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節隨筆

    時間:2023-07-11 14:03:32 重陽節 我要投稿

    重陽節隨筆[熱]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更多的了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隨筆[熱]

    重陽節隨筆1

      九日山下的豐州,是原泉州清源郡的治所,現為南安縣的一個小鎮,離泉州城區約九公里。鎮南金雞溪(晉江上游)畔的九日山,是舊時州府船舶司“祭天祈風”(禱告出海船舶一帆風順、一路順風,兼風平浪靜、風調雨順之意)的地方。中學時代則是我們遠足、野炊(現稱露營、燒烤)的首選所在,當年荒山上除了東、西、北三峰,那些模糊不清的“摩崖石刻”外,寺廟道觀全沒了,F在山腳下的.延福寺重建了,而且富麗堂皇;西臺(又名高士峰,據說是唐代詩人秦系隱居于此)的頂峰也發現了一尊高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蓮花的佛像石刻,今筑有硬山式屋頂的石亭一座。經考證是五代十國時期陳洪進首倡刻就的石佛造像,西峰始稱石佛山;東峰或稱東臺,也“挖掘”出唐代一位叫姜公輔的宰相,相傳是貶謫泉州,曾一度浪跡山林,不知所終,這里一度被叫做姜相峰。又因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峰也叫北臺,連接東西兩峰,山巒疊翠,空谷幽泉,俗稱白云塢,遺有一處菩薩泉古跡。

      現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名錄的九日山(門票10元,接下去可要大漲價嘍),為什么叫做“九日山”?而不是像山腳下的“旭山”村一樣的稱呼呢?

      我翻查了一些資料和口頭傳說,最“離譜”的說法是:后羿射下的那“九個落日”,掉在了此處(和火焰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打塌丹爐所致相類似);最“真實”的說法是:曾有一道人,從德化縣的戴云山徒步,走了九日而至(按一些老人的估算,考慮到當年的路途坎坷,也用不了九天,還不包括按走捷徑小道計算);大家比較“統一”的說法是:晉末“衣冠南渡”的古人,保留中原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來此登高瞻遠,追思故土。

      至于旭山村和九日山的淵源,我覺得應該并不矛盾,只是稱呼九日山村總沒有旭山村叫起來的順口。

    重陽節隨筆2

      一

      重陽瑞兆祖國紅,

      億眾齊家勝惡洪。

      楓獻丹心先烈慰,

      子孫輩輩承征鴻。

      二

      環球幾處度災荒,

      欣慰和諧昌瑞邦。

      美日勾結拍丑劇,

      九州眾志練兵忙。

      三

      秋風送爽菊花黃,

      豐果鮮蔬五谷香.

      把酒激情抒翰墨,

      吉祥快樂度重陽。

      四

      耀眼金波罩沃州,

      鞠躬谷穗報豐收。

      無邊遠望情潮涌。

      有愛高歌競自由。

      五

      霜楓曼舞葉飛空,

      似鳳翩躚覓愛桐。

      蕭瑟涼秋追皓雪,

      安然隱去魄仍紅。

      六

      妙韻生春醉苑秋,

      雅庭菊艷馥清幽。

      溫馨閣內藏蘭秀,

      唯有荒原草自羞。

      七

      冷菊重陽艷九州,

      秋霜斬葉赤情留。

      征鴻亮翅向南去,

      憂草凄然敬柏遒。

      八

      二號嫦娥尋冷月,

      三錢后輩探寒宮。

      任憑變幻多災難,

      人類文明漸進中。

      九

      黛玉悲凄命運薄,

      若逢盛世必春活。

      紅樓疑惑高鶚續,

      寶玉石頭記妙歌。

    重陽節隨筆3

      明天天就是九九重陽了,這是一個和還算年輕的我幾乎無關的節日。只是在這個節日即將到來的時候,對著秋日暖陽我想到了一些人和事。

      一、我的已走到另一個世界的一位鄰居大爺爺

      這是一位和我沒一點親戚關系,不過卻是我家曾經的房東,而且對我很不錯的一位鄰居爺爺。他已經走了好幾年了,那家我們曾一起居住過的明代就存在的四合院(據說是)早已更換了好幾次新主人。只是每次途徑那座已顯滄桑衰舊的院落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個院里曾經住過的人和發生過的事。這位大爺爺和我的爺爺一樣都是受過很好教育的有素質的明白老人。他曾經是六七十年代很受尊重的售貨員,據大爺爺和我閑聊時說他的老師曾經還有北師大畢業的`。他喜歡孩子們讀書,記得剛得知我也要到市里混日子而在市里又舉目無親時,大爺爺就告訴我他的孫子和孫女的單位和家大概都在哪個方位,尤其是他的孫女離我要去工作的地方還非常近,讓我沒事去他孫女家坐坐。雖然到如今我也沒去過他孫女家,但當時心里很是感激。這位大爺爺每有好吃的總會給我們送些(當然我娘做了好吃的也會給他們老倆口送點),有一次他孫子過年給這位老人帶回了龍井茶,老人非讓我也喝一杯,知道我喜歡喝紅豆稀粥,老倆口一旦做了就會給我端過一碗。而每次老人侍弄的花兒有新品種或打了花骨朵或有新開放的,就會喊我過去看看。后來我上班回家老人和鄰居打麻將還讓我給頂個人。后來我結婚了,也是從那個院子里走的,當時那位爺爺還健在。如今我的孩子都已八歲了,可那位大爺爺已不在人世了。而那個曾經見證了我苦難日子和高考沒落榜還有結婚大喜的院子如今也已成為斜陽里的一抹回憶了。

      二、我年歲已高和漸高的親人

      我的奶奶早在99年就與世長辭了,我的91歲的爺爺也已于今年四月作別人間。我們不大的家族里年歲最高的一位老人就是我本家的四爺爺了,而這位八十來歲的四爺爺也在我爺爺過世后沒幾天一下子成了不曉人事的病人。這是一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全縣都很有名的老中醫,他曾經得過重病幾乎走了但又堅持活下來而且后來還活的非常健康,可是,這次,我的這位四爺爺卻到如今都沒有轉好的跡象。

      再下來就是我母親她們這輩的人了。我從來沒想過我的母親會成為家族里年歲漸大到快成為最高長輩的人。雖然她的身體還好,可是明顯近一兩年大不如前些年了。去年和今年母親還病過一兩次,雖然好了以后她依然一如既往的勤快坐不住,但連母親自己都不得不承認,有點老了,干的活多了開始感覺到累了。這一點我們兄妹四個都看出來了,所以前年母親說想跟著佛堂的師傅善人們去五臺山走一個星期,我們全體大力支持,F在,只要母親愿意干的事,我們沒人攔著了,只要她身體硬朗心情好就好。因為我們不想再有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巨大遺憾了。

      三、感悟

      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從咿呀學語的孩童一天一天地被歲月的鑿刀雕鑿成一個個老人,就像這四季的輪回,就像這秋天的葉子在秋風漸起中一天天飄零。用農村人的話說就是人和這莊稼一樣,一茬一茬地,用書上看過的話說,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人走了,就像流星劃過天空。

      四、蘇格拉底最后的話:

      死亡可能是以下兩種情形其中之一:或者完全沒有知覺的虛無狀態,或是人們常說的一套,靈魂經歷變化,由這個世界移居到另一個世界。倘若你認為死后并無知覺,死亡猶如無夢相擾的安眠,那么死亡真是無可形容的得益了。如果某人要把安恬無夢的一夜跟一生中的其他日子相比,看有多少日子比這一夜更美妙愉快。如果這就是死亡的本質,永恒不過是一夜,倘若死亡一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只是遷徙到另一個世界,那里寄居了所有死去的人,那么,我的諸位朋友,法官,還有我什么事情比這樣來的更美妙呢?

      五、我還年輕,我不想去想關于自己年歲漸老后的情形,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只是我想不管未來多苦多難,我都要堅強的面對,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等我老了時,我希望我的丈夫能一直陪我到最后一天看如血的落日,看滿樹的金黃。

      最后,愿天下的老人都安康。

    重陽節隨筆4

      10月13日即癸巳年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悄然而至,市老體協組織的重陽節登山活動,顯現特別隆重之處是由廈門喬丹運動服裝集團贈送的'天藍色棉織體恤統一運動服。從8日至13日鴻山公園、萬石山植物園登山的市民,尤其是穿著天藍色運動上衣退休老人絡繹不絕。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重陽與旭日交輝,藍衣共秋天一色”。老人們以美麗廈門健步登山的實際行動迎接第26個敬老節。

      重陽節登山秋游,登高遠眺,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也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及親明好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新風尚。

      以登高漫拍的影像慶祝20xx年重陽節,以照片與老同行、老朋友“重陽又重逢”。

    重陽節隨筆5

      “九九”重陽節前夕,幼兒園組織近80位退休教師開展了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館活動,并安排幼兒園領導全程陪同參加。

      一上午,退休教師們在引導員的帶領下從金水橋南側門進入太和門進入太和殿前廣場,沿著故宮中軸路,依次參觀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再經過御花園進入漱芳齋,最后從順貞門離開,每個景點都有講解員的細致講解,故宮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進一步激發了大家愛祖國、愛北京的情懷,整個參觀過程緊湊而有興致。

      在品賞了故宮博物院雄偉、堂皇、莊嚴的建筑之后,老園丁們感慨萬千頻頻贊嘆:“故宮建筑濃縮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紫禁城建筑群、古代藝術品收藏及宮廷史跡的主要展示內容展現了中國古人無以倫比的聰明智慧和功底深厚的藝術造詣!薄拔覀優樽鎳湴涟痢。

      參觀完畢,幼兒園領導與退休老師共進午餐,轉達上級領導、幼兒園集體對老同志的深切問候,了解老同志的身體、生活近況,和他們一起暢談幼兒園的明天。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多年來,幼兒園堅持關心教師退休后的生活,積極組織老教師開展科學文明健康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老教師的精神、文化生活。

      參觀活動使退休教師們放飛了心靈,豐富了知識,促進了交流,同時感受到祖國歷史的悠久,祖國今天的富強,共同憧憬著幼兒園和諧發展的共同愿景。

    重陽節隨筆6

      新學期,我被調到一個大班任教。為了盡快與孩子熟悉,增進與孩子的感情,我組織了活動“我的老師像媽媽”。孩子們和我互動非常好,活動室里的氣氛溫暖而歡快?删驮谶@時,我發現有一個孩子始終沒有說話,與我、與同伴都沒有互動,神情木木地坐在那里,他就是浩浩。我走過去牽著浩浩的手來到孩子們中間?吹胶坪频难凵褚黄H,身上的衣服又舊又小,幾天都沒有換洗了,手里拿著的還是小班入園時發的已經干了的水彩筆。這時,有個孩子跑過來說:“老師,他有病,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蔽艺×。

      浩浩為什么會這樣?是不喜歡我這個新老師還是真的有“特殊問題”?我不由得對浩浩特別關注起來。

      浩浩每天都由爺爺或奶奶接送,兩位老人臉上同樣沒有笑容,也從不和我正面打招呼,這更令人費解。在另一位比較熟悉浩浩家情況的家長口中得知,浩浩的'父母已經離異。母親早已離開了他,父親終日酗酒,全家只靠爺爺、奶奶微薄的低保金來維持生活。老人怕老師知道家庭情況后會嫌棄孩子,所以從來不敢與老師交流,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也從來不參加。孩子慢慢就變得自卑孤僻了,其他孩子也就與他疏遠了。

      聽到這些,我很心疼。但我沒有急著去找浩浩的爺爺奶奶了解情況,也沒有與他們交流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下班回到家我便翻箱倒柜找出兒子穿著顯小的衣服,又跑到商店買來新的水彩筆、圖畫本等文具,第二天一并帶到幼兒園,先幫浩浩換上干凈的衣褲,然后把文具送給他用。在一日活動中,我更是時刻關心浩浩,時不時地牽牽他的手,摸摸他的小臉,給他一個擁抱,讓他真切感受到我的愛。日復一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浩浩不再拒絕我了,愿意和我交流了,我們之間的互動也更順暢了,浩浩的臉上有了笑容,他還會甜甜地喊我“老師媽媽”。小朋友們也慢慢改變了對浩浩的態度,愿意和他做朋友了。

      浩浩的這些變化,爺爺奶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們開始主動和我交流浩浩在家的表現。重陽節到了,我便趁熱打鐵,在班里組織了一次“孝親”活動,邀請祖輩家長參與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浩浩的爺爺奶奶表現非常好,他們性格爽朗、多才多藝。這次活動后,浩浩在幼兒園表現得更自信、更快樂了。在元旦聯誼活動中,我特意增加了祖輩家長參與的家庭組合節目表演,浩浩與爺爺奶奶祖孫三人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家長們和小朋友們的陣陣掌聲。小朋友們都說:“真羨慕你啊,爺爺奶奶和你一起上臺唱歌、跳舞!

      我想,當今社會離婚率日益上升,因父母離異而不得不與祖輩家長一起生活的孩子不在少數。父母的離異或多或少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如何引導、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們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重陽節隨筆7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老年節。作為大班的老師,透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用心主動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

      重陽節前夕,我們大班的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來到南關橋光榮院看望老人,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表演的'精彩節目贏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為老人制作了精美的愛心賀卡,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最后一個互動的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由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唱唱歌。此時現場所有的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此刻也懂得孝敬老人了,做家長的無不為之動容。不僅僅讓老人感受到親情和歡樂,也培養了孩子們愛老人、愛他人的情感,光榮院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們也在一天天衰老,孩子們的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我們老人的心。

      此刻的孩子都是各家的寶貝,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最幸福的一代,培養教育他們是國家社會和各個家庭的重大課題,從幼兒園起就要打好基礎。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兒園開展的這一活動對孩子就有很好的教育好處,期望孩子們能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代代相傳。

    重陽節隨筆8

      九九重陽是個登高望遠的節日,也是老年人的節日。周末,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

      次日清晨,我們一家就開始爬云龍山。剛到一半,姥姥姥爺就累得直喘氣,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聽著耳畔松濤陣陣,看漫山紅葉繽紛,還不忘在林中搜尋一閃而過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邊的野花。話說“路邊的野花你別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爛漫,鮮艷奪目,點綴在綠草叢中,那么招人喜愛。我像鳥兒一樣,追著蝴蝶雀躍,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分了送給姥姥和媽媽,她們都很高興,抱在懷里愛不釋手。

      我們繼續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記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些風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體現。

      “哇!好美的山哦!”從小我就隨家人爬了無數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爺背我爬的,F在姥姥姥爺腿腳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背著我上山的體魄了,媽媽爸爸的額頭也爬上了皺紋。我的成長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好幸福。成長是個過程,我愿我的成長如爬山一樣,有時可以停下腳步,陪伴家人歇息片刻,欣賞路邊無限風景,采擷鮮花裝點他們的容顏,他們的夢。

      山景無限,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陽節去登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3

      今天是農歷九月九,傳統的重陽節,老人節,也是登高節。媽媽單位里就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登小斗山、大斗山活動,參加人數有700多人。我和媽媽作為登山老隊員,擔當了開路先鋒,帶著幾位叔叔率先攀登。

      伴著泉水叮叮咚咚的歌聲,我們上山了。沿著寬闊的水泥路筆直向前走,就能看到一個岔路口,一條是狹窄的山路,一條依舊是寬闊的水泥路。小路通向小斗山,大路通向大斗山。雖然名字這么叫,但小斗山比大斗山更陡。

      趁著大人們貼指示牌的時間,我環顧四周,發現這里簡直是綠的海洋:竹子是綠的,野草是綠的,石頭上的青苔也是綠的……這些美麗的綠色,映得我腳印也泛著綠色的光芒,輕松極了。

      牌子上寫著,接下來的路有些挑戰,我心想:對我這個爬山健將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山路彎曲陡峭,并且因為前幾天菲特的影響,有很多碎石塊被沖到路面上,幾個叔叔正在修路。我感受到了他們工作的艱辛,我們輕裝上陣都有些氣喘,他們更加累了,我們走在石頭路上,也是走在他們的汗水之上啊。

      正想著,我也累得出汗了;仡^看看,已經登得很高,但抬著向上看,哇,還有這么多臺階啊,一眼都望不到頭,真像是通到天上一樣。確實好累啊,但我不能停下來,我要保證第一個到達峰頂!扒懊孢@點走完,就會到了!蔽医o自己鼓鼓勁。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攀登,我們終于到了小斗山頂,完成了1/3的路程,再往大斗山去的路就平坦多了,我們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比起之前的持續登高,算是輕松多啦,我一鼓作氣,到達了鑒遠亭,之后就全部都是下山路啦。

      爬山可以登高望遠,欣賞美景,還可以鍛煉自己的毅力,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喜歡登山!

    重陽節隨筆9

      秋日勝春朝,在這個比春光還美好的時光里,重陽節無聲無息地到來了。

      重陽節是豐收的日子,古時的農人活得浪漫而有詩意,在這個天賜的好時節,農人們會用“曬秋”的方式來表達感恩之情,因此重陽又叫“曬秋節”。人們把成熟的果蔬掛在房前屋后,伴著鏗鏘作響的鑼鼓聲,載歌載舞舉行一場感謝上天的盛典。

      現代人的“曬秋”,與古人比起來少了一些儀式,卻也曬得別有一番氣勢。

      重陽時節,田野已經“老態畢顯”,曾經的繁榮都被搬進了農家小院里。秋日明媚的陽光下,玉米成串地掛在房檐下,金光燦爛地開懷大笑,露出一排排整齊的牙齒。飽滿的花生,依然是謙遜而低調的樣子,它們親密無間地擠在一起,幾乎鋪滿了半個院落?∏熙r紅的辣椒、金黃嫵媚的柿子都被串成串兒,趾高氣揚地掛在樹枝上,炫耀著自己奪目的色彩。在秋日暖陽博大的溫暖里,這些果實又經歷了一次升華。小院里斑斕多彩的色調,彰顯著農家的豐收和殷實。

      網上也流行“曬秋”,看到很多網友都在發漂亮的圖片:小區花園里的銀杏樹金黃耀眼,英姿煥發;山坡上的楓葉像燃燒的紅云,熱烈奔放;蔚藍深邃的天空,飄著幾團棉花糖似的云朵,詩意優雅……每一張圖片都美得讓人窒息。網友們說,居住在鋼筋水泥的都市森林里,對季節的變化感覺太遲鈍了。大伙兒為了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氣息,相約出去拍一些秋天的'圖片,然后發到網上和大伙兒共享。

      我沒有秋天的果實可曬,也沒有美麗的圖片可曬。抬頭看看正午的太陽,要是不曬點兒什么,感覺好像辜負了它的溫暖。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秋天要穿的衣服,一件一件掛在陽臺上,讓它們來個日光浴。床上的被褥全部晾在院子里的鐵絲上,并把床單、被罩和夏天不穿的衣服也洗了。最后,我把床墊也拉到院子里,讓它跟陽光也來個親密接觸。環顧屋里搬不出的東西,我恨不得把屋頂也掀了,讓陽光灑滿房間的每個角落。

      我把院子里花花綠綠的被褥、衣服拍成圖片發到群里,有網友開玩笑說:“你家院里掛的是萬國旗吧!”我鄭重地回答:“我也在‘曬秋’!”

      重陽時節,無論在網上“曬秋”還是在太陽下“曬秋”,都是因為秋天是這么景色如畫、殷實厚重、明媚宜人!“曬秋”,曬的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曬的也是一種豐盈滿足的心情。

    重陽節隨筆10

      金菊飄香的季節,九九重陽節如期而至!熬啪拧敝C音“久久”,寓意長壽健康,也傳播著“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

      放學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該為爺爺、奶奶做點什么呢?東想想,西想想,可還是想不出來……

      快到家門口時,我一拍腦門想起來了,粗心的我只記得是重陽節,卻忘記了奶奶的生日正巧也是這一天。兩節一起過,去給奶奶買個蛋糕,再寫個祝福心愿卡吧!這雖然不是一個新穎的主意,但也能代表我這個做孫女的心意。

      我把想法和媽媽說了,媽媽立刻在家附近飯店訂了一個包間,并且還通知了家里的其他親人到場隆重慶賀。

      我去麥菓蛋糕店選購了一個“甜心花園”蛋糕,三步并作兩步地奔回家,找來兩張顏色鮮艷、代表年輕活力的卡紙,工工整整地寫下了五個大字——重陽節快樂,分別想送給爺爺、奶奶各一張。我將兩張卡紙小心翼翼地放進書包里,提著蛋糕,和媽媽一起去飯店給奶奶歡慶生日嘍。

      家里親人陸陸續續到齊了,奶奶、爺爺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把賀卡分別捧到奶奶、爺爺面前,只見二老對視了一下,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爺爺唏噓了一口氣,問道“賀卡是你做的?字寫得好棒哦,爺爺、奶奶很高興,謝謝小孫女!”聽到夸獎,我高興得蹦了起來。

      “但是,爺爺、奶奶喜歡實際樸實一點的東西,比如你的.學習成績!還有爺爺、奶奶更希望我們的兒女、孫子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工作、生活、學習和成長!”此時,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親情味道,感悟到了長輩對兒孫們的那份至真疼愛。

      “甜心花園”蛋糕蠟燭點燃了,我默默地祈禱,祝我的爺爺、奶奶長壽安康,也祝天下所有如爺爺、奶奶這般年紀的老年人們合家快樂幸福!

    重陽節隨筆11

      歲歲重陽,

      盛世重陽。

      華夏宏圖之闊,

      錦繡河山輝煌。

      北國白雪銀裝裹,

      南域熱浪風雨狂。

      秋高氣爽,

      北雁南翔。

      重陽巧遇華誕,

      黃金周逢重陽。

      登高望遠身康健,

      心曠神怡情歡暢。

      日曰疊成昌,

      閏九雙重陽。

      細雨時續時斷,

      風光旖旎泛黃。

      原野五谷香千里,

      花果山上泛瓊漿。

      雙鬢染秋霜,

      月明品佳釀。

      遠朱近墨分涇渭,

      善惡美丑自掂量。

      悠悠歲月能奢幾重陽?

      不覺雄雞黎明又高唱。

    重陽節隨筆12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關于重陽節的由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恒景,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在九月九日早晨,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瘟魔沖出汝河,但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恒景手持降妖寶劍,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節的習俗

      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重陽節詩詞: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附上一首自編的小詩:

      話重陽

      又是一年九月九,登高賞菊插茱萸。

      年復一年話重陽,歲歲朝朝重陽糕。

      時過境遷自難忘,物是人非秋去也。

      人生知己本難求,待到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隨筆13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茨强蔹S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后歸于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后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云,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重陽節隨筆14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們的節日,尊敬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于是學校就組織了我們去福利院慰問老人的活動,這個活動非常的有意義。

      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里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于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后面藏著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么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敝鞒秩说脑挻驍嗔宋业乃季w。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里。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說:“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說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吃吧!蔽液闷娴貑枺骸袄蠣敔,您為什么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著說:“我發燒 38℃,不能出去!薄班,原來是這樣!蔽一腥淮笪。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 78 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

      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為 21 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啊!充實的一天! 重陽節綜合實踐隨筆 4 九九重陽節,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探訪活動。

      這次的對象是敬老院。以往我雖多次參加過此種活動,但那是去孤兒院之類的。因此,這次我有點遲疑了。不是嗎,看到那些小朋友蹦蹦跳跳的,總比在敬老院里陰風陣陣、死氣沉沉的好得多。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還是把名字填上去了。

      當日,我們從學校步行到了日的地。我不禁感到意外,那里的環境比我想像的好多了。該院的建筑物,都圍繞著一個花園豎立著。這個花園雖然不大,但都種滿了各種小植物,空氣清新,亦格外關觀。此時,花園中排滿了小凳,有不少老人坐在那兒,臉上泛著陽光般的笑容,齊聲說歡迎。跟他們打過招呼之后,我們幾個負責表演的同學,便開始為老人們唱歌和伴奏。唱著唱著,忽然有位老伯伯站了起來,走到我們附近,跟著一音樂跳起舞來。接著,有更多的'人都走上來,包圍著我們。而那些行動不便的公公、婆婆也坐在椅子上使勁地拍掌打節奏和歌唱,連職員們也不甘示弱,大聲哼著山歌來助興,弄得大家捧腹大笑。我完完全全地陶醉在這個環境中,剎那間。我像忘掉了世界似的,聲音越唱越響亮,情緒越唱越激昂。我多么想以歌聲挽留住這無限歡悅的時刻啊!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又慰問病臥在床上的公公、婆婆們。他們有的還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令我們的眼眶紅得像火一樣。最后,我們為老人們派發了學校預先準備的禮物,便依依不舍地離去了。

      經過這次的探訪,我才明白自己錯了。敬老院并不是從前無知的我所想的那般死寂,那里充滿了生氣、活力。充滿了歡笑和關愛。

    重陽節隨筆15

      重陽節――老人節,一個被年輕一代遺忘的節日,以前的今天我所關心的只是換季了要買新衣服了,快要生日了憧憬著能得到什么樣的禮物。而今年的重陽節使我接受了一次人生的洗禮。

      今年重陽節我們邀請了所有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到我們幼兒園參加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讓孩子們為所有的爺爺奶奶,表演節目,還讓家長們準備合適的禮物通過孩子送給那些可敬的老人們。老人們手捧禮物,個個臉上喜笑顏開,幸福之情在布滿皺紋的臉上綻放。他們感謝孩子,同時也感謝幼兒園的老師們。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孩子們親近、體貼、關愛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讓他們從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滿足,同時這也是一個對孩子們關心、親近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促進和發展的良好教育契機。相信這個美好的情感對孩子們的未來發展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平時看著放學后騎在爺爺奶奶背上的孩子們我都會充滿羨慕的看著這幸福的兩代人,卻沒有想到那支撐的孩子踏上回家路得一雙雙微微顫抖的腿。面對孩子們莫名其妙的脾氣也許我們老師,父母早已經已經面紅耳赤了,而老人們卻還是蹲在孩子旁別輕聲細語的安慰著,任憑自己的孫子在自己身上撕扯著。在人們歌頌母愛,父愛的同時也希望不要忘記在孩子們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角色――爺爺奶奶。

    【重陽節隨筆】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隨筆10-21

    重陽節隨筆10-30

    重陽節隨筆08-19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0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關于重陽節的隨筆03-16

    【薦】重陽節的隨筆11-06

    重陽節的隨筆【薦】11-06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