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選10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措施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措施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我們該怎么擬定措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1
護理部對全院護理工作進行初步調查,發現現存的問題如下:
1、普遍護理人員不注重儀表,缺少文明禮貌。
2、個別護士未認真執行護理常規,存在對病人不負責任的現象。例:術前病人備皮不及時,術后病人鋪床不到位。病情觀察不細致。不巡視病房等等。
3、測量生命指征不認真,尤其是測量脈搏幾乎不測。
4、打換藥包和拆線包經常打錯。
5、外科病人,手術病人有漏費現象
6、醫囑執行不及時,有漏簽字。
7、技術操作欠熟練,操作者為省時省力忽略操作細節,違反操作流程,對患者解釋不耐心,不全面。缺乏有效的護理溝通,缺乏工作熱情,消極怠工,敷衍應對的態度。
8、工作不夠細心,交接班不夠詳細,服務意識淡薄,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
9、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對病情演變觀察不到位,不能有效的.對病人進行相關的指導和健康教育。
10、不認真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個別護士操作不洗手,不戴口罩。
11、護理人員對搶救藥品物品使用掌握不全面。
分析原因:
1、責任心不強,缺少敬業精神和慎獨的態度。
2、缺少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有虛假填寫和應付差事的現象。
3、病區管理存在一定欠缺沒規劃,沒規范。
4、護士缺乏法律意識,對護理交班的嚴肅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5、部分護理人員對待遇不滿意。整改措施:
1、加強護理人員的素質教育和培訓,逐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建立科室技術考核制度,加強學習和培訓各項護理流程和應急預案。
3、指導護理人員日常工作的中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
4、嚴格拒絕事故和差錯的發生,勤督促、勤檢查,從而減少護患糾紛。
5、明確崗位責任制,定崗定位、各負其責,提高慎獨能力。通過考核考試,提問的方法,來提高對搶救藥品物品的各種儀器使用和注意事項的能力。
6、加強提高護理安全教育學習,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的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的思想。
7、制定護理績效考核細則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
轉科期間,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護理安全問題
1.技術不熟練,缺乏經驗。操作欠熟練,對患者解釋不全面,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經驗不足,缺乏超前搶救意識。
2.工作不夠細心。交接班、巡視病房不夠詳細。
3.護理記錄欠規范,護理措施和過程記錄不全面。
4.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對病情演變觀察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對病人進行相關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
二、整改措施
1.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日常護理工作中應注意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建立融洽,友好的護患關系。
2.提高業務素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明確各班崗位職責,熟練掌握各種應急預案。應積極參加醫院及科室舉辦的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增強責任心,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杜絕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從而減少護患糾紛。
3.加強護理文書書寫制度的`學習。
4.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及觀察病情的能力。訂閱護理雜志,拓寬學習知識面?嗑毣竟,熟練掌握各種新儀器,新設備的使用。多向有經驗的護理前輩學習。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3
今年我院通過對護理文件的檢查,發現書寫中存在許多問題,根據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采取措施,使存在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進一步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有效的減少因書寫出現失誤而導致護理糾紛的發生。為規范醫囑,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保證護理記錄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
1病歷中書寫存在的問題
1.1護理級別錯誤
護理級別界定認識不一,分級護理內容不為醫生、護士所共識,醫生不能完全界定,特別護理和一級、二級、三級,常盲目定義護理級別,遇到病情突變時醫生不能及時與護士溝通,護理與醫療病歷記錄不一致,患者病情發生變化,又不能及時更改護理級別而引起護理記錄過于簡單,讓人感到病情觀察不正確,過于簡單記錄是否在隱瞞什么而產生護理糾紛。
1.2嚴格限定口頭醫囑范圍,規定急救、手術患者可執行口頭醫囑,執行時護士要重復一遍并與醫生再次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事后護士應負責督促醫生在6h內補記,除特殊情況外,護士拒絕執行口頭醫囑。
1.3醫囑時效錯誤
醫囑開出時間與護士執行醫囑時間不符,醫囑是護士對患者實施治療的法律依據,有時醫生實際開寫時間11Am,卻寫成10Am,護士忽略了核對醫囑開出的具體時間,或是醫生開好醫囑后,未及時通知護士執行,使護士執行時間和醫囑時間間隔過長,這就存在一個延誤搶救和治療的潛在法律責任。
2護理單中存在問題
護理記錄單存在涂改,錯別字,日期填寫不規范,診斷書寫字跡不清,出院無時間,檢查中發現個別病歷體溫單生命體征繪制與護理單生命體征不符等問題。
3其他護理文書書寫中存在問題
3.1記錄不規范眉欄項目漏填,記錄中錯字、別字、字跡潦草。
3.2記錄不及時機械執行級別護理,病情變化不能及時記錄。
3.3記錄不全面記錄內容大多為患者生命體征,條框式記錄,千篇一律,重點不突出,通過記錄看不出有價值內容。
3.4產時記錄護士簽名不規范,臨時醫囑簽名不封口。
3.5出入量記錄:記錄不準確,計算錯誤。
4原因分析
4.1法律觀念淡漠,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護理人員還沒有認識到即使我們在護理患者中沒有失誤,但由于護理記錄的缺陷,在醫療糾紛中可能承擔本不該承擔、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責任,沒有充分認識到護理記錄在醫療糾紛舉證證明中的重要作用。
4.2護士對護理記錄中書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視解決患者實際問題,而不重視護理文件的記錄,出現錯記、記錄不全等現象。
4.3個別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在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過程,觀察不認真不仔細,檢查中發現再重新轉抄和補改,出現了一個人筆跡完成不同班次護理記錄的情況。
4.4護理記錄書寫的`基本功不扎實,一部分招聘的年輕的護士,缺乏工作經驗,對護理記錄規范要求未能掌握。
4.5由于護理人員編制不足,護士處于繁忙護理工作中,各種記錄又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護士工作疲勞,容易出現失誤。
5對策
5.1對護理人員及時反饋檢查結果,強化醫護法制觀念,加強工作責任心。
5.2加強對護士的培訓,提高護士整體素質,提高護士對護理記錄書寫重要性的認識。
5.3對護士在書寫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法,并對發生問題較多的科室進行指導,讓年輕護士盡快掌握護理記錄書寫規范要求,提高護理書寫的基本功。
5.4加強護理記錄書寫質量管理,指定了科室護理質控人員對護理記錄書寫質量進行檢查,分層負責,層層把關。
5.5護理部定期不定期對科室進行檢查,將重點放在護士是否及時準確觀察病情,護理措施是否可行、合理,記錄是否及時、客觀,是否真實掌握內涵上。
5.6實行院科兩級管理,認真檢查督導,及時糾正書寫中的缺陷,把好終末質量關。
使病歷書寫規范化,提高醫院整體護理水平。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4
院領導反饋了九月份績效考核結果,從反饋情況中我科護理工作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現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一、發現問題
1、護理評估單出現漏項。
2、體溫單診斷未填寫。
二、原因分析
1、護士長工作督導不及時。
2、個別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
3、科室管理松懈,執行核心制度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護士長每天下午對全科住院病歷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責任護士進行整改,保證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
2、每周
二、周四將護理文書書寫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整改、評價,責任到人,并納入績效工資進行考核。
3、認真學習《護理核心制度》、《醫療文書書寫規范》,全面提高護理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5
一、常見護理不良事件類型
跌倒/墜床
高危人群:65歲以上老年患者(視覺、平衡能力下降)。
環境因素:地面濕滑、病床未固定、光線不足。
非計劃性拔管
導管固定不規范,患者躁動或宣教不足。
用藥錯誤
查對不嚴(未執行“三查七對”)、醫囑執行偏差。
操作失誤
如吸氧裝置接錯接頭致患者缺氧。
二、根本原因分析
人為因素
護士責任心不足,簡化操作流程(如未檢查氧氣裝置)。
溝通不暢:護患、醫護間信息傳遞遺漏。
管理缺陷
培訓缺失:新設備(如改裝吸氧裝置)未統一培訓。
制度執行不力:查對、交接班制度流于形式。
患者因素
高齡患者自理能力差,家屬風險認知不足。
三、改進措施
強化風險評估與預防
入院時全面評估跌倒/拔管風險,標識高;颊。
環境整改:增設防滑墊、床檔,保持光線充足。
規范操作流程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如用藥前雙人核對)。
新設備使用前全員培訓并考核。
加強護患溝通
宣教防跌倒/拔管措施,指導家屬參與照護。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不良事件上報機制,分析根本原因。
定期演練應急預案(如跌倒后處理流程)。
四、典型案例警示
案例1:85歲腦梗死患者因家屬陪同不足跌倒,提示需加強高;颊哐惨。
案例2:吸氧接頭誤接致患者死亡,暴露設備改裝風險及培訓漏洞。
通過系統性改進,可顯著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6
一、問題現象
近期護理文書檢查中發現,部分護理記錄存在書寫不及時、內容不完整、字跡潦草等問題。如體溫單繪制不規范,醫囑執行記錄存在漏記、錯記現象,護理記錄缺乏對患者病情動態變化的描述。
二、原因分析
人員因素:部分護士對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掌握不扎實,責任心不足;新入職護士培訓不到位,缺乏書寫經驗。
工作負荷:科室患者數量多,護理工作量大,護士忙于基礎護理操作,無暇顧及文書書寫。
監督機制:科室對護理文書的.檢查與反饋不及時,未形成有效的考核機制,未能引起護士足夠重視。
三、整改措施
加強培訓:組織護理文書書寫專項培訓,邀請資深護理專家講解規范,定期開展案例分析與書寫競賽,提升護士書寫能力。
優化排班: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根據患者數量與病情動態調整排班,確保護士有充足時間完成文書書寫。
強化監督:建立科室護理文書三級質控體系,定期檢查、反饋與考核,將檢查結果與績效掛鉤,對書寫優秀者給予獎勵,存在問題者督促整改。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7
一、問題現象
近一個月內,科室發生 2 起患者跌倒事件,雖未造成嚴重傷害,但存在安全隱患。跌倒患者均為高齡、行動不便,且未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二、原因分析
風險評估不足:護士對患者跌倒風險評估不全面、不準確,未及時識別高;颊。
宣教不到位:對患者及家屬的防跌倒健康宣教缺乏針對性,未使其充分認識到跌倒的危害及預防方法。
設施缺陷:病房地面防滑性能差,衛生間、走廊扶手安裝不合理,部分照明設施損壞未及時維修。
三、整改措施
規范風險評估:統一使用標準化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加強護士培訓,確保評估準確,對高;颊咦龊脴俗R并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
強化宣教:制作圖文并茂的'防跌倒宣傳手冊,通過床邊講解、視頻播放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并定期組織知識問答,確保宣教效果。
完善設施:對病房地面進行防滑處理,重新規劃安裝扶手,及時維修照明設施,在危險區域張貼警示標識,消除安全隱患。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8
一、問題現象
在靜脈輸液操作中,出現多例穿刺失敗情況,引發患者不滿,增加了護患矛盾風險。部分護士反復穿刺,導致患者血管損傷。
二、原因分析
技術水平:年輕護士穿刺技術不熟練,缺乏經驗,對血管條件差的患者穿刺成功率低。
心理素質:部分護士面對復雜情況時,心理素質欠佳,操作時緊張,影響穿刺效果。
溝通不足:穿刺前未與患者充分溝通,未取得患者配合,導致患者情緒緊張,血管收縮。
三、整改措施
加強技能培訓:開展靜脈穿刺專項培訓,通過模擬訓練、導師帶教等方式,提升護士操作技能,定期組織穿刺技能考核,不合格者需補考。
心理輔導:組織心理培訓課程,幫助護士緩解工作壓力,提升心理素質,在遇到復雜情況時保持冷靜。
改善溝通:規范穿刺前溝通流程,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信任與配合,同時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及時安撫。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9
一、問題現象
近期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護患溝通問題成為投訴熱點。主要表現為護士態度冷漠、解釋不耐心,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未能及時解答。
二、原因分析
服務意識:部分護士服務意識淡薄,未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缺乏主動溝通的'積極性。
工作壓力:護理工作任務繁重,護士疲于應對,無暇與患者深入溝通。
溝通技巧:護士溝通技巧欠缺,不能根據患者特點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導致信息傳遞不暢。
三、整改措施
強化服務意識:開展職業道德與服務意識培訓,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護士轉變服務觀念,增強責任感。
合理安排工作:優化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環節,合理分配工作任務,減輕護士工作壓力,使其有更多時間與患者溝通。
培訓溝通技巧:組織溝通技巧專項培訓,教授傾聽、共情、語言表達等技巧,定期進行情景模擬演練,提升護士溝通能力,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10
一、問題現象
在急救藥品專項檢查中發現,部分科室存在急救藥品數量不符、效期管理不規范、藥品擺放混亂等問題,影響急救工作效率。
二、原因分析
制度執行不嚴:未嚴格落實急救藥品管理制度,交接班時未認真核對藥品數量與效期。
責任不明確:缺乏專人負責急救藥品管理,導致管理職責分散,出現問題難以追溯。
培訓不足:護士對急救藥品的作用、用法、用量及管理要求掌握不全面,存在使用與管理不當的情況。
三、整改措施
嚴格制度執行:重申急救藥品管理制度,規范交接班流程,要求每班認真核對藥品數量、效期及質量,做到賬物相符,并做好記錄。
明確管理職責:指定專人負責急救藥品管理,定期檢查藥品情況,及時補充、更換藥品,確保藥品處于備用狀態。
加強培訓考核:開展急救藥品知識培訓,包括藥理作用、使用方法、管理規范等,培訓后進行理論與實操考核,確保護士熟練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相關文章: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1-15
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1-09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通用12-23
護理安全質量檢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12-17
給藥錯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1-16
給藥錯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10-20
(熱)給藥錯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12-20
護士工作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2-24
院感自查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集合10-08
醫療質控分析及整改措施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