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時間:2024-01-15 08:32:04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這是一本社會學的書,涉及的是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色。費老從行為模式出發探尋其產生原因,再從鄉土社會的思想根源解釋一些具體的現象,向我們建構了一幅半個世紀以前廣泛存在的中國傳統社會的圖景。

      麻木、冷漠、自私,魯迅在八十多年前如此形容那時的中國人,后人更稱其為“國民劣根性”,仿佛這就是中國人的本性。在傳統的鄉土中國中,社群的建立與形成依靠的是血緣和地緣,不同村落與家族之間相對孤立和封閉,各自守著一畝三分地,“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這種鄉土哲學的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然而在現代化和工業化的城鎮里,居住在周圍的人基本上是沒有聯姻與血緣關系的,就像鄉土社會中的“外村人”。中國傳統道德提倡社群內部的團結互助,但對于“外村人”關心甚少,F代的社會分工使得家庭的軸心由縱向的親子關系轉為橫向的夫妻關系,家庭小型化和獨立化,血緣上的緊密性被削弱,地緣上的集中性不復存在。文化與地理是密不可分的,交通和通訊的不便造成了地理上的隔絕,是鄉土社會所謂小圈子的最根本現實原因。我們現在所譴責的麻木與冷漠,實乃鄉土文化中的排外習慣在社會工業化進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效果,是時代的轉變使我們的評判標準發生了變化。

      在費孝通言明的“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由于鄉土社會的地理局限性,其形成人際的網絡范圍也就有所局限;另外,維持鄉土社會秩序依靠的是“規矩”和“道德”,即“長老權力”。然而在工業化的城鎮中,由于傳統大家庭結構的解體,“長老權力”被嚴重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同意權力”,即法律。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法律目前只能說是一種威懾力,知法犯法的行為層出不窮?吹竭^這么一種表述,大致意思是,在依然是農業社會的鄉村,現行法律制度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沖擊了舊有道德和規矩的權威,同時給予了一些人不順從者反抗“長老權力”的借口和武器,甚至擾亂了鄉村原有的穩定秩序,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鄉土性與幾十年來急速涌入的現代性碰撞所必然產生的結果,因此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現代人可以理解并且以一個更為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更好地解決好中國的現代化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2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3-30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6-23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00字07-0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25篇)07-25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02-16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篇02-1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02-25

    費孝通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1000字06-20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