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時間:2024-08-27 10:02:49 音樂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及藏族踢踏舞步,感受體驗藏族歌舞特點,并能對西藏音樂產生興趣。

      2、能夠用飽滿的情緒,歡快富有彈性的聲音及多種形式演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

      3、學會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并為歌曲伴舞。

      教學重點:

      學習演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愛我中華》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二、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下面,老師來做幾個舞蹈動作,你們看看是哪個民族的.!

      放音樂。(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教師表演

      學生看后回答。(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

      2.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曲,聽聽是哪個民族的?情緒怎樣?(聽后學生回答)

      3.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感受藏族的歌舞的風格特點,剛才同學們聽的歌曲名字叫<我的家鄉日喀則>.誰知道日喀則再什麼地方?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日喀則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語"日喀則"是如意的莊園。

      4,請同學們看歌詞,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聽出來就用體態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放音樂同學們來表現)聽后提問。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熱烈奔放的。它的曲調是屬于藏族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

      5,同學們看過藏族舞嗎?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藏族舞,請你們注意觀察藏族舞有什麼特點?(觀察老師的胳膊,和腿)

      放音樂老師表演看后提問學生討論:跳舞人的膝蓋總是上下顫動,腳步踏出響亮的聲音……和拋袖是藏族舞的的主要特點。

      教師:這種舞蹈叫藏族踢踏舞

      三、學習踢踏舞的基本動作

      1)原地上下顫動膝蓋

      教師示范動作:顫動時身體要自然、放松,身體重心向下放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彈《我的家鄉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2)退踏步

      教師示范腳的動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后踏半步,重心在左腳,后半拍左腳原地踏步一次;第二拍右腳向前踏地一次。這些動作連續進行。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示范胳膊的動作:雙臂前后自然放松悠擺,重心保持在左腿上,膝蓋要半拍顫動

      教師彈《我的家鄉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四、隨錄音唱《我的家鄉日喀則》,跳一跳藏族舞

      教師與學生共同跳,感受藏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情感。

      五、剛才我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的情緒。下面我們用歌聲來表現一下歌曲的情緒!學生看歌詞來演唱歌曲。

      六、最后載歌載舞的形式來表演一下,體會藏族歌舞的特點。

      七、教師小結;結束本課

      1.教學資源下載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愉快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積極參與音樂聽賞活動。

      3、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大雨和小雨》,并從中享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難點: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學生隨音樂《電閃雷鳴波爾卡》律動進入教室。

      二、聽賞樂曲《電閃雷鳴波爾卡》

      三、學生聆聽老師播放音樂《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譜。

     。2)教譜視唱《大雨和小雨》。

     。3)聽一聽,唱一唱。隨音樂哼唱歌曲。

      四、師生分角色對唱歌詞。

      五、學生分組演唱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

      六、師生互換聲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結束部分:全班聽《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3、有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進行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唱準切分節奏︱55.︱56i︱的演唱。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組織教學

      隨《大雁湖》伴奏音樂進教室。

      2.學做簡單的蒙古基本動作

      (1)談話導入:我們祖國有幾個少數民族組成的(56個),說說你知道幾個少數民族,我們是屬于哪個族?

      (2)教師隨《大雁湖》伴奏音樂跳一段舞蹈讓學生說說老師跳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說說你們喜歡哪幾個動作。跟隨老師做做動作。

      總結:同學們舞姿跳得很美,那你們的歌聲會是怎樣呢?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讓同學們在蒙古的大草原上盡情歌唱同時我們領略一下那里的風景。

      二、寓教于樂

      1.聽錄音范唱感受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蒙古族民歌,曲調優美抒情。)

      2.再聽音樂說說歌曲內容?偨Y: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棲息著很多珍禽異鳥,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戶了

      3.聽教師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讓學生自己隨琴唱唱。

      5.學唱難句:大雁湖好風光啊哈嗬。(先聽教師范唱,教師在啊哈嗬下面劃出節拍,學生跟老師一起邊唱邊劃拍。)

      6.大雁湖那么我們用心的贊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這一樂句。(襯次“啊哈嗬”表達了蒙古人民的粗獷豪放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7.指出切分節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幾個這樣的節奏并唱唱切分音。

      8.隨琴慢速輕唱歌曲。(數次)

      9.師生接唱。(分組接唱)

      10.隨音樂伴奏唱唱歌曲。

      11.請個別同學唱唱。

      12.隨琴慢速唱唱曲譜。(教師幫助學生碰到有困難的樂句一起糾正唱唱。)

      13.師生曲譜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創造表現

      1.在演唱過程中學生多情不自禁的動起來了。你想用怎樣的動作來表達這首歌曲呢?(開始學過的蒙古動作加進去)

      2.放音樂全班學生隨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蒙古動作。

      3.跟隨老師的琴邊唱邊做動作。

      4.請幾位學生上臺表演舞蹈,其他同學伴唱。

      總結:同學們唱得那么好,舞得也那么精彩,你們還會創編歌詞嗎?

      5.以《大雁湖》的旋律創編歌詞。(提醒學生旅游過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們自己家鄉等好地方值得你贊美的。)

      6.請創編好的學生念念歌詞,再隨琴唱唱自己創編的歌曲。

      7、假如讓你們隨音樂畫畫你會畫出怎樣的一副畫呢?學生自由說說。

      四.完美結果

      同學們不但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蒙古族的熱愛,還用了美妙動聽的歌聲抒發了對大草原贊美之情,老師希望你們以后能編出更多更好的歌詞來贊美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隨《大雁湖》音樂邊唱邊出教室。

      課后反思

    1、優點:

      在這節課中,我采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來完成,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很集中。

      2、缺點:

      有些地方沒有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還不夠明顯。學生在自我評價方面也做的不夠。

      3、改進意見: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段的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虛心請教,不段的提高教學水平。成為創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師。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教學內容:

      1、讀譜唱歌《大雨和小雨》。

      2、聽賞管弦樂曲《電閃雷鳴波爾卡》。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愉快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積極參與音樂聽賞活動。

      3、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大雨和小雨》,并從中享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難點: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學生隨音樂《電閃雷鳴波爾卡》律動進入教室。

      二、聽賞樂曲《電閃雷鳴波爾卡》

      三、學生聆聽老師播放音樂《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譜。

      (2)教譜視唱《大雨和小雨》。

      (3)聽一聽,唱一唱。隨音樂哼唱歌曲。

      四、師生分角色對唱歌詞。

      五、學生分組演唱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

      六、師生互換聲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結束部分:全班聽《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美好情感。

      2、能隨音樂哼唱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的'發展。

      3、認識附點四分音符。

      4、學會發“u”的口型。

      教學過程:

      1、導入:發聲練習,學習“u”音的口型。

      2、播放歌曲錄音并提問:歌曲中唱了什么?表現了什么思想感情?

      3、學生跟著錄音哼唱歌曲,并思考: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每個樂段有幾個樂句?

      4、學生再跟著老師的歌譜唱一唱第一樂段,注意節奏、音準。

      5、師提問:在這個樂段中,有一個節奏型被告頻繁使用,請你們找出來。

      6、學生手打恒拍,用“ da”讀節奏,老師講解附點四分音符的記法與時值。

      7、提問:這個節奏型表現了什么?

      8、學生再唱一唱第一樂段歌譜,并用手畫出旋律線。

      9、提問:第一樂段的旋律線有什么特點?表現了什么畫面?

      10、學生演唱第一樂段,注意節奏準確、咬字清晰。

      11、完成練一練旋律。

      12、試唱第二樂段。思考:這個樂段與第一樂段在音樂情緒、旋律進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熟練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異。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用舒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用具: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歌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美麗的傳說,想聽嗎?(生答)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她很殘酷。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出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個問題,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來,就得被砍頭。因此,很多人包括國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個韃靼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他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對答如流,終于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多的問題那樣,被處死刑。當天晚上,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在向月神祈禱,希望圖蘭多誠服,從此結束殺戮。瞧,月亮出來了,僧侶的祈禱樂響起(播放背景音樂),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美麗殘酷的公主。終于,她良心發現,從此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師問:這首曲子大家聽過嗎?有誰能哼唱兩句嗎?

      生答。

      師:是的,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們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剛才老師講的美麗的傳說,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家普契尼所創作的歌劇《圖蘭多》,在劇中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從此,《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經典歌劇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學唱這首歌呢?

      生答。

     。ǔ鍪靖桧摚

    二、初聽歌曲。

      師:請大家聽一遍歌曲《茉莉花》。請大家聽一聽,再次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聽聽歌曲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

     。◣煵シ鸥枨冻浺簦

      學生聽后,師問:誰能說說歌曲的情緒怎樣?(優美抒情)

      生答。

      師:歌曲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芬芳美麗滿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生答。

      師:有誰見過茉莉花嗎?

      生答。

      師: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師出示茉莉花圖片。)茉莉花也叫茉莉,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原產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宋代傳入我國。它還是菲律賓的國花,也是印尼的國花。它不僅可以用來觀賞,還可以用來熏制茶葉。

      三、演唱歌曲。

      1、師: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的范唱錄音,邊聽邊在心里哼唱,感受一下歌曲抒情、優美的情緒。

      播放歌曲錄音,與學生一起內心哼唱,邊畫旋律線。

      2、師:現在,我們用哼鳴輕聲練習演唱,請大家邊唱邊畫旋律線好嗎?

      學生跟老師的電子琴用哼鳴練習演唱歌曲旋律。

      3、師:剛才的哼鳴練習中,你記住了哪些好聽的句子?

      學生回憶演唱歌曲《茉莉花》中的句子,老師用電子琴伴奏,并及時糾正音準、節奏。

      師:大家記住的句子可真多,你們發現這些句子中,有沒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句子?請你唱唱它們的譜子。

      指生唱。

      請前后四個學生一起試著唱唱歌譜。(提示學生唱好連音線,和比較長的句子。)

      請大家一起演唱一遍歌曲的譜子。

      師:同學們唱得不錯,我們在演唱時要注意唱好有連音線的地方,要唱得流暢連貫,我們再唱一遍。

      生跟琴唱。

      師:接下來,我們試著填詞演唱。

     。ê蛯W生一起演唱,要求學生跟琴慢速演唱,在連音線處提示學生注意。)

      四、教師小結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教學內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教學內容:

      欣賞歌曲《山童》。創編《山林的歌謠》活動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歌曲《牧童》,在教師的指導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表現歌曲。

      2、能靜心、專注地欣賞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外不同風格的同一題材和體裁的藝術作品。感受合唱歌曲帶給人們的美妙和聲以及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匯報課后搜集的有關捷克斯洛伐克的資料。 2.欣賞《牧童》。這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歌,我們仔細聽音樂,一起來感受一下捷克的小牧童他們是怎么樣來放牧的?放牧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牧童》像一幅田園風景畫,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生活的熱愛,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成為人們喜愛的外國歌曲之一。

      3、放聲歌唱《牧童》。

      二、欣賞合唱歌曲《山童》。

      1、介紹歌曲:這是一首中國歌曲,它是一首描寫山里孩子的歌。

      2、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ā赌镣芬魳芬幷,《山童》具有民歌風味。)

      3、再次欣賞歌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

      4、剛才你閉上眼睛聽音樂的時候,你都想到了什么?你想象到的牧童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5、小牧童最愉快的事情就是一天跟著他可愛的牛兒羊兒們在一起,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綠綠的水,青青的草,小牧童唱著歡快的歌悠閑的在草地上放牧,你們想他們得多高興!

      三、創編《山林的歌謠》活動。

      1、歌曲《山童》描寫了哪些林間的聲音?

      2、山風:呼呼呼呼;

      小草:習嗦習嗦;

      3、羊跳:蹦達蹦達;

      小鳥:嘰嘰喳喳;泉水:叮咚叮咚;

      羊鞭:劈啪劈啪;魚尾:吧嗒吧嗒。

      4、展示學生自己收集的聲音。

      馬蹄、小貓、啄木鳥、小雞、小鴨等。

      歌曲《山童》是怎樣描寫了哪些聲音的?再聽歌曲《山童》。以小組為單位,選一種形象創編旋律。

      可選用書上的節奏型,在旋律寫作上可只用1 2 3 5 6。

      5、小組展示。

      四、總結評價。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我們的田野》感受音樂語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2.啟發學生了解音樂語言,提高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1.二拍子、四拍子節奏歌曲的學唱,背唱《我們的田野》。

      2.指導學生劃拍唱準節奏及旋律音高。

      教學模式:

      1.創設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疑激思。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介紹本節課內容,激發興趣。

      3.發聲練習。

      4.節奏練習,強拍上弱起的節奏練習。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原是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樂形象鮮明,旋律優美動聽,易于上口,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一首獨立的兒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詞精彩,富有詩意旋律優美、動聽,襯托出了祖國江山多嬌的美麗畫卷。

      2.聽磁帶,體會情緒。(教師畫一幅與歌詞有關的畫)

      3.再聽磁帶,再次體會情緒。(歌曲背景簡介)

      4.學唱歌曲,解決容易唱錯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1)前5小節構成一個樂句,歌曲在強拍上弱起,緊接著又將第二小節第二拍的.音延長至第三小節的第一拍上,又形成了第二次的弱起小節,這三處巧妙的設計打破了二四拍的工整格式,使歌曲一開始就呈現別具一格的特色。

     。2)學生自學第1—5小節曲調,教師巡視指導。

     。3)后二個樂句組成在曲調和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4)教師指導學生分別學唱后兩個樂句的曲調,注意曲調和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5)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5.先分組練習,然后在合到一起來演唱。(注意反復記號)

      三、議論爭辯,頓悟創新。

      1.處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2.演唱完歌曲后請同學們畫一幅描繪家鄉風景的畫及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四、訓練技能,激勵發展,聽、唱、想、做。

      五、總結下課

      六、教學評價

      學生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我們的田野》。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號鼓手》,并能積極參與樂器伴奏活動。

      2、能學會唱《紅領巾在召喚》,能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3、能積極地參與本課的兩個音樂活動,并能掌握X、XX、XXX等節奏組成的4小節節奏模擊,在選擇終止音的練習中,初步形成調式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有表情的演唱《小小號鼓手》

      2、唱準X XX和X X節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音樂活動《鼓點的`回聲》和學唱《小小號鼓手》

      第二課時:學唱《紅領巾的召喚》和音樂活動《破譯密碼》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大鼓、小鼓、鈴鼓、筷子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隊歌,教師與學生都系上紅領巾排好隊,整齊的進入教室,歡迎同學們來帶紅領巾之家。

      二、了解與認識——號鼓(音樂活動《鼓點的回聲》)

      1、看(大小鼓齊奏的場景)

      2、奏(用筷子在椅子上敲奏)

      師:剛才我們看了大小鼓的演奏,現在我們來當當號鼓手,學一學

      大鼓:X X | X 0 | X XX | X 0 |

      小鼓:XXX XX |XXX XX|XXX XX|X 0 |

      3、編

      指導學生分別用大鼓和小鼓進行形式多樣的即興演奏

      三、學唱《小小號鼓手》

      1、號的模仿

      師:號是號鼓隊的靈魂,讓我們來嘗試作一名號手

      做吹號狀,輕聲用“滴滴答”與“咚嚓嚓”演唱

      X X X | X X |

      嘀 嘀達 嘀 達

      咚 嚓嚓 咚 嚓

      2、歌曲教學

      出示歌單,指導學生隨樂學譜

      隨琴學唱歌詞,感受歌曲的情緒

      與老師分樂句接唱歌詞

      指導學生齊唱

      3、綜合表演

      通過敲和唱,你覺得這首歌最適合表現怎樣的。動作?(感受并回答)

      指導分組編排隊列,并進行展示,要求邊唱邊表演

    四、總結全課

      交流感受,教師小結。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戲歌,初步感受戲歌的演唱風格。

      2、學習演唱《龍里格龍》,能正確、有韻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教學方法:

      體驗法、觀察法、模仿法

      教學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導入

      1、觀看視頻《梨花頌》片段

      2、師小結(出示課題:龍里格龍)

     3、學習歌曲

     。ㄒ唬└惺芨枨,激發興趣

      1、初聽歌曲(出示歌譜)

      2、復聽歌曲

      3、再次聆聽,找出相同旋律,并進行模唱

     。ǘ┬赡3

     。ㄈ┳x歌詞

      1、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2、教師范讀歌詞

      3、學生再次讀歌詞。

      4、提問:“格”字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帶兒化音、后面的帶兒化音)

     。ㄋ模⿲W唱歌曲

      1、隨琴小聲填唱

      2、講解各種音樂記號的作用

      3、教師范唱。

      4、師生接龍演唱

      5、歌曲處理

      6、分組演唱

      7、加動作完整演唱

      8、看指揮完整演唱

      9、加上戲曲動作完整演唱

      五、藝術拓展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戲歌選自合成《流水戀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有沒有聽到你熟悉的旋律。(有)同一首歌曲經過不同的藝術處理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會使它的音樂形象更加的豐滿,更具魅力,下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演繹更加精彩的《龍里格龍》期待同學們更精彩的表現。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對少數民族節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今天我們要請同學們自己來組織、參與盛大的那達慕大會,請大家看課本,其中有摔跤、賽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個部分的內容,這幾個部分的內容都要求同學們與伙伴合作,共同來創造、來表現,

      比如摔跤,課本上規定了節奏X—∣X X ∣X—∣X 0∣,還規定了只能用5 61 2 3五個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兩個,因此,就有多種可能性,就要看同學們的創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 2/4

      5—∣5 5∣5 5∣5 0∣5—∣6 5∣6—∣5 0 ∣1—∣5 6 ∣1— ∣5 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 6∣5—∣6 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課本中只規定用X—∣X 0 0 ∣X—∣X 0 0 ∣的節奏,X—是表現箭飛出去的聲音;X 0是表現箭中靶的聲音,現在請同學們用打擊樂器來模仿,這就要動腦筋了,可能要用上許多非常規的演奏方法,這就培育了我們的創新思維。

      還要請同學們注意第21頁的排成圈狀的.圖片,這圖片表明了活動的路線,但既可以是順時針,也可以是逆時針,從加油歌開始,中間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賽馬,最后在加油聲中結束。

      現在請同學們分成四組,大家共同商量設計活動如果進行,每個組里誰表現摔交,如何伴唱,誰表演賽馬,誰來用打擊樂器伴奏,如何伴奏,誰表演射箭,誰來用打擊樂器模仿其聲音效果,如果模仿,誰來唱《那達慕之歌》,其他的人干什么,誰來唱加油歌,是固定還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幾遍等。

      2、學生們分四組,相互交流、商討,共同設計,教師巡回指導、啟發,但應尊重學生的意見,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學生分組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4、綜合四組的表演,即讓四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賽馬共同表演,拉拉隊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對所學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記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創編歌詞與演唱。

      2、復習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少數民族,了解地理位置、風俗特點、生活喜好、勞動內容等各方面。

      3、拓展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的知識內容,并以不同形式表現。

      教學重難點

      1、對歌曲的節奏要充分掌握,并且能夠吐字清楚的快速演唱。

      2、注意歌曲中的襯詞,并可以自己創編歌詞與演唱。

      教學用具:竹竿舞蹈的竹竿、少數民族資料課件、錄音機、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教室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則》,并帶領同學們共同跳起藏族的舞蹈,特點是甩長袖!丛O計意圖:營造一種音樂氣氛,讓學生聽著藏族的音樂走入課堂,貼近少數民族與本單元內容相互照應!

      二、復習本單元前幾課內容

      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生長著56朵各具特色的鮮花。在本單元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三個少數民族,來,共同回憶一下:《劉三姐》——壯族《小山羊》——侗族《天上之春》——維吾爾族還有我們剛才進教室的律動舞蹈是藏族的。以前都是老師給你們介紹,今天要改變一下方式,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

      三、認識新的少數民族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少數民族——布依族

      1、討論自己查找有關布依族的資料,一會進行交流。

      2、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匯報來展示課件內容,課件中沒有的可以用資料和語言來補充。

      四、新授歌曲

      1、先來共同聆聽一遍歌曲,師:聽到歌詞中說什么了嗎?生:聽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漢語。

      2、教師出示歌詞,并且歌詞是由不同的顏色寫的.,一白色,一黃色。

      3、學生們分清了白色的是襯詞,而黃色的是漢語,F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也能聽懂了。

      4、共同讀節奏

      5、共同按節奏讀歌詞,講解歌詞含義。

      6、唱曲譜

      7、加上歌詞唱歌曲

      8、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節奏要準確。

      9、我們看到了布依族的酒令舞,我們也來跳一跳啊,一定要邊唱邊跳,其他的同學要幫著打節奏的。

      10、進行創編歌詞,我們要注意有襯詞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創編歌詞要流暢有意義還要押韻。試一試自己來唱一唱。

      學生創編:久不回家忘記路呀,久不看書忘記字呀。

      五、擴展思路,充實教材

      我們還知道很多少數民族,比如傣族、彝族、苗族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少數民族的好伙伴,現在讓我們來共同欣賞各個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1、班級的一個女孩是鮮族的,她穿來了她的鮮族衣服,并且給我們帶來了一段朝鮮舞蹈《道拉吉》。

      2、全班同學在《久不唱個忘記歌》伴奏下,邊唱邊跳竹干舞。

      3、展示傣族的舞蹈

      4、展示我們漢族的舞蹈

      六、 總結:

      56個民族是56朵美麗的鮮花,少數民族更加具有特色,而且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兄弟姐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少數民族的特色風情,讓我們共同的進入56朵花的海洋。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教學目標: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唱好變音唱好變音,注意音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踴躍發言說說媽媽給自己講故事時,有什么感受?下面,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聽媽媽講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學們聽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賞:完整的欣賞全曲,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請同學們說說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紹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小主人公在美麗的、恬靜的夜晚,聽媽媽在場院里給他們講故事的幸福場景。第二部分敘述了媽媽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控訴了舊社會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歌曲是帶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

      歌曲:

      教師彈奏樂段的歌詞和旋律,讓學生隨琴輕聲的哼唱,體會歌曲的感情。

      第二樂段進行欣賞,與第一段進行比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聽辨,每一樂段的演唱形式不同,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現不同的情緒,表達不同的情感。這是與歌曲所表達的情緒緊密聯系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復聽全曲,要求學生說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復的旋律,或者樂段。

      全體演唱,老師和學生一起演唱

      完整復聽全曲。說說歌曲中哪是重復出現的?完成聽聽想想。

      四、小結:每個人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最好能寫成日記。

      教學反思:學生有表現力的演唱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學目標:

      1、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開想象,根據音樂講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暩枨堵爧寢屩v那過去的事情》,引人新課。

      1、復習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引入新課。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作了管弦樂作品《鵝媽媽組曲》,用音樂敘述了鵝媽媽講的5個故事,今天一起來聽聽其中的兩個故事。鵝媽媽講了兩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音樂之后回答。

      3、這兩首樂《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請學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為什么?教師可根據情況再次播放音樂。

     。ǘ┬蕾p管弦樂《小拇指的故事》

      1、有誰知道童話《小拇指的故事》請給同學們講一講。拉威爾創作的樂曲《小拇指的故事》講了些什么?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并說—說樂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學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

      3、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

     。ㄈ┬蕾p管弦樂《瓷偶女皇》

      1、教師講述童話劇《瓷偶女皇》、拉威爾創作的樂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對這個童話故事的完整的敘述?聽音樂,正確地回答。

      2、這一步感受樂曲,并說一說樂曲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曲家為什么要采取這樣風格的音樂。

      3、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舉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辨別樂曲中演奏主題的主奏樂器,并說出這種樂器屬于管弦樂中哪個樂器組。

      4、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

     。ㄋ模┙處熃Y合上堂課內容總結本課。

      1、齊唱或獨唱,或兩種表演形式結合的方式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結合本堂課欣賞的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說說作為敘事性音樂,上堂課演唱的《聽媽好講那過去的事情》與這堂課欣賞的樂曲,在音樂風格、表現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別。

      教學反思:說出是否喜歡樂曲,并說出理由。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級節奏游戲。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學過程:

     。ㄒ唬┖喍痰鼗仡櫳蟽商谜n的內容,引人新課。

      1、上兩堂課同學們聽了媽媽講的故事聽了鵝媽媽講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這堂課我們聽一聽《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錄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師板書老鼠和大象的節奏游戲,請學生分組練習,力求將這兩種不同動物的形象表現出來,然后組合在一起。

      4、請學生朗讀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讀的音量和語氣。然后在朗讀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聲部節奏背景。

     。ǘ┙處煼冻独鲜蠛痛笙蟆

      1、教師范唱歌曲。教師演唱之前,要求學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節奏游戲作為歌曲的前奏,教師演唱當中,要求學生朗讀和表演帶節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詞。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ㄈ┙處煄ьI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ㄋ模┖铣杀硌,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學生有表現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教學目標: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暽咸谜n內容導入新課。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ǘ┬蕾p音樂《洋娃娃的夢》。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學生思考,樂曲表現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生了哪些故事情節。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想到的內容。

     。ㄈ┞犚魳,創編洋娃娃的故事。

     。ㄋ模┰凇堆笸尥薜膲簟返囊魳繁尘跋卤硌。

     。ㄎ澹┓纸M表演整個單元的四項內容(五個故事),結束全課。

      教學反思: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愉快的夢》,指導學生用輕柔,連貫,優美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義,感受6/8拍輕盈、搖蕩的節奏特點。

      二、教學重點:

      1、歌曲《愉快的夢》的旋律的教學以及情感的啟發、引導。

      2、樂理知識6/8拍的了解。

      三、教學難點:

      1、歌曲旋律中的二聲部教學,及情感的啟發與引導。

      2、6/8拍的強弱規律的把握。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一、學習歌曲:

      1、激趣導入

      師:快樂的音樂課開始了,我們來看看這幅美麗的圖片,每當夕陽夕陽,城市變得漸漸安靜,我們都會進入甜美的夢鄉,同學們你們睡覺的時候做過夢嗎?你的夢是怎樣的呢

      生:回答(愉快甜美)

      2、聽賞感知

      師:你們的夢可真精彩!看有位小女孩正在睡覺,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他吧,你們歡迎嗎?

      生:.師: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她做的一個神奇而又愉快的夢,讓我們聽聽她都夢到了什么?(放視頻)

      師:小女孩夢到了什么?聽完小女孩的夢,歌曲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速度稍慢,是愉快的美夢。

      師:回答的真好,這就是一位日本小女孩的美夢,音樂無國界

      3、復聽歌曲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聽聽歌曲中都出現了那些音樂記號?有哪些你沒見過的音樂小符號?找一找,比一比誰找的又多有準確。

      生:找出記號

      師:同學們真厲害,來我們來認識認識他們(出示課件,講解音樂小知識。)

      師:大家看:這首歌曲的節拍(點擊課件八六拍含義特點)(生: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強弱規律是:強弱弱次強弱弱。

      師:誰用動作表現一下它的強弱規律?

      生:---!

      師:來大家一起拍一拍

      V換氣記號,提醒我們要換一口氣、圓滑線、連音線

      歌曲的情緒和它的音樂符號是分不開的',因為這些音樂小符號,所以歌曲更加的優美了。

      3、學唱歌曲1)跟音樂輕聲唱lu我們用lu小聲跟唱一下,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注意你的聲音,連音線時要唱夠時值,保持住,圓滑線要連貫些。

      2)填詞唱

      填上歌詞還會嗎,一起來一遍。(教師彈琴)小聲跟琴唱一遍第一段歌詞。進行教唱第一段。聽琴聲學唱第二段歌詞。相信你們自己就能學會第二段。

      3)合作唱

      師:你們唱的真好,老師忍不住也想加入你們,歡迎嗎?

      生:愿意

      師:那好,我們一起來合作一下,老師唱前面的部分,你們來場畫線的地方

      注意你的換氣,和音樂小知識一起唱一遍,然后交換唱一唱。

      4)處理上行、下行

      出示課件音樂旋律,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我們的音樂旋律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彈琴用手勢指示學生,可以一起多唱幾遍沒讓學生自己發現特點。

      上行旋律演唱時,猶如下山,聲音自然柔和。下行旋律演唱時,猶如爬上,聲音興奮,驚奇。

      5)有感情完整演唱

      讓我們按照歌曲的旋律規律,有感情的完整唱一遍?梢愿鶕约旱睦斫庥懈星榈碾S音樂做做動作。

      三、合作創編,表演展現

      1)情感升華

      師:小朋友搖著她的夢之船,在綠色的上輕輕地蕩漾,表現地是比較安靜地、輕盈地意境,那我們還有沒有不同的演唱形式?

      怎樣怎樣唱才能表現出這種意境?更好的表現歌曲?分小組討論。

      師:我們歌曲還有什么演唱形式?

      生:男生唱、女生唱、分組唱、齊唱

      師:那好我們來試一試,女生唱前面兩行,男生唱后面兩行。注意下行聲音要柔,上行聲音要驚奇。熟唱歌曲

      師:誰用你的聲音把小朋友的心情表現出來?看到新奇的椰子島時她的面部表情會是什么樣的?喂咦快來看,她在招呼小伙伴呢?你是怎么招呼的?生:

      可愛的小愛人正在岸上快樂跳舞歌唱,怎樣表現他們的快樂?分組討論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現這種愉快。

      學生展示

      師;讓我們用最優美連貫的聲音把小朋友的夢境表現的更美!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聲音輕柔、舒展,隨情緒富于變化。

      2)創編舞蹈

      讓學生表演歌曲,張開想象的翅膀,在廣泛的時間、空間里遨游,用心去感受、用肢體體驗音樂的魅力,聽音樂教師和學生手牽手一起做舞蹈律動。

      四、情感教育

      師:夢是虛無飄渺的,可是夢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夢象征著夢想,你們肯定都有夢想,誰來說說自己的夢想是什么?

      生:科學家、國家的棟梁、教師

      師:你們的夢想可真多,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夢想,那請把你的夢想卸載自己的小船上,讓我們的夢起航吧。寫好的同學交給我,老師把你的夢想貼在夢之船上,時刻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ǚ耪n件音樂“我的未來不是夢”)大家的夢想五彩繽紛,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夢想,只有有夢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創造者,我們都要為夢想而努力,只有這樣,夢想才會變為現實,讓我們為早日實現夢想而努力吧!老師相信你們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你的未來不是夢。

      好了同學們,今天老師非常開心,謝謝大家的合作。下課。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14

    小班上冊音樂教案:小汽車03-06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07

    五年級上冊的音樂教案02-23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8-27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6-08

    七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26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4-23

    幼兒園大班上冊音樂教案《頂!03-06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1-22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