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小學生作文匯編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小學生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1
很久你已經不曾入我夢里了,昨夜,我又夢見了你,夢見我還在是個孩子,你歡天喜地地給我包包子吃,我吃完,轉身去尋你就再也尋不到了,猛然醒來,看見窗外點點的繁星,整個天空都像是你灼灼的目光在凝視我。
轉眼你離開我們已經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對你的思念由濃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卻。期間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曉。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猶如風中的油燈,隨時可能熄滅,我卻固執的喂你水餃吃,喂你牛奶喝,給你打點滴補充能量,并決絕的以為你還是很會像以往一樣慢慢就好起來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床頭和你道別,我無語,你卻安慰我說回去吧,我沒事,會好的,但說著說著就有淚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多年后當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淚和臨別的不舍,禁不住潸然淚下。其實你心里很清楚自己撐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讓我帶著牽掛上路,所以你選擇了帶著遺憾離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來心口沒有由來的痛,下午父親打來電話說你剛剛落氣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為你的離去,急急的趕回家中,望著躺在大紅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寧,就像剛剛睡著,讓人不忍打擾,只是你再也不能起來叫著我的乳名,再也不會給我做我喜歡的臘肉燉粉條,再也不會在夕陽的余輝中等著我的歸去,再也不會為我的愛女烘干打濕的衣褲…輕撫著你冰冷的面頰,為你整理好凌亂的白發,一如每次回家我都會給你做的常規課,仿佛你不曾離去。
之后是悲傷,守靈,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禮龐大而又氣派,在方圓十里首屈一指,只是你靜靜的躺在
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個前來吊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熱烈與尊重,再也不會和我們親卻的打招呼,再也不會為兒孫們的相聚忙前忙后,當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專業的人閉棺,然后由八大金剛抬到事先選好的墓地,當你大紅的棺木緩緩落入大地,當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塵土覆蓋的哪一剎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離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后再也沒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沒有了那個被我叫著奶奶的人。于是我遠離了熱鬧的送葬的隊伍,任憑淚水奪眶而出。
參加完你的葬禮回到宜昌,獨自坐在電腦前,很想為你寫點什么,只是手指在鍵盤上起起落落,心中卻被淚水淹沒,寫不出半個文字,聽著一曲《離別》,歌曲如排山倒海將我掩埋,在隨后的無聲的夜里,我淚流滿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處的點點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為我送涼驅蚊,回想起你85歲到宜昌一口氣爬上8樓沒有絲毫的喘息,回想起你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為了所謂的理想泊在他鄉,為了所謂名利掙扎生存,卻不曾想過多在你健在時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憑淚水縱橫,卻不曾抬手一擷。
因了曾祖父的開明,加之家道殷實,你有過一段頗為快樂的童年時光,你7歲被送去讀私塾,學堂里就你們姐妹三是女孩子,兒時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時常給我講述那段光輝歲月,你一襲旗袍,一匹白馬闖學堂,令很多紈绔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別反對女孩裹腳,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幫你把腳上纏著的里三層外三層的'白布給謝了,當然背后傳來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責罵聲,所以你雖是舊時女子,但有一雙不大不小的腳,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領著一群孩子,在那個兵慌馬亂的年代東躲西藏,躲了日本鬼子又躲國民軍,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忙了田間地頭又忙鍋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豐衣足食,就是這雙不大不小的腳讓你邁過舊社會步入新社會。享受你們那代人不曾享受過的幸福時光。你像一個小女人一樣洗衣做飯、喂豬把狗,轉頭又像一個莊稼漢一樣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仿佛永遠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勁。
16歲的你已經出落得娉娉婷婷,高挑的個子,白皙的皮膚,江南女子的典雅俊美在你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招了做裁縫的爺爺為上門女婿,爺爺個子矮小,家中兄弟眾多,但有著極好的心腸和一身好手藝,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爺爺用一雙巧手給東家縫給西家補,養活了7個兒女,沒讓你受一點委屈,如果單純從身高的角度你們是極不般配的一對,女人高大男人矮小,上大學時讀到一篇文章叫《高個子女人和她的矮個子丈夫》,我仿佛覺得那就是專門寫給你看的,我拿回家去給你看,那時爺爺已經離世多年了,你拿了老花鏡一字一句的讀著,讀后是長久的沉默,仿佛又回到了你和爺爺相濡以沫的那些年輕的歲月。
你一生共生育了12個兒女,由于疾病和戰亂的原因,最后只有兩男5女養大成人,其他5個大多長到2、3歲便夭折了,很多次你獨自掩埋了兒女的尸骨,等著在外做工的爺爺回家告訴他孩子沒了,那份凄涼與無奈是生長在新時代的我們無法讀懂。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2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節日。
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及大伯、大娘、姐姐,去給爺爺上墳。我們帶上一些為爺爺做的.菜肴、水果、紙錢以及香燭等貢品。我們開著車往爺爺的墓地出發,到了墓地后就開始行動起來,首先把大白紙鋪在爺爺墓前的地上,把帶來的菜肴、水果擺在上面,接下來大伯點了三柱香插在墳前,我們把帶來的紙錢堆在一起然后點燃,爸爸嘴里還在念叨:“爸爸別仔細隨便用吧!弊詈笪覀円灰唤o爺爺磕頭,又把菜肴往爺爺墳上撒了一些,而把剩下的菜肴帶走。
我國清明節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寄托對故人的哀思。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3
每當我想起清明節,總會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一首詩來。似乎每當清明時節,朦朦朧朧的
其實這種習俗似乎也是人們心靈上的一種安慰罷了,為了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好像如果燒了紙錢,放了鞭炮,行了三拜九叩大禮,就能看到已故的`人們在天上生活得很好,并一直注視著我們,關注著我們,一切的事情都和原來一樣。
可是即便是這樣,這些習俗仍然這樣傳承下去,每到清明,墓前總會有人站在那里,然后在“噼啪”的鞭炮聲中,在敬給已去之人的繚繞的香霧里,在燒紙錢的火堆旁邊,行上三拜九叩大禮,在心中祝愿,希望已去之人能在那個世界一切安好罷。
“滋——滋——”手機震動起來,我忽的從我的思緒中收回來,接起了電話:“喂,你好,我是……”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毕嘈糯蠹覍@首詩并不陌生,我也一樣。每到4月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因為清明對于我來說不僅是祭祀祖先那么簡單,他也是我與家人短暫相處的時候。
人們都說清明總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時候天氣都特別好,太陽也不大,又不下雨。這都成為了一種慣性。也許是老天特別照顧,又或許是祖上積德吧。
我喜歡回到家被親人包圍的感覺,也喜歡用心去感受親人們的關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時候我總是興奮不已,也總是想起家人淳樸的笑臉,那時的'我總是期待著快點回家。
雖然路有點難走,但美麗的風景讓我忘記了疲倦。一路上都有農民種的桑樹,桑樹的根部都會有桑葚,農民知道會有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后都不會噴灑農藥,這倒給我帶來了一些飯后水果。田野邊還有一種野果,家里都叫那種野果為“清明果”因為他總是在清明的時候成熟。果實成熟的時候是黑色的,吃起來很甜,還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來又酸又澀,但很好吃。
田野里還有農民在種田,雖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誤了農活,就算下雨也要繼續干活。我被他們的勤勞所感動,為他們照下一張張勞動的見證。
有人說清明的時候是最累的,我不這么認為。清明是對親人的懷念,是感謝祖先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與親人短暫相聚,更是放松身心,給自己放假的時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謝!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5
清明節到了,在這一天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祖掃墓了,先輩們的人生在這墓前告終,剩給我們的是緬懷和哀思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汕迕鞴澾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哀思緬懷著誰?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6
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泵吭谇迕鞴澋腵那一天,我們都會聽到杜牧寫的這首詩《清明》。
每到清明節這天,我們都會用行動表示對逝去的親人的懷念。
中午吃完飯后,我們全家來到了大媽和太太媽的墓前開始粘花和紙錢,粘完之后,我們個個滿頭大汗,汗流浹背,整件衣服差不多是從水里撈起來的。這時,媽媽遞過一枝香,讓我去拜拜。阿!真夠累了,掃一下墓,身體都臟了,接著,我一會兒去放鞭炮,一會兒去燒紙錢,一會兒粘花和紙錢,一會兒吃東西,大人們都說我是快速人,一會兒在這里干活,一會兒又跑到了那里干活。
時間過得也真快,我們也要回家了,我想:下次一定要多干活。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 篇7
但我在那里也想到,為了這天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后人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國家的解放,這些烈士犧牲的真是很有價值。但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跡。
每當看到烈士們遺留下的殘破遺物和珍貴照片,聽到他們應對兇殘之極,殘暴成性的敵人的威脅利誘,大義凜然,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情景和場面,都不由得心懷感佩。
他們這些先賢、烈士,為了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冒著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尋求真理而寧死不屈,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這些事跡真就應讓我們千秋萬代,永遠記住,并永久緬懷。
但我在那里也想到,為了這天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后人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國家的解放,這些烈士犧牲的真是很有價值。但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跡,逐漸淡漠了對這些烈士的敬仰、崇敬之情。
個性是存在于官場屢打不絕現象,要是眾位先烈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要是他們真的地下有知,看到這些不肖子孫,把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新中國和政權當作他們撈好處,升官發財的利益場,會做何感想?
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趕上國家要用巨資20xx余萬人民幣修繕烈士陵園,我想著這是很值得的投資,是對烈士的一種很好的告慰。
只有加強烈士事跡的宣傳,保護好烈士紀念地,修繕好烈士安息之處。讓我們此刻這些生活于幸福的人們時常受到這些烈士事跡的宣傳、教育,才能永不忘本,才能在心靈深處有所觸動,有所教益……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0-23
清明節小學生作文11-02
小學生清明節的作文11-02
小學生清明節的作文04-12
清明節的小學生作文04-25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范文10-23
小學生清明節掃墓作文08-17
小學生清明節踏青作文11-02
清明節祭祖的小學生作文11-03
小學生清明節祭祖的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