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方案

    時間:2024-02-08 08:16:32 設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4篇[精]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4篇[精]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提到教學設計,大家太熟悉了,從我們當老師的第一天起,就和它打上交道,我在準備這個稿子時在百度里輸入“教學設計”四個字,出來的結果有3690萬條,可見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今天要談的,是我們在一線遇到的一些想不到的問題,或者說是平時不注意的問題。借著太原市第一屆教學設計大賽,要出一本“優秀教學設計”集,我們在座的各位有一些人是參與了這項活動的,這本書中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本次大賽我縣共參與了45份教學設計,而一等獎的只有4名(語數各兩名)。我想在皮皮上(格式)問題不大了(不是沒有了),但在瓤瓤里(書寫內容)上問題依舊很大(甚至可以說非常大),原因來自多方面:如三維目標不全面、不具體、不可測;如目標的表述不規范;如缺乏對這些問題的培訓與指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一、單元教學首頁

      按照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的表格來看,共分為兩大塊內容:“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與“教學目標”。由于教學目標我們還要在課時首頁重點講,所以我們這里只談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中的兩塊內容——“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1、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老師們平時遇到的是什么問題呢?第一,不知道具體寫哪些方面的內容。第二,從教參中抄寫“單元概要”,而且抄得很有理,教參還能出錯!其實這部分內容是在我們的學科是應該有一個比較規范的寫法。要說明屬于課程標準哪部分的內容,要列出課標中相對應內容的具體要求,最好將對應的條款都寫出。要寫出本單元教學內容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位置及前后聯系,能夠對本單元內容進行分析,并初步理解編者的意圖。能對本單元的教學提出主要的教學建議。

      2、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分析,特別是要能夠結合本縣本校的實際,以及學生的真實狀況,如果能列出具體的數據更好。教師非常認真、詳細地了解學生的情況,這是活動設計和實施的基礎,反映了教師正在把新課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二、教學設計首頁

      有關課時教學首頁,其內容包括有“班級”“授課時間”“章節”“第幾課時”“課題”“課的類型”“教學儀器”“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重點”“使用教材構想”“參考資料”等部分的內容。在全全下校的過程中,其中欄目填寫齊全與否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但我們看到的情況往往也就是老師們忽略這些細節,不是缺這

      就是缺那。尤其是日期,很多老師是不想寫的,這在每年的評審職稱時也常常遇到,有的就很不幸地被確定為“假教案”,只要是假教案的就一票否決!笆褂媒滩臉嬒搿笔切略鰞热,很多老師在填寫過程中很困惑,我想大家這里要記住四個字——“增、減、改、調”,只有遇到這幾種情況時才會需要填寫這部分內容,也就是說這部分內容不是每節課都要填寫的,如果每節課的教案都寫,我們真不知道要教材還有什么用。我們學科是個特例,老師們在備課時,特別是精備課時,都會對教材進行一些變動,甚至很徹底,有的上完一節課都找不到一點兒教材的影子,所以這里就需要進行填寫。下面我們著重談一個重點——“教學目標”的制定及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目標的基本內容及書寫要求

      基本內容包括:

      A、應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訓練要求;

      B、讓學生經歷怎樣的學習活動過程, 在體驗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C、學習知識的興趣、科學態度和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書寫要求包括:

      A、目標的表述正確規范;

      B、目標的內容全面準確;

      C、目標的要求具體可測;

      D、目標設計要關注差異。

      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初中信息技術之電子郵件) 知識與技能

      1.能舉例說明電子郵件的特點及其地址的組成;

      2.知道免費電子郵箱的'申請過程并能申請到自己的電子郵箱;

      3.能獨立進行電子郵箱的登錄及收發電子郵件的操作(包括添加附件);

      4.有基礎或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嘗試使用同時給多人發送郵件、抄送、密送郵件等操作。(拓展目標)

      過程與方法

      5.通過“異質分組進行學習交流” ,學生之間能“取長補短”針對性地解決各自在學習上的困難與問題,提高學習效益;

      6.通過“利用公共郵箱實現信息共享”的實踐活動,體驗電子郵箱在合作學習中的應用價值。

      情感態度價值觀

      7.在使用電子郵件的過程中,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增強個人信息的安全保密意識。

      2、數學學科教學目標的類型

      數學學科的總體目標再細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這里我們著重分析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認知領域可分為六個層次: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知識是對以前學過的事實、方法、過程和理論的記憶,屬于最低認知水平的學習結果。領會是指能夠借助于轉換、解釋和推斷等三種形式來把握學習材料的意義。運用是將習得材料應用于新的情境以解決問題。分析是將整體分解成構成成分和理解其組織結構。綜合則是將部分組成新的整體,以產生新的模式和結構。評價是指對學習材料做出價值判斷,屬于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

      把課程標準中的關鍵詞進行了一個分類,我們大致可以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六個層次不易掌握),這些關鍵詞對于我們寫教學目標有著很強的指導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我們把教學目標定得過高或

      在教學設計中,幾乎每一位教師都在設計教學目標。我們學科大致是這種情況,當然其它學科也普遍存在,那就是把教參上的教學目標抄到教案本上。但我們往往發現,教參上的教學目標常常是含糊不清、難以觀察、缺乏層次性和難以操作,很多老師抄完都不知那上面說得到底是什么,無法發揮教學目標的功能。有不少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經常有:“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理解??的知識”、“讓學生對??感興趣”、“學生學會??”等等,這里出現的掌握、理解、感興趣、學會,都發生在學生的頭腦里,根本無法觀察到。所以我們主張用知覺、記憶、理解、創造、欣賞、熱愛等描述內部心理過程的述語來陳述教學目標,然后再用可以觀察的行為作為例子,即列舉反映在心理變化的行為樣品,使這個教學目標具體化。

      三、教學設計續頁及尾頁

      教學設計的續頁及尾頁包括很多欄目,主要是教學設計的流程,這部分內容切忌寫成課堂實錄,在這次“首屆教學設計大賽”中出現了不少這樣的作品,表現為:“師:??生??”、“提問:??回

      答:??”等。其次是“當堂訓練與達標檢測設計”,這在我們的學科里非常重要,要緊扣教學目標,形式靈活多樣,體現低起點、多層次學以致用,作業量適當。建議大家借鑒“作業布置”要求,只要出示相應的內容即可。教學反思可以分“課例呈現、歸因分析、改進措施”三部分內容來寫。

    設計方案 篇2

      解方程教學設計

     。ㄒ唬┙虒W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57、58頁的內容。

     。ǘ┙虒W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義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3)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

     。4)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ㄈ┙虒W重、難點

     。1)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較簡單的方程的方法。

     。ㄋ模┙虒W準備

      多媒體課件、單行紙一張

     。ㄎ澹┙虒W過程

      1.揭示課題,復習鋪墊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天平的左邊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師:在天平的右邊放了多少砝碼,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師邊講邊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師:請你根據圖意列一個方程。

      生:100+X=250(課件顯示:100+X=250)

      師:這個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解方程。(板書課題:解方程)

      [設計意圖:從復習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課題,引導學習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深入學習的積極性。]

      2.探究新知,理解歸納

     。1)概念教學:認識“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概念

      師:(出示課件)那你猜一猜這個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說出理由。

      生1:我有辦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辦法,因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師我也有辦法,我是這樣想的,假如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師:XXX同學的想法太棒了!我們一起探索驗證一下。請看屏幕,怎樣操作才使天平左邊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邊拿走一個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邊拿走100克的砝碼,天平保持平衡。(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

      師:你能根據操作過程說出等式嗎?

      生:100+X-100=250-100(課件顯示:100+X-100=250-100)

      師:這時天平表示未知數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課件顯示:X=150)

      師:是的,XXX同學的想法是正確的,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100,就能得出X=150。我們表揚他。

      師:根據剛才的實驗,我們來認識兩個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師:(課件顯示X=150的下畫線)指著方程100+X=250說:“X=150是這個方程的解。(課件顯示:方程的解)

      師:(課件顯示:方框)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著方框說:“這是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課件顯示:方框的左邊的箭頭與解方程。)

      師:在解方程的開頭寫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過程。(課件顯示:解:)

      師:同時還要注意“=”對齊。

      師:都認識了嗎?請打開課本第57頁將概念讀一次,并標上重點字、詞。

      師:你們怎么理解這兩個概念的'?

     。▽W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過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這個值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使這個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兩個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個數值!敖夥匠獭钡慕,它是一個演變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合作,達到培養學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學例1。

      師:要是老師出一個方程,你會求這個方程的解嗎?

      生:會。

      師:請自學第58頁的例1的有關內容。

      [學生獨立學習例1的有關內容,設計意圖: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學習,讓學生發現]

      師:四人小組討論方程左右兩邊為什么同時減3?

      [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師:(出示例1)左邊有X個,右邊有3個,一共用9個。根據圖意列一個方程。

      生:X+3=9(板書:X+3=9)

      師:X+3=9這個方程怎么解?我們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幫助理解,請看屏幕。

      師:球在天平不好擺,老師在天平上用方塊來代替它。怎樣操作才使天平的左邊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兩邊同時拿走3個方塊,使天平左邊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

      師:根據操作過程說出等式?

      生:X+3-3=9-3(板書:X+3-3=9-3)

      師:這時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書:X=6)

      師:方程左右兩邊為什么同時減3?

      生1:使方程左右兩邊只剩X。

      生2: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3,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3,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本褪墙膺@個方程的方法。

      師:這個方程會解。我們怎么知道X=6一定是這個方程的解呢?

      生:驗算。

      師:對了,驗算方法是什么?

      生:將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邊是否等于方程的右邊。

     。ò鍟

      驗算:方程的左邊=6+3=9

      方程的右邊=9

      方程的左邊=方程的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師:以后解方程時,要求檢驗的,要寫出檢驗過程;沒有要求檢驗的,要進行口頭檢驗,要養成口頭檢驗的習慣。力求計算準確。

      [設計的意圖:自學思考匯報交流既有利于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展,也有利于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練習

      師:現在老師看看同學們對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樣。(出示課件)

      判斷題

      A.X=3是方程5X=15的解。( )

      B.X=2是方程5X=15的解。( )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幫他找到錯誤所在呢?

      X+1.2=4 X+2.4=4.6

      X+1.2-1.2=4-1.2 =4.6-2.4

      X=2.8 =2.2

      填空題

      X+3.2=4.6

      X+3.2○( )=4.6○( )

      X=( )

      將課本59頁做一做的第1題的左邊一小題寫在單行紙上。

      [設計意圖:游戲練習形式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輕松松中,及時有效地鞏固強化概念。]

     。4)小結: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驟。(口述過程)

      3.拓展延伸。

     。1)解方程 X一2=15(課件顯示)

      師:看來,解加法方程同學們掌握得很好,老師得提高一點難度,敢挑戰嗎?

      生:敢。

      師:誰愿意讀讀這個方程?

      [學生都爭著讀這個方程,可激烈了]

      師:這是一個含有減法的方程,你能根據解加法方程的步驟,嘗試完成。(指名XXX同學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學在單行紙完成)

      [學生試著解方程并進行口頭驗算]

     。2)集體交流、評價、明確方法。

      師:XXX同學做對了嗎?

      生:對。

      師:方程左右兩邊為什么同時加2?

      生:方程左右兩邊同時加2,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由板演XXX同學面向大家回答)

      4. 提煉升華

      師:誰能說說解含有加法和減法的方程的步驟?(隨著學生,課件顯示全過程。)

      生:

      解方程的步驟:

      a)先寫“解:”。

      b)方程左右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使方程左邊只剩X,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c)求出X的值。

      d)驗算。

      5.全課小結,評價深化

      1、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2、以小組為單位自評或互評課堂表現,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3、對老師的表現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己去想去說,去回味知識掌握過程的舞臺,這樣將更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總結失敗原因,發揚成功經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板書設計]

      解方程

      例1:書本圖

      X+3=9 驗算: X-2=15

      解:X+3-3 =9-3 方程左邊= 6+3=9 解: X-2+2=15+2

      X=6 方程右邊= 9 X=17

      方程左邊=方程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設計方案 篇3

      作文材料:

      生活中,我們一天天在長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請寫一寫你成長過程中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題目自擬,字數不少于500字。

      分析材料:

      分析材料可知,這要求寫一篇記敘文——從生活中選取一件有意義的事來寫,并體會從中懂得的道理。先要明確體裁,再考慮選材問題,然后是怎么寫,從哪里著手,如何立意等。

      一、教學目標:

      1、復習記敘文的相關知識,掌握寫記敘文的一般方法;

      2、掌握記敘文中人物、事件描寫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3、獨立完成一篇與此材料相關的作文;

      4、讓學生從成長、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1、記敘文中人物、事件描寫的寫作技巧,如何把文章的內容寫清楚、寫具體;

      2、體會作文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從這次作文中加深對某一生活道理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1、聯系生活法——從生活中取材

      2、師生共同探討,歸納總結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公益廣告的視頻——《媽媽洗腳》

      五、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記敘文的相關知識:

      1.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記敘文的六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

      2.人稱:一般采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3.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時間線、地點轉換線;

      4.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

      5.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

      6.語言的特點:準確,生動 ;

      7.表現手法:白描、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等。

      (二)、導入:

      1、生活中,我們一天天在長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生活是我們的另一位老師,它教給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有時候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卻蘊含了無窮的哲理和人生意蘊。在你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又從其中懂得了哪些生活道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寫一寫你成長中收獲的生活道理,只要大家認真和老師一起分析,用心想,用心寫,你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作家。下面我們先來看一段公益廣告的視頻,看完之后請同學們來

      說說你們都想到了什么。

      2、播放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三)、指導學生說話:

      1、看完視頻后大家有什么感想?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視頻中講的是什么事?

     、、你對這個視頻有什么看法?

     、、由這個視頻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事?

     、、從生活中的這件事你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2、提出說話要求:

     、、必須是自己生活中的事,不能是通過書本、電視電影了解到的事; ②、自由說,各抒己見,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只要你認為它給了你啟示都可以說?梢哉f自己親生經歷過的事,也可以說自己身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

     、、把這件事講清楚,重點講清為什么這件事給了你啟示,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學生自由說話:

     、、先想后說——給學生時間讓他們先想想,然后再抽起來說;(大概5分鐘時間)

     、、分小組練習說,先在自己的小組內說,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起來說,如果小組別的成員想說也可以站起來說,暢所欲言;

     、、各個小組可以互相借鑒學習,從同學講的事情當中你有什么不同

      的看法或感想,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老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給以相應的指導,讓說話不清楚或者條理不清晰的學生經過老師指導后能夠流利順暢地把話說完。 ⑤、老師總結:

      從大家的說話中可以聽得出來,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值得回味的事情,這些事情都給了大家很多的`生活道理,那我們把這些事和懂得的道理都寫下來好不好?在很多年之后,也許我們還可以拿出來品味。

     。ㄋ模、例文賞析:

      1、給學生幾篇優秀范文,讓他們從中吸取別人的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梢詡人起來說說自己從范文中學到了什么,也可以分小組討論,交流大家的看法。老師再把范文中值得大家借鑒的地方列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看看自己還存在那些不足,如何改進;

      2、提供好詞佳句:把范文中的好詞佳句寫下來,老師再出示一些收集來的好詞好句,讓學生的作文飽滿起來,不但要寫得清楚也要不乏文采。

      (五)、學生列寫作提綱:

      1、記敘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事情要真實,選材要新穎——選取身邊的事情,不能虛構,也不能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可以運用“老瓶裝新酒”等方法; ②、事情過程敘述要清楚、明白:

      A、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后按照先后順序一層一層地寫

      得清楚;

      B、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

      C、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一定要寫具體。

     、、中心思想要明確、集中、鮮明:

      A、通過對人和事的具體敘述,使中心突出;

      B、文章開頭點明中心;

      C、文章結尾總括中心;

      D、抒發感想點明中心

      2、老師巡視檢查,及時給以個別指導

      (六)、最后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記敘文的有關知識,也從自己的成長中發現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接下來就要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提綱正式寫一篇“在成長過程中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的作文了。要注意寫的事要是生活中的真實事情,只有選材真實了,文章的內容才能真實具體,也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記敘文的要求、技巧等,教師給的例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后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好這篇作文,并牢記自己從中懂得的道理。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版教科書 五年級數學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具準備: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秋天到了,人們都在廣場放風箏。有三個小同學也想去放風箏,他們想買一樣的風箏(課件展示例題圖)。大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ㄒ鈭D: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二、自主探索

     。ㄒ唬┝私庑党苏麛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xx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

      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可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

     。ㄒ鈭D:在實際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估算、筆算,在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計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懂得估算也是檢驗筆算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又了解了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豎式筆算。)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ǘ┳灾魈剿餍党苏麛档乃憷、算法。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 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 學生獨立思考。

     、 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 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赡苡袃煞N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 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ń處熤攸c引導學生理解3點:怎樣把乘數轉化乘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 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師:同學們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想到了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乘法轉化乘整數乘法計算。誰能舉個例子和大家說說具體的方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ㄒ鈭D: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舉例說明計算方法,給不同的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實踐應用

      師:(出示主題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我們看圖中還有幾種不同的風箏,如果買3個其它形狀的,需要多少錢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來?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2)解決問題: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ㄒ鈭D: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小節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我們大家說點什么?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