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實用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
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聽媽媽說,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這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味兒分外濃。路上的行人浩浩蕩蕩,隊伍看不到頭,大家像約好了一樣,認識的不認識的`,拉著家常,向廣場聚攏。前來賞燈的人們匯集成人海,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
到了夜晚,鞭炮聲此起彼伏。五顏六色的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猶如天上的仙女撒下朵朵神花,為人們帶來祝福。各種煙花爭奇斗艷,時而翠綠耀眼,時而鮮艷奪目,時而金光燦爛。有的像閃爍的星星,有的像凌空而下的瀑布,還有的像短暫的曇花,真是“煙花飛舞鬧元宵”呀!在五彩繽紛的煙花中,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在歡樂的鬧元宵中,紅紅火火的大年過完了。
家鄉的元宵節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元宵。吃元宵,就是吃湯圓!皽珗A”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2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位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關燈,猜燈謎,吃元宵,和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是為紀念“呂平”。漢惠帝劉瑩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此平息若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伺候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在現代,各地元宵節的過發大都雷同,但家鄉在這一天的熱鬧氣氛,卻是無與倫比的!早上天還未亮,人們就已經在準備元宵節的必備品——元宵了
清早五點多,有大批人馬在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中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
沒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干凈淳樸的童年——提著哥哥的舊燈籠,在家里各個角落晃悠,唱著奶奶的童謠:“鬧元宵,鬧元宵,大家都來吃元宵,我的元宵頂級棒,大家吃了哈哈笑!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3
我家鄉的元宵節熱鬧極了,有吃元宵、放花燈的習俗,元宵節晚上,孩子們提著自己最喜歡的燈籠盡情的玩耍。
元宵節的前一天,大街上到處都有賣燈籠的,有父母領著小孩子買燈的,大家討價還價。燈籠各式各樣,能裝電池的燈籠特別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當燈籠亮起來,優美的.音樂也會響起來?晌也 喜歡電燈籠,而是喜歡帶蠟燭的紙燈籠。媽媽她知道我的心事,于是拉著我在大街上東看看西看看,希望買到我喜歡的紙燈籠。在百貨大樓南樓前終于買到 了紙燈籠?粗膼鄣臒艋\我高興的一蹦三尺 高,真想馬上就過元宵節啊。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因為我和媽媽有一樣任務要完成,就是做橙子燈。開始做橙子燈了,一共要做兩個。我和媽媽先每人分吃一個橙子,橙子的果肉被挖空后開始剪邊,做底座,穿線加上做 把經過幾個小時的勞動終于做好了橙子燈。
晚上回到奶奶家,我們要提著燈籠去請老奶奶和我們一起過節。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嘗著豐盛的飯菜,吃著甜甜的元宵,和和氣氣的,充滿了歡聲笑語。飯后我和弟弟打著燈籠去街上 觀燈,據說如果看夠七盞燈眼睛就會永遠明亮有神。呵我家鄉的元宵節是不是挺有趣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她雖然沒有春節隆重,可她是那樣熱鬧。我愛家鄉的元宵節,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4
一大盤子圓滾滾的,如純潔的小雪球一般的元宵下鍋,煮熟后輕輕的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里面香甜的,黏黏的黑芝麻流了出來……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
伙計們,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
這里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因為家境貧寒,只能住在宮里做苦力,不能跟家人團聚。為此,元宵非常失落。而這時,火神命令東方朔火燒長安城,可東方朔不愿意這樣做,這樣全城的百姓以及元宵的家人都會死去。所以,東方朔和元宵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二人把煙花放在城的四周,點燃后,立刻火光滿天,火神看到火光以為東方朔已經完成了任務,滿意地走了。
皇帝這時為了感謝他們,讓元宵的家人和她團聚。他們吃著元宵做的甜品,一邊賞著煙花,以及東方朔做的花燈。那些甜品就是人們現在說的元宵。后人為了紀念他們,放煙花,看花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元宵節時非常熱鬧,煙花不絕,無數的花燈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大街上的人擠得無處站腳,還有賣棉花糖的,賣鞭炮的,賣裝飾品的,賣小玩具的,令人眼花繚亂。
花燈前,有許多人對著手機笑一笑,“咔嚓!”因為有許多人拍照,難免把別人照進去;小孩子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跑向賣玩具和食品的小攤,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棉花糖,頭上多了一些閃閃發亮的裝飾品;有的'把煙花放在人的少的地方,點火,響出第一炮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當然有錢人的煙花更漂亮,有的擠作一團在燈籠前……
欸欸欸?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在猜字謎!我也擠進去,拿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小兒,三個腦袋(打一字)。這是什么?哪吒?不對……猛然間看見火光……等等,火光?不就是光嗎?歪打正著!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盼望下一次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是安亭國際汽車城,他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化的城鎮。他不僅有新鎮,而且還有老街。每年的元宵佳節,在安亭的老街上都會舉行熱鬧的元宵燈會,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了。
吃晚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忙著做元宵吃。吃完了元宵,我就連忙拉著爸爸媽媽去老街趕燈會了。
老街上的燈可真多!有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老虎燈、兔子燈、唐僧師徒燈、海寶燈等,因為安亭是國際汽車城,自然也少不了以汽車為主題的各式車型燈,讓人看著眼花繚亂。燈會上還有許多小吃,我最喜歡五顏六色的棉花糖,手里舉著漂亮的棉花糖,拉著媽媽的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著各種各樣美麗的燈,不時地就能碰到同樣牽著爸爸媽媽的`我的同學們,大家歡快地互相打著招呼,那種興奮的心情讓我久久難忘。
我愛我家鄉的元宵節,因為元宵節既熱鬧又有意義,他是我們安亭人民安居樂業,享受幸福生活的集中體現。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6
元宵節那天,我和村里的幾個小伙伴乘著年味還沒被風吹散,向各自的父母討要了幾元錢,合伙打了個車就逛“十五”(元宵節)去了。
車還在路上行駛著,我們卻早已聽見鞭炮的聲音。
到了城里,天還沒有完全黑,城市的景象讓我們驚呆了,真是太美了!樹上點綴著五彩的燈光,一閃一閃的非常好看。尤其是那像玻璃瓶里下流星雨似的往下掉“水珠兒”的彩燈,特別漂亮。
元宵節的第二大特色就是放煙花。八點半左右,在一陣樂曲聲中,煙花晚會拉開了序幕,隨著一聲聲巨響,禮花升上天空,有的象彎刀銀光閃閃,有的象蝌蚪到處亂竄,有的'像流星劃過天際,還有的像一簇簇火焰四周噴射,一分鐘左右才熄滅……。其中,我最喜歡一種是在空中炸開,變成無數個小點再響一下,嘿,活像空中的小星星。
時間過的真快,一眨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街上人潮涌動,人們漸漸散去,我也戀戀不舍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