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

    時間:2022-07-01 16:20:53 購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么?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后,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后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2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里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著幼兒。為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并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于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愿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一”。

      2.物質準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實物,并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里面裝著什么!(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幼兒數學《去超市購物》教案】相關文章:

    去超市購物教案06-09

    去超市購物教案3篇06-09

    去超市購物作文01-04

    大班數學超市購物教案06-10

    小班數學超市購物教案01-01

    小班數學超市購物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超市購物》11-24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12-22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07-12

    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富二代精品短视频在线_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_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