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當裝備方隊從天安門城樓前通過時,舉國一片歡騰。20多天過去了,陜西航天時代導航設備有限公司(7107廠)特級技師劉湘賓心里,還充滿著自豪和振奮,因為除了閱兵式上展出的防務裝備,還有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龍”、導航的“北斗”,這些大國重器導航系統的關鍵零部件陀螺,不少出自他和他的團隊。
陀螺是慣性導航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它關系著衛星能否到達預定軌道、導彈能否命中目標、潛水器能否到達指定海域,它就像眼睛一樣,能夠迅速精準定位。而劉湘賓就是擦亮“眼睛”的工匠,他的絕活就是能把陀螺的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亞微米級,讓大國重器的`“眼睛”看得更準更遠。
從退伍軍人到全國技術能手、航天貢獻獎獲得者、三秦工匠,劉湘賓走過了近40年奮斗之路。1983年,他退伍后在7107廠當了一名銑工!皠傔M車間,一看見這些大型設備,我就愛上了這個工作!庇谑,他自學了技校的全部13門課程,“我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機床聲響!睆拇,他在精密和超精密機械加工方面越鉆越深、越鉆越精。經過74次試驗,他自創一套高精度機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進口產品,并取得了發明專利。
7107廠成立了以“劉湘賓”命名的勞模工作室,今年這個工作室獲得省上表彰。劉湘賓帶領的54人航天集團金牌班組是7107廠最大的生產班組,有一名特級技師、7名國家高級技師、20名國家技師。這個班組還是陜西省的工人先鋒號。在劉湘賓工作室,擺著兩列玻璃櫥柜,陳列著這個班組部分產品的模型!皬慕◤S到現在,100多次大型飛行試驗,沒有一次因為我們廠的產品出問題,導致發射失利的!眲⑾尜e說,國家交給他們什么任務,他們都按時完成,質量做到最好,技能水平做到最高。他說:“用先進的設備,做出最好的產品,這就是7107廠航天人的初心!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2
劉湘賓,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國家高級技師,現任7107廠首席技師,陜西省國防科技工業勞模創新工作室、陜西省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航天九院首屆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寶雞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曾獲“全國技術能手”、 “中國質量工匠”、“陜西省勞動模范”、“三秦工匠”、“航天貢獻獎”等多項獎勵,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航天報國是他的理想,“攻堅克難、精益求精”是他奮斗歷程的真實寫照。參加工作以來,劉湘賓先后解決了鋁基復合材料的難加工、精度難保證等系列技術難題;改進了國家重點型號和某大件的傳統加工方案,提高效率3倍以上;自制特種工裝夾具及刀具,提高了產品合格率等等,為我國重點型號防務裝備、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以及二代導航衛星研制做出了突出貢獻。
寶雞是西部工業重鎮,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擁有各類技術工人30余萬人,近年來圍繞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先后實施工業強市“1459”工程、“一四五十”發展戰略。始終堅持全力培育產業工人成長的金色土壤,著力在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領域探索創新,初步形成與五大產業集群相適應的改革政策體系,一大批優秀技術工人秉承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長為“寶雞工匠”,他們以精湛技藝、精致產品、精細品質,打造了寶雞制造、寶雞創造的亮麗名片。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3
“艾勞模很忙,但只要請教焊接方面的難題,他有求必應!眲⒋赫f。重大項目,身影頻現在國內外不少重大項目建設中,也能找到艾愛國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為湘鋼只研發、生產鋼材,事實上,要承接一個重大項目,焊縫質量同等重要!比A菱湘鋼海工鋼研發工程師脫臣德說,“艾勞模就像一個‘鋼鐵裁縫’,研究的就是如何將不同性能的鋼板完美‘縫合’!2020年,華菱湘鋼瞄準了國內首個自營深水油田開發項目——流花項目。流花項目的導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強鋼,華菱湘鋼是國內第一家將新研發的高強鋼送去給項目檢驗的`鋼廠,艾愛國參與了焊接工藝的研究。然而,在實驗室測試合格的焊縫,到了施工現場,卻是另一回事。艾愛國很著急,接到電話,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鐵到了珠海,在高鐵上一個個核對焊接數據。從珠海站出來已是中午,到施工現場還有1個多小時車程,艾愛國拒絕了先吃中飯的提議,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護面罩,艾愛國趴在鋼板上查看焊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是否做了預熱?預熱溫度是多少?電流、電壓情況……觀察記錄完整后,他和現場工程師坐下來一一分析,根據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優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藝,F場工程師隱隱意識到,來的這個老頭,也許是一位“技術大神”,試探著說了句:“我們焊別的材料時,焊材消耗大……”“走,去現場看看!”艾愛國立馬起身,幾步蹬上鐵架,“順手”解決了這個重大工程的另一個焊接難題。最終,湘鋼的鋼材和焊接工藝,通過了各方試驗,獨家拿下了流花項目2.6萬噸高強鋼訂單。然而,想找到艾愛國參與重大項目的憑證,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愛國要當年報道過他的報紙、照片存檔,艾愛國灑脫地說:“我哪里還有那些東西,全部丟掉了!”徒弟們拿他也沒辦法,他們深知,在師傅心中,成績只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才是下一個目標。
“艾勞!睙o私奉獻、樂于助人、善學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內而發,感染著身邊一群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個“艾勞!眲荼匾獛С鲆慌皭蹌谀!。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4
身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三晉工匠”的周建民,從業39年來共完成1.6萬余套專用量具,沒有出現一次質量問題。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就能使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而今,他的任務就是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
“帶徒弟是一個技術分享的過程,是快樂的。教徒弟能夠促使師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師傅的成功!倍嗄陙,在該集團工會組織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中,周建民總是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憑借特殊的帶徒體系,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組、不同工種的職工紛紛想要拜他為師。
嚴要求、敢放手。在帶徒弟的過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嚴格。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組生產的專用量規,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對量規的精度要求極高!傲恳幍木茸罡呖蛇_頭發絲的六十分之一,比繡花還細!敝芙裾f,雖然對徒弟要求嚴格,但也要讓他們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后,會讓每一個“新手小白”盡快上手實踐,大膽嘗試。
一人一冊一方案。周建民會根據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問題,因人而異,制訂出適合其實際的目標,并將自己多年來歸納、總結出的“三要訣加工法”“冷熱配合法” “基準轉換法”等生產中的絕技絕活、先進操作法編寫成冊發給每一個徒弟,幫助他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為公司生產的.骨干力量。
2018年,周建民的徒弟劉希以優異的成績入選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山西集訓隊,但高強度的訓練讓他有點吃不消,想要放棄集訓。周建民看出了劉希的心思,說了一句讓劉希至今難忘的話:“天道酬勤!睅煾档倪@句話一直激勵著劉希。最終,在此次大賽中他取得個人第五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5
如今的劉湘賓是所在單位的數控組長,主要承擔國家防務裝備慣性導航系統關鍵件的精密、超精密車銑加工任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當裝備方隊從天安門城樓前緩緩通過時,劉湘賓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感。
實際上,劉湘賓數控團隊加工的慣性導航產品參加了40余次國家防務裝備、重點工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飛行試驗任務。這其中還包括一些長征系列火箭導航產品關鍵零件、衛星中的重要部件。
因重量輕、節約材料、結構緊湊等特點,薄壁環狀零件被廣泛應用在各大工業領域。但薄壁環狀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經常遇到裝卡易變形、裝卡狀態下的零件形位精度與釋放后的狀態不一致、難以準確測量薄壁件的尺寸等問題。
2008年,劉湘賓就通過自制測量表架、選擇高精度的精鏜頭等方式,對零件結構、裝卡、測量、刀具選擇以及加工誤差、加工參數進行分析改進,讓被加工零件尺寸和位置精度均達到圖紙要求,成功研究出了一套薄壁環狀零件側面鏜孔的'方法。
劉湘賓告訴記者,2018年,某型號特急項生產任務進入數控組,時間緊任務重,一點點失誤都會導致后續發射的失敗!拔覀兘拥饺蝿蘸,打破常規生產模式,工藝、技術人員提前‘鋪路’,生產人員一人多機三班倒,檢驗保障人員統籌安排、全力配合,兩個月的任務竟然只用22天就優質完成,為隨后的裝配調試爭取了更多的寶貴時間!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和多家研發單位組織74次試驗,自創了一套高精度機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進口產品,并取得了發明專利,每年可為公司生產節約成本80余萬元。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6
近前,觀看央視首播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晚會,感觸頗深,那些受到隆重表彰的“大國工匠”,個個技藝精湛、匠心筑夢,而他們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擇一事,終一生。李萬君,獨創一槍三焊新方法,用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夏立,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王進,在“電波”上起舞,守護著萬家燈火通明……他們是一個個普通的人,在普通的崗位上干著普通的事,而他們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的干,最終鑄就不普通的事業。
細節決定質量!按髧そ场敝械膸孜欢际秦撠煱芽仫w機、火箭、高鐵等技術質量的,從他們手里加工出來的都是一批質量要求相當高的產品,如有0.01%的質量問題,飛機、火箭可能墜落、高鐵可能脫軌。這讓我想到在平時設備維修中,遇到小問題、小毛病時,常以“差不多”、“還湊合”來解釋,殊不知“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工匠精神”,將本職工作做到分毫不差,哪怕再小的細節,也要全心專注,全力以赴,不斷修煉自身“內功”,秉持精益求精、刻苦鉆研、甘于奉獻的工匠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大家才能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制造業大而不精,因此,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單位作為全路最大的機務段,歷經蒸汽、內燃、電力多次轉型,現在正逐步邁向高鐵時代,今年段職代會上鮮明提出“推動大段向強段轉型”,堅持目標導向,堅定不移的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實現從“體量優勢”到“質量優勢”的根本性轉變。這就要求我們的一線職工要提高自身素養,學習先進技術,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好,自我約束和要求,把自己培養成高技能人才,技術水平提高了,才會大有作為。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7
作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愛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創新,成為了一身絕技的'焊接行業領軍人。由艾愛國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于2009年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2013年被湖南省總工會命名為“湖南勞模示范創新工作室”;2014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批準成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艾愛國帶領他的團隊參與了“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焊接等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軍工等行業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百項。一把焊槍,征戰四方,這抹奪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國制造的崛起之路。
“艾愛國榮膺‘大國工匠’稱號,必將在全省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當工匠人才的熱潮。用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職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笔】偣⻊趧咏洕坑嘘P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省總工會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舉辦了“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1年開展技能培訓16萬余人次,通過培訓使5.3萬名職工提升技能等級;已建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16個,市級689個,縣區級1081個,全年開展創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余元,開展技術培訓3300余場,培訓11萬余人次。一個個模范人物走上前臺,成為全省職工和企業學習的典范,引領著全省職工積極投身建設新代化新湖南。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8
師傅帶徒弟,是從事技術工種長久以來的慣有模式。劉湘賓告訴記者,回顧自己近40年的奮斗歷程,他首先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師傅。
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國家勞動部提出了學習蘇聯勞動后備制度,并設置技工學校要貫徹教學為主的原則,培養既有文化技術理論,又有操作技能的工人。據劉湘賓介紹,他的師傅是我國第一屆技校生,曾遠赴蘇聯學習技術。
拜師入門少不了考核!耙姷牡谝幻,師傅就問我,你這當兵的回來會干啥?我說我啥也不會,接著他就給我出了幾道題,讓我解!眲⑾尜e回憶,師傅出的.是三角函數的六個公式,要用勾股定理來解題。
“我高中雖然沒上完,但這些東西,對我來講還是挺簡單,在部隊待的三年,我也沒放棄文化課的學習,解個方程,再反推出來進行驗證,結果數字都合適,我心里就感覺特別激動!睅煾狄豢,題解得不錯,就讓劉湘賓跟著他學。
銑工是機械加工里最難的工種之一,它要求對數學、物理等學科知識有很好的掌握。因為以前沒有數控機床,都是手動機床,所以對手工計算要求極高,空間尺寸的測量也要精確到分。
劉湘賓說,最早那一批技工,思想還有點保守,尤其是在傳授“絕活兒”的時候,信不過的人是不會傳的。做航天產品的一些關鍵件,一般白天不干,都是晚上鎖著門做;顑鹤龊煤,到第二天天亮,師傅又會讓他把工裝夾具都拆了。
“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當師傅,帶了三十多個徒弟,恨不得把本事都教給他們! 劉湘賓告訴新京報記者,你所做的每個零件都是要上天的,所以任何一步都要做好,沒有99.9%的產品,所有產品的標準必須是100%的。這也是師傅給他的教誨。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9
本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活動采取各省級工會、各全國產業工會推薦,與職工群眾推薦、自薦相結合的方式。組委會經過認真審核材料、廣泛征求意見、反復對比遴選,從推薦人選中初選出5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再由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專家評委會進行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最終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艾愛國是我省焊接行業領軍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創新,由他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被評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后參與了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建設,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百項。
省總工會表示,近年來,全省大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截至目前,省內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116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僅2021年就開展創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余元。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0
劉湘賓常常告訴自己的徒弟們,干航天工業不比做手機、做電腦。手機、電腦壞了,可以拿去修,有試錯的成本,但航天的精密零件出現了問題,將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損失。
說起奉獻,劉湘賓不忘的是自己的團隊。劉湘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以精密加工技術攻關研究為依托,為企業精密、超精密加工制造保駕護航,F在,他所在團隊的軸圓柱度、半球球面度等加工精度在整個西北片區獨占鰲頭。
據劉湘賓介紹,在某型號球閥的加工中,通過自創拋光輪,打破傳統硬對硬的加工模式,改變為軟對硬的'加工方法,保證了氈墊在高速旋轉時定位準確。同時,采用工裝壓表的方法控制機床坐標的位移精度,使球體圓度達到了0.002毫米、光潔度達到13級的設計要求,使產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
2017年,劉湘賓主動請纓,帶領團隊在班組建立了半球、球碗生產單元,全力配合進行技術攻關。對比刃具參數、優化加工工序,進行工裝設計和改制。攻關后的半球、球碗兩種零件的合格率由原來的55%提高到90%,單件成本降低50%,生產效率提升了近3倍。
2018年5月,劉湘賓帶領團隊開展了以某型產品零件加工為代表的航天硬脆材料零件超聲振動低應力精密加工技術研究。經過9個月反復試驗,使加工精度達到了壁厚0.5毫米至0.8毫米、內外球面同軸度1微米,首次在國內行業實現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1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高級技師,全國十大能工巧匠,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技工學校畢業生。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大膽創新,實現技術革新近百項。提出和創造多層快速連續堆焊加機械導熱等多項新工藝方法,攻克運載火箭發動機大噴管焊接難關,高標準地完成多種運載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務。
高鳳林的工作經歷
高鳳林1980年技校畢業分配到發動機制造車間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至今,他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鉆研,在焊接方面懷揣超人的獨特技能,是年輕技術工人中理論與實踐實現最佳結合的典范。在型號生產的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方法等大型攻關項目,特別是在新型大推力發動機的研制生產、科技攻關中,他多次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以非凡的膽識,嚴謹的推理,嫻熟的技藝攻克難關,并結合自己對焊接過程的特殊感悟,深刻理解,靈活而又創造性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自動化生產、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為國防和航天科技現代化,為型號的更新換代做出了杰出貢獻,給企業帶來巨大效益,多次受到李鵬、尉健行、劉華清、宋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高鳳林的個人貢獻
貢獻1
在長二捆運載火箭研制生產中,高達80多米的全箭振動試驗塔是“長二捆”研制中的關鍵,而塔中用于支撐火箭振動大梁的焊接是關鍵的關鍵,該材料特殊,要求一級焊縫。高鳳林經過反復試驗,提出了多層快速連續堆焊加機械導熱等一系列保證工藝性能的工藝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動大梁的焊接攻關,保證了振動塔的按時竣工和長二捆火箭的如期試驗,保證了澳星的成功發射,該工程獲得部級項目一等獎。日前,在載人航天工程升級測試中振動大梁焊接質量依然良好,承力從360噸提高到420噸,大梁安然無恙。
為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運載火箭設計的新型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由于使用了新技術新材料給焊接加工帶來諸多難題,尤其在發動機大噴管的大、小端焊接中,超厚與超薄材質在復雜結構下的對接焊,多次泄漏,高鳳林經過反復分析和摸索,終于找出了以高強脈沖焊,配以打眼補焊的最佳工藝措施,攻克了難關。在首臺發動機大噴管將被判死刑的關鍵時刻,高鳳林化險為夷,將第一臺大噴管推上了試車臺,保證了長三甲等型號火箭的研制進度。后連續生產多臺,氣密試驗均一次通過,作為主要完成人,該噴管的制造工藝榮獲航天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長三甲、長三乙已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三號,菲律賓馬部海等大型通訊衛星,并即將成為探月工程的主力火箭。
貢獻2
在國家某重點型號任務研制中,高鳳林同志多次受命攻克難關,保證了我國重點型號武器的順利研制;在國家某特種車的研制中,高鳳林同志充分運用焊接系統控制理論,出色的.攻克了一系列部組件的生產工藝難關,保證了國防急需,其中后梁和起豎臂分獲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階段成果二等獎。某型號發動機試車多次失敗,頭部生產試驗中斷,生產無法繼續進行,高鳳林同志應邀參加,以氣保護雙面成型和局部自由收縮焊接等措施終于解決了難關,將試驗壓力由130個壓力提高到180個壓力,滿足了使用要求,試車得以成功。某型號發動機隔板焊接后易出現裂縫、堵塞等缺陷,有時100%返修。針對這種情況,高鳳林大膽提出工藝改進措施,焊出的產品1994至1996三年X光透視合格率連續達到100%,該技術獲廠、院科技進步獎,特別是在某型號引射筒的焊接攻關中,在公司總經理的親自授命下大膽改進,突破難關,使有關單位近一年沒有解決的難題得以解決,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質量,僅三天就生產出6件一次合格率100%的工藝試件,156件產品的生產也只用了一個半月,100%一次合格,保證了近一億產值的產品交付。
貢獻3
在國家863攻關項目50噸大氫氧發動機系統研制中,高鳳林同志大膽采用新的工藝措施,突破了理論禁區,創造性的運用b值、s值在多種高低溫合金混合焊接接頭結構中的應用,解決了有關科技人員久攻不下的難關,多次獲獎,為部、院確定的"三轉一把火"作出了突出貢獻。并為某型號任務國家立項奠定了基礎。不斷地改進工藝措施,不斷地創造新工藝方法,不斷地攻克一個個難關,鍛煉了高鳳林,他練就出一手卓爾不群的焊接技藝,積累了系統解決實際焊接問題的經驗與方法。他在型號攻關中的事例不勝枚舉。他多次在關鍵時刻為型號總師、廠、院領導提供技術依據,使長三乙遙二箭(故障處理方案被劉紀原總經理親率的總公司專家組采納)、某產品得以順利發射,也被傳為佳話。他運用精湛技藝還修復多臺長三甲大噴管,多種型號的焊接工藝改進,及長三、長三甲發動機生產工藝的革新,修復蘇制圖154飛機發動機,共計節約或避免經濟損失一千五百多萬元。
貢獻4
在公司民用產品真空爐的生產中,高鳳林提出的新焊接工藝比原方法提高工效5倍多,節約原材料50%,實現系統批量化生產。僅此一項(節約原材料和提高效率),多年來就為國家節約資金400多萬元(該產品也是填補國內空白的項目,已銷往美國、波蘭、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
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廠大型機車換熱器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經試驗換熱率達75%,達到了設計要求,為我國新型節能機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鈦合金自行車架焊接是國內一項技術空白,兄弟單位組織技術攻關仍未找到解決辦法。臨時授命的高鳳林經過大量實驗,按期焊出了樣車,振動實驗達20多萬次,大大超過了設計振動2萬次的要求,填補了該技術國內空白(前航天總公司副總經理夏國洪親臨視察并在航天報頭版登載)。
此產品多次參加法國、意大利、德國、美國、中國上海、馬來西亞等自行車博覽會,受到好評,目前該產品已全部銷往歐美、東南亞各國,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協助某研究所攻克了長三甲模盒及大型超薄波紋管的焊接制造難關,使該項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在這之前只有美國等國家生產)。
高鳳林個人榮譽
多年來高鳳林同志共攻克難關96項之多,1994年以最佳焊縫成型第一個完成美國ABS焊接取證認可,受到美國船檢官員的稱贊并被首推該試件為工藝評定試件。并多次作為廠、院、北京市焊接教練、集團公司命題組長、參加全國比賽,并取得好成績。著有論文多篇分別發表于《航天制造技術》、《航天產品應用焊接技術》等刊物。
由于貢獻突出,其事跡多次被收入《中華名人錄》、《當代人才》、《國際人才》等期刊和中央臺《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等節目。授課260課時以上,帶徒17名。在鉆研業務的同時,高鳳林注意提高文化素質,進修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他還積極參與黨、團、工會等工作,先后擔任過團支部書記、黨支部青年委員、組織委員、工會分會主席等職,并以自身的表率帶動影響青年團員和廣大職工群眾。自參加工作以來,安心一線工作,多次謝絕了外界高薪聘請,工作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刻苦鉆研、技術精益求精,是公司青年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楷模。
1983年以來,高鳳林同志連年獲得廠、院優秀團員、黨員、新長征突擊手、先進生產者、十佳青年等稱號共二十多項。此外,他還在1986年獲北京市國防工業工會優秀積極分子;1991年獲部青工技術比賽實際第一、理論第二;1995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獲航天百優"十杰"青年、航天部勞動模范、航天技術能手、中央國家機關“十杰”青年;1997年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十大能工巧匠等稱號、1999年獲中國航天基金獎。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2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后,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3
2017年1月10日,天氣晴,中午溫度4度左右,早上和晚上的溫度在零下6度左右,本以為這樣的天氣張廣義老人不會營業(畢竟年紀這么大了),到了之后才發現,張廣義老人正在臺燈下忙活,因為太專注,他沒有察覺到店里來人了,我站在柜臺前面等了兩分鐘,這時候電話響了,張廣義老人起身拿起電話接了起來,張廣義老人:“喂,您有什么事?”,電話那頭講了一會,張廣義老人:“您的這個事兒我辦不了,萬一您給我寄過來我修不好,這不浪費您的郵費嗎?哎呀,您出郵費我也不能答應,萬一修不好不就太浪費您的錢了,您實在要是要修的話就直接把筆拿來店里,我這里不接受郵寄,哎,得勒,就這樣,再見!,看到張廣義老人接電話的“架勢”,發現他的“軸勁兒”和年輕人真沒兩樣,我也心想,老人家年齡這么大了,仍然“個性鮮明”,真是不一般!
掛完電話,張廣義老人下意識的望了一下柜臺,看到我之后走過來說到:“您是修筆還是?”,我:我看看,您這里有200左右的鋼筆推薦嗎?張廣義老人:“有,我給您拿些出來看一下!,我對鋼筆了解甚少,選了一支自己喜歡的黑色鋼筆對張廣義老人說:我買這支。話音剛落,張廣義老人語氣變得有些嚴肅:“您試都沒試一下,怎么就隨便買筆?”,說的'我有些尷尬,立馬把筆蓋打開,在旁邊的試筆紙上草草的畫了兩下,我說這支筆很好,手感很好,寫的感覺也很好,就它了,張廣義老人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您滿意就好,滿意就買,不滿意就不要買!。那會兒我就在想:有這么做生意的嗎?去別的店買啥東西都是巴不得你多買,買斷貨都好,但是張老這里不是,他有他的原則:他對你負責,試了滿意才能買。仔細一想,這些原則,也許就是張廣義老人開店這么多年的魅力所在吧!
我買完筆,張廣義老人準備轉身去修筆了,我把張廣義老人叫住了,說了我的不情之請,請他寫一句對我們年輕人想說的話,張廣義老人說:“我又不是什么名人,您要寫著做什么?”,我說名不名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佩服您,張老也許是被我的誠意打動了,拿起筆在我拿的書的扉頁上寫下了:“勤奮工作,服務社會!。
張廣義老人提字:勤奮工作,服務社會。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4
在我們身邊有這么一個人,他在工作中總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嚴謹認真。在生活中他嚴格要求自己,和藹可親,樂于助人。他就是我們公司冷凍分廠液化冷凍工段的工段長李俊前同志。
“有困難找李哥”一提起這個人,分廠的不少同事們這樣說。為了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大家的安全,他每天都會提前來到崗位,為防止出現設備故障,一定會親自走一遍氯氣管道,查看所有機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會及時處理。他對待工作如此,對我們剛進入崗位的新人也特別熱心,他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傾囊相授,毫不保留
剛剛來到液化崗位的我們,對工藝流程有著各種各樣的疑問:這根管道里面是什么介質?汽化液化的時間大概是多久?液化機組里面的管道是什么樣的?......無論是多么小的一個問題他總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舉各種例子讓我們完完全全明白。他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將他所有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我們。
面對危機,臨危不懼,知難而上
李俊前工段長曾多次參與設備故障應急處理,如機器停止運轉,突發停電狀況等,他都能臨危不懼,準確判斷原因,并且及時地將事故處理,防止事態擴大。2020年12月3日,冷凍分廠冷凍工段的-35℃水罐連接水管閥門腐蝕嚴重,導致接觸器閥門連續不斷地出現穿透跡象,管道里面的氯化鈣水溶液有滴漏,工業水管壁由于過薄導致出現漏水,急需檢修,李俊前工段長主動請纓,帶領工友順利完成了此次檢修任務。
恪盡職守,精益求精
身為工段長,遇到臟活累活,他總是沖鋒在前,帶領工段員工解決問題。在困難面前,他從不退縮,迎難而上,全力解決困難。他以柳化氯堿為家,每天早來晚走,特別是在新5℃的5#,6#制冷機組試車階段,他主動放棄中午午休時間,堅守在冷凍站的崗位上,無論什么時候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作為一名分廠技術骨干,為冷凍分廠的生產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贊揚。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 篇15
謝彪從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工作二十余年,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技能大獎”、“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煤炭系統優秀技術能手”、“淮北礦業集團首席技師”等稱號。
自踏入煤礦這個行業開始,謝彪以特有的熱情和干勁,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把勤奮工作當成自己最大的樂趣。在工作中堅持用心謀事、務實干事,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主持參與多項技改革新項目,積極推行機電設備自動化、無人化技術改造。
攻克技術難題
2014年,他帶領職工對鍋爐房進行變頻改造,改造后鍋爐的噸標煤產氣量平均提高11.3%,爐渣灰分正常情況下均達到72%,在煤質較好時,能達到80%左右,每產生一噸蒸汽就能節約燃煤40-50Kg,每年可創造經濟價值55萬元。
2016年初,煤炭行業跌入低谷,人員流失嚴重,謝彪和他的團隊大膽進行技術改革,對煤礦井下主要運輸系統進行集控和自動化革新改造,利用觸摸屏作為上位機控制,PLC作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訊手段,將兩千米的皮帶機和6部給煤機有效結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創造經濟效益超100萬元。
2019年,針對煤礦井下噴漿機原材料浪費情況,他發明并申請專利“一種水泥漿下防沉淀裝置”,有效確保了現場操作的安全性,僅材料一項,每年就可節約費用約20萬元。
潛心鉆研技藝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最能體現價值。2015年,謝彪根據煤礦生產需要,大膽提出并實施了主井裝載系統的.自動化、可視化方案。該方案實施后不但實現了系統操控無人化,還大大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創造經濟效益近80萬元。2017年,根據最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他又對提升機保護試驗進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機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創新培訓方式
2015年,中國煤炭協會命名謝彪工作室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他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青工的培訓力度,提高青工的技能水平,讓大部分職工都能一崗多能,從而彌補人員流失造成的不利影響。他還編寫了《故障處理的方法》、《交流提升機故障分析與處理》等教材,并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不斷完善煤礦機電設備的技術更新改造。同時積極開展團隊、師帶徒及職工精準培訓工作,累計培訓職工2000余人,帶徒弟35人,團隊大部分成員都成長為各個廠礦的骨干。
【工匠精神英雄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的事跡10-27
勞模工匠精神事跡07-25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跡01-14
工匠精神事跡(精選22篇)02-18
工匠精神優秀事跡(精選18篇)08-04
工匠精神素材事跡(精選24篇)06-04
工匠精神典型事跡(精選11篇)08-31
大國工匠精神事跡材料12-07
[精品]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