,同時也是黨校的工作人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代鋼鐵工人這種‘初心不改、百煉成鋼’的堅定信念和意志品格,將這筆寶貴財富融入到黨校高質量建設發展之中,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努力在‘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中當先鋒作表率!
時代滄桑巨變,鋼鐵意志永恒。鋼鐵意志傳承到今天,并不斷發光發熱,必將激勵我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斗爭精神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5
電影《鋼鐵意志》由真實歷史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我們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的父輩跨越重重艱險,用鋼鐵般的意志煉出第一爐鐵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對主旋律有著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島人》讓好多人感慨到“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鋼鐵意志》也同樣有著自己獨特的表達。首先故事情節很豐富,一點不沉悶,有笑有淚更有非常堅實的力量感。所有場景非常真實震撼,尤其是煉鋼的場面,當看到第一爐鐵水流淌出來時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熱浪撲面的感覺。另外電影濃濃的東北氣息讓我這個身在異鄉的東北人感到非常親切,也很難想象影片里嚴寒冬季的戲份是在非常炎熱的大夏天拍的,呈現得那么真實,真的厲害!
以前知道鞍鋼,但沒有詳細了解過,這部電影不僅讓我們知道鋼鐵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有多么重要,也讓我們了解到鞍鋼更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煉鋼的畫面,而當鐵水流淌的場景呈現在大銀幕時讓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們卻都有著一股勇往直前的勁兒,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也難怪已經被敵人破壞掉的鋼廠能“死而復生”,真的佩服他們這種鋼鐵般的意志。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6
影片以鞍山解放初期為背景,講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工業重鎮鞍山為盡快回復鋼鐵生產支援國家解放戰爭、恢復發展國民經濟,鞍鋼工人階級面對飽經戰火摧殘,幾乎淪為廢墟的工廠,在缺資金、缺技術、一窮二白、敵特破壞等艱苦惡劣的情況下,克服重重險阻,日夜團結奮戰,歷盡千辛萬苦,在最短時間內煉出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并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刻,不斷提高產量,煉制特需鋼材,為新中國鋼鐵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故事。
該片被中宣部列為迎接黨的二十大重點影片,是一部歌頌中國共產黨、展示工人階級形象的精品力作。影片主題鮮明、立意高遠,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也是一部開展黨性教育和“四史”學習教育的好教材。
百煉成鋼的故事、鐵骨錚錚的誓言、情深意重的國家情懷、一代人矢志不渝的'信念,一幅幅畫面,一幕幕情節,展現著新中國鋼鐵人的鋼鐵意志。觀影結束后,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要學習影片中的“鋼鐵精神”,不忘為民初心,牢記職責使命,忠于職守、履職盡責,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工作中的難關,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以生命為熔爐,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扎實的工作作風開展好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7
銘記先輩,致敬時代。電影《鋼鐵意志》上映至今,備受關注。
這部振奮人心、講述鞍鋼為新中國鋼鐵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鴻篇力作,吸引全國觀眾走進影院,好評如潮。網絡各大平臺有關《鋼鐵意志》的話題熱度不減。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北京日報、京報網、遼寧日報等全國媒體紛紛聚焦鞍山,爭相報道。微博上,廣大影迷以打卡影片、曬影評、曬票根等形式,向老一輩鋼鐵人致敬。
截至4日5:30,微博話題#被電影《鋼鐵意志》燃到了#、#電影《鋼鐵意志》#閱讀量高達4776萬、1583.9萬,大家紛紛通過帶話題曬觀影、曬祝福,目前話題熱度還在持續攀升。
國慶節期間,市新聞傳媒中心新媒體平臺,通過鞍山云APP、抖音、微信、微博、頭條等平臺,時時推送《<鋼鐵意志>在鞍熱映影迷反響熱烈》、《<鋼鐵意志>挺起大國脊梁——聽老鞍鋼人王延綿、孫濤講述影片幕后故事》、《<鋼鐵意志>主創演技超贊但真實的鞍鋼英模更硬核》等多篇獨家報道,并在官方微博創建#鋼鐵意志鞍山精神#微博話題和曬票根活動,引發熱議。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節日期間,多部影片扎堆上映,《鋼鐵意志》等主旋律電影成為全國票房主力軍。目前,全國院線觀影,《鋼鐵意志》排片占比位列前三。
影片上映至今,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北京日報、京報網、遼寧日報等全國媒體爭相報道,《“鋼鐵意志”在他們身上這樣傳承》、《<鋼鐵意志>再現新中國第一爐鐵水誕生》、《用心、用情、用功<鋼鐵意志>首映獲贊“扎實”》、《電影<鋼鐵意志>:硬氣、聚氣、提氣》等多篇文章,全面展現了鞍山作為共和國工業奠基地的榮光和輝煌。
銀幕上,一個個鋼鐵身影,懷著一顆顆火熱的心,用他們的臂膀和身軀,搭建出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鋼鐵生命線”。廣大網友紛紛討論,鏡頭中演繹的英模人物濃縮著千千萬萬曾經為祖國鋼鐵事業奮斗的人,他們的激情如鐵水般炙熱,意志如鋼鐵般強韌。正如電影中工人一錘一錘敲打著2號高爐內堅硬的鐵渣子,也鑿出了一條通向鋼鐵工業大國繁榮富強的.崛起之路。
影片的精彩展現,當然離不開鋼都鞍山在幕后的鼎力支持。影片開拍前期,主創人員多次來鞍,走進鞍鋼,深入采風交流,調研座談,實地了解煉鋼過程。孟泰和王崇倫的子女以及家人還為主創人員提供了珍貴的事跡材料,為影片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提供了參考。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8
電影里,無論是鞍鋼一把手總經理程時勛,還是勞動模范孟泰,或是英雄廠長趙鐵池,只要坐進了技術專家孫雪飛的課堂,就都如小學生一般的規矩——上課不許遲到,回答問題要起立。
即便倔強如趙鐵池,也明確知道,突破技術難關光靠立軍令狀是沒有用的,要掄起膀子干,更要俯下身子學!
于是,孟泰殺了家里的豬做成紅燒肉給專家們補腦子;“小女子”孫雪飛在課堂上嚴厲起來,“鋼鐵直男”也要乖乖聽話;在總經理程時勛的辦公室里,還專門給孫雪飛留了一塊小黑板。
在現實里,鞍鋼對人才的尊重甚至要超過電影里的待遇。
鞍鋼解放之初“靳樹梁、邵象華、李松堂、楊樹棠、王之璽、毛鶴年”六位專家的人生際遇頗為傳奇。他們同在德國留學,同為國民黨政府接收鞍鋼的大員。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幾天后,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長劉云鶴特意將六人請到家中,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自此,他們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鞍山市把最好的`房子,最高的生活標準給了這些專家,還把鞍鋼真誠地托付給了他們。李松堂成為鞍鋼軋鋼部總工程師,邵象華擔任鞍鋼煉鋼部總工程師,楊樹棠成為制造部總工程師,毛鶴年為動力部總工程師,王之璽為計劃處副處長,靳樹梁則協助副經理郝希英領導全公司的業務。
對專家最好的尊重,就是給他們舞臺,放手讓他們施展才華。1949年7月9日,鞍鋼全面開工,史稱“七九開工”。大會上,王之璽被推薦發言,他還與楊樹棠一起,榮獲鞍鋼授予的“一等功臣”稱號。隨后,王之璽又進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見,他曾撰文回憶:“毛主席問我:‘你這個鋼鐵專家是英美派,還是德國派?’我答:‘是中國派!
這“六大員”都成為突破“卡脖子”的關鍵人物。靳樹梁在解決高爐結瘤、開拓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工藝等方面成就非凡;毛鶴年主持了中國第一條22萬伏、33萬伏、50萬伏超高壓輸電線路工程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并出任電力工業部副部長;王之璽組織制訂我國第一套鋼鐵產品標準和全國統一的鋼鐵生產操作要點;邵象華則被授予中國工程技術的最高榮譽——“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獎”……
他們中4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貼。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9
在觀影之前,我最初對鞍鋼的發展印象、成就數據屆來自于歷史書,不過據說影片《鋼鐵意志》的主創曾5次深入鞍鋼了解歷史,力求真實盡可能地還原當年在惡劣環境下,通過工人們的努力與艱辛,將一塊幾乎成為廢墟的鞍鋼場,以最短時間恢復生產,練出第一爐鐵水。
主旋律電影題材,內容莊重卻又含東北地區的喜劇元素,故事情節有急有緩,時時調動著觀影之人的情緒。影片中劉燁、韓雪、林永健等老戲骨們演繹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動細膩,深深抓住觀影之人的心。
影片里最震撼的無疑是國徽制好并升起的場景,作為新中國的第一枚國徽,作為能掛在天安門城樓上,象征著中國工業崛起的標志!
“千難萬險,越挫越勇;秋之豐華,熱血鋼花。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迎戰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用紅色的`革命信仰,鑄造鋼鐵意志的芬芳!薄獮榇蠹覂A情推薦《鋼鐵意志》。這是父輩創業的故事,是最值得歌頌的遼寧故事。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0
《鋼鐵意志》改編自真實事件,首次大銀幕講述解放初期鞍鋼恢復生產的艱辛歷程。面對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對鋼鐵的迫切需求,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專家、帶領鞍鋼職工,克服重重險阻,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
“電影里呈現出的鋼鐵意志,也是今天我們需要的。相信觀眾一定會產生共鳴!睋捌瑢а輰幒娊榻B,影片講述了三大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在“一個家庭的鐵湊一起都不夠打一把菜刀”的年代,鞍鋼在被帝國主義“卡脖子”的大環境下艱難突圍的創業史;有了鋼,還要有好鋼,以孟泰、王崇倫為代表的鞍鋼工人通過技術革新提升鋼鐵品質的創新史;鞍鋼在為共和國貢獻鋼鐵的同時,把最好的技術專家和工人送往全國各地去支援鋼鐵企業建設的奉獻史。
《鋼鐵意志》不只是鋼鐵工業的成長史,更是鋼鐵人的成長史。作為新中國鋼鐵工業邁出第一步的藝術再現,影片塑造了鋼鐵工人的群像:勇毅堅韌的戰斗英雄趙鐵池(劉燁飾演)、兢兢業業的鋼鐵勞模孟泰(林永健飾演)、美麗智慧的工程師孫雪飛(韓雪飾演)、沉穩練達的程時勛(張國強飾演)……電影里,這些人物并非天生鋼筋鐵骨,他們也會有困惑、有苦惱,甚至偶爾還會“鬧情緒”,但是為了鋼鐵強國的堅定信念,他們不但克服了種種外界困難,也完成了自身的淬煉和升華。
影片主演劉燁是東北人,曾經塑造過眾多經典角色,但“本色”出演東北人,這還是頭一回!朵撹F意志》的故事發生在遼寧鞍山,影片中反復出現的酸菜、灶臺、東北火炕,再加上詼諧幽默的東北方言,呈現了老一輩鋼鐵工人有苦有樂的創業生活。
影片拍攝注重對細節的還原。無論是高爐廠區還是充滿劃痕的機器,充滿“鋼”味的服化道設計,真實還原鋼鐵工業邁出第一步的.不易;而軍民齊心聚鋼料、群起激昂誓成鋼、刻苦鉆研煉鋼技術等群戲畫面,更是將百煉成鋼、鋼多氣更多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備受鼓舞。
《鋼鐵意志》不只是鋼鐵工業的成長史,更是鋼鐵人的成長史。這部電影很值得我們觀看、學習,像當年的黨員干部和工人群眾頑強拼搏的精神致敬。時代在變,精神永存,影片一定會鼓舞更多的人前行,為建設美麗家鄉,建設更加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實,影片中爐火四溢、軍民同心的煉鋼場景讓我久久難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動。,電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輕人,青春只有和國家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才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作為年輕人,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鋼鐵意志》這部電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崗位,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1
20xx年10月4日下午,舉國歡慶祖國73周年華誕的喜慶時刻,鞍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組織在鞍山萬達影城3F3號廳觀看電影《鋼鐵意志》,這是再現鞍鋼輝煌歷程的一部史詩,享受了一次震撼的視覺盛宴和豐盛的文化大餐。電影中出現的一些場景、道具都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以及對長輩的敬仰及力量,錚錚鐵骨包含柔情。
鋼鐵意志熾熱燃燒
從電影《鋼鐵意志》名字上看,很宏大,很硬核,呼應今年國慶的節日氣氛。電影《鋼鐵意志》講述第一爐鐵水的誕生過程。
從情節故事層面中看,鋼鐵意志是歷史歲月練就了鋼心鐵骨。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對鋼鐵的迫切需求,廣大工人階級克服重重險阻,成功修復廢棄的2號高爐,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并在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新中國鋼鐵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演員劉燁的演技,對于趙鐵池這一人物的塑造仍然令我感嘆。從每一幀表情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的表達,都能讓坐在影院的我跟隨著趙鐵池的步伐前進,去領略新中國時期鋼鐵工人的艱辛和信念。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多次落淚,因為透過劉燁老師的眼神我好像與那個艱苦的年代產生了共鳴。場景還原很切實,這部影片中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服裝、化妝、道具和演員的臺詞,氛圍的營造,那種年代感很到位。
故事中真實的臺詞,“他們在用鋼鐵欺負我們,我們要多出鋼,出好鋼!薄八麄兇蜻^來多少發炮彈,我們就加倍打回去!薄拔覀円獜氐状蚩逅麄!边@些話雖然不多,卻體現了站在鋼鐵一線人物內心的那種精氣神。
收獲的堅韌力量
林永健飾演的老英雄孟泰一口流利的唐山口音,讓人親切。工人和技術人員振臂高呼“共產黨萬歲”、三次高唱《咱們工人有力量》這些橋梁的運用,讓每個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之緊張、與之歡樂、與之共鳴。國慶的大片探索的道路其順,更適合青年人全家人去觀看。觀影中體會到,在面臨非常巨大的困難的時候,如何用自己內心的那種鋼心鐵骨,去支撐自己克服所有的困難。而這種精神,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大家所需要的。
鐵骨錚錚包含柔情
電影中出現的一些場景、道具都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父親是鞍鋼退休的,讓我想起跟爸爸去廠里走過幾百條鐵道的經歷,愛人也在煉鐵總廠,地爐子、鋁飯盒、大頭鞋、火炕、酸菜湯……把“酸菜”這個東北特產融入生活場景,具有鮮明的鞍山特點!澳ゼ糇討瓴说丁钡倪汉嚷,將不同時段劇情聯系起來。趙鐵池與孫飛雪若隱若現的愛情,當看到用鐵塊斷面上鑄成H2O,就是我們心中流淌的鐵水,“我將帶著火種,去點燃更多的高爐!倍记〉胶锰,的確是一場意志與鋼鐵的較量。觀后心中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有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正是這種鋼水般熾熱、鋼板般堅韌、鋼鐵般意志,鼓舞和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2
復工復產零件短缺,孟泰打開了他的倉庫,鞍山市民排著長隊獻交器材;沈飛需要副油箱拉桿,王崇倫鉆研攻關解決難題,讓專家們刮目相看……這些電影里的片段都來自真實的故事。發動和依靠群眾,鼓勵和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也是鞍鋼能夠快速復工復產、攻克技術難關的重要原因。
1948年12月22日,鞍山市政府發布了《為號召市民獻交器材運動布告》,鞍山鋼鐵公司隨后也發布了《敬告鞍山各界同胞書》。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全市獻交器材的有10745戶,占全市戶數的39%,共獻交各種器材21萬多件。此情此景,讓原國民黨專家目瞪口呆。
孟泰,這位新中國第一代杰出勞模,半輩子漂泊不定,當解放軍開進鞍山城,工人們當家做主,年過50的他才找到了“家”!案伯a黨走,棒打不回頭”——孟泰一句話,戳中了工友們的心。
1952年,王崇倫承擔加工飛機副油箱拉桿的任務,他設計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桿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而且全部達到一級品。1953年,王崇倫相繼革新成功7種工、卡具,發明了“萬能工具胎”,成為全國最先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一線工人,從此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戰場上,志愿軍急需方便且耐用的軍鎬、軍鍬。鞍鋼的工人們發明了“旋轉串鑄法”,極大地提高了軍鎬的產量和質量。鞍鋼很快就生產出軍鍬和軍鎬共計36萬把,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隨著戰局的發展,志愿軍急需大量的炮彈,鞍鋼又接到了緊急生產炮彈鋼的`任務。為了達到炮彈鋼所需要的性能,工人們創造出“高溫、薄渣、活躍沸騰操作法”,成功冶煉出“50錳炮彈鋼”。
這之后,鞍鋼放手發動群眾,探索出“干部參加生產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改革企業中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在技術改革中實行企業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的原則”。
1960年3月22日,毛主席批示肯定鞍鋼的“兩參一改三結合”,將之稱為“鞍鋼憲法”。由鞍鋼工人們探索的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經驗,在全國工業企業大面積推廣。
從技術到管理,一線工人和廣大群眾中蘊含的巨大力量讓鞍鋼在一片凋敝中迅速恢復生產,又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題。
1949年中國年鋼產量只有不到16萬噸,在全球占比只不過0。2%,到了20xx年,中國年鋼產量超過10億噸,全球占比超過50%,連續20多年全球第一。鋼鐵行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創業史。從無到有,百煉成鋼,如今的中國鋼鐵已然傲視全球。
“卡脖子”從來不是一個新話題。從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第一根鋼軌、第一卷熱軋卷鋼……七十余年,一切封鎖、破壞、質疑、否定,都成了我們不斷勝利的背景。
面臨困難時不妨回頭看看一路走來的經驗。在電影《鋼鐵意志》里,我們看到了邁出第一步的艱難困苦,也看到了“攻山頭”的方法和智慧。堅持黨的領導,尊重科學規律、尊重專業人才,發動和依靠群眾,《鋼鐵意志》里的啟示,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所有的“卡脖子”,都將成為我們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里程碑”。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3
《鋼鐵意志》反映了新中國第一代鋼鐵人的奉獻與擔當。在鞍鋼博物館,一面厚重的鋼板墻上,鐫刻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幾千名鞍鋼勞模的'名字!袄嫌⑿邸泵咸、“青年的榜樣”王崇倫、雷鋒……這些勞動模范是鞍鋼工人的先進代表。
也正是這千千萬萬鞍鋼工人撐起了共和國的鋼鐵脊梁。趙鐵池面對鋼爐無法生產的困境時立下“黨派我來這,就是要改變這個現實”的錚錚誓言;程時勛面對美帝國主義鋼鐵侵略時發出“要徹底打垮他們”的豪邁之言;孟泰艱苦奮斗建成“孟泰倉庫”,刻苦鉆研成為“高爐神仙”,譜寫鞍鋼自力更生凱歌;王崇倫大膽構想加工拉桿特殊卡具,急中生智發明“旋轉串鑄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線……這些人,以生命為熔爐,鑄就鋼鐵般的意志,與祖國融為一體,與鋼鐵融為一體;這些事,展現了新中國“共和國工業長子”的責任與擔當,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撓、奮勇向前。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4
首先,很感謝新浪觀影團給了這次帶著媽媽一起看首映的機會,電影值得推薦!劉燁飾演的趙鐵池讓我記憶非常深刻,他在自己所擅長的領悟成為了英雄,因接到上級指令,又投入為國煉鋼的事業中。鋼鐵就是工人的信仰,面對工人的缺乏專業知識與專家的不太配合等問題,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自己的執著付出終會感動了眾人,大家團結一心,終于煉鐵成功——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韓雪飾演的孫雪飛也很打動我,真的是感覺眼睛里有希望,有光。生動的演繹出了青年女青年的`活潑與奔勁兒,為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滿腹激情的沖勁兒。作為年輕人,我們也應當為自己的夢想沖一把,無畏艱難!把好鋼好鐵用在刀刃上。劇中趙鐵池和孫雪飛還有感情線,鋼鐵直男也值得小女生的喜愛,最后是誰勇敢邁出了第一步呢?讓我們去電影院里看看吧!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5
從連長到廠長,一字之差,趙鐵池卻需要從頭做起。
沒有圖紙、不懂技術、零件不全、設備損壞,還有專家冷嘲熱諷、敵人暗中破壞、戰友血染他鄉……趙鐵池之難,也是時代之困。
越是立下雄心壯志,就越是要去面對千難萬險。無論是一個人、一家企業還是一個國家,向高處走的路上從無坦途和捷徑。如果說脫下軍裝的趙鐵池還有什么經驗可用,那便是鋼鐵般的意志。
千瘡百孔的工廠,一盤散沙的企業,需要毫不猶豫、毫不妥協的'領導!包h派我來這就是要改變這個現實!”在電影里,趙鐵池的幾場動員講話,如爐火般炙熱。無論清除高爐里的大鐵砣、還是發生事故時頂著火光沖進現場,在每一個關鍵時刻趙鐵池都沖在最前面。
這是帶兵打仗“攻山頭”留下的習慣,共產黨人要永遠沖鋒在前。
“國民黨接收3年一事無成,我們只用了半年就煉出了鐵水,這是人心!”電影里,在鋼鐵專家付三余的感慨中能聽到人心所向。
只要有火種,就會點燃更多的“高爐”。在現實里,鞍鋼解放時只有8名共產黨員,到1949年底已發展到2722名;5200名職工加入工會,占職工總數的四分之一。黨組織起來的鞍鋼工人,成為鞍鋼全面恢復生產的主力軍。
有了黨的堅強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才成為可能。1950年初,黨中央發出全國支援鞍鋼的號召。近兩萬名干部、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和各類技工,從祖國各地奔赴而來。其中有500多名縣級以上領導干部,人們形象地稱為“500羅漢”。
“一五”期間,鞍鋼產量很快就超過新中國成立前的最高年份,每年生產的鋼、鐵、鋼材均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以上。1953年12月,鞍鋼“三大工程”——無縫鋼管廠、大型軋鋼廠和7號高爐竣工投產。帝國主義“卡脖子”的圖謀從此走向徹底破產!毛主席專門發來賀信,稱贊這是“1953年我國重工業發展中的巨大事件”。
“全國支援鞍鋼復工”帶來的就是“鞍鋼支援全國建設”。從上世紀50年代起,鞍鋼先后向全國各地輸送鋼鐵建設人才12。5萬余人,先后支援建設了武漢、包頭、酒泉、湘潭、北京、馬鞍山、本溪、唐山、重慶、攀枝花、齊齊哈爾、撫順、昆明、水城、柳州、凌源等30多家鋼鐵企業。鞍鋼人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
坐著同一輛軍用吉普車來到鞍鋼,又坐著同一列火車離開,電影里的趙鐵池和孫雪飛開啟并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從重點突破到四面開花的歷史進程。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05-20
電影鋼鐵意志觀后感06-20
電影鋼鐵意志的觀后感06-20
[精品]電影鋼鐵意志觀后感06-21
[優]電影鋼鐵意志觀后感06-20
(合集)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07-16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精)07-16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經典15篇)07-15
鋼鐵意志電影觀后感15篇[實用]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