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后現代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對標志設計
本文主要對后現代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對標志設計的構成要素(字體、色彩、編排)及媒介的傳播特性的影響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對國內外資料的查閱以及一些著名設計師的心得做出總結、分析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整理,最后提出本次綜述的觀點。
引言
藝術的存在是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的具象化存在,然而藝術的種類又繁復多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標志設計。標志設計濃縮了藝術的各種需求:色彩、形狀、文字等等,都體現在了這方寸之地。標志是一種顯性信息即傳播的內容,也是一種隱性信息的載體即傳播的形式。
1.標志在藝術設計中的意義和地位
標志是用一種特殊文字或者圖像組成的大眾傳播符號,以其精煉之形傳達特定的涵義和信息,是一種人們相互交流,傳遞信息的視覺語言。從廣義上說標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記號,從狹義上講標志屬于平面設計的應用范疇,是以象征性的圖形符號、精練的視覺圖形語言表達一定的含義,并廣泛應用于機關團體、公共信息和商品品牌的圖像識別當中。標志在整個設計作品中所代表的是整個設計最核心價值的體現也是整個設計理念的濃縮,是藝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①。
2.標志設計的背景與前景
由于多年來歷史上的相互競爭,掠奪,歷史文化傳統、社會生活和民族特性的各不相同,促使各國的設計形成了不同風格特點的商標形式:德國商標傾向于直線,幾何形,有靜穆蒼勁、渾厚莊重之風,在規律化中表現工整均齊,具有冷靜、簡練之感;而法國的商標傾向于運動多變,有活潑輕快自然奔放之趣;后來居上的美國商標在設計上不落陳規舊套,講究新穎、活潑,形成爵士音樂般的旋律;日本多年來,不斷學習各國經驗,力求保持東方的日本色彩,創造出自己的新風格和特色。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在后現代時期逐步占領著國內甚至向國際化蔓延,這表明了一個觀點:名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也證明了具有獨特的名族性的東西才能夠在世界文化領域中占領一席之地。
3.后現代時期標志設計的發展
從國外標志的演變過程刻意看到早期到后現代時期的標志藝術風格的變化,將早期和近現代時期的藝術作品相比較不難看出它總是遵循著這樣的規律發展著:形式上有繁復漸趨單純、明快由沉重漸趨清秀、挺拔;表現手法上由繪畫處理轉向圖形格式,由一般圖形轉向幾何圖形。在設計創意上,早期從具體的形象化到后現代時期逐漸以抽象的形式代之,展現了可視的藝術特征;在組織構成中充分發揮了嚴謹、鮮明、有強烈表現力,純樸、柔和具備完整的形式美。這是現代標志設計的藝術特色。
4. 標志設計的創作趨于名族化
在視覺傳達效果中,意義明確的灌輸者不如與受眾的互動參與來的有效果,這種互動方式要求圖形語言中不僅要創造出人性的樂趣及情感的渴望,同時找出人類共識理解的形式符號。圖形設計實際上是在尋找與概念能夠產生同構的形式符號。同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映射現象,同構這種現象是指一個系統的結構可以在另外一個系統中表現出來,諸如數字與信息的關系,飛機與鳥的關系,機器與人的關系。由此可以說,我們在設計圖形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尋找現實與世界的意義能夠產生同構的形式符號。同構是一種信息相互交換的過程。因此,圖形所傳遞的概念要明晰精準并具備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②。重要的是要找出這種映射現象即“同構關系”及形式符號,以完成視覺傳達過程中的鏈接,從而進行有效地信息傳播。然而這種“同構關系”恰恰在各個民族本身的文化里面就能得到更好更完善的體現:比如埃及的楔形文字開始的產生也是代表著一種符號,然而符號就是標志的最初體現,那么民族文化對符號的影響就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時期,這就代表了民族文化與符號也就是標志有著更加直觀的同等體現,也就意味著只有民族特色的符號才能夠更加長遠的甚至是對于人類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③。
精煉的標志設計是一種美,美的意識和觀念決非一成不變。特定的時代有特定的美的價值觀與標準。中國文化向來體現著精簡主義例如書法中的“飛白”就是用精簡代替了繁復,表達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高端境界,簡約而不簡單的表現手法古已有之,甚至遠傳海外,日本的極簡主義也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才逐步發展成具有其民族代表性的理念。
5.中國文化對標志設計創作理論的影響
凱瑟琳?費舍爾在《21世紀超級標志設計》中敘述了一些超級高手諸如邁克爾?范德比爾和西布利?佩特里特在標志設計中的排列、字體、色彩都有極強的個人特色以及不凡的趣味,而且都是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度。在設計領域尤其是標志設計領域,眾多高手云集,必須有強烈的風格或者視覺沖擊力才能使你在同行中有吸引力,這也就表明了后現代設計中必須帶有一定的特色才能使你在中規中矩的環境中脫穎而出④。
劉小玄在《標志設計》一書中明確例句了一些代表性的中國古代標志和西方的現代標志來表述更具有文化性的東西才能夠在歷史淵源中緩緩流淌。標志的產生和作用可追溯到人類的原始時期,它的出現應該說是人類步入文明的體現,并且早期在我國古代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標志造型設計也隨之越來越富有個性的獨立的課題被設計藝術界所重視和傾心⑤。
陳楠在《標志設計理念與實踐》中說道歷史的文化背景是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核心的靈魂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因為它代表了標志的意義、功能,包含了標志設計的全部創意思維的體現⑥。
張雪在《標志設計新趨向》中指出追求一定階段的理論層面和深度,把握一個要點直觀用于改變設計,目的在于更加生動形象的論證特定歷史時期某些最新創意風貌,給人以特殊的視覺感受,留下一個品味思索的空間。文化內涵式設計的生命力所在,處于發展相對滯后中國設計產業和設計教育更需要文化的滋潤和理論的武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大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借助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優勢是我國的設計文化在今后展現一個全新的面貌⑦。
張文濤在《論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意境之美》中說到現代設計宗旨是“以人為本”,信息的最終接受者是“人”,那么就必須考慮到設計中的情感表達。人們是需要情感的慰藉和心靈的放松,那么設計就必須是情感的載體,這樣的設計才能具有意境,而中國古典的意境理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構意境之美作為情感因素的切入點是將其雨后現代標志設計聯系相交的成功之處⑧。
總結
以目前標志設計的發展趨勢而論,其表現形式多是信息化,藝術效果多是人性化,前者要求標志設計如同信息一般,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辨識性,具有易于識別和記憶,可以引人注目的藝術特征。而后者要求要有詩一般的美妙意境,綺麗動人,耐人尋味,給人以悅目和賞心的享受?傊,標志設計的信息化,視覺化,現代化,生活化是當前世界的趨勢更是一種潮流。
【淺析后現代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對標志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現代標志設計07-14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淺析07-03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的流逝作文06-23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英文授課模式07-04
淺析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水土般流失07-02
淺析探索新時期藝術設計教育的方法論文06-25
淺談建筑的后現代設計06-25
淺析剪紙藝術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07-02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包裝藝術的啟發論文06-25